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4477U -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4477U
CN218374477U CN202222634529.1U CN202222634529U CN218374477U CN 218374477 U CN218374477 U CN 218374477U CN 202222634529 U CN202222634529 U CN 202222634529U CN 218374477 U CN218374477 U CN 218374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strip
post
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4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毋志晓
舒绍云
李智芳
曹和平
陈军
刘浩
郑小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4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4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4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4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涉及建筑领域。该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和后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梁箍筋、多根分别与各根梁箍筋连接的梁纵筋及多根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后浇带交叉筋的端部分别延伸至前端先浇混凝土和后端先浇混凝土内,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外壁连接有钢模板,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与钢模板连接的搭接钢筋。本申请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能够使梁下空间随同周边结构同步腾出,从而节省周转材料的投入、加快施工进度、简化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施工时,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范围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单独设置同时又与两侧支撑体系进行临时拉结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在已浇筑混凝土龄期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封闭。
由于后浇带范围的模板及支撑体系需滞后拆除,会使设置后浇带的梁下作业面无法及时腾出进入后续工序,对施工整体进度有不利影响;而且后浇带范围的支撑体系不能及时高效的周转使用,使得施工措施周转耗材量增加,对施工成本控制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能够使梁下空间随同周边结构同步腾出,从而节省周转材料的投入、加快施工进度、简化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精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和后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梁箍筋、多根分别与各根梁箍筋连接的梁纵筋及多根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后浇带交叉筋的端部分别延伸至前端先浇混凝土和后端先浇混凝土内,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外壁连接有钢模板,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与钢模板连接的搭接钢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前端先浇混凝土和后端先浇混凝土内分别设有与后浇带交叉筋端部连接的连接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前端先浇混凝土和后端先浇混凝土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与钢模板连接的连接钢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前端先浇混凝土和后端先浇混凝土内分别设有与对应连接钢板连接的钢模固定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根搭接钢筋与一根梁箍筋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根梁纵筋连接的拉结筋,至少一根搭接钢筋与一根拉结筋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和后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梁箍筋、多根分别与各根梁箍筋连接的梁纵筋及多根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后浇带交叉筋的端部分别延伸至前端先浇混凝土和后端先浇混凝土内,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外壁连接有钢模板,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与钢模板连接的搭接钢筋。本申请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能够使梁下空间随同周边结构同步腾出,从而节省周转材料的投入、加快施工进度、简化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剖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中:100、前端先浇混凝土;11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20、后端先浇混凝土;130、梁箍筋;140、梁纵筋;150、后浇带交叉筋;160、钢模板;170、搭接钢筋;180、连接筋;190、连接钢板;200、钢模固定筋;210、拉结筋;220、混凝土收口网;230、梁腰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先浇混凝土10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的两端与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之间分别设有混凝土收口网22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设有间隔布置的梁箍筋130、间隔布置且分别与各根梁箍筋130连接的梁纵筋140及间隔布置的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15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设有间隔布置且两端分别延伸至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内的梁腰筋23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设有间隔布置且两端分别与两根梁纵筋140连接的拉结筋210,后浇带交叉筋150的两端端部分别延伸至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内,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内分别设有与后浇带交叉筋150端部连接的连接筋18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的外壁连接有钢模板160,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与钢模板160连接的连接钢板190,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内分别设有间隔布置且与对应连接钢板190连接的钢模固定筋200,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设有水平间隔布置和竖直间隔布置且分别与钢模板160连接的搭接钢筋170,每根竖直布置的搭接钢筋170分别与一根梁箍筋130连接,每根水平布置的搭接钢筋170分别与一根拉结筋21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埋设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150,并将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150的两端端部分别预埋至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能够将后浇带交叉筋150与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的梁箍筋130和梁纵筋140配合形成具有较强抗变形能力的桁架式钢筋笼,该桁架式钢筋笼可以承担后浇带范围混凝土重量以及施工荷载,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性能,同时后浇带交叉筋150的两端端部分别延伸至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内连接有连接筋180,能够有效的提高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与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过在后浇带范围设置包裹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外轮廓的厚度为1mm的钢模板160,在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内设有水平间隔布置和竖直间隔布置且分别与钢模板160连接的搭接钢筋170,能够将钢模板160悬挂固定于桁架式钢筋笼上以便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110的浇筑,每根竖直布置的搭接钢筋170分别与一根梁箍筋130连接,每根水平布置的搭接钢筋170分别与一根拉结筋210连接,能够有效的提高桁架式钢筋笼与钢模板160的连接强度;
在钢模板160顶部周边采用竖向拉接进行封边固定,并在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与钢模板160连接的连接钢板190,前端先浇混凝土100和后端先浇混凝土120内分别设有间隔布置且与对应连接钢板190连接的钢模固定筋200,能够进一步将钢模板160稳定的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能够使梁下空间随同周边结构同步腾出,从而节省周转材料的投入并加快施工进度,同时钢模板160和连接钢板190可以批量压型成型,有利于简化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精度。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先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和后端先浇混凝土,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梁箍筋、多根分别与各根所述梁箍筋连接的梁纵筋及多根X形的后浇带交叉筋,所述后浇带交叉筋的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前端先浇混凝土和所述后端先浇混凝土内,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的外壁连接有钢模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与所述钢模板连接的搭接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先浇混凝土和所述后端先浇混凝土内分别设有与所述后浇带交叉筋端部连接的连接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先浇混凝土和所述后端先浇混凝土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与所述钢模板连接的连接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先浇混凝土和所述后端先浇混凝土内分别设有与对应所述连接钢板连接的钢模固定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所述搭接钢筋与一根所述梁箍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内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根梁纵筋连接的拉结筋,至少一根所述搭接钢筋与一根所述拉结筋连接。
CN202222634529.1U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Active CN218374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4529.1U CN21837447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4529.1U CN21837447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4477U true CN21837447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2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4529.1U Active CN21837447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4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4989A (zh) 预制剪力墙体及预制剪力墙体生产方法
CN113832907A (zh) 一种高桩码头桩顶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9293235U (zh) 预制剪力墙体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21837447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后浇带
CN211974012U (zh) 装配式建筑的现浇框架
CN203066352U (zh) 自承式异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16042045U (zh) 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
CN215925847U (zh) 一种高桩码头桩顶连接构造
CN215802633U (zh) 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
CN211647296U (zh) 一种现浇高位悬挑楼板用的钢筋桁架模板
CN210597875U (zh) 一种交叉梁
CN20976059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抗剪连接件及其自承式预制构件
CN106836641A (zh)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CN218116803U (zh) 一种带钢筋桁架的楼板后浇带构造
CN208428458U (zh) 一种节段预制箱梁的钢筋胎卡具
CN111691598A (zh) 用于叠合剪力墙的高效加工预制连梁及节点构造
CN215483521U (zh) 一种楼盖结构
CN216810241U (zh) 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CN214090533U (zh) 一种便于加工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15106437U (zh) 一种免拆模钢筋桁架集成楼板结构
CN215926482U (zh) 钢结构用预制柱
CN214696075U (zh) 一种u型钢包混凝土梁的构造结构
CN217811602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连接节点
CN217896916U (zh) 用于空心楼盖的预制底板及空心楼盖
CN217460983U (zh) 一种免模板顶撑的楼板后浇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