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5032U -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5032U
CN218385032U CN202221560569.XU CN202221560569U CN218385032U CN 218385032 U CN218385032 U CN 218385032U CN 202221560569 U CN202221560569 U CN 202221560569U CN 218385032 U CN218385032 U CN 218385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ing contact
moving
arc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05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苏礼季
王萌
傅大鹏
陈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05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5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5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5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动触头、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静触头和/或动触头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由现有的点接触改为线接触,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触头直动式结构,即利用两个静触头与一个动触头的配合,根据车载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触点需要带载分断,实现“开关”功能,在这过程中会发生触头电弧烧蚀,电弧烧蚀越严重,继电器的寿命越短。另一方面触点需要在“开”之后,持续的载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提升,要求载流工况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热损耗减小。在客户小体积、低功耗的框架要求下,无法实现线圈安匝值的提升,仅仅通过加大触点压力来降低触点接触电阻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通过对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形式作改进,达到降低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电阻电动斥力;提升分断能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动触头、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静触头和/或动触头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其凸部与对应的静触头线接触配合;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的引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部在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一弧面并外凸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底端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的引弧结构。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凸部上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或者,至少一个静触头上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条状,并沿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铆接有铆钉,该铆钉的头部构成所述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U型支架、弹簧座、固定片、触点弹簧和推动杆;所述固定片、推动杆的上部和弹簧座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U型支架倒置,且其底部与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动触头通过触点弹簧装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与弹簧座之间,所述推动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动铁芯。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上轭铁和至少一下衔铁,上轭铁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的下端面,下衔铁固定在所述动触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衔铁呈U型,并套装或插装于所述动触头的中部,且所述下衔铁的两端朝上;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者,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且上轭铁与下衔铁一一上下对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陶瓷罩,所述两静触头分别穿设于所述陶瓷罩顶部,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陶瓷罩内;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所述陶瓷罩外侧;还包括两个U字形轭铁夹,该两个U字形轭铁夹沿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围在所述陶瓷罩外侧,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对应侧的U字形轭铁夹与陶瓷罩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所述两永磁体及引弧结构的设置,使得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能沿引弧结构快速外移,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
2、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通过该凸部与静触头的底端面实现接触配合,使两静触头的结构无需更改,而只需改进动触头两端的结构即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静触头更易于加工成型。
3、所述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平面、圆倒角的设置,使静触头与动触头以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线接触,同时,构成所述引弧结构。
4、所述凹槽的设置,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与静触头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静触头与动触头之间的吹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一图7的E-E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在含U字形轭铁夹状态下的吹弧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在无U字形轭铁夹状态下的吹弧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与推动杆部件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三图13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18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21是实施例七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七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23是实施例七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24是实施例八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在铆钉组装前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八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26是实施例八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27是实施例九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在铆钉组装前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九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29是实施例九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30是实施例十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在铆钉组装前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1是实施例十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32是实施例十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33是实施例十一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在铆钉组装前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4是实施例十一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35是实施例十一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图36是实施例十二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7是实施例十二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图38是实施例十二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 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1、动触头6、推动杆部件、线圈14和动铁芯13,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1相对应,具体,两静触头1沿动触头6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动触头6位于静触头1下方,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与静触头1的底端相配合。所述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6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13相固定,所述动铁芯13配合在线圈14的通孔中;所述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且每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相同,具体,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永磁体5,该两永磁体5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6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5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6的长度方向上,即每个永磁体5的N极和S极沿所述动触头6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两静触头1和/或动触头6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61,且所述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凸部61、所述动触头6的两端即分别通过其凸部61与对应的静触头1线接触配合。所述动触头6呈长板状,其由板材冲压而成,所述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通过冲压形成所述凸部61。在图2的三维坐标系下,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部61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611,该第一弧面611的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静触头1的底端用于与所述凸部61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11。所述第一弧面611构成所述动触头6的引弧结构,所述圆倒角11构成所述静触头1的引弧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U型支架4、弹簧座8、固定片82、触点弹簧8和推动杆81;所述固定片82、推动杆81的上部和弹簧座8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 U型支架4倒置,且其底部与所述固定片82相连接;所述动触头6的中部通过触点弹簧7 装在所述U型支架4的顶壁与弹簧座8之间,所述推动杆81的下部连接所述动铁芯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14位于一U字形轭铁16中,且所述U字形轭铁16的底部中间设有伸入所述线圈14中的导磁筒15,该导磁筒15内活动套装有所述动铁芯13。U字形轭铁16上端连接有轭铁板10,该轭铁板10上端设置一框片9,轭铁板10与框片9钎焊连接,该轭铁板10中部套装一静铁芯11。所述推动杆8底部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框片9、静铁芯11和一反力弹簧12,并与动铁芯13固定连接,所述反力弹簧12张顶在所述静铁芯11 与动铁芯13之间。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位于所述框片9以上的陶瓷罩2,框片9与陶瓷罩2钎焊连接,所述两静触头1分别穿设于所述陶瓷罩2顶部,所述动触头6位于所述陶瓷罩2内;所述两永磁体5分别位于所述陶瓷罩2外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U字形轭铁夹3,该两个U字形轭铁夹3沿所述动触头6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围在所述陶瓷罩2外侧,所述两永磁体5分别位于对应侧的U字形轭铁夹3与陶瓷罩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由现有的点接触改为线接触,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此外,在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17能沿着所述凸部61的第一弧面611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5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在图9、图10视角下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的方向分为左上-右上或者左下-右下);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往动触头6 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在图9、图10视角下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的方向分别为左上-右下或左下-右上)。在图9、图10中,箭头示意磁场吹弧方向,虚线示意磁场方向,本实用新型在动触头宽度方向上的灭弧空间比在动触头长度方向上的灭弧空间更大。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部61与所述静触头6接触的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612,所述凹槽612呈长条状,并位于沿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具体,每个凸部61分别设有一个凹槽6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所述凹槽612的设置,使得动触头6与静触头1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6与静触头1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流的电动斥力之和小于分流前的电动斥力),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13、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轭铁18和至少一个下衔铁19,上轭铁18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4的顶壁的下端面,下衔铁19固定于动触头6。所述下衔铁19具体呈U型,并从套装或插装在所述动触头的中部62,且所述下衔铁19的两端朝上。具体,所述上轭铁18和下衔铁19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但不局限于此。上轭铁 18和下衔铁19一一上下相对应。两个上轭铁18沿U型支架4的顶壁的宽度方向分布,两个下衔铁19相远离的一边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中部6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下衔铁 19相邻的一边分别插入所述动触头的中部62设置的让位通孔62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所述下衔铁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中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当动触头流过大短路电流时,通过上轭铁对下衔铁的磁吸力将动触头向上抵顶,以抵抗短路电流造成的电动斥力。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轭铁18和下衔铁19的数量分别为两个,能够增加磁极面(共有至少四个磁极面),提高了磁效率,增大了吸力。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部61与所述静触头6接触的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612,所述凹槽612呈长条状,并位于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凹槽612的设置,使得动触头6与静触头1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6与静触头1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流的电动斥力之和小于分流前的电动斥力),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16-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61的第一弧面611的周向上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6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部61在所述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一弧面611并外凸的第二弧面613,该第二弧面613构成所述动触头6的引弧结构,可引导所述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沿动触头6的宽度向远离凸部61的方向(即所述永磁体5的吹弧方向)移动。所述静触头6的底端面为平面,所述静触头6的底端面的四周边缘分别设有圆倒角11,该圆倒角11构成所述静触头1的引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为线接触,同样降低了静触头1与动触头6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在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17能沿着所述凸部61的第二弧面613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18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19、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凸部61与所述静触头6接触的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612,所述凹槽612呈长条状,并位于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凹槽612的设置,使得动触头6与静触头1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6与静触头1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流的电动斥力之和小于分流前的电动斥力),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实施例七
请参见图21-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成上翘状态,从而形成所述凸部6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为线接触,同样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在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17能沿着所述凸部61的第二弧面613 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23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
实施例八
请参见图24-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6的两端分别铆接有铆钉20,该铆钉20的头部构成所述凸部。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铆钉20的头部呈上凸的第一弧面201,且该第一弧面201的周向上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为线接触,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此外,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17能沿着所述铆钉20头部的第一弧面 201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26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
实施例九
请参见图27-图2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铆钉20的头部上与所述静触头6接触的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02,所述凹槽202呈长条状,并位于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凹槽202的设置,使得动触头6与静触头1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6与静触头1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流的电动斥力之和小于分流前的电动斥力),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实施例十
请参见图30图3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铆钉20头部的第一弧面201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6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铆钉20的头部在所述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一弧面201并外凸的第二弧面203,该第二弧面203构成所述动触头6的引弧结构,可引导所述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沿动触头6的宽度向远离凸部61的方向(即所述永磁体5的吹弧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为线接触,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此外,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17能沿着所述铆钉20头部的第二弧面 203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32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
实施例十一
请参见图33-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所述动触头两端的铆钉20的头部上与所述静触头6接触的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02,所述凹槽202呈长条状,并位于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凹槽202的设置,使得动触头6与静触头1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6与静触头1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流的电动斥力之和小于分流前的电动斥力),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17能沿着所述铆钉20头部的第二弧面 203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33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
实施例十二
请参见图36-图3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两个静触头1用于与所述凸部61接触的部位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呈长条状,并沿所述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设置。具体,所述凹槽12的数量分别为一个,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凹槽12的设置,使得动触头6与静触头1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6与静触头1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电动斥力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分流的电动斥力之和小于分流前的电动斥力),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在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两个静触头与动触头6分断产生的电弧17 分别会沿着所述凸部的第一弧面611和静触头1的圆倒角11快速外移,如图38所示,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在两永磁体5的磁场作用下,两静触头1与动触头 6分断产生的电弧17分别会朝着相应的方向被快速拉开,具体: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相对时,则电弧17会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吹弧;当两永磁体5极性同性不相对时,则电弧17往动触头6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侧吹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动触头、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静触头和/或动触头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其凸部与对应的静触头线接触配合;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的引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部在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一弧面并外凸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底端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引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凸部上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或者,至少一个静触头上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条状,并沿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铆接有铆钉,该铆钉的头部构成所述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U型支架、弹簧座、固定片、触点弹簧和推动杆;所述固定片、推动杆的上部和弹簧座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U型支架倒置,且其底部与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动触头通过触点弹簧装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与弹簧座之间,所述推动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动铁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上轭铁和至少一下衔铁,上轭铁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的下端面,下衔铁固定在所述动触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衔铁呈U型,并套装或插装于所述动触头的中部,且所述下衔铁的两端朝上;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者,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且上轭铁与下衔铁一一上下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罩,所述两静触头分别穿设于所述陶瓷罩顶部,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陶瓷罩内;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所述陶瓷罩外侧;还包括两个U字形轭铁夹,该两个U字形轭铁夹沿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围在所述陶瓷罩外侧,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对应侧的U字形轭铁夹与陶瓷罩之间。
CN202221560569.X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Active CN218385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0569.XU CN218385032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0569.XU CN218385032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5032U true CN218385032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8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0569.XU Active CN218385032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5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8686B1 (en) Framework of relay and relay
CN112309775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配电盒、动力电池总成与车辆
KR20210066896A (ko) 단락전류 방지용 직류 릴레이
US20150035631A1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JP2023145776A (ja) 短絡電流に耐え、消弧することができる直流リレー
CN218385032U (zh)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8039042U (zh) 一种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8039041U (zh) 触头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8039045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3660311U (zh) 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CN211578652U (zh) 永磁灭弧无极性高压大电流直流接触器
KR20240040122A (ko) 아크소호능력을 강화할 수 있는 고전압 직류 릴레이
CN113808884A (zh) 一种可纵向拉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EP0165332A1 (en) Electric power switch
CN113782392B (zh) 继电器
CN211265370U (zh) 一种高组装精度的继电器
CN115565822A (zh) 一种触头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1430184A (zh) 一种永磁灭弧无极性高压大电流直流接触器
CN215869142U (zh) 可纵向拉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6435773U (zh) 具有增磁组件的触头系统、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CN218602296U (zh) 一种自励磁型磁吹结构
CN212032958U (zh) 灭弧及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2516945U (zh) 一种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触头单元
CN209981118U (zh) 一种方便软接线焊接的车用电磁继电器
CN219040365U (zh) 触头结构和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