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5023U - 接线端隔断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隔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5023U
CN218385023U CN202221418802.0U CN202221418802U CN218385023U CN 218385023 U CN218385023 U CN 218385023U CN 202221418802 U CN202221418802 U CN 202221418802U CN 218385023 U CN218385023 U CN 218385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wiring
partition
terminal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88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体锋
卢晶
金海生
朱映平
叶晓丰
陈翔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88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5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5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5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接线端隔断结构,包括底座以及多个静触头组件,所述底座的至少一端设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底座内至少插接有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多个第一容置腔封闭形成多个接线端容置腔,每个接线端容置腔一端设有接线口,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侧壁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接线端容置腔一一对应连通,每个静触头组件的一端限位装配于一个限位槽并穿过限位槽延伸至接线端容置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分隔件与底座采用分体式的插接结构,在将静触头组件装配于分隔件后可以一起装配于底座,具备结构简单且装配便利的优点。

Description

接线端隔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隔断结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具有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维修简便等优点,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控制电器。在现有的接触器中,在其接线端通常设置有隔断,由隔断阻隔接线端子与内部运动结构,从而避免接线端处的碎屑进入内部引起噪音、接触不良等故障。目前,市场上的接触器基本都采用一体式躯壳插接结构,将静插接固定于躯壳,触头接触端伸入产品内部使得接线端被隔断在躯壳外部,这种结构的接线端子为了达到防触摸的效果,往往需要另外加上一层防护罩壳进行防护,使得模具结构复杂,装配也相对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利的接线端隔断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接线端隔断结构,包括底座以及多个静触头组件,所述底座的至少一端设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底座内至少插接有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多个第一容置腔封闭形成多个接线端容置腔,每个接线端容置腔一端设有接线口,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侧壁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接线端容置腔一一对应连通,每个静触头组件的一端限位装配于一个限位槽并穿过限位槽延伸至接线端容置腔内。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有插接部,所述分隔件设有插接槽,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插接部和所述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完成装配。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隔筋和第二隔筋,所述第一隔筋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筋之间和第一隔筋与底座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
所述第二隔筋间隔设置在底座的中部,相邻两个第二隔筋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每个第一容置腔对应一个第二容置腔并由分隔件相分隔,每个静触头组件的一端对应容纳于一个第二容置腔内。
进一步,所述插接槽设置在相邻两个限位槽之间,且分布于分隔件本体的正反两面以分别插接配合于第一隔筋和第二隔筋。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侧壁与分隔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卡接结构,每组卡接结构包括卡接配合的卡扣和卡槽。
进一步,在分隔件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延伸形成作为卡扣的凸边,在底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两对卡槽。
进一步,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侧壁具有部分的倾斜侧壁,所述倾斜侧壁位于限位槽的一侧用于封闭每个第一容置腔的侧面敞口,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中部弯折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第一容置腔内并与倾斜侧壁贴合。
进一步,在每个接线端容置腔内装配有一个接线端子,分隔件包括多个顶板,每个顶板对应封闭一个第一容置腔的上部敞口,在所述顶板设有操作孔。
进一步,所述操作孔的一侧边缘向接线端容置腔内凸出延伸形成不完全孔壁,用于限制接线端子。
进一步,所述分隔件包括分隔件本体,由分隔件本体的一端边缘向外弯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被分割为多个横向排列的顶板,在每个顶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操作孔,每个第一容置腔由一个顶板以及设有一个限位槽的分隔件本体侧壁所封闭形成一个接线端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分隔件与底座采用分体式的插接结构,在将静触头组件装配于分隔件后可以一起装配于底座,具备结构简单且装配便利的优点。
此外,分隔件的倾斜侧壁可以与静触头组件的倾斜面贴合,利于使静触头组件被稳定装配。
此外,操作孔的边缘凸出延伸形成不完全孔壁,利于限位装配接线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分隔件、静触头组件以及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分隔件、静触头组件以及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含第一容置腔);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分隔件、静触头组件和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面向第二隔筋的一侧);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面向第一隔筋的一侧);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静触头组件和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隔断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隔断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接线端隔断结构,包括底座1以及多个静触头组件3,所述底座1的至少一端设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容置腔11,所述底座1内至少插接有一个分隔件2,所述分隔件2将多个第一容置腔11封闭形成多个接线端容置腔,每个接线端容置腔一端设有接线口,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2侧壁设有多个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与接线端容置腔一一对应连通,每个静触头组件3的至少部分被限位装配于一个限位槽21并穿过限位槽21延伸至接线端容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分隔件2与底座1采用分体式的插接结构,在将静触头组件3装配于分隔件2后可以一起装配于底座1,具备结构简单且装配便利的优点。
结合图1-8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以接触器为例,所述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装配于壳体的接线端子4、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3,其中壳体包括底座1以及盖合于底座1的盖体5,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3配合用于控制线路的通断,静触头组件3与设置于底座1端部的接线端子4连接,在静触头组件3与接线端子4之间设置有分隔件2以防止干扰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3的正常配合。
如图1-3所示,在底座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容置腔11,在底座1至少插接有一个分隔件2,分隔件2位于靠近底座1一端的区域用于将同一端的多个第一容置腔11封闭形成多个接线端容置腔,每个接线端容置腔内可以对应装配有一个接线端子4,每个接线端容置腔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接线端子4连接的接线口,在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二容置腔12,每个第一容置腔11对应一个第二容置腔12,由分隔件2将第一容置腔11与第二容置腔12分隔,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2侧壁设有多个限位槽21,限位槽21与接线端容置腔一一对应连通,每个静触头组件3限位装配于一个限位槽21并对应容纳于一个第二容置腔12内,也就是,静触头组件3先装配于分隔件2后放入底座1中,静触头组件3的一端位于第二容置腔12内,另一端穿过限位槽21延伸至接线端容置腔内与接线端子4连接,图中,以底座1两端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纵向,底座1两侧之间的连线方向为横向,在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四个第一容置腔11,在靠近底座1两端的区域均插接有一个分隔件2,由一个分隔件2将同一端的四个第一容置腔11封闭形成四个接线端容置腔,在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四个第二容置腔12,其中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分别为纵向并列分部,设置于分隔件2侧壁的多个限位槽21沿横向间隔设置并分别与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一一对应。
优选的,底座1与分隔件2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接部和插接槽22,所述底座1设有插接部,所述分隔件2设有插接槽22,分隔件2和底座1通过插接部和插接槽22的插接配合完成装配,其中插接部与插槽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插接部可以由设置于底座1的纵向隔筋形成,插接槽22为凹槽结构且优选沿着分隔件2的侧壁表面设置,插接槽22的形状与纵向隔筋相匹配且插接槽22的开口朝向底座1的纵向隔筋,插接结构的插接方向为图1-3中的上下方向。当然,在底座1另外设置作为插接部的凸出结构也同样可以。
优选的,在底座1的侧壁与分隔件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卡接结构,每组卡接结构包括卡接配合的卡扣26和卡槽15,每组卡接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卡扣26和卡槽15,优选的,在底座1两侧的侧壁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卡槽15,在分隔件2的两侧设有与卡槽15卡接配合的卡扣26,卡扣可以由分隔件2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延伸形成。
进一步的,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2侧壁具有部分倾斜侧壁23,倾斜侧壁23位于限位槽21的一侧用于封闭每个第一容置腔11的侧面敞口,也就是第一容置腔11朝向第二容置腔12一侧的敞口由分隔件2侧壁所封闭,静触头组件3的中部弯折形成倾斜面31(参见图8),当静触头组件3限位装配于限位槽21中,倾斜面31位于第一容置腔11内并与倾斜侧壁23贴合,利于静触头组件3的可靠安装,其中倾斜侧壁23的倾斜角优选为钝角;每个第一容置腔11的上侧敞口由分隔件2的顶板24所封闭,优选分隔件2包括多个顶板24,多个顶板24呈横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顶板24之间的间隙可以作为部分插接槽22,顶板24的板面与第一容置腔11的底面平行相对,在每个顶板24的中部设有操作孔25,用于操作接线螺钉,由操作孔25的一侧边缘向外凸出延伸形成不完全孔壁251,用于限制接线端子4,在分隔件2将第一容置腔11封闭为接线端容置腔后,不完全孔壁251位于接线端容置腔内,设置在接线端容置腔内的接线端子4通过操作孔25限位。
如图1-4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底壁和设置在底壁上的一对端侧壁和一对侧壁,一对端侧壁相对设置,一对侧壁相对设置,使底座1形成顶部开口的盒状,在端侧壁上设有接线口。所述底座1的两端设有多个纵向间隔的第一隔筋13,第一隔筋13与侧壁平行,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筋13之间和第一隔筋13与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11,也就是同一端相邻两个第一隔筋13之间的间隔与底座1的该端侧壁形成第一容置腔11,所述分隔件2插装在所述底座1内,分隔件2的分隔件本体的侧壁位于底座1内与端侧壁相对,在底座1的中部设有多个纵向间隔的第二隔筋14,相邻两个第二隔筋14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容置腔12,图中第二容置腔12与第一容置腔11一一对应,在插接有分隔件2后,由分隔件2将第一容置腔11和第二容置腔12相分离,每个静触头组件3的一端对应容纳与一个第二容置腔12内,第一隔筋13的凸出高度大于第二隔筋14的凸出高度,第二隔筋14与第一隔筋1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由第一隔筋13和/或第二隔筋14的端部作为插接部与分隔件2的插接槽22插接配合,图中,第一隔筋13整体呈直板形,第一隔筋13在靠近第二隔筋14的端部呈十字形,第二隔筋14整体为直板形结构,在底座1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两对卡槽15,每对卡槽15对应于第一隔筋13、第二隔筋14之间的底座侧壁。
如图5-7所示,每个分隔件2包括分隔件本体,分隔件本体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延伸形成作为卡扣26的凸边,两个卡扣26分别与底座1两侧的卡槽15配合,由分隔件本体的一端边缘向外弯折形成折边,折边整体与第一容置腔11的底面相平行,在折边设有多个横向间隔设置的操作孔25,每个操作孔25的一侧边缘向外凸出延伸形成不完全孔壁251,不完全孔壁251位于靠近分隔件本体侧壁的一侧,分隔件本体侧壁用于封闭第一容置腔11的侧面敞口,分隔件本体的侧壁中部开设有多个横向间隔排列的限位槽21,每个限位槽21的中心轴线与操作孔25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每个限位槽21将分隔件本体的侧壁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每个限位槽21上侧或下侧的分隔件本体侧壁为倾斜侧壁23,在本实施例中,静触头组件3的倾斜面31对应于限位槽21的上侧,相应的,倾斜侧壁23位于限位槽21上侧,限位槽21另一侧的分隔件本体侧壁为直侧壁,当然,当静触头组件3的倾斜面31对应于限位槽21的下侧时,倾斜侧壁23对应设置在限位槽21下侧的分隔件本体;在相邻两个限位槽21之间开设有纵向的插接槽22,插接槽22位于分隔件本体侧壁的正反两面,以分别插接配合于第一隔筋13和第二隔筋14,也就是在分隔件本体面向第二容置腔12、第一容置腔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接槽22,面向第二容置腔12一侧的插接槽22为直线形用于与底座1的第二隔筋14的端部插接配合,面向第一容置腔11一侧的插接槽22的截面为十字形,用于与第一隔筋13端部的十字形结构配合,两者在实现插接配合的同时还可以限位分隔件2,另外,由面向第一容置腔11一侧的多个插接槽22对应的将折边分割为多个顶板24,使得每个第一隔筋13可以伸入相邻两个顶板24之间的间隙中,每个第一容置腔11由一个顶板24以及设有一个限位槽21的分隔件本体侧壁所封闭形成一个接线端容置腔,优选同一个接线端容置腔的限位槽21与接线口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接线端隔断结构,包括底座(1)以及多个静触头组件(3),所述底座(1)的至少一端设有多个并列的第一容置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至少插接有一个分隔件(2),所述分隔件(2)将多个第一容置腔(11)封闭形成多个接线端容置腔,每个接线端容置腔一端设有接线口,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2)侧壁设有多个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与接线端容置腔一一对应连通,每个静触头组件(3)的一端限位装配于一个限位槽(21)并穿过限位槽(21)延伸至接线端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插接部,所述分隔件(2)设有插接槽(22),所述分隔件(2)和所述底座(1)通过所述插接部和所述插接槽(22)的插接配合完成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隔筋(13)和第二隔筋(14),所述第一隔筋(13)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端,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筋(13)之间和第一隔筋(13)与底座(1)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11),
所述第二隔筋(14)间隔设置在底座(1)的中部,相邻两个第二隔筋(14)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12),每个第一容置腔(11)对应一个第二容置腔(12)并由分隔件(2)相分隔,每个静触头组件(3)的一端对应容纳于一个第二容置腔(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22)设置在相邻两个限位槽(21)之间,且分布于分隔件本体的正反两面以分别插接配合于第一隔筋(13)和第二隔筋(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与分隔件(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卡接结构,每组卡接结构包括卡接配合的卡扣(26)和卡槽(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分隔件(2)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延伸形成作为卡扣(26)的凸边,在底座(1)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两对卡槽(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接线口相对的分隔件(2)侧壁具有部分的倾斜侧壁(23),所述倾斜侧壁(23)位于限位槽(21)的一侧用于封闭每个第一容置腔(11)的侧面敞口,所述静触头组件(3)的中部弯折形成倾斜面(31),所述倾斜面(31)位于第一容置腔(11)内并与倾斜侧壁(23)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接线端容置腔内装配有一个接线端子(4),分隔件(2)包括多个顶板(24),每个顶板(24)对应封闭一个第一容置腔(11)的上部敞口,在所述顶板(24)设有操作孔(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25)的一侧边缘向接线端容置腔内凸出延伸形成不完全孔壁(251),用于限制接线端子(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包括分隔件本体,由分隔件本体的一端边缘向外弯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被分割为多个横向排列的顶板(24),在每个顶板(24)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操作孔(25),每个第一容置腔(11)由一个顶板(24)以及设有一个限位槽(21)的分隔件本体侧壁所封闭形成一个接线端容置腔。
CN202221418802.0U 2022-06-08 2022-06-08 接线端隔断结构 Active CN218385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8802.0U CN218385023U (zh) 2022-06-08 2022-06-08 接线端隔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8802.0U CN218385023U (zh) 2022-06-08 2022-06-08 接线端隔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5023U true CN218385023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0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8802.0U Active CN218385023U (zh) 2022-06-08 2022-06-08 接线端隔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5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6371B1 (ko) 파워 배터리 모듈
CN102403610A (zh) 连接器
CN107742811B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口
CN112310730A (zh) 连接器
CN218385023U (zh) 接线端隔断结构
CN214379040U (zh) 一种防水盒组合安装结构
CN213988513U (zh) 一种一体式电流互感器
CN220368114U (zh) 电芯组件及电池
US5984730A (en) Waterproof electric plug with fuse holder
WO2016082715A1 (zh) 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
CN217933651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壳体结构
CN110047717B (zh) 一种断路器的隔弧罩
CN210292213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空调器
CN20978605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US12003055B2 (en) Snap-fit type self-locking combined upper cover for a power strip
JP2594610Y2 (ja) 電気接続箱
KR200477203Y1 (ko) 배터리분배유니트의 터미널 오조립방지장치
CN220544151U (zh) 用于电池包的连接件、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866989U (zh) 一种接触器的防尘结构
CN214672724U (zh) 锂离子电池
CN211958071U (zh) 一种密封插座
CN220510354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总成
CN118315746B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20750087U (zh) 一种新型洗墙灯的堵头结构
CN215222649U (zh) 一种带透明件的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