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4457U -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4457U
CN218374457U CN202222721883.8U CN202222721883U CN218374457U CN 218374457 U CN218374457 U CN 218374457U CN 202222721883 U CN202222721883 U CN 202222721883U CN 218374457 U CN218374457 U CN 218374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eel beam
girder steel
support colum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18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涵锋
黄志伟
黄超志
王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Construction Huaz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Construction Huaz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Construction Huaz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Construction Huaz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18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4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4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4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钢梁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柱呈垂直放置,所述钢梁横向设于支撑柱上,钢梁与支撑柱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工字固定板、底部支撑板和斜向支撑板,所述工字固定板设于钢梁与支撑柱的连接处,所述底部支撑板设于钢梁的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钢梁连接;上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通过工字固定板把钢梁的一端与支撑柱进行连接,通过底部支撑板提高固定装置对钢梁底部的支撑力,防止钢梁跨度大的时候,钢梁中间部分的承重力过低,通过斜向支撑板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装置的稳固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梁的承受力。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钢梁:用钢材制造的梁,包括型钢梁和组合梁,型钢梁:用热轧成型的工字钢或槽钢等制成,檩条等轻型梁还可以采用冷弯成型的Z型钢和槽钢,型钢梁加工简单、造价较廉。钢梁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
在建筑过程中,会遇到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柱上连接横向跨度钢梁的情况,传统技术中的钢梁与混凝土支撑柱的连接一般是通过将一块钢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支撑柱上,将钢梁的端部焊接于钢板上,这样的设置使得钢梁的连接强度不高,不能适应在大跨度钢梁的固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柱和钢梁,所述支撑柱呈垂直放置,所述钢梁横向设于支撑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钢梁与支撑柱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工字固定板、底部支撑板和斜向支撑板,所述工字固定板设于钢梁与支撑柱的连接处,所述底部支撑板设于钢梁的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柱连接,斜向支撑板的另一端与钢梁连接;上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通过工字固定板把钢梁的一端与支撑柱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底部支撑板提高固定装置对钢梁底部的支撑力,防止钢梁跨度大的时候,钢梁中间部分的承受力过低,通过斜向支撑板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装置的稳固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梁的承受力,通过工字固定板、底部支撑板和斜向支撑板的配合,可以提高钢梁的连接强度,且使得钢梁可以满足于在大跨度上的固定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固定板位于支撑柱与钢梁之间,工字固定板的两端与支撑柱、钢梁的两侧端面相抵接,且工字固定板通过数个第一对拉螺栓与支撑柱、钢梁进行连接;通过工字固定板可以提高支撑柱与钢梁之间的稳固性,由此保证钢梁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拉螺栓的一端固定于工字固定板的一侧端面,第一对拉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工字固定板、支撑柱/钢梁,最后延伸至工字固定板的另一侧端面并与之连接锁紧;通过第一对拉螺栓及其位置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对拉螺栓对工字固定板的固定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一端与工字固定板的底部连接,底部支撑板的另一端往钢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上端连接有数块加强板;通过底部支撑板可以提高固定结构的支撑力,通过加强板进一步提高底部支撑板对于钢梁在大跨度上的固定强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与支撑柱的一侧端面相抵接,并位于工字固定板的下方,第一辅助板通过数块连接板与工字固定板的底部连接;通过第一辅助板和连接板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工字固定板安装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辅助板设于支撑柱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辅助板呈对称分布,第一辅助板、第二辅助板通过第二对拉螺栓安装于支撑柱的端面上;通过第二辅助板和第二对拉螺栓的配合,可以提高第一辅助板安装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板的下端设有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与第一辅助板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置槽,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与底部支撑板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置槽;通过第一围板便于第一放置槽的形成,通过第二围板便于第二放置槽的形成,为斜向支撑板的安装提供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支撑板的一端可拆卸式地设于第一放置槽内,斜向支撑板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地设于第二放置槽内;斜向支撑板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固定结构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便捷性,且在安装固定结构的时候可以减少安装人员的人数。
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第三对拉螺栓安于于支撑柱上,斜向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对拉螺栓安于底部支撑板上;通过第三对拉螺栓和第四对拉螺栓,使得斜向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支撑柱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由此提高固定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下端面设有数块限位夹板,所述斜向支撑板的上端面连接有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夹板的内侧,并与底部支撑板的下端面抵接;通过限位夹板可以避免辅助支撑板的随意移动,通过辅助支撑板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结构对钢梁的支撑强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工字固定板和第一对拉螺栓的配合,可以提高钢梁与支撑柱之间的稳固性,由此保证钢梁的连接强度,通过底部支撑板可以提高固定装置对钢梁底部的支撑力,防止钢梁跨度大的时候,钢梁中间部分的承受力过低,通过斜向支撑板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装置的稳固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梁的承受力,通过工字固定板、底部支撑板和斜向支撑板的配合,可以提高钢梁的连接强度和稳固性,且使得钢梁可以满足于在大跨度上的固定要求,通过加强板和辅助支撑板,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装置对于钢梁的安装强度和固定装置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柱1和钢梁2,所述支撑柱1呈垂直放置,所述钢梁2横向设于支撑柱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所述钢梁2与支撑柱1之间通过固定装置3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工字固定板31、底部支撑板32和斜向支撑板33,所述工字固定板31设于钢梁2与支撑柱1的连接处,所述底部支撑板32设于钢梁2的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一端与支撑柱1连接,斜向支撑板33的另一端与钢梁2连接;上述的一种建筑钢梁2固定结构,通过工字固定板31有利于钢梁2的一端与支撑柱1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底部支撑板32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3对钢梁2底部的支撑力,防止钢梁2跨度大的时候,钢梁2中间部分的承受力过低,通过斜向支撑板33不仅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3的稳固性,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钢梁2的承受力,通过工字固定板31、底部支撑板32和斜向支撑板33的配合,有利于提高钢梁2的连接强度,且使得钢梁2可以满足于在大跨度上的固定要求。
其中,所述工字固定板31位于支撑柱1与钢梁2之间,工字固定板31的两端与支撑柱1、钢梁2的两侧端面相抵接,且工字固定板31通过数个第一对拉螺栓34与支撑柱1、钢梁2进行连接;通过工字固定板31有利于提高支撑柱1与钢梁2之间的稳固性,由此保证钢梁2的连接强度。
其中,所述第一对拉螺栓34的一端固定于工字固定板31的一侧端面,第一对拉螺栓3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工字固定板31、支撑柱1/钢梁2,最后延伸至工字固定板31的另一侧端面并与之连接锁紧;通过第一对拉螺栓34及其位置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一对拉螺栓34对工字固定板31的固定强度。
其中,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一端与工字固定板31的底部连接,底部支撑板32的另一端往钢梁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上端连接有数块加强板35;通过底部支撑板32有利于提高固定结构的支撑力,通过加强板35有利于提高底部支撑板32对于钢梁2在大跨度上的固定强度。
其中,还包括第一辅助板36和第二辅助板37,所述第一辅助板36与支撑柱1的一侧端面相抵接,并位于工字固定板31的下方,第一辅助板36通过数块连接板38与工字固定板31的底部连接;通过第一辅助板36和连接板38的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字固定板31安装的稳固性。
其中,所述第二辅助板37设于支撑柱1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辅助板36呈对称分布,第一辅助板36、第二辅助板37通过第二对拉螺栓39安装于支撑柱1的端面上,第二对拉螺栓39依次穿过第一辅助板36、支撑柱1和第二辅助板37;通过第二辅助板37和第二对拉螺栓39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辅助板36安装的牢固性。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板36的下端设有第一围板361,所述第一围板361与第一辅助板36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置槽362,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围板321,所述第二围板321与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置槽322;通过第一围板361便于第一放置槽362的形成,通过第二围板321便于第二放置槽322的形成,有利于为斜向支撑板33的安装提供便利。
其中,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一端可拆卸式地设于第一放置槽362内,斜向支撑板33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地设于第二放置槽322内;斜向支撑板33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有利于提高固定结构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便捷性,且在安装固定结构的时候有利于减少安装人员的人数。
其中,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一端通过第三对拉螺栓3A安于于支撑柱1上,所述第三对拉螺栓3A依次穿过第一围板361、斜向支撑板33、第一辅助板36、支撑柱1和第二辅助板37,斜向支撑板3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对拉螺栓3B安于底部支撑板32上,所述第三对拉螺栓3A依次穿过第二围板321、斜向支撑板33、底部支撑板32和钢梁2;通过第三对拉螺栓3A和第四对拉螺栓3B,使得斜向支撑板33与底部支撑板32、支撑柱1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有利于提高固定结构的稳固性,安装斜向支撑板33的时候,可以先把斜向支撑板33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放置槽362和第二放置槽322内,然后再通过第三对拉螺栓3A和第四对拉螺栓3B进行锁紧固定,由此可以减轻斜向支撑板33在安装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其中,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设有数块限位夹板323,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上端面连接有辅助支撑板331,所述辅助支撑板331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夹板323的内侧,并与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抵接;通过限位夹板323有利于避免辅助支撑板331的随意移动,通过辅助支撑板33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结构对钢梁2的支撑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对拉螺栓也称对拉螺杆,用于墙体内、外侧模板之间的拉结,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其他荷载,确保内外侧模板的间距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是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支点,对拉螺栓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可知的公知常识,也可参考授权公开号为:CN202644995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对拉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柱(1)和钢梁(2),所述支撑柱(1)呈垂直放置,所述钢梁(2)横向设于支撑柱(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所述钢梁(2)与支撑柱(1)之间通过固定装置(3)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工字固定板(31)、底部支撑板(32)和斜向支撑板(33),所述工字固定板(31)设于钢梁(2)与支撑柱(1)的连接处,所述底部支撑板(32)设于钢梁(2)的下方,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一端与支撑柱(1)连接,斜向支撑板(33)的另一端与钢梁(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固定板(31)位于支撑柱(1)与钢梁(2)之间,工字固定板(31)的两端与支撑柱(1)、钢梁(2)的两侧端面相抵接,且工字固定板(31)通过数个第一对拉螺栓(34)与支撑柱(1)、钢梁(2)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拉螺栓(34)的一端固定于工字固定板(31)的一侧端面,第一对拉螺栓(3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工字固定板(31)、支撑柱(1)/钢梁(2),最后延伸至工字固定板(31)的另一侧端面并与之连接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一端与工字固定板(31)的底部连接,底部支撑板(32)的另一端往钢梁(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上端连接有数块加强板(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辅助板(36)和第二辅助板(37),所述第一辅助板(36)与支撑柱(1)的一侧端面相抵接,并位于工字固定板(31)的下方,第一辅助板(36)通过数块连接板(38)与工字固定板(31)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板(37)设于支撑柱(1)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辅助板(36)呈对称分布,第一辅助板(36)、第二辅助板(37)通过第二对拉螺栓(39)安装于支撑柱(1)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板(36)的下端设有第一围板(361),所述第一围板(361)与第一辅助板(36)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置槽(362),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围板(321),所述第二围板(321)与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置槽(3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一端可拆卸式地设于第一放置槽(362)内,斜向支撑板(33)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地设于第二放置槽(32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一端通过第三对拉螺栓(3A)安于于支撑柱(1)上,斜向支撑板(3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对拉螺栓(3B)安于底部支撑板(3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设有数块限位夹板(323),所述斜向支撑板(33)的上端面连接有辅助支撑板(331),所述辅助支撑板(331)的另一端位于限位夹板(323)的内侧,并与底部支撑板(32)的下端面抵接。
CN202222721883.8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Active CN218374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1883.8U CN218374457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1883.8U CN218374457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4457U true CN21837445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1883.8U Active CN218374457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4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8484A (zh) 屈曲约束钢连梁及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18374457U (zh) 一种建筑钢梁固定结构
CN113202185A (zh) 一种节能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CN214301320U (zh) 一种弧形墩柱钢模板
CN214739017U (zh)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
CN211341343U (zh) 一种石材幕墙连接结构
CN212271314U (zh) 钢板剪力墙
CN215368613U (zh) 型钢悬挑架阳角施工结构
CN208293585U (zh) 一种高强度鱼腹梁支撑基座
CN219710592U (zh) 一种梁体连接结构
CN218323486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梁体结构
CN216379548U (zh) 一种应用在混凝土支撑梁部分凿除后的补强结构
CN212248891U (zh) 一种抗压h型钢梁
CN220598917U (zh) 卡扣组件、带钢筋桁架的预制底板以及组装式叠合板
CN217924839U (zh) 临时支撑体系
CN221029558U (zh) 一种组合钢箱梁
CN220035854U (zh)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板与混凝土墙或梁的连接结构
CN213390848U (zh) 一种u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19137963U (zh) 一种便于加固的檩条
CN220285357U (zh) 一种用于悬挑式卸料平台上的水平防护架
CN217352868U (zh)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钢结构
CN215407514U (zh) 一种用于烟道施工pc构件的定位装置
CN210342382U (zh) 一种檩条的加固结构
CN215926264U (zh) 一种抽屉推拉式可拓展模块化建筑
CN218205671U (zh) 一种用于大体积竖向结构保温隔热的组合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