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8278U -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8278U
CN218388278U CN202222473151.1U CN202222473151U CN218388278U CN 218388278 U CN218388278 U CN 218388278U CN 202222473151 U CN202222473151 U CN 202222473151U CN 218388278 U CN218388278 U CN 218388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handle
sleeve
backing plat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31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祖传
王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31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8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8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8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包括面壳、提拉单元和把手,所述提拉单元包括金属提杆、限位部、弹簧和金属垫板,所述金属垫板设置于面壳内顶壁,金属提杆的顶端与把手连接,金属提杆活动贯穿面壳和金属垫板,限位部固定于金属提杆的底端,弹簧套设在金属提杆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金属垫板和限位部接触,本结构可以保证把手自然状态时相对稳定,同时可以提高把手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储能装置把手分为固定式把手和折叠式把手,以及少量拉杆式把手。
固定式把手位置固定,占据过多空间。折叠式把手主要由塑料紧固件连接,同类储能装置普遍重量5KG以上,折叠式把手结构受力强度不足,不够牢固,在提起搬运过程中存在跌落风险,握感体验不佳。目前的拉杆式把手也存在结构强度不足,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本结构可以保证把手自然状态时相对稳定,同时可以提高把手的结构强度。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包括面壳、提拉单元和把手,所述提拉单元包括金属提杆、限位部、弹簧和金属垫板,所述金属垫板设置于面壳内顶壁,金属提杆的顶端与把手连接,金属提杆活动贯穿面壳和金属垫板,限位部固定于金属提杆的底端,弹簧套设在金属提杆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金属垫板和限位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金属提杆上套设第一套筒,金属提杆的底端突出于第一套筒。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金属垫片、滑动环、第二金属垫片和螺母,所述金属提杆为金属螺栓,第一金属垫片、滑动环、第二金属垫片和螺母从上往下依次套设在金属螺栓上,第一金属垫片的顶壁与第一套筒的底壁接触,螺母与金属螺栓螺纹连接,弹簧套设在第一套筒上,弹簧的底端与第一金属垫片的顶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把手底和把手面,所述把手底和把手面可拆卸连接,金属提杆的底端穿过把手底,金属提杆的顶端位于把手底内,把手面和把手底连接时,金属提杆的顶端固定。
优选地,所述金属垫板的底壁连接有第二套筒,金属提杆的底端和限位部位于第二套筒内,滑动环的圆周壁与第二套筒的内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为塑料套筒。
优选地,所述金属垫板与面壳内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金属垫板的底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垫板为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各结构的配合,使用时,拉动把手,带动金属提杆向上运动,带动限位部运动,限位部压缩弹簧,弹簧被压缩一段距离后,继续拉动把手,带动面壳运动,进而带动储能产品运动,松开手后,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使得把手能够实现自然回位,这样无论把手和提拉单元是竖直安装还是水平安装,把手均能够自动回位,且自动回位后,由于弹簧的存在,不需要其另外的限位结构,能够保证把手正常状态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采用金属提杆和金属垫板的配合,拉动储能产品时,能够保证提拉单元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和金属提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和金属提杆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垫板和把手安装于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垫板和把手在面壳上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安装于金属提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筒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面壳,2-提拉单元,3-把手,21-金属提杆,22-限位部,23-弹簧,24-金属垫板,25-第一套筒,26-第二套筒,31-把手底,32-把手面,221-第一金属垫片,222-滑动环,223-第二金属垫片,22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包括面壳1、提拉单元2和把手3,所述提拉单元2包括金属提杆21、限位部22、弹簧23和金属垫板24,所述金属垫板24设置于面壳1内顶壁,金属提杆21活动贯穿面壳1和金属垫板24,限位部22固定于金属提杆21的底端,弹簧23套设在金属提杆21上,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金属垫板24和限位部22接触。
具体使用的时候,面壳1安装于储能产品上,安装时,面壳1根据储能产品的实际安装部位进行安装,安装于储能产品的对应侧壁,本实施例中面壳1上可以安装1个至多个把手3,每个把手3上可安装一个至多个提拉单元2,本实施例中上下左右的方向以图1为基准,本实施例中弹簧23只套设在金属提杆21上,并不与金属提杆21连接。
初始状态时,弹簧23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此时把手3贴合于面壳1上,搬运时,拉动把手3,带动金属提杆21向上运动,带动限位部22运动,限位部22压缩弹簧23,弹簧23被压缩一段距离后,继续拉动把手3,能够带动面壳1运动,进而带动储能产品运动,松开手后,利用弹簧23的弹性回复力,使得把手3能够实现自然回位,这样无论把手3和提拉单元是竖直安装还是水平安装,把手3均能够自动回位,且自动回位后,由于弹簧23的存在,不需要另外的限位结构,能够保证把手3正常状态的相对稳定。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金属提杆21和金属垫板24的配合,拉动储能产品时,能够保证提拉单元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3包括把手底31和把手面32,所述把手底31和把手面32可拆卸连接,金属提杆21的底端穿过把手底31,金属提杆21的顶端位于把手底31内,把手面32和把手底31连接时,金属提杆21的顶端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提杆21上套设第一套筒25,金属提杆21的底端突出于第一套筒25。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2包括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所述金属提杆21为金属螺栓,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从上往下依次套设在金属螺栓上,第一金属垫片221的顶壁与第一套筒25的底壁接触,螺母224与金属螺栓螺纹连接,弹簧23套设在第一套筒25上,弹簧23的底端与第一金属垫片221的顶壁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垫板24的底壁连接有第二套筒26,金属提杆21的底端和限位部22位于第二套筒26内,滑动环222的圆周壁与第二套筒26的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26为塑料套筒。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垫板24与面壳1内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6与金属垫板24的底壁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垫板24为铝板。
本实施例中金属提杆21为金属螺栓,金属螺栓与把手3固定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第一套筒25套设在金属螺栓上,然后将第一套筒25和金属螺栓穿过把手底31,此时金属螺栓和第一套筒25的头部位于把手底31内,将把手面32与把手底31连接,对金属螺栓和第一套筒25的头部进行限位,实现固定,安装后如图4所示。
然后如图5所示,将金属垫板24安装于面壳1内顶壁,将金属螺栓和第一套筒25穿过面壳1和金属垫板24,安装完成后如图6所示。
再进行弹簧23和限位部22的安装,如图7所示,将弹簧23套设在第一套筒25上,然后依次安装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依次接触抵紧,第一金属垫片221的顶壁与第一套筒25的底壁接触,实现限位部22上端位置的固定,螺母224与金属螺栓螺纹连接,实现下端的固定,如此实现限位部22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如图8所示。
再将第二套筒26与金属垫板24连接,如图9所示,实现第二套筒26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如图10和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金属垫板24和第一金属垫片221接触,能够保证结构强度。通过第二套筒26的设置,能够限制限位部22的摆动,保证把手3拉动过程的稳定性,保证拉伸和自收缩运动的稳定可靠。
通过面壳1、把手底31、把手面32、金属螺栓、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6、弹簧23、金属垫板24、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等结构的配合,便于产品的安装和拆卸,以及损坏后的维修和部件更换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1)、提拉单元(2)和把手(3),所述提拉单元(2)包括金属提杆(21)、限位部(22)、弹簧(23)和金属垫板(24),所述金属垫板(24)设置于面壳(1)内顶壁,金属提杆(21)的顶端与把手(3)连接,金属提杆(21)活动贯穿面壳(1)和金属垫板(24),限位部(22)固定于金属提杆(21)的底端,弹簧(23)套设在金属提杆(21)上,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金属垫板(24)和限位部(22)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提杆(21)上套设第一套筒(25),金属提杆(21)的底端突出于第一套筒(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2)包括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所述金属提杆(21)为金属螺栓,第一金属垫片(221)、滑动环(222)、第二金属垫片(223)和螺母(224)从上往下依次套设在金属螺栓上,第一金属垫片(221)的顶壁与第一套筒(25)的底壁接触,螺母(224)与金属螺栓螺纹连接,弹簧(23)套设在第一套筒(25)上,弹簧(23)的底端与第一金属垫片(221)的顶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包括把手底(31)和把手面(32),所述把手底(31)和把手面(32)可拆卸连接,金属提杆(21)的底端穿过把手底(31),金属提杆(21)的顶端位于把手底(31)内,把手面(32)和把手底(31)连接时,金属提杆(21)的顶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板(24)的底壁连接有第二套筒(26),金属提杆(21)的底端和限位部(22)位于第二套筒(26)内,滑动环(222)的圆周壁与第二套筒(26)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6)为塑料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板(24)与面壳(1)内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6)与金属垫板(24)的底壁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板(24)为铝板。
CN202222473151.1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Active CN218388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3151.1U CN218388278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3151.1U CN218388278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8278U true CN218388278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3151.1U Active CN218388278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8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6613U (zh) 一种脚管的锁紧结构
CN218388278U (zh) 一种可伸缩提拉把手
CN214221499U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
CN212639826U (zh) 一种用于户内开关柜ct拆卸的支架
CN204481399U (zh) 10kV配电线路杆顶维护支撑杆
CN209856192U (zh) 一种加长不易变形的peek螺栓
CN208241184U (zh) 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间隔棒拆装工具
CN209091202U (zh) 一种洗地机的吸水扒组用缓冲装置
CN202388420U (zh) 一种套筒扳手
CN1994494B (zh) 小口深井救生装置
CN207432101U (zh) 一种工具箱搭扣上用销轴手动安装器
CN211924651U (zh) 一种钣金件连接结构
CN218542242U (zh) 一种更换采煤机液压拉杆辅助装置
CN200991518Y (zh) 小口深井救生装置
CN208527089U (zh) 一种多功能型汽车配件生产线
CN212842359U (zh) 一种热泵远程控制装置
CN216442572U (zh) 一种笔筒柔性生产线机器人末端执行抓取装置
CN207740651U (zh) 一种远程会议设备用底座
CN204317955U (zh) 组合式柜子
CN216858139U (zh) 一种离线式转盘铆接机构
CN209409708U (zh) 新型福马轮
CN211422512U (zh) 一种罐式集装箱
CN210149589U (zh) 快卸机构
CN202497073U (zh) 一种用于固定擦窗机吊船的防风装置
CN213351279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电气自动化焊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