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9636U - 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9636U
CN218379636U CN202222777243.9U CN202222777243U CN218379636U CN 218379636 U CN218379636 U CN 218379636U CN 202222777243 U CN202222777243 U CN 202222777243U CN 218379636 U CN218379636 U CN 218379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heat exchange
screen
assembly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72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仕麒
陈楷
余俊贤
朱运玉
徐兴东
黄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7772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9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9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9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上成型有集尘凹部;过滤清洁组件,过滤清洁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集尘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集尘凹部用于收集由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的过滤结构存在清洁复杂、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设备广泛地应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其中空调作为换热设备中的一种,以空调为例,空调在进行冷热空气温度调节时,均涉及到进风和出风。
目前,大部分空调室内机过滤网主要依靠人工定期取下来清洗,但是大部分用户会经常忘记清扫,同时空调挂的比较高,频繁装拆过滤网比较麻烦。这就会导致使用过程中过滤网积累大量灰尘脏物,这不仅会减少空调的进风量而影响空调使用性能,也会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二次污染。虽然部分空调能实现过滤网自动清洗,但是也会需要用户定期倾倒集尘盒收集的灰尘杂物,只不过时间间隔比过滤网清洗长一点,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工作。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的过滤结构存在清洁复杂、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的过滤结构存在清洁复杂、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上成型有集尘凹部;过滤清洁组件,过滤清洁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集尘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集尘凹部用于收集由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
进一步地,集尘凹部位于壳体的底部区域;和/或过滤清洁组件的清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过滤清洁组件的底部区域处;和/或集尘凹部的延伸方向与过滤清洁组件的清洁组件的延伸方向相同;和/或集尘凹部呈长条状的凹槽。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还具有导向面,导向面位于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且导向面沿靠近集尘凹部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导向面与过滤清洁组件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以使过滤清洁组件的灰尘经通道沿导向面进入到集尘凹部的内部。
进一步地,导向面与过滤清洁组件之间的距离为5-10mm。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上还成型有位于集尘凹部的下游位置处的排液通道,排液通道远离集尘凹部的一端与壳体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排液通道位于壳体的侧部。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还包括止挡件,止挡件具有蓄水位置和放水位置,当止挡件处于蓄水位置时,止挡件止挡在集尘凹部与排液通道之间以止挡冷凝水;当止挡件处于放水位置,集尘凹部和排液通道连通;止挡驱动件,止挡驱动件设置在壳体上,止挡驱动件与止挡件驱动连接,止挡驱动件为止挡件在蓄水位置和放水位置之间切换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地,止挡件的外周面与集尘凹部的内壁面贴合且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还包括传感件,传感件安装在壳体上用于检测止挡件的位置信息;控制器,控制器与传感件信号连接,控制器接收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还包括螺杆,止挡件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杆穿过螺纹孔,止挡件与螺杆螺纹配合,止挡驱动件与螺杆驱动连接;或者止挡件为磁性材料制成,止挡驱动件为设置在集尘凹部内磁力方向可调节的磁性导轨。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进风口,过滤清洁组件包括滤网组件,滤网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滤网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清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壳体和/或滤网组件连接,清洁组件设置在进风口与滤网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清洁组件具有与滤网接触的清洁位置和与滤网脱离的非清洁位置,壳体上设置有挡尘块,当清洁组件运动至非清洁位置时与挡尘块抵接。
进一步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驱动件;清洁件,清洁驱动件与清洁件驱动连接,以使清洁件以摆动或滑动的方式在清洁位置和非清洁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清洁组件还包括转轴,清洁驱动件与转轴驱动连接,清洁件设置在转轴上并随转轴动作而摆动。
进一步地,转轴包括多个安装段和设置在相邻两个安装段之间的传动结构,清洁件包括多个清洁段,各安装段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清洁段。
进一步地,滤网组件还包括滤网支架,滤网活动设置在滤网支架上,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杆,相邻两个安装段之间具有彼此相对伸出的两个连接杆;传动套,相对伸出的两个连接杆分别插入传动套的两端的内部,且传动套可转动地设置在滤网支架上。
进一步地,连接杆与安装段装配的一端、连接杆与传动套装配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扁位结构。
进一步地,滤网支架上设置有安装通道,传动套的两端的外周缘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两个凸起结构分别位于安装通道的两端的外侧。
进一步地,滤网组件还包括滤网支架,滤网呈闭环结构活动设置在滤网支架上,以使滤网在滤网支架上循环转动;滤网驱动部,滤网驱动部安装在滤网支架上,以驱动滤网转动,滤网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周向设置的齿条;其中,滤网驱动部包括滤网驱动件;滚筒,滚筒与滤网支架活动连接,滤网驱动件与滚筒驱动连接;齿轮,齿轮设置在滚筒,齿轮与齿条啮合,以使滚筒转动带动滤网运动。
进一步地,滤网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和用于连接两个挡板的横梁,两个挡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滤网的容置区域。
进一步地,滤网支架还包括连接架,连接架与横梁连接,连接架与挡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且以连接架为分界将容置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滤网驱动部设置有一组或者两组,当滤网驱动部设置为两组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处分别对应有一组滤网驱动部。
进一步地,滤网支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两个横梁之间;和/或加强筋设置在挡板与连接架之间;和/或加强筋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和/或加强筋设置在挡板与横梁之间;和/或加强筋设置在横梁与连接架之间。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还包括罩体,罩体设置在进风口与滤网组件之间,罩体具有连通口,且罩体的一侧边延伸至壳体上的导向面所在侧的壳体的侧壁上,以使风经进风口、连通口吹入滤网组件处。
进一步地,壳体的相对的两端设置有折边,折边和过滤清洁组件的滤网组件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安装过孔,两者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过孔内:和/或折边和清洁组件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安装过孔,两者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过孔内。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为壁挂式空调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上成型有集尘凹部;过滤清洁组件,过滤清洁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集尘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集尘凹部用于收集由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
其中,过滤清洁组件上的灰尘掉落后会转移至集尘凹部的内部,以通过冷凝水实现清理灰尘至换热设备的外部。
由上可知,本申请采用在壳体的内壁上成型集尘凹部以实现对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无需单独设置集尘盒,避免用户定期拆卸集尘盒倾倒灰尘杂物,简化了过滤清洁组件的结构,提高了换热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清洁组件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组件和清洁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网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清洁组件处于清洁位置;
图5示出了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清洁组件处于非清洁位置;
图7示出了图6的B处放大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滤清洁组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止挡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C处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0、集尘凹部;120、导向面;130、排液通道;140、折边;20、滤网组件;210、滤网;220、滤网支架;221、挡板;2211、第一区域;2212、第二区域;222、横梁;223、连接架;2231、安装通道;224、加强筋;231、滤网驱动件;232、滚筒;30、清洁组件;310、清洁驱动件;320、转轴;321、安装段;322、传动结构;3221、连接杆;3222、传动套;32221、凸起结构;330、清洁件;40、罩体;50、挡尘块;60、止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的过滤结构存在清洁复杂、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其中,换热设备的可用于工业领域也可以用于家用领域。
其中,换热设备可以是空调,具体地换热设备为壁挂式空调器。
如图1至图12所示,换热设备包括壳体10和过滤清洁组件,壳体10的内壁上成型有集尘凹部110,过滤清洁组件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集尘凹部1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集尘凹部110用于收集由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
具体地,过滤清洁组件上的灰尘掉落后会转移至集尘凹部110的内部,以通过冷凝水实现清理灰尘至换热设备的外部。本申请采用在壳体10的内壁上成型集尘凹部110以实现对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无需单独设置集尘盒,避免用户定期拆卸集尘盒倾倒灰尘杂物,简化了过滤清洁组件的结构,提高了换热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设备的冷凝器形成的冷凝水一部分流入至集尘凹部110内部,另一部分进入到壳体10的出风口下方的接水盘的内部,其中流入至集尘凹部110中的冷凝水会将集尘凹部110收集的灰尘清理并跟随冷凝水移动至换热设备的外部。
进一步地,集尘凹部位于壳体的底部区域,以实现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进入到集尘凹部110的内部。
进一步地,为保障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全部由集尘凹部110收集,集尘凹部110的延伸方向与过滤清洁组件的清洁组件30的延伸方向相同。且集尘凹部110的延伸长度大于清洁组件30的延伸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集尘凹部110呈长条状的凹槽,集尘凹部110的开口向上,以方便进行收集灰尘。
如图4、图8和图9所示,壳体10的内壁还具有导向面120,导向面120位于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且导向面120沿靠近集尘凹部110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导向面120与过滤清洁组件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以使过滤清洁组件的灰尘经通道沿导向面120进入到集尘凹部110的内部。
其中,导向面120倾斜设置以实现灰尘掉落至导向面120上时,在灰尘的重力的作用下,灰尘沿着导向面120进入到集尘凹部110的内部,集尘凹部110的内部的冷凝水将灰尘冲入排液通道130后排出壳体10。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内壁上还成型有位于集尘凹部110的下游位置处的排液通道130,排液通道130远离集尘凹部110的一端与壳体10的外部连通。其中,集尘凹部110进行容置灰尘,冷凝水流入集尘凹部110后经过排液通道130流出至壳体10的外部。
进一步地,排液通道130位于壳体10的侧部,并与壳体10的外部连通,以实现排液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面120与滤网组件20之间的距离为5-10mm,具体距离可以是5mm、6mm、7mm、8mm、9mm、10mm。
需要说明的是,间隙过小会导致灰尘不能够顺利进入集尘凹部110的内部,影响排尘效率;同时间隙不能太大,导致部分进风不经过滤网210,影响空气净化的效果。
如图10所示,换热设备还包括止挡件60和止挡驱动件,止挡件60具有蓄水位置和放水位置,当止挡件60处于蓄水位置时,止挡件60止挡在集尘凹部110与排液通道130之间以止挡冷凝水;当止挡件60处于放水位置,集尘凹部110和排液通道130连通,止挡驱动件设置在壳体10上,止挡驱动件与止挡件60驱动连接,止挡驱动件为止挡件60在蓄水位置和放水位置之间切换提供驱动力。
具体地,集尘凹部110的第一端进冷凝水,集尘凹部110的第二端与排液通道130连通,止挡件60在集尘凹部110的内部滑动,当止挡件60处于蓄水位置进行蓄水时,冷凝水存留在止挡件60与集尘凹部110的第一端之间,当冷凝水足够多时,止挡件60由蓄水位置切换至放水位置,止挡件60朝向排液通道130移动并移动至集尘凹部110与排液通道130连通口与集尘凹部110的第二端之间的位置,以实现冷凝水能流入排液通道130的内部。
当然,止挡件60可以是部分处于集尘凹部110与排液通道130连通口的位置处的,具体以不影响正常排液为准。
进一步地,止挡件60的外周面与集尘凹部110的内壁面贴合且滑动连接,以实现止挡件60在集尘凹部110的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可以对集尘凹部110的内壁进行清理,辅助进行灰尘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设备还包括传感件和控制器,其中传感件设置在壳体10上,传感件用于检测止挡件60的位置信息,控制器与传感件信号连接,控制器接收位置信息,控制器能向外传送止挡件60的位置信息。其中传感件可以是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还包括螺杆,止挡件60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杆穿过螺纹孔,止挡件60与螺杆螺纹配合,止挡驱动件与螺杆驱动连接。以通过螺杆与止挡件60配合的方式驱动止挡件60沿着集尘凹部110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驱动件为旋转电机,以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螺杆转动。
如图1至图12所示,过滤清洁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的过滤网组件20和清洁组件30,滤网组件20包括滤网210,滤网21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的进风口处,清洁组件3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滤网210至少一侧,清洁组件30具有与滤网210接触的清洁位置和与滤网210脱离的非清洁位置。
进一步地,换热设备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进风口,过滤清洁组件的滤网组件20和清洁组件30均设置在壳体10内,滤网组件20的至少一部分对应进风口设置,且清洁组件30的至少一部分与壳体10和/或滤网组件20连接。
其中,清洁组件30可以是安装在滤网组件20上的,以实现清洁组件30的固定,也可以是清洁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上实现清洁组件30的固定。
进一步地,进风口沿着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滤网210与进风口对应设置,从而滤网支架220和转轴320也沿着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组件30设置在进风口与滤网组件20之间。以在清洁组件30清洁完滤网210后进行位置切换,朝向进风口所在一侧切换,并未与进风口的下方,从而保证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不会将清洁组件30上的灰尘吹飞。
当然,将清洁组件30设置在滤网组件20远离进风口的一侧也是可以的,当清洁组件30设置在滤网组件20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时,清洁组件30处于避让空气流动的位置。
如图1至图12所示,壳体10上设置有挡尘块50,当清洁组件30运动至非清洁位置时与挡尘块50抵接。
具体地,当清洁组件30运动至非清洁位置时,清洁组件30与挡尘块50撞击,以实现清洁组件30将灰尘抖落的方式将灰尘有清洁组件30上移除。
进一步地,壳体10具有集尘凹部110,集尘凹部110用于收集由清洁组件30掉落的灰尘,集尘凹部110中通有空调排出的冷凝水,冷凝水在集尘凹部110的内部流动时将灰尘一同带动流出集尘凹部110。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组件30通过位置调节将滤网210上的灰尘转移至集尘凹部110的内部,并通过集尘凹部110的内部的冷凝水排出壳体10。
其中,当清洁组件30处于清洁位置时,清洁组件30的至少一部分与滤网210接触,以实现将滤网210上的灰尘转移至清洁组件30上,清洁组件30由清洁位置切换至非清洁位置后,清洁组件30将灰尘进行转移,此时清洁组件30与滤网210脱离。
具体地,本申请采用转动设置的滤网210,以实现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并且清洁组件30通过位置调节将滤网210上的灰尘进行转移,无需人工进行拆卸清洗,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无需单独设置集尘装置,避免用户定期拆卸集尘盒倾倒灰尘杂物,简化了过滤清洁组件的结构。
进一步地,清洁组件30可以是设置在滤网210的一侧,也可以是设置在滤网210的两侧,滤网210与清洁组件30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是适应性调整的,例如当清洁组件30处于清洁位置时,清洁组件30可以是与滤网210的中部区域接触,也可以是与滤网210的下部区域接触,也可以是与滤网210的上部区域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流经滤网210的空气带动清洁组件30上的灰尘和杂物散入空气中,清洁组件30设置在避让空气流动的位置,具体地位置根据容置装置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设置。
如图4至图7所示,清洁组件30包括清洁驱动件310和清洁件330,清洁驱动件310与清洁件330驱动连接,以使清洁件330在清洁位置和非清洁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清洁驱动件310驱动清洁件330以摆动的方式,实现清洁件330在清洁位置和非清洁位置之间切换,在清洁位置时,清洁件330与滤网210进行接触除尘,滤网210上的灰尘移动至清洁件330上;通过摆动地方式清洁件330能由清洁位置切换至非清洁位置。
具体地,清洁组件30还包括转轴320,清洁驱动件310与转轴320驱动连接,清洁件330设置在转轴320上并随转轴320动作而摆动,清洁驱动件310驱动转轴320旋转,以使转轴320带动清洁件330跟随摆动,转轴320的具有预设的延伸长度,以使清洁件330的长度不小于滤网210,从而在清洁件330与滤网210接触的时候能完全的清洁滤网210。
需要说明的是,清洁件330为毛刷,且毛刷在转轴320的周向上长度小于转轴320的周向长度的一半。以保障清洁件330能进行灰尘的转移,清洁件330在清洁驱动件310的驱动的效果下,在清洁位置和非清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转轴320过长导致,转轴320包括多个安装段321和设置在相邻两个安装段321之间的传动结构322,清洁件330包括多个清洁段,各安装段32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清洁段。其中,各安装段321上对应设置有多个清洁件330段时,多个清洁件330沿转轴320的摆动方向即转轴3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实现通过摆动的方式多个清洁件330对滤网210进行清洁作用,提高清洁效率。
如图1至图7所示,滤网组件20还包括滤网支架220,滤网210活动设置在滤网支架220上,安装段321与传动结构322同步转动,传动结构322包括连接杆3221和传动套3222,相邻两个安装段321之间具有彼此相对伸出的两个连接杆3221,相对伸出的两个连接杆3221分别插入传动套3222的两端的内部,且传动套3222可转动地设置在滤网支架220上。
具体地,传动套3222可转动地设置在滤网支架220上,以在清洁驱动件310驱动传动结构322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3221与传动套3222同步转动,从而相邻两个清洁段同步转动,传动套3222设置在滤网支架220上,以实现滤网支架220通过传动套3222进行支撑传动结构322,以避免转轴320过长导致变形,影响清洁效率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地,连接杆3221的两端分别插入传动套3222和安装段321,连接杆3221与传动套3222和安装段321同步转动,连接杆3221与传动套32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连接杆3221上具有扁平凸起,传动套3222上设置有扁平插槽,采用扁平插槽与扁平凸起配合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同步转动,反之连接杆3221上设置有扁平插槽,传动套3222上设置有扁平凸起也是可以实现的。
同理,连接杆3221与安装段3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连接杆3221上具有扁平凸起,安装段321上设置有扁平插槽,采用扁平插槽与扁平凸起配合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同步转动,反之连接杆3221上设置有扁平插槽,安装段321上设置有扁平凸起也是可以实现的。
在本实施例中,滤网支架220上设置有安装通道2231,传动套3222的两端的外周缘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32221,两个凸起结构32221分别位于安装通道2231的两端的外侧。其中为避免清洁件330发生移位的现象,将传动套3222与安装通道2231适配,其中当转轴320具有沿转轴320长度方向发生位移的趋势时,凸起结构32221与安装通道2231两端的外侧面止挡以限位传动套3222,从而保障转轴320不会窜动,提高清洁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滤网组件20还包括滤网支架220,滤网210呈闭环结构活动设置在滤网支架220上,以使滤网210在滤网支架220上循环转动;滤网驱动部,滤网驱动部安装在滤网支架220上,以驱动滤网210转动。
如图1至图9所示,滤网组件20还包括滤网支架220,滤网210呈闭环结构活动设置在滤网支架220上,以使滤网210在滤网支架220上循环转动;滤网驱动部安装在滤网支架220上,以驱动滤网210转动。
具体地,滤网210在滤网支架220上循环转动,以实现滤网210始终保持过滤状态。
进一步地,滤网驱动部安装在滤网支架220上,滤网驱动部为滤网210移动提供驱动力。
其中,滤网驱动件231可以是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气缸,具体以能提供旋转驱动力为准。
进一步地,滤网210具有预设的长度,转轴320的长度不小于滤网210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组件30位于闭环结构的滤网210的外侧,以通过清洁件330对滤网210的外侧进行清洁作用,并在清洁件330随着转轴320摆动后,清洁件330将滤网210上的灰尘转移至远离滤网210的位置处。
如图1至图7所示,滤网21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周向设置的齿条,滤网驱动部包括滤网驱动件231、滚筒232和齿轮,滚筒232与滤网支架220活动连接,滤网驱动件231与滚筒232驱动连接,齿轮设置在滚筒232,齿轮与齿条啮合,以使滚筒232转动带动滤网210运动。
具体地,安装在滤网支架220上的滚筒232可转动地设置,滚筒232用于支撑滤网210,并且采用在滚筒232上设置齿轮的方式实现驱动滤网210转动,柔性的滤网210上的齿条在与齿轮啮合以进行传动。
进一步地,齿轮和齿条可以是设置有多个,多个齿轮齿条沿着转轴320的轴向间隔设置,具体地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以能实现滚筒232驱动滤网210转动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滚筒232沿着高度防线各设置有两个,两个滚筒232设置在滤网支架220的两端,以方便与滤网210驱动配合实现滤网210转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滤网支架2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221和用于连接两个挡板221的横梁222,两个挡板22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滤网210的容置区域。
具体地,滚筒232可转动地容置在容置区域的内部,可以是滚筒232与挡板221转动连接,滚筒232和挡板221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过孔,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凸起,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过孔内,且凸起可转动地设置在过孔的内部,以实现滚筒232与挡板221的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滤网支架220还包括连接架223,连接架223与横梁222连接,连接架223与挡板2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两个挡板221之间,且以连接架223为分界将容置区域分为第一区域2211和第二区域2212,滤网驱动部设置有一组或者两组,当滤网驱动部设置为两组时,第一区域2211和第二区域2212处分别对应有一组滤网驱动部。
其中,通过连接架223与横梁222配合的方式,以实现通过连接架223进行区域划分,以在第一区域2211和第二区域2212中分别安装滤网驱动部,第一区域2211和第二区域2212的内部的滚筒232的两端分别与挡板221和连接架223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架223上设置有放置滤网清洁件330的传动套3222的安装通道223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滤网支架220的强度,滤网支架22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筋224,其中加强筋224的连接方式具有以下几种情况,加强筋224设置在两个横梁222之间、加强筋224设置在挡板221与连接架223之间、加强筋224设置在两个挡板221之间、加强筋224设置在挡板221与横梁222之间、加强筋224设置在横梁222与连接架223之间,加强筋224以实现加强连接的技术效果为准,具体地加强筋224的方式可以是上述几种方式的集合。
如图1和图9所示,换热设备还包括罩体40,罩体40设置在进风口与滤网组件20之间,罩体40具有连通口,且罩体40的一侧边延伸至导向面120所在侧的壳体10的侧壁上,以使风经壳体的进风口、连通口吹入滤网组件20处。
具体地,罩体40具有防护清洁组件30和滤网组件20的作用,同时罩体40将通道进行遮挡,以在进风口进入到壳体10的内部的风,经进风口、连通口吹入滤网组件20处,避免有风进入到通道内部导致影响空气净化的效果的问题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相对的两端设置有折边140,折边140和滤网组件20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安装过孔,两者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过孔内,以实现滤网组件20安装在壳体10上。同理,清洁组件30也可以是相同的安装方式,折边140和清洁组件30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安装过孔,两者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过孔内。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清洁驱动件310的驱动作用下清洁件330以滑动的方式在清洁位置和非清洁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清洁驱动件310驱动清洁件330朝向或者远离滤网210移动,从而实现清洁件330与滤网210接触清洁滤网210,以及将清洁滤网210后的清洁件330与滤网210脱离的效果。
进一步地,清洁驱动件310为推动气缸或者伸缩电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磁力实现止挡件60在集尘凹部110的内部滑动。
具体地,止挡件60为磁性材料制成,止挡驱动件为设置在集尘凹部110内磁力方向可调节的磁性导轨,通过改变磁性通道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调节止挡件6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增大磁力吸附止挡件60,使止挡件60完全贴紧集尘凹部110,移动一次可以清理集尘凹部110内部的灰尘杂物。减小磁力使止挡件60稍微上浮,可以减小止挡件60移动时的摩擦噪音。通过改变磁性导轨的磁性方向实现止挡件60的左右移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采用转动设置的滤网210,以实现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并且清洁组件30通过位置调节将滤网210上的灰尘进行转移,无需人工进行拆卸清洗,提高了清洁效率;
2、无需单独设置集尘装置,避免用户定期拆卸集尘盒倾倒灰尘杂物,简化了过滤清洁组件的结构;
3、保持换热设备运行过程中持续清洗,避免滤网210清洗的过程中进风口出现无过滤网210,需要停机后才能开始清洗,提高了换热设备的使用效率。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成型有集尘凹部(110);
过滤清洁组件,所述过滤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集尘凹部(1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所述集尘凹部(110)用于收集由所述过滤清洁组件掉落的灰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凹部(110)位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区域;和/或
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清洁组件(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底部区域处;和/或
所述集尘凹部(1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清洁组件(30)的延伸方向相同;和/或
所述集尘凹部(110)呈长条状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还具有导向面(120),所述导向面(120)位于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导向面(120)沿靠近所述集尘凹部(110)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导向面(120)与所述过滤清洁组件间隔设置以形成通道,以使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灰尘经所述通道沿所述导向面(120)进入到所述集尘凹部(11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120)与所述过滤清洁组件之间的距离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还成型有位于所述集尘凹部(110)的下游位置处的排液通道(130),所述排液通道(130)远离所述集尘凹部(11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外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130)位于所述壳体(10)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
止挡件(60),所述止挡件(60)具有蓄水位置和放水位置,当所述止挡件(60)处于所述蓄水位置时,所述止挡件(60)止挡在所述集尘凹部(110)与所述排液通道(130)之间以止挡冷凝水;当所述止挡件(60)处于所述放水位置,所述集尘凹部(110)和所述排液通道(130)连通;
止挡驱动件,所述止挡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止挡驱动件与所述止挡件(60)驱动连接,所述止挡驱动件为所述止挡件(60)在所述蓄水位置和所述放水位置之间切换提供驱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60)的外周面与所述集尘凹部(110)的内壁面贴合且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
传感件,所述传感件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用于检测所述止挡件(60)的位置信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螺杆,所述止挡件(60)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止挡件(60)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止挡驱动件与所述螺杆驱动连接;或者
所述止挡件(60)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止挡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集尘凹部(110)内磁力方向可调节的磁性导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进风口,所述过滤清洁组件包括:
滤网组件(20),所述滤网组件(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滤网组件(20)包括滤网(210),所述滤网(21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清洁组件(30),所述清洁组件(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清洁组件(3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壳体(10)和/或所述滤网组件(20)连接,所述清洁组件(3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滤网组件(2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0)具有与所述滤网(210)接触的清洁位置和与所述滤网(210)脱离的非清洁位置,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挡尘块(50),当所述清洁组件(30)运动至非清洁位置时与所述挡尘块(50)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0)包括:
清洁驱动件(310);
清洁件(330),所述清洁驱动件(310)与所述清洁件(330)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清洁件(330)以摆动或滑动的方式在所述清洁位置和所述非清洁位置之间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0)还包括转轴(320),所述清洁驱动件(310)与所述转轴(320)驱动连接,所述清洁件(330)设置在所述转轴(320)上并随所述转轴(320)动作而摆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20)包括多个安装段(321)和设置在相邻两个安装段(321)之间的传动结构(322),所述清洁件(330)包括多个清洁段,各所述安装段(32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清洁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20)还包括滤网支架(220),所述滤网(210)活动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架(220)上,所述传动结构(322)包括:
连接杆(3221),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段(321)之间具有彼此相对伸出的两个所述连接杆(3221);
传动套(3222),相对伸出的两个所述连接杆(3221)分别插入所述传动套(3222)的两端的内部,且所述传动套(32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架(220)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21)与所述安装段(321)装配的一端、所述连接杆(3221)与所述传动套(3222)装配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扁位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支架(220)上设置有安装通道(2231),所述传动套(3222)的两端的外周缘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32221),两个所述凸起结构(32221)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通道(2231)的两端的外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20)还包括:
滤网支架(220),所述滤网(210)呈闭环结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架(220)上,以使所述滤网(210)在所述滤网支架(220)上循环转动;
滤网驱动部,所述滤网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滤网支架(220)上,以驱动所述滤网(210)转动,所述滤网(21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周向设置的齿条;
其中,所述滤网驱动部包括:
滤网驱动件(231);
滚筒(232),所述滚筒(232)与所述滤网支架(220)活动连接,所述滤网驱动件(231)与所述滚筒(232)驱动连接;
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滚筒(232),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以使所述滚筒(232)转动带动所述滤网(210)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支架(2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221)和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挡板(221)的横梁(222),两个所述挡板(22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滤网(210)的容置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支架(220)还包括连接架(223),所述连接架(223)与所述横梁(222)连接,所述连接架(223)与所述挡板(2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两个所述挡板(221)之间,且以所述连接架(223)为分界将所述容置区域分为第一区域(2211)和第二区域(2212),所述滤网驱动部设置有一组或者两组,当所述滤网驱动部设置为两组时,所述第一区域(2211)和所述第二区域(2212)处分别对应有一组所述滤网驱动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支架(22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筋(224),
所述加强筋(224)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222)之间;和/或
所述加强筋(224)设置在所述挡板(221)与所述连接架(223)之间;和/或
所述加强筋(224)设置在两个所述挡板(221)之间;和/或
所述加强筋(224)设置在所述挡板(221)与所述横梁(222)之间;和/或
所述加强筋(224)设置在所述横梁(222)与所述连接架(223)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罩体(40),所述罩体(4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滤网组件(20)之间,所述罩体(40)具有连通口,且所述罩体(40)的一侧边延伸至所述壳体(10)上的导向面(120)所在侧的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以使风经所述进风口、所述连通口吹入所述滤网组件(20)处。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相对的两端设置有折边(140),
所述折边(140)和所述过滤清洁组件的滤网组件(20)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安装过孔,两者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过孔内:和/或
所述折边(140)和所述清洁组件(30)两者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安装过孔,两者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过孔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为壁挂式空调器。
CN202222777243.9U 2022-10-19 2022-10-19 换热设备 Active CN218379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7243.9U CN218379636U (zh) 2022-10-19 2022-10-19 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7243.9U CN218379636U (zh) 2022-10-19 2022-10-19 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9636U true CN218379636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7243.9U Active CN218379636U (zh) 2022-10-19 2022-10-19 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9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151B (zh) 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
CN101290152B (zh) 过滤网自清洁装置
CN201543347U (zh) 空调器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
US4066425A (en) Ventil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exhaust filter exchanger
JP5240020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90085365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218379636U (zh) 换热设备
CN113787051B (zh) 一种清洗柜
CN115638476A (zh) 换热设备
KR101633789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44786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6240707A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线屑过滤装置
JP475506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506127A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线屑过滤装置
CN115414745A (zh) 一种除尘式电气柜
CN114931776A (zh) 一种数控机床机油箱的使用方法
CN209162442U (zh) 用于生产过滤材料的定型机
KR101305326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362317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3813668A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08534341B (zh) 一种自洁式智能空调
JP476357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425597U (zh) 用于垃圾储存的装置
CN219063678U (zh) 过滤组件和空调器
CN113654162B (zh) 一种单风机除菌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