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3455U -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3455U
CN218383455U CN202222760253.1U CN202222760253U CN218383455U CN 218383455 U CN218383455 U CN 218383455U CN 202222760253 U CN202222760253 U CN 202222760253U CN 218383455 U CN218383455 U CN 218383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ens
wide
zoom lens
objec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02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帯金靖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02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3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3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3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该相机模组具备的变焦镜头整体小型且较薄、广角、明亮且高性能。该变焦镜头包括N枚透镜,并且被分为至少2组,所述变焦镜头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N为8~10。

Description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整体小型且较薄、能够广角、明亮且高性能地进行拍摄的变焦镜头的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需要薄化的拍摄装置、尤其是智能手机等中,由于会增加产品的厚度,因此有避免搭载变焦镜头的趋势。例如,在部分智能手机中,搭载由视场角相互不同的单焦点透镜组合而成的多个拍摄单元,根据用户想要拍摄的视场角,通过拍摄单元的切换和数字变焦,来实现伪变焦镜头功能。
另一方面,在长焦的变焦镜头中,在物体侧配置棱镜使光路弯折,即使是光路长度长的光学系统,也有实现薄化的产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4-2322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16-170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搭载多个拍摄单元的结构导致产品体积以及制造成本增加。另外,在切换拍摄单元时,有时会发生视场角变化不连续,导致给用户带来不适感。弯折光路的变焦镜头结构需要在物体侧使光路弯曲大致 90°,因此难以实现广角变焦镜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做出的,用于提供一种具备整体小型且较薄、能够广角、明亮且高性能地进行拍摄的变焦镜头的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变焦镜头包括N枚透镜,并且被分为至少2组,所述变焦镜头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N为8~10。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还满足条件式(1)~(4)中的任意一项:
(1)0.38≤OAL2/OALw≤0.80;
(2)-5.00≤f1/f2≤-1.30;
(3)0.10≤f2/√(fw×ft)≤0.90;
(4)-10.00≤L1R1/L1R2≤0.90,
其中,
OAL2: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侧的轴上的长度,OALw: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f1: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w:在广角端的焦距,L1R1:最靠物体侧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L1R2:最靠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最靠物体侧配置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在其像侧配置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由此,成为负焦距(retro-focus)的光焦度配置,能够通过缩短广角端的焦距来实现广角化。
条件式(1)规定了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侧的轴上的长度与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之比(第二透镜组的全长与广角端的全长之比)。在使用了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的负变焦镜头(negative lead-type zoom lenses)中,一般在广角端全长变为最长。在变焦镜头变焦时,通过改变各组的间隔来改变焦距,但若增大空气间隔,则能够增大该部分的移动量,能够确保放大倍率 (magnification)的改变比,但具有在广角端的全长变长的缺点。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中,通过尽量缩小空气间隔并加厚第二透镜组的全长,能够兼顾薄化和明亮(即,F数较小)。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由于第二透镜组的全长变薄而构成的透镜片数减少,因此像差修正变得不充分,难以构成明亮的变焦镜头。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由于空气间隔变小,因此难以得到所期望的放大倍率的改变比。
条件式(2)规定了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之比。在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的变焦镜头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其与像面的间隔来变焦。为了确保放大倍率的改变比,需要增强各组的光焦度,并且确保各组能够有效移动的程度的空气间隔。然而,在负变焦镜头中,若想要增强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则第一透镜组的外径有变大的倾向,从而透镜周边部的厚度明显变厚,因此第一透镜组自身变厚,进而无法避免变焦镜头整体的全长变长。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中,为了使第一透镜组变薄,减弱负光焦度,为了实现较小的F数,增强第二透镜组的光焦度。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变得过弱,难以得到所期望的放大倍率的改变比。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第一透镜组的光焦度增强,但第一透镜组自身变厚,使全长变薄变得困难。
条件式(3)规定了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与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之比。在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的变焦镜头中,若第二透镜组的正光焦度弱,则难以构成明亮的光学系统。
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分母的有效焦距大,因此广角化变得困难。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大且光焦度弱,因此难以构成明亮的变焦镜头。
条件式(4)规定了最靠物体侧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之比。若广角透镜的最靠物体侧透镜为球面透镜,则一般配置朝向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这是因为,对于以相对于光轴以大角度入射的光束,若周边部分相对于面法线的角度变大,则不仅像差修正变得困难,而且反射率变高,因此不优选广角透镜,因此,大多设计为周边部分相对于面法线的角度变小,也就是说,若为球面透镜,则设计为配置最靠物体侧透镜朝向物体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然而,为了实现全长短且明亮的镜头系统,对于轴上光束,最靠物体侧透镜的物体侧面优选为朝向物体侧凹陷的形状,在仅从轴上的曲率半径观察的情况下,最靠物体侧透镜优选为朝向物体侧凹陷的负弯月透镜或双凹透镜。
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最靠物体侧透镜的物体侧面的负光焦度变弱,轴上光束的球面像差等的像差修正变得不充分,难以构成明亮的变焦镜头。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在轴上的负光焦度变弱,因此负焦距变弱,无法缩短焦距,难以实现广角化。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在长焦端移动至最靠像侧。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在这种第一透镜组为具有负屈光度的负变焦镜头的情况下,若放大倍率的改变比变大,则第一透镜组的移动的轨迹有时是以朝向物体侧凹陷的轨迹移动,但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移动以减小间隔的过程中,在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时,通常第二透镜组也同样向物体侧移动。在负变焦镜头中,大多在第二透镜组内或前后配置光圈,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越远离像面,F数越大。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中,作为广角、明亮且高性能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在在长焦端移动至最靠像侧,使得即使在长焦端也能够以较小的F数进行拍摄,并且第二透镜组不会过于向物体侧移动。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20≤OALw/√(fw×ft)≤3.00…(5)
其中,
OALw: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条件式(5)规定了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与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之比。在使用了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的负变焦镜头中,一般在广角端全长变为最长。在变焦镜头变焦时,通过改变各组的间隔来改变焦距,但若增大空气间隔,则能够增大该部分移动量,能够确保放大倍率的改变比,但具有在广角端的全长变长的缺点。在广角端的全长变长的情况下,在构成伸缩透镜时机械结构变得复杂,零件件数变多,因此不优选。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中,通过尽量减小空气间隔并将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维持得较短,能够提供小型且较薄的变焦镜头。
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过于缩短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难以确保所期望的放大倍率的改变比。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在广角端的全长变长,在构成伸缩透镜时机械结构变得复杂,零件件数变多,因此小型化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00≤m1/m2≤-0.20…(6)
其中,
m1: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m2: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条件式(6)规定了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与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之比。在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的负变焦镜头中,在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大的情况下,在构成伸缩透镜时机械结构变得复杂,零件件数变多,因此小型化变得困难。另外,在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大的情况下,大多在第二透镜组内或前后配置光圈,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越远离像面,F数越大。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中,确定了其最佳条件。
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变得过大,在构成伸缩透镜时机械结构变得复杂,零件件数变多,因此小型化变得困难。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变得过大,尤其是在长焦端构成明亮的变焦镜头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在没有进行拍摄的状态下,使第一透镜组移动到比长焦端的更靠像侧并进行收纳。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是为了应用于整体小型且较薄、能够广角、明亮且高性能地进行拍摄的变焦镜头以及拍摄装置而做出的,其发挥的最大的效果是在不使用时采用伸缩结构。在负变焦镜头中,作为第一透镜组从广角端向长焦端移动的轨迹,包括单纯向物体侧移动的情况,以及以朝向物体侧凹陷的曲线进行移动的情况。若在不使用时采用伸缩结构,能够使第一透镜组移动到比长焦端的位置更靠像侧,则能够将收纳时的透镜的厚度、产品的厚度薄化。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50≤(OALt-m2)/√(fw×ft)≤5.00…(7)
其中,
OALt:在长焦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m2: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条件式(7)规定了长焦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减去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得到的长度与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之比。在第九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是为了应用于整体小型且较薄、能够广角、明亮且高性能地进行拍摄的变焦镜头以及拍摄装置而做出的,其发挥的最大的效果是在不使用时采用伸缩结构。在负变焦镜头中,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在长焦端最接近,其间隔成为最小。此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在保持在长焦端的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的间隔的情况下,通过缩小至在广角端的第二透镜组与像面的间隔,能够合理地将收纳时的透镜的厚度、产品的厚度薄化。
若该数值低于下限,则各组的厚度变得过薄,因此各组的像差修正变得不充分,难以构成明亮且高性能的变焦镜头。另外,若该数值高于上限,则难以使收纳时的透镜的厚度、产品的厚度变薄。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的视场角的范围为122~63.4°,即从广角端至长焦端的视场角的变化范围为122~63.4°。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还具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感光元件的尺寸范围为1英寸~1/2英寸。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2mm~35mm。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0cm。
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拍摄装置,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任一相机模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备整体小型且较薄、能够广角、明亮且高性能地进行拍摄的变焦镜头的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实施例一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1(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1(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1(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5(A)是示出实施例二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5(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5(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5(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9(A)是示出实施例三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9(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9(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9(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2是实施例三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3(A)是示出实施例四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13(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13(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13(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14是实施例四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四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6是实施例四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7(A)是示出实施例五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17(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17(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17(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18是实施例五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19是实施例五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0是实施例五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1(A)是示出实施例六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21(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21(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21(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22是实施例六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3是实施例六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4是实施例六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5(A)是示出实施例七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25(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25(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25(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26是实施例七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7是实施例七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8是实施例七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29(A)是示出实施例八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29(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29(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29(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30是实施例八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1是实施例八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2是实施例八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3(A)是示出实施例九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33(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33(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33(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34是实施例九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5是实施例九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6是实施例九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7(A)是示出实施例十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的图,图37(B)是示出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图,图37(C)是示出长焦端状态的透镜结构图,图37(D)是示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
图38是实施例十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39是实施例十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40是实施例十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图41(A)是示出广角端状态的镜头镜筒的状况的图,图41(B)长焦端状态的镜头镜筒的状况的图,图41(C)是示出收纳状态的镜头镜筒的状况的图。
图42是示出拍摄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使用表和附图,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变焦镜头以及具备该变焦镜头的拍摄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各表中所示的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透镜厚度或者透镜间隔,nd表示d线的折射率,vd 表示以d线(波长587.5620nm)为基准的色散系数。另外,面编号表示从沿着光线的前进方向的物体侧开始的光学面的顺序。另外,曲率半径的“∞”表示平面或者开口,省略空气的折射率“1.000000”。在光学面为非球面的情况下,对面编号标注*标记,在曲率半径r一栏中表示近轴曲率半径。此外,长度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使用“mm”,但光学系统即使放大或缩小也能够得到同等的光学性能,因此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将c设为曲率,将k设为圆锥系数,将A4、A6、A8、A10…设为各次数的非球面系数,将距离光轴高度h的位置处的光轴方向的位移以面顶点为基准设为z时,使用以下公式定义非球面形状。
z=ch2/[1+{1-(1+k)c2h2}1/2]+A4h4+A6h6+A8h8+A10h10
另外,各纵向像差图从左侧依次示出了球面像差(SA(mm))、像散(AST(mm))、畸变像差(DIS (%))。在球面像差图中,纵轴表示F数(图中用FNO表示),实线是d线(d-line)的特性,短虚线是F线(F-line)的特性,长虚线是C线(C-line)的特性。在像散图中,纵轴表示视场角(图中用W 表示),实线是弧矢平面(图中用S表示)的特性,虚线是子午平面(图中用M表示)的特性。在畸变像差图中,纵轴表示视场角(图中用W表示)。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中所指的F数是用于指示光圈大小的数值,例如,f/1.8,f/4.0,f/16等。在相同的焦距下,F数越小,则进光量越大,光圈越大,越明亮。
另外,关于等效焦距,是指将不同镜头的焦距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换算成标准相机的等效焦距,其中,标准相机可以为全画幅相机。将不同镜头的焦距转化为标准相机的等效焦距的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关于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指在镜头合焦时,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最小距离,即镜头能够拍摄合焦的最近的物体距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实施例一)
图1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一)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1(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1(B))、长焦端状态(图1(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1(D))。图2是实施例一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一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一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一的各参数的值。
(表1)面数据
(表1)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18.782 0.400 1.6161 25.78
2* 4.629 0.761
3* 3.013 0.350 1.5445 55.97
4* 2.048 0.100
5* 2.061 0.615 1.6714 19.27
6* 2.441 d6
7* 1.655 0.823 1.5445 55.97 (孔径光阑)
8* -9.996 0.100
9* 4.857 0.350 1.6714 19.27
10* 2.136 0.122
11* 2.264 0.585 1.5445 55.97
12* -17.358 0.477
13* -1.633 0.450 1.5731 37.65
14* -2.761 0.301
15* -4.273 0.400 1.5445 55.97
16* -13.570 0.566
17* 237.703 0.553 1.5445 55.97
18* 11.592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2)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071
(表3)各种数据(变焦比1.555,像高4.000)
(表3)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544 4.034 5.510
F数 2.400 2.591 3.168
半视角 64.905 50.984 35.541
透镜全长 9.500 9.286 9.147
d6 1.666 1.201 0.300
d18 0.431 0.682 1.444
(表4)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4)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5.228 2.226 -0.353
2 7 2.596 4.727 1.013
(表5)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678 -0.772 -1.054
(实施例二)
图5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二)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5(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5(B))、长焦端状态(图5(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5(D))。图6是实施例二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7是实施例二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8是实施例二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二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二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二的各参数的值。
(表6)面数据
(表6)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15.048 0.400 1.5445 55.97
2* 5.156 0.749
3* 5.420 0.350 1.5445 55.97
4* 5.165 0.100
5* 2.827 0.500 1.5731 37.65
6* 2.474 d6
7* 1.873 0.933 1.5445 55.97 (孔径光阑)
8* -132.197 0.100
9* 4.338 0.350 1.6714 19.27
10* 2.450 0.100
11* 2.163 0.640 1.5445 55.97
12* -355.506 0.700
13* -1.955 0.450 1.6397 23.49
14* -2.990 0.448
15* 12.929 0.400 1.5445 55.97
16* 3.710 0.244
17* 24.869 0.687 1.6714 19.27
18* 13.024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7)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101
(表8)各种数据(变焦比1.537,像高4.000)
(表8)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585 4.073 5.510
F数 2.000 2.154 2.609
半视角 64.967 50.969 35.509
透镜全长 9.800 9.532 9.265
d6 1.774 1.268 0.300
d18 0.424 0.662 1.364
(表9)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9)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5.684 2.099 -0.535
2 7 2.662 5.053 0.939
(表10)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631 -0.717 -0.969
(实施例三)
图9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三)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9(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9(B))、长焦端状态(图9(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9(D))。图10是实施例三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11是实施例三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12是实施例三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三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三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三的各参数的值。
(表11)面数据
(表11)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6.544 0.400 1.5731 37.65
2* 12.856 0.635
3* 5.239 0.350 1.5439 55.93
4* 4.034 0.100
5* 2.424 0.500 1.6714 19.27
6* 2.339 d6
7* 2.005 1.030 1.5439 55.93 (孔径光阑)
8* -85.217 0.100
9* 3.454 0.350 1.6714 19.27
10* 2.276 0.117
11* 2.310 0.687 1.5439 55.93
12* -21.423 0.617
13* -2.220 0.450 1.6714 19.27
14* -3.271 0.411
15* 22.223 0.400 1.5439 55.93
16* 3.697 0.228
17* 23.873 0.723 1.6714 19.27
18* 10.888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12)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131
(表13)各种数据(变焦比1.523,像高4.000)
(表13)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590 4.063 5.469
F数 1.803 1.934 2.325
半视角 65.011 50.999 35.520
透镜全长 9.800 9.502 9.160
d6 1.824 1.307 0.300
d18 0.429 0.648 1.313
(表14)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14)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5.990 1.985 -0.640
2 7 2.658 5.112 0.884
(表15)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599 -0.678 -0.913
(实施例四)
图13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四)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13(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13(B))、长焦端状态(图13(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13(D))。图14是实施例四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15是实施例四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16是实施例四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四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四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四的各参数的值。
(表16)面数据
(表16)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5.798 0.424 1.5740 37.90
2* 19.458 0.606
3* 5.455 0.350 1.5445 55.96
4* 4.240 0.100
5* 2.624 0.500 1.6714 19.27
6* 2.585 d6
7* 2.097 1.110 1.5452 55.26 (孔径光阑)
8* -35.445 0.100
9* 3.681 0.366 1.6714 19.27
10* 2.248 0.119
11* 2.317 0.697 1.5445 55.96
12* -44.377 0.680
13* -2.092 0.400 1.6494 20.87
14* -2.731 0.343
15* 8.657 0.438 1.5488 50.78
16* 3.139 0.236
17* 16.975 0.731 1.6653 19.99
18* 8.816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17)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161
(表18)各种数据(变焦比1.525,像高4.000)
(表18)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589 4.059 5.473
F数 1.700 1.821 2.184
半视角 64.999 50.992 35.514
透镜全长 10.000 9.637 9.156
d6 1.901 1.328 0.200
d18 0.450 0.659 1.307
(表19)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19)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6.414 1.980 -0.844
2 7 2.764 5.219 0.857
(表20)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560 -0.633 -0.853
(实施例五)
图17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五)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17(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17(B))、长焦端状态(图17(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17(D))。图18是实施例五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19是实施例五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20是实施例五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五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五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五的各参数的值。
(表21)面数据
(表21)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3.839 0.516 1.5439 55.93
2* -16.153 0.736
3* 2.515 0.535 1.5439 55.93
4* 2.045 d4
5* 2.237 1.044 1.5439 55.93 (孔径光阑)
6* -22.133 0.100
7* 3.748 0.350 1.6714 19.27
8* 2.242 0.110
9* 2.321 0.666 1.5439 55.93
10* 49.222 0.918
11* -1.639 0.400 1.6161 25.78
12* -2.219 0.297
13* 5.207 0.457 1.5439 55.93
14* 2.868 0.322
15* 2.268 0.560 1.5439 55.93
16* 2.219 d16
17 0.210 1.5168 64.17
18 0.240
*是非球面
(表22)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191
(表23)各种数据(变焦比1.513,像高4.000)
(表23)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582 4.025 5.418
F数 1.703 1.811 2.151
半视角 64.932 50.971 35.510
透镜全长 10.000 9.612 9.047
d4 2.014 1.425 0.200
d16 0.524 0.725 1.385
(表24)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24)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6.680 1.787 -0.953
2 5 2.869 5.225 0.861
(表25)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5 -0.536 -0.602 -0.811
(实施例六)
图21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六)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21(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21(B))、长焦端状态(图21(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21(D))。图22是实施例六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23是实施例六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24是实施例六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六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六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六的各参数的值。
(表26)面数据
(表26)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2.897 0.400 1.5731 37.65
2* -10.666 0.255
3* 3.417 0.383 1.5439 55.93
4* 3.874 0.100
5* 2.259 0.500 1.6714 19.27
6* 2.051 d6
7* 1.995 1.061 1.5439 55.93 (孔径光阑)
8* -17.385 0.100
9* 3.618 0.350 1.6714 19.27
10* 2.063 0.122
11* 2.389 0.655 1.5439 55.93
12* -28.147 0.674
13* -1.519 0.350 1.6362 23.91
14* -2.120 0.164
15* 8.071 0.400 1.5439 55.93
16* 2.353 0.295
17* 4.853 0.932 1.6714 19.27
18* 7.787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27)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221
(表28)各种数据(变焦比1.471,像高4.000)
(表28)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727 4.157 5.482
F数 1.752 1.851 2.153
半视角 65.008 50.989 35.509
透镜全长 9.699 9.263 8.530
d6 2.084 1.474 0.200
d18 0.424 0.597 1.138
(表29)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29)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7.526 1.638 -1.170
2 7 2.913 5.104 0.714
(表30)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495 -0.552 -0.728
(实施例七)
图25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七)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25(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25(B))、长焦端状态(图25(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25(D))。图26是实施例七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27是实施例七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28是实施例七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七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七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七的各参数的值。
(表31)面数据
(表31)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2.772 0.400 1.5731 37.65
2* -8.673 0.373
3* 3.631 0.376 1.5439 55.93
4* 4.015 0.103
5* 2.479 0.500 1.6714 19.27
6* 2.227 d6
7* 2.018 1.109 1.5439 55.93 (孔径光阑)
8* -15.904 0.100
9* 3.802 0.350 1.6714 19.27
10* 2.160 0.111
11* 2.413 0.634 1.5439 55.93
12* -59.399 0.671
13* -1.487 0.350 1.6362 23.91
14* -2.080 0.167
15* 5.533 0.405 1.5439 55.93
16* 2.180 0.357
17* 5.266 0.987 1.6714 19.27
18* 9.240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32)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251
(表33)各种数据(变焦比1.493,像高4.000)
(表33)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3.671 4.126 5.480
F数 1.753 1.859 2.172
半视角 65.015 50.984 35.497
透镜全长 9.999 9.550 8.861
d6 2.129 1.485 0.200
d18 0.425 0.621 1.216
(表34)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34)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7.226 1.753 -1.138
2 7 2.970 5.241 0.791
(表35)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508 -0.571 -0.758
(实施例八)
图29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八)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29(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29(B))、长焦端状态(图29(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29(D))。图30是实施例八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31是实施例八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32是实施例八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八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八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八的各参数的值。
(表36)面数据
(表36)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18.922 0.467 1.5445 55.97
2* 8.619 0.713
3* 6.182 0.400 1.5445 55.97
4* 3.937 0.100
5* 3.523 0.569 1.6714 19.27
6* 3.962 d6
7* 2.316 1.078 1.5445 55.97 (孔径光阑)
8* -5.707 0.100
9* 43.904 0.400 1.6714 19.27
10* 5.157 0.234
11* 40.315 0.698 1.5445 55.97
12* -4.697 1.000
13* -1.754 0.400 1.5781 36.36
14* -3.351 0.742
15* 12.789 1.230 1.6714 19.27
16* 16.780 0.484
17* -4.331 0.500 1.5445 55.97
18* -8.602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37)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281
(表38)各种数据(变焦比1.432,像高5.120)
(表38)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5.158 5.791 7.386
F数 2.400 2.557 2.951
半视角 56.723 46.462 34.561
透镜全长 12.000 11.640 11.238
d6 2.057 1.420 0.300
d18 0.379 0.656 1.373
(表39)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39)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8.339 2.249 -0.762
2 7 3.600 6.866 0.994
(表40)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618 -0.694 -0.886
(实施例九)
图33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九)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33(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33(B))、长焦端状态(图33(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33(D))。图34是实施例九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35是实施例九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36是实施例九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九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九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九的各参数的值。
(表41)面数据
(表41)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3.245 0.500 1.5439 55.93
2* -8.252 0.504
3* 10.241 0.400 1.5439 55.93
4* 8.848 0.100
5* 3.625 0.565 1.6714 19.27
6* 3.623 d6
7* 2.884 1.613 1.5439 55.93 (孔径光阑)
8* -10.931 0.100
9* 10.186 0.400 1.6714 19.27
10* 3.876 0.100
11* 3.534 0.865 1.5439 55.93
12* 16.530 0.861
13* -2.858 0.400 1.6397 23.49
14* -3.088 1.125
15* 37.497 0.400 1.5439 55.93
16* 3.804 0.652
17* 10.673 1.081 1.6714 19.27
18* 13.132 d18
19 0.210 1.5168 64.17
20 0.240
*是非球面
(表42)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311
(表43)各种数据(变焦比1.668,像高5.120)
(表43)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5.025 5.954 8.382
F数 1.753 1.919 2.350
半视角 61.012 46.491 31.701
透镜全长 13.999 13.134 12.217
d6 3.454 2.187 0.200
d18 0.428 0.831 1.901
(表44)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44)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9.826 2.069 -1.782
2 7 4.154 7.598 1.472
(表45)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511 -0.606 -0.853
(实施例十)
图37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实施例十)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图37(A))、中间焦点位置状态(图37(B))、长焦端状态(图37(C))的透镜结构图、以及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化的图(图37(D))。图38是实施例十的广角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39是实施例十的中间焦点位置状态的纵向像差图。图40是实施例十的长焦端状态的纵向像差图。
实施例十的变焦镜头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 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配置有以调节光量为目的的孔径光阑S。另外,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位置I之间配置有由红外截止滤光片等构成的光学滤光片CG。
在上述构成的实施例十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长焦端状态变焦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组G1向像侧渐进,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渐进。即,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孔径光阑S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以下,示出实施例十的各参数的值。
(表46)面数据
(表46)面数据
面编号 r d nd vd
1* -2.954 0.500 1.5439 55.93
2* -5.813 0.306
3* 8.128 0.412 1.5439 55.93
4* 8.381 0.100
5* 3.141 0.522 1.6714 19.27
6* 2.943 d6
7* 2.776 1.457 1.5439 55.93 (孔径光阑)
8* -59.779 0.100
9* 4.723 0.400 1.6714 19.27
10* 2.946 0.120
11* 3.445 0.886 1.5439 55.93
12* -497.957 0.779
13* -2.637 0.400 1.6714 19.27
14* -3.521 0.100
15* -32.437 0.400 1.5439 55.93
16* -32.241 0.652
17* -90.402 0.400 1.5439 55.93
18* 4.051 0.480
19* 13.226 1.305 1.6714 19.27
20* 57.050 d20
21 0.210 1.5168 64.17
22 0.240
*是非球面
(表47)非球面数据(其中,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341
(表48)各种数据(变焦比1.607,像高5.120)
(表48)各种数据
广角 中间 长焦
焦距 5.161 5.989 8.294
F数 1.753 1.884 2.245
半视角 61.005 46.492 31.706
透镜全长 13.999 12.995 11.611
d6 3.828 2.501 0.200
d20 0.401 0.725 1.641
(表49)变焦透镜组数据
(表49)变焦透镜组数据
起始面 焦距 透镜构成长度 透镜移动量
1 1 -11.364 1.840 -2.388
2 7 4.362 7.480 1.240
(表50)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
起始面 广角 中间 长焦
1 1 0.000 0.000 0.000
2 7 -0.454 -0.527 -0.730
以上,作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的各变焦镜头进行了说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的变焦透镜组放大倍率是基于物距无穷远的情况计算的,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各条件式和各实施例的对应进行说明。各条件式如下。
条件式(1)=OAL2/OALw
其中,
OAL2: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侧的轴上的长度
OALw: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条件式(2)=f1/f2
其中,
f1: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式(3)=f2/√(fw×ft)
其中,
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条件式(4)=L1R1/L1R2
其中,
L1R1:最靠物体侧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
L1R2:最靠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5)=OALw/√(fw×ft)
其中,
OALw: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条件式(6)=m1/m2
其中,
m1: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m2: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条件式(7)=(OALt-m2)/√(fw×ft)
其中,
OALt:在长焦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m2: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表51示出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的上述各条件式的值以及各参数。
(表51)条件式对应值
Figure BDA0003898773400000361
如表51所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对于条件式(1)均满足:
0.38≤OAL2/OALw≤0.80。
另外,对于条件式(2)满足:
-5.00≤f1/f2≤-1.30。
另外,对于条件式(3)满足:
0.10≤f2/√(fw×ft)≤0.90。
另外,对于条件式(4)满足:
-10.00≤L1R1/L1R2≤0.90。
另外,对于条件式(5)满足:
1.20≤OALw/√(fw×ft)≤3.00。
另外,对于条件式(6)满足:
-2.00≤m1/m2≤-0.20。
另外,对于条件式(7)满足:
0.50≤(OALt-m2)/√(fw×ft)≤5.00。
通过这些条件式满足上述范围,能够提供整体小型且较薄、能够广角、明亮且高性能地进行拍摄的变焦镜头以及拍摄装置。此外,对于条件式(1)至(4),若至少任一个满足上述范围,则相对于现有的变焦镜头,能够得到小型且较薄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条件式(5)至(7),在条件式(1)至(4) 的任一个满足上述范围的前提下,若至少一个条件式被满足,则能够得到更小型且较薄的效果。
此外,除上述实施例以外,反复进行试验,其结果是确认了在以下的范围内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条件式(1)
0.42≤OAL2/OALw≤0.70
更优选为:
0.46≤OAL2/OALw≤0.60
对于条件式(2)
-4.00≤f1/f2≤-1.60
更优选为:
-3.00≤f1/f2≤-1.80
对于条件式(3)
0.30≤f2/√(fw×ft)≤0.80
更优选为:
0.50≤f2/√(fw×ft)≤0.70
对于条件式(4)
-7.00≤L1R1/L1R2≤0.80
更优选为:
-5.00≤L1R1/L1R2≤0.70
对于条件式(5)
1.50≤OALw/√(fw×ft)≤2.70
更优选为:
1.80≤OALw/√(fw×ft)≤2.40
对于条件式(6)
-1.97≤m1/m2≤-0.25
更优选为:
-1.94≤m1/m2≤-0.30
对于条件式(7)
1.00≤(OALt-m2)/√(fw×ft)≤3.50
更优选为:
1.50≤(OALt-m2)/√(fw×ft)≤2.00
接着,对支撑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镜头镜筒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1是示出广角端状态(图41(A))、长焦端状态(图41(B)),收纳状态(图41(C))的镜头镜筒的状态的图。如图所示,第一透镜组G1支撑于第一框F1,第二透镜组G2支撑于第二框F2。第一框F1和第二框F2以分别独立地沿光轴方向进退的方式支撑于整体框F3。在收纳状态下,第一框F1相对于整体框F3移动到最靠像侧,整体上实现了紧凑的收纳状态。
图42是示出拍摄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拍摄装置主要具备:镜头镜筒1,其支撑透镜组;拍摄元件2,其将由透镜组成像的光学影像转换为电信号;运算处理部3,其处理进行了光电转换的图像信号;以及液晶面板4,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显示为图像。此外,作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的拍摄装置,列举了数字静态相机、数字拍摄机、监视相机、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终端、行车记录仪等,尤其适合于期望薄化的拍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G1:第一透镜组
G2:第二透镜组
S:孔径光阑
CG:光学滤光片
F1:第一框
F2:第二框
F3:整体框
I:成像位置
1:镜头镜筒
2:拍摄元件
3:运算处理部
4:液晶面板。

Claims (12)

1.一种相机模组,包括变焦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包括N枚透镜,并且被分为至少2组,所述变焦镜头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具备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和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通过相互不同的轨迹移动以减小间隔,N为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4)中的任意一项:
(1)0.38≤OAL2/OALw≤0.80;
(2)-5.00≤f1/f2≤-1.30;
(3)0.10≤f2/√(fw×ft)≤0.90;
(4)-10.00≤L1R1/L1R2≤0.90,
其中,
OAL2: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侧的轴上的长度,OALw: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f1: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w:在广角端的焦距,L1R1:最靠物体侧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L1R2:最靠物体侧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在长焦端移动至最靠像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20≤OALw/√(fw×ft)≤3.00
其中,
OALw:在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00≤m1/m2≤-0.20
其中,
m1: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m2: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没有进行拍摄的状态下,使第一透镜组移动到比长焦端的位置更靠像侧并进行收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50≤(OALt-m2)/√(fw×ft)≤5.00
其中,
OALt:在长焦端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到像面的轴上的长度,
m2:从广角端向长焦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物体侧的移动量,
fw:在广角端的焦距,
ft:在长焦端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的视场角的范围为122~63.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感光元件的尺寸范围为1英寸~1/2英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2mm~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0cm。
12.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模组。
CN202222760253.1U 2022-10-19 2022-10-19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Active CN218383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0253.1U CN218383455U (zh) 2022-10-19 2022-10-19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0253.1U CN218383455U (zh) 2022-10-19 2022-10-19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3455U true CN21838345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0253.1U Active CN218383455U (zh) 2022-10-19 2022-10-19 相机模组以及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3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6252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4030743B2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5495654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2008164724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322804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14202841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917922B2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520780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9037125A (ja) 3群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93978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2022080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7212636A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08039838A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4847091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03802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352713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デオカメラ
KR101880633B1 (ko) 줌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JP400725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4870527B2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05134746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905883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7715113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4960713B2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12252278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4913634B2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