CN218388425U -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8425U
CN218388425U CN202222275064.5U CN202222275064U CN218388425U CN 218388425 U CN218388425 U CN 218388425U CN 202222275064 U CN202222275064 U CN 202222275064U CN 218388425 U CN218388425 U CN 218388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ower
power supply
shaped open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5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华玥
刘泽明
蔡德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o630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o630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o630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o630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750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8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8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8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和电源,冷却结构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包括:两个侧边限位件;定位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两个侧边限位件与冷却面组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C形开口槽,然后将电源插入到两个第一C形开口槽内,利用定位件对电源进行限位抵接,定位件对电源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与所述冷却面紧紧抵接,有效的增强冷却板对电源的冷却效果。同时,定位件只能对电源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能够沿冷却面平行滑动移除第一C形开口槽处,实现电源与冷却板的快速拆卸安装工作。也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源在冷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开关电源向高频、小型化发展,其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电源发热问题变得不可忽视。温度是影响开关电源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器件温度高于其额定工作温度时,每升高10℃,器件可靠性下降一半,温度超过极限值将导致器件损坏,造成电源失效。除了选用低功耗器件及优化拓扑减小模块发热量外,高效可靠的冷却方式成为开关电源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冷却方式有三种:自然对流冷却、强迫风冷散热、强迫液冷散热。
目前,针对于液冷散热方式,一般都需要将电源的散热面与液冷面进行抵接接触,才能实现液冷的冷却工作。但将电源放置在液冷面上时,需要将电源通过螺栓或其他固定件固定抵接在液冷面上,才能保证冷却面对电源的散热效果,但因此会导致电源在液冷面上拆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源在冷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和电源,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
两个侧边限位件,所述侧边限位件在冷却面上的截面呈倒L形;所述侧边限位件的一侧边垂直于所述冷却面,此为垂直边;另一侧边位于冷却面的上方与冷却面平行设置,此为平行边;
其中,所述垂直边、所述平行边和所述冷却面组成第一C形开口槽,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上的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垂直贯穿于所述平行边,且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内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平行边螺纹相连;
所述电源的截面呈倒T形,所述电源的T形水平端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中,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源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还包括:
中间限位件,所述中间限位件呈T形,所述中间限位件垂直设置在所述冷却面上,且所述中间限位件与所述冷却面组成两个开口相互远离的第二C形开口槽,且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分别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相对;
其中,所述中间限位件位于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之间,所述电源的T形水平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第一C形开口槽和一个第二C形开口槽中;
另外,所述定位件螺纹连接于所述中间限位件上,且所述定位件延伸至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内,与所述电源抵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
活动腔,所述活动腔贯穿设置在所述定位件的底部;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腔相连;
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且所述滚珠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腔的底部开口处,所述滚珠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在开口处径向逐渐缩小,所述滚珠在所述活动腔的开口处进行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
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在所述冷却板上位于同一侧,且所述凸块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上还包括:
多个进排口,多个所述进排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多个所述进排口用于输送或输出冷却液;
其中,所述进排口延伸至所述凸块的内部,所述凸块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板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中间限位件和所述侧边限位件均与所述冷却板可拆卸相连。
优选的,所述中间限位件和所述侧边限位件与所述冷却板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采用了上述中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板的冷却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侧边限位件,利用两个侧边限位件与冷却面组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C形开口槽,然后将电源插入到两个第一C形开口槽内,利用定位件对电源进行限位抵接,定位件对电源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与所述冷却面紧紧抵接,有效的增强冷却板对电源的冷却效果。同时,定位件只能对电源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能够沿冷却面平行滑动移除第一C形开口槽处,实现电源与冷却板的快速拆卸安装工作。也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源在冷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冷却板底部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的整体平面示意图(俯视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中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1、冷却板;11、螺栓;12、进排口;121、凸块;
2、电源;21、拉手;
3、侧边限位件;
4、定位件;41、活动腔;42、安装槽;43、弹簧;44、滚珠;
5、中间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照图1-6,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通过在冷却板1的冷却面上加设有多个对电源2进行限位的结构,让电源2在冷却板1上通过限位结构进行固定。同时限位结构将电源2紧紧抵接在冷缺板的冷却面上,保证了冷却板1对电源2的降温效果。
具体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1、限位部、定位件4和电源2。所述冷却板1的冷却面与所述电源2的散热面相抵接。所述限位部安装在所述冷却板1的冷却面上,且所述限位部将电源2进行限位。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侧边限位件3,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3在冷却板1的冷却面上相对设置,所述侧边限位件3在冷却面上的截面呈倒L形。即所述侧边限位件3的一侧边垂直于所述冷却面,在此定义为垂直边;另一侧边位于冷却面的上方(即与冷却面不抵接)与冷却面平行设置,在此定义为平行边,所述垂直边、所述平行边和所述冷却面组成第一C形开口槽(图中未标出)。两个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定位件4垂直贯穿于所述平行边,且所述定位件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内部,所述定位件4与所述平行边螺纹相连。所述电源2的截面呈倒T形,所述电源2的T形水平端插入两个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中,且所述定位件4与所述电源2 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冷却板1的冷却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侧边限位件3,利用两个侧边限位件3与冷却面组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C形开口槽,然后将电源2插入到两个第一C形开口槽内,利用定位件4对电源2进行限位抵接,定位件4对电源2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2与所述冷却面紧紧抵接,有效的增强冷却板1对电源 2的冷却效果。同时,定位件4只能对电源2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2能够沿冷却面平行滑动移除第一C形开口槽处,实现电源2 与冷却板1的快速拆卸安装工作。也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源2在冷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
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定位件4对电源2只提供垂直向下的力,而不会对电源2沿冷却面水平移动产生干扰。所述定位件4呈螺纹柱状,所述定位件4通过外壁的螺纹槽与所述平行边螺纹相连。所述定位件4包括:活动腔41、安装槽42、弹簧43和滚珠44。所述活动腔41贯穿设置在所述定位件4的底部。所述弹簧43 设置在所述活动腔41内,且所述弹簧4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腔41相连。所述滚珠44设置在所述活动腔41内,且所述滚珠44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腔41的底部开口处,所述滚珠44与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相抵接,所述滚珠44滑动抵接于所述电源2上,所述滚珠44利用弹簧43对电源2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以实现对电源2在第一C形开口槽处进行垂直方向进行限位,同时滚珠44在电源2上滚动,不会对电源2的平行移动产生干扰,有效的保证了所述定位件4对电源2 的限位效果。所述安装槽42设置在所述定位件4的顶端,所述安装槽42用于适配不同的活动板手型号,所述安装槽42可以为内六角槽,以对应六角扳手,所述安装槽42还可以为十字槽、一字槽等等,以适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滚珠44掉出所述活动腔41内,所述活动腔41在开口处径向逐渐缩小,让滚珠 44在活动腔41的开口处进行转动与弹簧43的另一端进行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人员掌握电源2与冷却板1的拆卸方向,以实现电源2和冷却板1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所述冷却板1 在冷却面上设置有多个凸块121,多个所述凸块121在所述冷却板1 上位于同一侧,且所述凸块121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即所述凸块121对电源2的平行移动方向进行限位,让电源2在拆卸或安装时,向着远离或靠近凸块121的设置方向平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电源2从第一C形开口槽处进行平行移动脱离分开,所述电源2上还设有拉手21,所述拉手21位于远离所述凸块121的一侧,所述电源2通过拉动拉手21,让电源2向着远离凸块121的一侧平行移动脱离冷却板1的冷却面上。
参照图1-4,为了保证所述冷却板1的冷却效果,所述冷却板1 上设置有多个进排口12,多个所述进排口12用于输送或输出冷却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1通过两个进排口12进行输送或输出冷却液。即冷却板1上通过一个所述进排口12向着冷却板1的内部输送冷却液,所述冷却板1通过另一个进排口12排出冷却液,以实现冷却板1的内部能够进行冷却循环,保证了所述冷却板1的冷却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板1上还可设置两个以上的进排口12,以此保证所述冷却板1的冷却循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所述进排口12和凸块121在冷却板1上设计紧凑,所述进排口12延伸至所述凸块121的内部,所述凸块121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板1相连通。即所述进排口12和所述凸块121位于所述冷却板1的同一侧。
实施例二
参照图1-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针对多个电源2的冷却,所述限位部还包括:中间限位件5,所述中间限位件5设置在所述冷却板1的冷却面上,所述中间限位件5位于两个侧边限位件3之间,且所述中间限位件5呈T形,所述中间限位件5垂直设置在所述冷却面上,且所述中间限位件5与所述冷却面组成两个开口相互远离的第二C形开口槽,且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分别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相对。多个所述电源2的T形水平端分别插入一个第一C形开口槽和一个第二C形开口槽中,然后通过定位件4进行垂直限位抵接。另外,所述中间限位件5上也设置有多个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垂直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的内部,与所述电源2相转动抵接。即滚珠44在第二C形开口槽内与所述电源2进行抵接。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所述中间限位件5和所述侧边限位件 3进行更换和维护,所述中间限位件5和所述侧边限位件3与所述冷却板1可拆卸相连。优选的,所述中间限位件5和所述侧边限位件3 与所述冷却板1通过多个螺栓11可拆卸相连。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采用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系统通过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冷却结构,保证了电源2在冷却系统中的稳定性,也便于电源2在冷却系统中能够很好的进行拆卸,以实现让更多的设备或装置采用所述冷却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可以运用在如功率源,功率放大器等设备中,以便于保证电源2能够长时间的进行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
两个侧边限位件,所述侧边限位件在冷却面上的截面呈倒L形;所述侧边限位件的一侧边垂直于所述冷却面,此为垂直边;另一侧边位于冷却面的上方与冷却面平行设置,此为平行边;
其中,所述垂直边、所述平行边和所述冷却面组成第一C形开口槽,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上的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垂直贯穿于所述平行边,且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内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平行边螺纹相连;
所述电源的截面呈倒T形,所述电源的T形水平端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中,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源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
中间限位件,所述中间限位件呈T形,所述中间限位件垂直设置在所述冷却面上,且所述中间限位件与所述冷却面组成两个开口相互远离的第二C形开口槽,且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分别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相对;
其中,所述中间限位件位于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之间,所述电源的T形水平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第一C形开口槽和一个第二C形开口槽中;
另外,所述定位件螺纹连接于所述中间限位件上,且所述定位件延伸至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内,与所述电源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
活动腔,所述活动腔贯穿设置在所述定位件的底部;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腔相连;
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且所述滚珠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腔的底部开口处,所述滚珠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在开口处径向逐渐缩小,所述滚珠在所述活动腔的开口处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在所述冷却板上位于同一侧,且所述凸块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上还包括:
多个进排口,多个所述进排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多个所述进排口用于输送或输出冷却液;
其中,所述进排口延伸至所述凸块的内部,所述凸块的内部与所述冷却板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限位件和所述侧边限位件均与所述冷却板可拆卸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限位件和所述侧边限位件与所述冷却板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相连。
9.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
CN202222275064.5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Active CN218388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5064.5U CN21838842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5064.5U CN21838842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8425U true CN21838842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9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5064.5U Active CN21838842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8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156870B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的外壳结构
CN21838842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CN211233295U (zh) 一种应用于中央空调的通风管道
CN218388424U (zh) 一种快速锁紧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CN214045659U (zh) 一种远程网络数字化声像报警和安全防范控制系统
CN211781503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21669897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交换机
CN211041144U (zh) 一种底座可拆的壁挂空调器
CN216976956U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
CN214544597U (zh) 一种广播电视设备播出卡固定装置
CN210242538U (zh) 一种多功能冷却器散热管安装件
CN221613809U (zh) 一种断路器热可调组件结构
CN220044038U (zh) 伺服驱动器
CN219395372U (zh) 一种均温散热机箱
CN212870867U (zh) 一种矩形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CN218831129U (zh) 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电源盒
CN214501586U (zh) 一种机壳的侧壁组件
CN220087603U (zh)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的壳罩
CN2160445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风扇前罩
CN211112750U (zh) 一种驱动器安装结构及洗衣机
CN217985224U (zh) 采用多模块集成的电视机主板
CN219832796U (zh) 散热装置及储能电池簇级装置
CN213984678U (zh) 一种带双排扁管的换热器
CN217241155U (zh) 一种耐高温腐蚀的新型罩壳结构
CN215892766U (zh) 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蓄热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