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2328U -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2328U
CN218372328U CN202222032965.1U CN202222032965U CN218372328U CN 218372328 U CN218372328 U CN 218372328U CN 202222032965 U CN202222032965 U CN 202222032965U CN 218372328 U CN218372328 U CN 218372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torage
culture
cell culture
wast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2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毅
王宗岭
孙勋宽
于洪东
王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2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2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2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2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体积大不便于运输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内分为可分离的电控室、储藏室、操作室和培养室,储藏室、操作室和培养室相连通;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储藏室内的自动存储装置、操作装置、设置在培养室内的细胞培养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控室内的电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通过将箱体分为可分离的储藏室、操作室、培养室和电控室,分模块化进行设计,方便运输和组装;电控室将各种控制器进行集成,方便将线束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降低运输和组装的难度。

Description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细胞是人工培养活动,其需要多名工作人员穿戴洁净服、口罩等防护用品并进行彻底消毒后进入洁净室内进行细胞培养。但是人工操作过程中,会将粉尘及细菌带入实验室,存在潜在污染风险且会占用过多的劳动力,工作效率较低,实验室的无菌环境及一些有毒药品及尖锐器材也会造成人员劳动强度及加大危险性。
近年来,不断涌现出自动化细胞培养相关设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细胞的自动化培养,但是其自动化培养程度低、细胞均一性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人们对大量高质细胞的需求,同欧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1438136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工作站,通过在基壳内依次设置储藏模组、操作模组和培养模组,其中储藏模组的搁置架主要用于放置空的培养瓶,培养模组的培养架主要用于放置存有细胞培养液的培养瓶,而操作模块集成了对培养瓶进行转移的机械夹爪、对培养瓶进行开盖的旋盖模块、对培养瓶进行试剂添加的储料盒和加液模块、对试剂进行离心的离心模块、对培养瓶进行传代的转移模块,从而实现了对细胞的全自动培养与传代培养,细胞培养效果好且稳定,同时有效避免了人工干预或外界污染,具备较好的实用性。但是该自动化细胞培养工作站的体积大,走线麻烦且占地空间大,并且不便于运输和组装。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体积大不便于运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包括封闭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分为可分离的电控室、储藏室、操作室和培养室,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所述培养室相连通;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自动存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存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存储机构设置成能够存储培养瓶,所述检测机构设置成能够检测并识别所述存储机构的存储位置上是否存放有培养瓶;细胞培养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培养室内并设置成能够将加样后的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并能够对培养的细胞进行观察;操作装置,其包括操作模组和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成能够周向转动以及能够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能够改变培养瓶、移液管或离心管的位置,所述操作模组设置成能够对培养瓶进行加液、对培养瓶进行移液以及对细胞进行离心操作;以及电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电控室内并与所述存储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所述机械臂以及所述操作模组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存储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所述机械臂以及所述操作模组的运行。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储物架和第一驱动构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储物架上设置有多层储物盘,所述储物盘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存储位置以存储培养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储物架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储物架沿其周向转动。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所述储物架平行设置的传感器支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储物盘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传感器对应一层所述储物盘且所述传感器分别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储物盘等高设置以能够检测所述储物盘的存储位置上是否有培养瓶。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的培养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外的显微镜,所述显微镜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显微镜用于观察培养细胞的状态并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胞状态的图片传输给所述电控装置;所述培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构件以及用于容纳培养瓶并进行细胞培养的培养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培养架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培养架沿其周向转动。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所述培养室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电控室设置在所述操作室的背面;所述机械臂位于所述操作室的中间位置以便于使所述机械臂上的机械夹爪移动到所述储藏室以及所述培养室内。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或所述培养室内的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用于对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所述培养室进行杀菌消毒以保证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以及所述培养室处于无菌状态。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操作模组包括:离心机,其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用于将细胞进行离心;旋转加液器,其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用于向培养瓶中加入消化液;旋盖器,其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用于将培养瓶的瓶盖旋紧或者旋开;加液台,其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并用于储存培养液以及能够吸取培养液;以及加液器,其通过直线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加液台的上方,所述加液器能够将所述加液台吸取的培养液添加到培养瓶中。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操作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的试剂管存放组件,所述试剂管存放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配平用离心管的离心管托盘、用于存放待离心的离心管的旋转离心管中转架、用于存放空离心管的离心管盒以及用于存放空移液管的移液管盒。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用于将废液回收的废液回收机构,所述废液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废液漏斗、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外的废液回收瓶以及将所述废液漏斗和所述废液回收瓶连通的废液管,所述废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并设置成能够选择性地将所述废液漏斗与所述废液管接通。
在上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的警报装置以能够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报警。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通过将箱体分为可分离的储藏室、操作室、培养室和电控室,分模块化进行设计,方便运输和组装;电控室将各种控制器进行集成,方便将线束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降低运输和组装的难度;另外,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自动存储装置、操作装置以及细胞培养装置,能够顺利地实现细胞的自动化培养操作,电控装置将控制器进行集成并设置在电控室内,便于集中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将存储机构设置为储物架和第一驱动构件,储物架上设置有多层带有若干个储物位置的储物盘,第一驱动构件能够驱动储物架进行转动,该结构设置,第一能够提高存储机构的存储量,第二将储物架转动设置,以便于将培养瓶进行取放,操作方便。
又进一步地,将检测机构设置为传感器支架以及多个传感器,传感器的数量与储物盘的数量相同,并使每个传感器与其相对应的储物盘等高设置,该设置方式,使每层储物盘的培养瓶都能够有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检测,能够进行快速识别,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效率。
又进一步地,将储藏室、操作室和培养室由左到右依次设置,并将机械臂设置在操作室的中间位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布局,能够减小设备的体积,同时也能够提高机械臂的覆盖范围,使细胞培养操作更顺利。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杀菌装置能够对箱体内部的区域进行杀菌消毒,以使箱体内的环境保持无菌状态,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被污染。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废液回收机构可以将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及时排出,并在废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控制阀,能够防止废液管内的废液返流,以保证箱体内的细胞不被污染。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警报装置能够在出现意外情况下进行报警,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排查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隐去箱体和培养箱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隐去箱体和培养箱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储藏室;12、操作室;13、培养室;14、电控室;15、亚克力窗口;16、第一侧封门;17、第二侧封门;
2、自动存储装置;21、存储机构;22、检测机构;
31、机械臂;321、离心机;322、旋转加液器;323、旋盖器;324、加液台;325、加液器;3261、离心管托盘;3262、旋转离心管中转架;3263、离心管盒;3264、移液管盒;327、加热组件;3271、加热仓;3272、加热台;3273、仓口;
4、细胞培养装置;41、培养机构;42、显微镜;
5、电控装置;
6、废液回收机构;
7、杀菌装置;
8、警报装置;
9、第二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方”、“下方”、“左”、“右”、“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构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现有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的体积大且不便于运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通过将密封的箱体分为可分离的储藏室、操作室、培养室和电控室,分模块化设计,能够将整个设备分开进行运输和组装,从而降低运输难度和成本;另外,通过将储藏室、操作室、培养室以及电控室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有效降低整个设备的体积,方便使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包括封闭的箱体1,箱体1内分为可分离的储藏室11、操作室12、培养室13和电控室14,其中,储藏室11、操作室12和培养室13相连通。
通过将箱体1分为可分离的储藏室11、操作室12、培养室13和电控室14,分模块化进行设计,从而方便运输和组装;另外,通过设置专用的电控室14用于将各种控制器集成到电控室14内,方便将线束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降低运输难度和组装的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自动存储装置2、操作装置、细胞培养装置4和电控装置5。
其中,自动存储装置2包括设置在储藏室11内的存储机构21和检测机构22,存储机构21设置成能够存储培养瓶,检测机构22设置成能够检测并识别存储机构21的存储位置上是否存放有培养瓶。
操作装置包括操作模组和设置在操作室12内的机械臂31,机械臂31设置成能够周向转动以及能够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能够改变培养瓶、移液管或离心管的位置;所述操作模组设置成能够对培养瓶进行加液、对培养瓶进行移液以及对细胞进行离心操作。
细胞培养装置4设置在培养室13内,并设置成能够将加样后的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并能够对培养的细胞进行观察。
电控装置5设置在电控室14内并与存储机构21、检测机构22、细胞培养装置4、机械臂31以及所述操作模组通讯连接,以控制存储机构21、检测机构22、细胞培养装置4、机械臂31以及所述操作模组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通过设置在储藏室11内的自动存储装置2,能够将空的培养瓶存储到存储机构21内,检测机构22能够检测和识别培养瓶的位置,以便于将培养瓶以取出使用,所述操作装置能够将细胞进行离心,并向离心后的细胞内加入培养液,机械臂31能够将加入细胞和培养液后的培养瓶转移到细胞培养装置4内进行培养,从而能够实现细胞的自动化培养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存储机构21和检测机构22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只要存储机构21能够将培养瓶进行存储,检测机构22能够检测存储机构21的存储位置上是否有培养瓶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存储机构21和检测机构22的具体结构。
优选地,存储机构21包括储物架以及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的第一驱动构件,所述储物架上设置有多层储物盘,所述储物盘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存储位置,所述存储位置用于存储培养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储物架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储物架沿其周向转动。
通过在储物架上设置有多层储物盘,每层储物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存储位置,能够有效增大存储机构21的存储容量,另外第一驱动构件能够驱动储物架转动,从而方便将储物架上的培养瓶进行取放。上述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具体结构做任何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结构。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驱动构件设置为步进电机,或者是将所述第一驱动构件设置有伺服电机,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检测机构22包括传感器支架以及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支架与所述储物架平行设置,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储物盘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传感器对应一层所述储物盘,并且所述传感器分别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储物盘等高设置,以能够检测所述储物盘的存储位置上是否有培养瓶。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细胞培养装置4包括培养箱(图中未示出)、培养机构41和显微镜42,显微镜42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培养机构41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的,显微镜42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外,显微镜42用于观察培养细胞的状态,并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胞状态的图片传输给电控装置5;培养机构41包括第二驱动构件和培养架,所述培养架用于容纳培养瓶并能够进行细胞培养,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培养架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培养架沿其周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储藏室11、操作室12、培养室13和电控室14的具体位置关系作任何限制,在实际应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储藏室11、操作室12、培养室13和电控室14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储藏室11、操作室12和培养室13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电控室14设置在操作室12的背面;机械臂31位于操作室12的中间位置,以便于使机械臂31上的机械夹爪能够顺利地移动到储藏室11以及培养室13内。
通过将操作室12设置在储藏室11和培养室13的中间位置,并将机械臂31设置在操作室12的中间位置,该设置方式,能够将使机械臂31将培养瓶、移液管等顺利地进行夹取并在储藏室11、培养室13、操作室12内进行转移,通过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减小整个设备的体积。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储藏室11内的杀菌装置7,杀菌装置7用于对储藏室11、操作室12和培养室13进行杀菌消毒,以保证储藏室11、操作室12以及培养室13处于无菌状态。
尽管在上述的介绍中将杀菌装置7设置在储藏室11内,但这并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杀菌装置7的设置位置。比如,可以将杀菌装置7设置在操作室12内,或者是可以将杀菌装置7设置在培养室13内,又或者是,可以在储藏室11、操作室12和培养室13内都设置有杀菌装置7,以提高杀菌消毒的效果,等等。这些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杀菌装置7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杀菌装置7的具体结构。
优选地,杀菌装置7设置为紫外灯。
选择紫外灯作为杀菌装置7,方便进行设置并且不占用空间,另外,在杀菌过程中不会影响环境中的温度,从而不对细胞的培养造成影响。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操作模组包括离心机321、旋转加液器322、旋盖器323、加液台324和加液器325。
其中,离心机321设置在储藏室11内,并用于将细胞进行离心;旋转加液器322设置在储藏室11内,并用于向培养瓶中加入消化液;旋盖器323设置在储藏室11内,并用于将培养瓶的瓶盖旋紧或者旋开;加液台324设置在操作室12内,并用于储存培养液以及能够吸取培养液;加液器325通过直线滑轨滑动设置在加液台324的上方,加液器325能够将加液台324吸取的培养液添加到培养瓶内。
通过将离心机321能够将离心管内的细胞进行离心,旋转加液器322能够向培养瓶中加入消化液,以便于将贴壁的细胞吹打下来;旋盖器323能够将培养瓶的瓶盖打开,以便于后续向培养瓶内添加试剂,或者是将培养瓶的瓶盖旋紧进行密封;加液台324用于储存培养液,并将储存的培养液进行吸取,以便于能够通过加液器325向培养瓶内添加培养液。该结构设置配合机械臂31,能够顺利地实现细胞进行培养的操作,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尽管在上述的介绍中,将离心机321、旋转加液器322、旋盖器323设置在储藏室11内,但这并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箱体1的内部空间大小自行选择离心机321、旋转加液器322以及旋盖器323的具体安装位置。例如,可以将离心机321、旋转加液器322和旋盖器323都设置在操作室12内,或者是将离心机321设置在储藏室11内,将旋转加液器322和旋盖器323设置在操作室12内,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3所示,旋转加液器322位于离心机321的上方。
通过将旋转加液器322设置在离心机321的上方,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小设备的体积。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模组还包括加热组件327,以能够将培养瓶进行加热。
通过设置加热组件327能够将培养瓶进行加热,以满足细胞培养过程中对温度的需要。
优选地,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327设置在储藏室11内,并且位于旋盖器323的下方。
通过将加热组件327设置在旋盖器323的下方,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小设备的体积。
尽管在上述的介绍中,将旋转加液器322设置在离心机321的上方以及将加热组件327设置在旋盖器323的下方,但这并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空间利用合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各构件的大小以及空间内的空间大小自行选择相应的位置进行安装。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加热组件327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加热组件327的具体结构。
优选地,如图4所示,加热组件327包括加热仓3271和加热台3272,加热台3272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或多个加热台3272设置在加热仓3271内,并且沿其竖直方向均匀布置,加热仓3271上开设有仓口3273,以能够将培养瓶通过仓口3273放置到加热台3272上。
将加热组件327设置为加热仓3271以及位于加热仓3271内的加热台3272,加热仓3271能够将加热台3272加热时产生的热量进行聚集,以对培养瓶进行充分加热,并且可以防止热量逸散到外界环境中,防止因加热台3272的加热作用而使箱体1内的温度升高。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操作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操作室12内的试剂管存放组件,所述试剂管存放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配平用离心管的离心管托盘3261、用于存放待离心的离心管的旋转离心管中转架3262、用于存放空离心管的离心管盒3263以及用于存放空移液管的移液管盒3264。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第二摄像头9,第二摄像头9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第二摄像头9设置在离心管盒3263和移液管盒3264的上方,并能够监测到离心管盒3263和移液管盒3264,以便于监测离心管和移液管是否需要补充。
空的离心管和空移液管是一次性耗材,需要随时进行补充,通过在离心管盒3263和移液管盒3264的上方设置第二摄像头9,能够监测其内部的离心管和移液管的数量,当其中的离心管和移液管用完或者是消耗到一定的程度后,电控装置5通过分析第二摄像头9传回的图片,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离心管和移液管,进而控制机械臂31将离心管盒3263或移液管盒3264移动到窗口或者是门口,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离心管盒3263或移液管盒3264取出,以补充离心管和移液管。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用于将废液回收的废液回收机构6,废液回收机构6包括废液漏斗、废液回收瓶和废液管,所述废液漏斗设置在储藏室11内,所述废液回收瓶设置在储藏室11外,所述废液管将废液漏斗和所述废液回收瓶进行连通,以便于将废液由废液漏斗流入到废液回收瓶内,所述废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并设置成能够选择性地将所述废液漏斗与所述废液管接通。
通过设置废液回收机构6,能够将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的废液直接由废液回收机构6进行回收处理,同时,在废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控制阀,以控制废液漏斗与废液管选择性地接通,在不需要倾倒废液时,将控制阀关闭,可以防止废液由废液管内返流,从而使箱体1内的环境保持洁净安全,防止箱体1内的环境被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介绍中,虽然将废液漏斗设置在储藏室11内,但这并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箱体1内的空间利用情况自行选择废液漏斗的安装位置。例如,可以将废液漏斗设置在操作室12内。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储藏室11内的警报装置8,警报装置8与电控装置5通讯连接,以能够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报警。
通过设置警报装置8,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当出现意外情况时,电控装置5能够控制警报装置8能够发出报警,以便于工作人员介入进行检查和维修。其中,对于意外情况的监控可以由电控装置5实时自行检查代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监测装置用于检测内部各装置以及构件的运行状态,将其运行图像实时传递给电控装置5,由电控装置5进行进一步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警报装置8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警报装置8的具体结构。例如,可以将警报装置8设置为声音报警构件,或者是将警报装置8设置为灯光报警构件,又或者是将警报装置8设置为声音报警构件和灯光报警构件,等等。这些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尽管在上述的介绍中,将警报装置8设置在储藏室11内,但这并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实际应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警报装置8的具体安装位置。例如,可以将警报装置8安装在操作室12内,或者是,也可以将警报装置8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等等。这种灵活性地变动,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第一摄像头(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操作室12内,并与监控计算机通讯连接,以能够将监测画面传输给监控计算机,所述第一摄像头能够照射到储藏室11、操作室12和培养室13,以能够监测储藏室11、操作室12以及培养室13内各装置的运行状态。
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能够将箱体1内的区域进行监测,以便于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监控计算机实时了解细胞培养的进度。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储藏室11、操作室12和培养室13的正面侧壁上设置有亚克力窗口15,培养室13远离操作室12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封门16,以能够将培养室13开启和封闭,以便于紧急情况下将第一侧封门16开启以进行检修;储藏室11的背面侧壁上设置有第二侧封门17,以能够将储藏室11开启,进而能够向存储机构21内补充培养瓶。
通过设置亚克力窗口15能够使工作人员观察箱体1内的运行情况。在培养室13的侧壁上设置第一侧封门1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方便维修人员由该第一侧封门16进入,从而将设备进行维修,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将培养室13内正在进行培养的细胞取出,以便于继续培养使用。在储藏室1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侧封门17,方便向存储机构21内补充培养瓶,同时也方便由该第二侧封门17将解冻后的细胞放置到存储机构21内,以便于进行细胞培养操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包括封闭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分为可分离的电控室、储藏室、操作室和培养室,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所述培养室相连通;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
自动存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存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存储机构设置成能够存储培养瓶,所述检测机构设置成能够检测并识别所述存储机构的存储位置上是否存放有培养瓶;
细胞培养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培养室内并设置成能够将加样后的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并能够对培养的细胞进行观察;
操作装置,其包括操作模组和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成能够周向转动以及能够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以能够改变培养瓶、移液管或离心管的位置,所述操作模组设置成能够对培养瓶进行加液、对培养瓶进行移液以及对细胞进行离心操作;以及
电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电控室内并与所述存储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所述机械臂以及所述操作模组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存储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所述机械臂以及所述操作模组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储物架和第一驱动构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储物架上设置有多层储物盘,所述储物盘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存储位置以存储培养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储物架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储物架沿其周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所述储物架平行设置的传感器支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与所述储物盘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传感器对应一层所述储物盘且所述传感器分别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储物盘等高设置以能够检测所述储物盘的存储位置上是否有培养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的培养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外的显微镜,所述显微镜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显微镜用于观察培养细胞的状态并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胞状态的图片传输给所述电控装置;
所述培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构件以及用于容纳培养瓶并进行细胞培养的培养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培养架驱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培养架沿其周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所述培养室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所述电控室设置在所述操作室的背面;所述机械臂位于所述操作室的中间位置以便于使所述机械臂上的机械夹爪移动到所述储藏室以及所述培养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或所述培养室内的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用于对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和所述培养室进行杀菌消毒以保证所述储藏室、所述操作室以及所述培养室处于无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组包括:
离心机,其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用于将细胞进行离心;
旋转加液器,其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用于向培养瓶中加入消化液;
旋盖器,其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用于将培养瓶的瓶盖旋紧或者旋开;
加液台,其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并用于储存培养液以及能够吸取培养液;以及
加液器,其通过直线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加液台的上方,所述加液器能够将所述加液台吸取的培养液添加到培养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的试剂管存放组件,所述试剂管存放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配平用离心管的离心管托盘、用于存放待离心的离心管的旋转离心管中转架、用于存放空离心管的离心管盒以及用于存放空移液管的移液管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用于将废液回收的废液回收机构,所述废液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的废液漏斗、设置在所述储藏室外的废液回收瓶以及将所述废液漏斗和所述废液回收瓶连通的废液管,所述废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电控装置通讯连接并设置成能够选择性地将所述废液漏斗与所述废液管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藏室或所述操作室内的警报装置以能够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报警。
CN202222032965.1U 2022-08-03 2022-08-03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Active CN218372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965.1U CN218372328U (zh) 2022-08-03 2022-08-03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965.1U CN218372328U (zh) 2022-08-03 2022-08-03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2328U true CN218372328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2965.1U Active CN218372328U (zh) 2022-08-03 2022-08-03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2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0314B (zh) 一种干细胞自动培养箱
US9951305B2 (en) Cell culture device and transport device
US8883492B2 (en) Cell culture apparatus
US10106769B2 (en) Automatic culturing device
CN113528341B (zh) 一种生物组织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WO2004090093A1 (ja) 培養処理装置および自動培養装置
US20100291663A1 (en) Culture apparatus
JP5814595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液体注入方法
CN218372328U (zh)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JP5814594B2 (ja) 細胞培養装置
CN110989458B (zh) 干细胞自动化制备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372329U (zh) 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CN212357201U (zh) 微生物自动检验设备
JP2004305148A (ja) 自動培養装置
JP2007020411A (ja) 自動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US11273437B2 (en) Cell treatment apparatus
CN113166693A (zh) 能够对应气体灭菌的驱动机构
CN218262490U (zh) 一种能自动检测沉降菌的细胞超净工作台
KR101793032B1 (ko) 세포 배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CN217733063U (zh) 一种有效富集外泌体的自动化装置
JP4354221B2 (ja) 培養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培養装置
CN220977008U (zh) 高通量蜂巢式自动化细胞培养设备
CN215799540U (zh) 一种干细胞自动检测设备
CN215664083U (zh) 一种自动回收装置
JP4350464B2 (ja) 遠心分離機および培養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