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4633U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54633U CN218354633U CN202222135176.0U CN202222135176U CN218354633U CN 218354633 U CN218354633 U CN 218354633U CN 202222135176 U CN202222135176 U CN 202222135176U CN 218354633 U CN218354633 U CN 2183546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aerosol
- heater
- electrode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7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7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505 tobacco produc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Nicotine Chemical compound CN1CCC[C@H]1C1=CC=CN=C1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515 Achlys triphyl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9 Tef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73382 Trilisa odoratissim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QCWXUUIWCKQGHC-UHFFFAOYSA-N Zirconium Chemical compound [Zr] QCWXUUIWCKQGH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6 ci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95 emission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2715 nicoti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SNICXCGAKADSCV-UHFFFAOYSA-N nicotine Natural products CN1CCCC1C1=CC=CN=C1 SNICXCGAKADSC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8 nio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5 niob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UCVJGMIXFAOAE-UHFFFAOYSA-N niob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b] GUCVJGMIXFAOA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50 plasma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3 transition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624 transition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6 zirco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中,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器,围绕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电芯,以用于向加热器提供功率;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电芯提供给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其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在周向方向同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时,使不同区域差异化地产生气溶胶是有利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具有包围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的管状的加热器,加热器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加热区域的,以独立地启动以分别加热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周向的不同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
电芯,以用于向所述加热器提供功率;
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不能够仅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被构造成仅能同时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没有在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之外的更多加热区域;
和/或,所述加热器仅包括三个加热区域。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加热更快或更大功率的一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另外加热更慢或更小功率两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之和大于π。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三加热区域。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通过选择性地改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的电连接关系的方式,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所述电连接关系包括串联和/或并联。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能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两个进行串联后、再与另一个进行并联,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串联的两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另一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依次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仅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两个进而对所述加热器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任意两个均是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方向非对称布置的;
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任意两个均具有绕所述加热器的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
以及形成或结合于所述基体上的红外发射层;
围绕所述基体的周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并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以及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三加热区域。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中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或第三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第三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第二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和/或,在所述第二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和/或,在所述第三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三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以第三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三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以第五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六功率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时间阶段为100~150s;
和/或,所述第二时间阶段为20~30s;
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60~120s;
和/或,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60~150s。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一区域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区域以第三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区域以第五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六功率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以及,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
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仅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两个进而对所述加热器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以用于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一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二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方向是非对称布置的;
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具有绕所述加热器的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管状,且至少包括:
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以及,
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管状,且至少包括: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以用于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一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二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分别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不同部分;
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功率给所述加热器,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
调整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的至少部分电极元件,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其中一个比另外两个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被加热。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功率给所述加热器,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在第一时间阶段,加热所述第一区域至第一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当前温度;
在第二时间阶段,加热所述第二区域至第二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当前温度;
在第三时间阶段,加热所述第三区域至第三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温度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当前温度趋于接近。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在周向方向同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时,使不同区域差异化地产生气溶胶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器一个视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加热器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加热器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器上引导电流的示意图;
图7是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器上引导电流的示意图;
图8是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器上引导电流的示意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不同区域的加热曲线的示意图;
图10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而非燃烧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例如烟支,进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或释放形成供吸食的气溶胶的气雾生成装置100,例如图1所示。
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以及根据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接收于气雾生成装置100后,有部分是露出于气雾生成装置100外的例如过滤嘴,供用户抽吸是有利的。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气雾生成装置的构造可以参见图1所示,装置的外形整体大致被构造为扁筒形状,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外部构件包括:
壳体10,其内部为中空的构造,进而形成可用于电子器件和加热器件等必要功能部件的装配空间;壳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中,
近端110设置有开口111,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可通过该开口111接收于壳体10内被加热或从壳体10内移出;
远端120设置有进气孔121;进气孔121用于在抽吸的过程中供外部空气进入至壳体10内。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腔室,用于容纳或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可通过开口111可移除地接收于腔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加热器30围绕和加热的长度大于30mm。
以及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空气通道150,位于腔室与进气口121之间;进而在使用中空气通道150提供由进气口121进入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通道路径,如图1中箭头R11所示。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用于供电的电芯130;优选地该电芯130是可充电的直流电芯130,并能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后进行充电;
电路板140例如PCB板,布置有电路或MCU控制器;电路可以是集成电路。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加热器30,至少部分围绕并界定腔室,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接收于壳体10内时,加热器30至少部分围绕或包围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并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外周进行加热。以及,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接收于壳体10内时至少部分是容纳和保持于加热器30内的。
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加热器30被构造成基本是纵长的管状形状,并包括:
管状的基体31,基体31的材质为可透红外的材质,例如石英、玻璃、陶瓷等;在使用中,由基体31在至少部分界定用于容纳和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
以及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或结合于基体31上的加热元件,例如通过向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红外加热元件,或者是电阻加热元件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基体31具有大约0.05~1mm的壁厚;以及基体31具有大约5.0~8.0mm的内径;以及基体31具有大约30~60mm的长度。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加热元件是结合或形成于基体31上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例如是围绕或结合于基体31的外表面上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是形成于基体31的内表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是沉积或喷涂等形成于基体31上的涂层或薄层。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是包裹或结合于基体31上的薄膜。
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是电致的红外发射层,通过向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直接提供直流电压即可在电压驱动下使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辐射红外线。
在一些实施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可以是包括陶瓷系材质比如锆、或者Fe-Mn-Cu系、钨系、或者过度金属及它们的氧化物材质制备的涂层。
在一些实施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是由Mg、Al、Ti、Zr、Mn、Fe、Co、Ni、Cu、Cr、Zn等至少一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组成,这些金属氧化物在被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时即能辐射具有加热效用的远红外线;至少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厚度优选可以控制30μm~50μm;形成于管状基体31表面的方式可以将以上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的方式喷涂在管状基体31外表面后固化即得。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是沿基体31和/或加热器30的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中的任意一个的沿周向方向的延伸角度或弧度与其他的是不同的。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它们各自具有不同于其他的红外发射层沿周向方向的延伸角度或弧度。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沿径向方向向内朝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辐射红外线。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沿周向方向的延伸角度或弧度沿加热器30的周向方向上是逐渐变化的。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沿周向方向的延伸角度或弧度是逐渐或依次增大的;或者两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层沿周向方向的延伸角度或弧度是逐渐或依次减小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于基体31上的多个红外发射层是彼此独立地布置的,彼此是分离的;它们分别独立地通过电极或引线等连接至电路板140。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于基体31上的多个红外发射层是由一个完整的红外发射层被分隔成位于不同区域的部分界定的。例如图2中所示,基体31上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是由一个完整的环形的红外发射层32的不同区域分隔形成的。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可以及包含三个红外发射层,即为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包括有更多的沿周向依次布置的红外发射层,例如沿基体31的周向依次布置的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进而在使用中,它们能各自加热由它们所围绕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不同区域,例如图2中所示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周向依次布置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
以及,基体31的表面上还界定有:
裸露区域313,位于第一端311与红外发射层32之间;
裸露区域314,位于红外发射层32与第二端312之间。
以及在实施中,裸露区域313和/或裸露区域314大约具有1~4mm的延伸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上设置有测温标识区域,以用于指示温度传感器的贴合。例如在图3至5中,红外发射层32上设置有测温标识区域36,是通过喷涂可识别的颜色,或者由红外发射层32形成的镂空,或者是可被识别的图形或图案等。在制备中,将温度传感器贴装或焊接等结合于测温标识区域36上,以用于准确感测红外发射层32的温度。相近地,测温标识区域36可以位于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它们具有相同的材质制备的,进而使得对气溶胶生制品1000的不同区域加热时它们具有相同的红外辐射波长或红外辐射效率。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中的一个与其他的两个是采用不同的材质制备的,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中的一个与其他的两个所具有的红外发射谱具有不同的WLP(峰值波长,辐射功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分别可以适于气溶胶生制品1000中不同的有机成分的最适吸收波长范围。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三者均是分别采用不同材质制备的,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中的任意两个均具有不同的红外发射谱进和/或WLP。
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包括:
沿周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均是沿加热器3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纵长或细长的形状;以及,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红外发射层32/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红外发射层323。
以及在实施例中,电极涂层331和电极涂层341分别布置于红外发射层321沿周向方向的两侧,并与红外发射层321导电连接,以用于在红外发射层321的周向方向上引导电流。
以及,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分别布置于红外发射层322沿周向方向的两侧,并与红外发射层322导电连接,以用于在红外发射层322的周向方向上引导电流。
以及,电极涂层351和电极涂层331分别布置于红外发射层323沿周向方向的两侧,并与红外发射层323导电连接,以用于在红外发射层323的周向方向上引导电流。
或者进一步根据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均是沿加热器3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纵长或细长的形状;以及,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红外发射层32。进而在实施中,由电极涂层331、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将一个完整的红外发射层32的分隔或界定形成多个可以独立地工作的红外发射层。例如:
电极涂层331和电极涂层341将红外发射层32位于它们之间的区域界定分隔形成红外发射层321,并能通过电极涂层331和电极涂层341在红外发射层321的周向方向上引导电流。以及,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将红外发射层32位于它们之间的区域界定分隔形成红外发射层322,并能通过电极涂层341和电极涂层351在红外发射层322的周向方向上引导电流。以及,电极涂层351和电极涂层331将红外发射层32位于它们之间的区域界定分隔形成红外发射层323,并能通过电极涂层351和电极涂层331在红外发射层323的周向方向上引导电流。
以及,分别位于电极涂层331两侧的红外发射层321和红外发射层323,还能通过电极涂层321形成串联。以及,分别位于电极涂层341两侧的红外发射层321和红外发射层322,还能通过电极涂层341形成串联。以及,分别位于电极涂层351两侧的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还能通过电极涂层351形成串联。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采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比如银、金、钯、铂、铜、镍、钼、钨、铌或它们的合金。以上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是通过喷涂或印刷等形成的。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基本是纵长的形状;以及,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具有大约2~4mm的宽度。
以及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为便于将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接入电路板140;加热器30还包括有:
电极片332、电极片342和电极片352。电极片332和/或电极片342和/或电极片352是低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的薄片;以及电极片332和/或电极片342和/或电极片352的延伸长度是大于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的延伸长度的。
以及在实施中,电极片332、电极片342和电极片352是凸出或延伸至第二端312外的。电极片332、电极片342和电极片352具有大于1~4mm的宽度。
以及在实施中,电极片332通过抵靠或贴合于电极涂层331上并与电极涂层331导电连接;电极片342通过抵靠或贴合于电极涂层341上并与电极涂层341导电连接;电极片352通过抵靠或贴合于电极涂层351上并与电极涂层351导电连接。
而后电极片332和/或电极片342和/或电极片352分别通过焊接引线等连接至电路板140,以使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接入电路板140。通过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通过电极片332和/或电极片342和/或电极片352间接接入电路板140在加热器30的制备上是更加便利的。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引线等连接至电路板140。
以及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可以不具有电极涂层331和/或电极涂层341和/或电极涂层351,而仅通过电极片332和/或电极片342和/或电极片352直接贴合于红外发射层形成导电。即,加热器30可以包括电极涂层331和电极片332中的一个或两个,电极涂层341和电极片342中的一个或两个,电极涂层351和电极片352中的一个或两个。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40,通过贴合于红外发射层321上,进而以感测红外发射层321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贴合于红外发射层322上,进而以感测红外发射层322的温度。第三通过贴合于红外发射层323,进而以感测红外发射层323的温度。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包括:
热塑性的紧贴构件,在加热器30的外部包围第一温度传感器40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三温度传感器;以使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三温度传感器紧贴于红外发射层32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塑性的紧贴构件包含耐热性合成树脂、作为铁氟龙的聚四氟乙烯及硅中至少一种;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热塑性的紧贴构件包括热缩管或耐高温的胶带。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塑性的紧贴构件还被用于将电极片332电极片342和电极片352中的一个或多个紧固或保持。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还包括:
绝热元件,以用于在外侧围绕或包围红外发射层321和/或红外发射层322和/或红外发射层323,以在它们的外侧提供绝热。绝热元件例如卷绕的气凝胶毡、或者多孔材料或真空管等。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加热器30的绝热元件是具有内绝热空腔的管;在管状的绝热元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具有绝热空腔,绝热空腔的压力是小于外部的压力的,即绝热元件是具有真空度的真空绝热管。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在管状的绝热元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具有绝热空腔,绝热空腔内填充有绝热气体,例如氩气;同等压力和温度下,氩气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小约三分之一,有效地提供绝热。
或者图5示出了又一个变化实施例的加热器30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加热器30包括:
基体31,例如可透红外的石英管、玻璃管或陶瓷管等;
红外发射层32,形成或结合于基体31上;
以及三个或更多沿周向间隔布置的电极元件,以将红外发射层32分隔界定形成以上三个分别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不同周向区域的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或更多。
例如在图5的实施例中,电极元件331a包括部分3311a和部分3312a;其中,部分3311a是由红外发射层32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或者从裸露区域313延伸至裸露区域314的;部分3312a是位于裸露区域314内沿周向延伸的弧形。相同地,电极元件341a包括部分3411a和部分3412a;其中,部分3411a是由红外发射层32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或者从裸露区域313延伸至裸露区域314的;部分3412a是位于裸露区域314内沿周向延伸的弧形。
在该实施例中,裸露区域314的长度大于裸露区域313的长度;裸露区域313的长度大约1~3mm;裸露区域314的长度大约3~6mm。
则在装配中,加热器30通过将导电元件分别抵靠或结合于电极元件331a的部分3312a、电极元件341a的部分3412a进而形成导电,而后再于导电元件上焊接引线等连接至电路板140。在实施中,配合该电极元件331a和电极元件341a的导电元件可以是长条形、纵长的薄片、或者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CN215958354U号中提供了的导电元件的形状和结构、以及装配、固定等的细节,上述文献全文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对应于以上加热器30所具有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电路板140可以通过开关管例如三极管或MOS管等选择性地将电极涂层331/电极片332、电极涂层341/电极片342、电极涂层351/电极片352中的任意两个分别连接至电芯130的正极和负极,从而使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同时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时,还使其中的一个的加热速度或功率大于其他的两个。
进一步地图6至图8示出了不同的供电方式中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同时工作的示意图。其中:
或者又例如在图6中,将电极涂层331/电极片332可操作地通过开关管等连接至电芯130的正极、以及将电极涂层341/电极片342连接至负极。此时,形成沿从电极涂层331沿周向流经红外发射层321至电极涂层341的电流i11,以及形成从电极涂层331沿周向依次流经红外发射层323和红外发射层322至电极涂层341的电流i12。此时红外发射层323和红外发射层322是通过电极涂层351形成串联的;以及红外发射层321是与串联的红外发射层323和红外发射层322并联的。此时,形成电流i11的红外发射层321是劣弧(弧度小于π),而形成电流i12的串联的红外发射层323和红外发射层322是优弧(弧度大于π)。此时,当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的材质、形状、厚度都相同时,显然地流经红外发射层321的电流i11是流经串联的红外发射层323和红外发射层322的电流i12的两倍,则使得红外发射层321的功率是红外发射层322和/或红外发射层323的功率的4倍。此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红外发射层321所包围的区域1100,比被红外发射层322所包围的区域1200和/或被红外发射层323所包围的区域1300更快地或更高温度或更高功率地加热。以及此时,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3的功率基本是相同的。
或者又例如在图7中,将电极涂层341/电极片342可操作地通过开关管等连接至电芯130的正极、以及将电极涂层351/电极片352连接至负极。此时,形成从电极涂层341沿周向流经红外发射层322至电极涂层351的电流i11a,以及形成从电极涂层341沿周向依次流经红外发射层321和红外发射层323至电极涂层351的电流i12a。此时,红外发射层321和红外发射层323是通过电极涂层331形成串联的;以及红外发射层322是与串联的红外发射层321和红外发射层323并联的。此时红外发射层322的工作功率是红外发射层321和/或红外发射层323的功率的4倍。此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红外发射层322所包围的区域1200,比被红外发射层321所包围的区域1100和/或被红外发射层323所包围的区域1300更快地或更高温度或更高功率地加热。
或者又例如在图8中,将电极涂层351/电极片352可操作地通过开关管等连接至电芯130的正极、以及将电极涂层331/电极片332连接至负极。此时,形成从电极涂层351沿周向流经红外发射层323至电极涂层331的电流i11b,以及形成从电极涂层351沿周向依次流经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1至电极涂层331的电流i12b。此时,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1是通过电极涂层341形成串联的;以及红外发射层323是与串联的红外发射层322和红外发射层321并联的。此时红外发射层323的工作功率是红外发射层322和/或红外发射层321的功率的4倍。此时,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红外发射层323所包围的区域1300,比被红外发射层322所包围的区域1200和/或被红外发射层321所包围的区域1100更快地或更高温度或更高功率地加热。
基于以上,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控制加热器30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加热的控制方法。还能通过选择性地将加热器30与电芯130的接入方式,可以在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同时加热时,使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中的一个能加热更快或温度更高或功率更大。
进一步地例如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不同区域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曲线的示意图;其中,其中,曲线S1是区域1100被红外发射层321加热的温度曲线,曲线S2是区域1200被红外发射层322加热的温度曲线,曲线S3是区域1300被红外发射层323加热的温度曲线。根据图9所示,加热过程包括:
在第一时间阶段(0~t1时间),可以按照图6所示的方式使电芯130对加热器30供电,使区域1100比区域1200和/或区域1300更快地加热;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使区域1100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例如是温度T1,而区域1200和/或区域1300的加热温度或当前温度是低于第一目标温度的;
在第二时间阶段(t1~t2时间),可以按照图7所示的方式使电芯130对加热器30供电,使区域1200比区域1100和/或区域1300更快地加热;则在第二时间阶段内区域1200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例如温度T2,区域1300的加热温度或当前温度是低于第二目标温度的;
在第三时间阶段(t2~t3时间),可以按照图8所示的方式使电芯130对加热器30供电,使区域1300比区域1100和/或区域1200更快地加热;则在第三时间阶段内区域1300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例如温度T3;以及在t3时间的能使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被加热至温度基本相近或趋于接近的程度;
在第四时间阶段(t3~t4时间或结束),以较短的时间或频率循环切换图6至图8所示的供电方式,使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基本被以温度相当地加热至t4时间或结束。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不同的阶段通过调整各红外发射层321/红外发射层322/红外发射层323的电极元件,进而使其中的一个区域比另外两个区域能更快或更大功率地被加热。
在第四时间阶段中,例如以200ms、500ms、1s或2s等的频率循环地按照图6、图7和图8中的供电方式进行切换,进而使得在该阶段中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的加热温度基本相当,或者它们的加热温度的差值保持低于20℃。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温度、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三目标温度可以是逐渐提升的;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温度T1可以设置为220~250℃,第二目标温度T2可以设置为240℃~270℃,第三目标温度T3可以设置为260~350℃。以及在以上实施例中,在第四时间阶段中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的温度基本都被保持于第三目标温度。
以及根据图9所示,在第一时间阶段中,区域1200和区域1300被加热的升温速度是小于区域1100的。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中区域1200和区域1300被加热的温度低于区域1200和区域1300内的挥发性物质的大量挥发温度,进而在第一时间阶段仅将区域1200和区域1300进行预热而不足以使区域1200和区域1300大量地生成气溶胶。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温度T1、第二目标温度T2和第三目标温度T3可以是相同的。又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温度T1、第二目标温度T2和第三目标温度T3是依次逐渐降低的。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10~60s;第二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20~40s;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10~30s;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60~150s。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于第一时间阶段和/或第二时间阶段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或者第一时间阶段的长度大于第二时间阶段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加热可以具有第一时间阶段、第二时间阶段、第三时间阶段和第四时间阶段中的一个或几个;例如可以仅具有第一时间阶段、第二时间阶段和第三时间阶段的加热过程,而不具有第四时间阶段的过程。又或者仅具有第一时间阶段和第四时间阶段的加热过程,而不具有第二时间阶段和第三时间阶段的加热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第二时间阶段、第三时间阶段和第四时间阶段是连续的。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第二时间阶段、第三时间阶段和第四时间阶段是非连续的或间隔的。
或者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控制气雾生成装置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加热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阶段,使加热器30的红外发射层321以功率P10加热区域1100、红外发射层322以功率P20加热区域1200、使红外发射层323以功率P30加热区域1300;功率P10大于功率P20,和/或功率P10大于功率P30,和/或功率P20基本等于功率P30;
在第二时间阶段,使加热器30的红外发射层321以功率P40加热区域1100、红外发射层322以功率P50加热区域1200、红外发射层323以功率P60加热区域1300;和/或,功率P50大于功率P40,和/或功率P50大于功率P60,和/或功率P50基本等于功率P10,功率P40基本等于功率P60;以及和/或,功率P40、功率P60、功率P20和功率P30基本相同;以及和/或,功率P40和/或功率P60小于功率P10;
在第三时间阶段,使加热器30的红外发射层321以功率P70加热区域1100、红外发射层322以功率P80加热区域1200、红外发射层323以功率P90加热区域1300;和/或,功率P90大于功率P70,和/或功率P90大于功率P80,和/或,功率P90基本等于功率P10或功率P50;和/或,功率P70基本等于功率P80。
或者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控制气雾生成装置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加热的方法,参见图11所示,包括:
S100,在第一时间阶段,按照对区域1100比区域1200和/或区域1300更快或更高温度或更大功率地进行加热;
S200,在第二时间阶段,按照对区域1200比区域1100和/或区域1300更快或更高温度或更大功率地进行加热;
S300,在第三时间阶段,按照对区域1300比区域1100和/或区域1200更快或更高温度或更大功率地进行加热。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第二时间阶段和第三时间阶段是连续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第二时间阶段和第三时间阶段是不连续地,或者第一时间阶段和第二时间阶段是间隔的,或者第二时间阶段和第三时间阶段是间隔的。
以及在以上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始终是被同时加热的。即加热器30基本是不能够选择性地或仅独立地加热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中的一个或两个的。
或者图10又示出了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以上加热器30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区域1100、区域1200和区域1300进行加热的示意图;图10中曲线S1是区域1100被红外发射层321加热的温度曲线,曲线S2是区域1200被红外发射层322加热的温度曲线,曲线S3是区域1300被红外发射层323加热的温度曲线。
在该图10所示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温度、第二目标温度和第三目标温度基本相同,大约均为240℃。在该图10所示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100~150s;第二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20~30s;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40~120s;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60~150s。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130s,第二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25s;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100s;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120s。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于第一时间阶段和/或第二时间阶段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阶段的长度大于第二时间阶段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例中,以上加热器30包括:
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阻加热元件、第二电阻加热元件和第三电阻加热元件;其中:
第一电阻加热元件被布置成以围绕和加热区域1100;
第二电阻加热元件被布置成以围绕和加热区域1200;
第三电阻加热元件被布置成以围绕和加热区域1300。
或者图10示出了又一个变化实施例的加热器30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加热器30b包括:
可透红外的基体31b,被构造成围绕或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管状的形状;
红外发射层32b,形成于基体31b上;基本是在周向上闭合的环形;
沿周向间隔布置或结合于红外发射层32b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元件,例如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进而由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将红外发射层32b分隔形成位于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的虚拟连线m两侧的红外发射区域321b和红外发射区域322b。
在实施例中,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沿加热器30b和/或红外发射层32b的径向方向是非对称布置的;或者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被布置成具有绕加热器30b的中心轴线O旋转180°的非对称性。或者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之间的间距d1是小于红外发射层32b或加热器30b的外径D的。进而使得红外发射区域321b在周向上的弧度是劣弧,而红外发射区域322b在周向上的弧度是优弧。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中,红外发射区域321b的劣弧弧度介于π/9~8π/9;即角度大约介于20~160°。相应地,红外发射区域322b的优弧弧度介于10π/9~17π/9;即角度大约介于200~340°。
进而在实施中,通过将电极元件341b和电极元件351b中的一个连接至电芯130的正极,另一个连接至负极;则在工作中,红外发射区域321b的功率或加热速度是大于红外发射区域322b的;进而使得在工作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被红外发射区域321b所围绕的区域1100b比被红外发射区域322b所围绕的区域1200b能更快地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
电芯,以用于向所述加热器提供功率;
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不能够仅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或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被构造成仅能同时加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没有在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之外的更多加热区域;
和/或,所述加热器仅包括三个加热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加热更快或更大功率的一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另外加热更慢或更小功率两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之和大于π。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第三加热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通过选择性地改变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的电连接关系的方式,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成能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两个进行串联后、再与另一个进行并联,进而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串联的两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另一个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依次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仅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两个进而对所述加热器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任意两个均是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方向非对称布置的;
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任意两个均具有绕所述加热器的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元件是红外加热元件或电阻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
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
以及形成或结合于所述基体上的红外发射层;
围绕所述基体的周向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并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以及由所述红外发射层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的部分界定所述第三加热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中对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或第三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第三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加热区域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第二加热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和/或,在所述第二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和/或,在所述第三时间阶段中,所述电路提供给所述第三加热区域的功率基本是提供给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功率的四倍。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以第三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三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以第五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六功率进行加热。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第三加热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使所述第三加热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阶段为100~150s;
和/或,所述第二时间阶段为20~30s;
和/或,第三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60~120s;
和/或,第四时间阶段的长度大约为60~150s。
20.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且能选择性地对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一区域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二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二区域以第三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在第三时间阶段对所述第三区域以第五功率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基本相同的第六功率进行加热。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24.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芯提供给所述加热器提供的功率以同时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以及,在第一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一区域加热至第一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低于第一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二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二区域加热至第二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三区域低于第二目标温度;以及在第三时间阶段将所述第三区域加热至第三目标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低于所述第三目标温度。
25.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以及,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仅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中的两个进而对所述加热器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中的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快或更大功率地加热。
27.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室,至少部分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至少包括: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以用于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一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二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方向是非对称布置的;
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具有绕所述加热器的中心轴线旋转180°的非对称性。
29.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管状,且至少包括:
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和第三加热元件;以及,
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第三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二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所述第三加热元件至少部分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第一电极元件之间,以在使用中能由所述第三电极元件和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在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引导电流。
30.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被构造成管状,且至少包括:
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及,围绕所述腔室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以用于沿所述加热器的周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上引导电流;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一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小于π;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元件和第二电极元件的虚拟连线的第二侧,且沿所述加热器周向的弧度大于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5176.0U CN218354633U (zh) | 2022-08-12 | 2022-08-12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5176.0U CN218354633U (zh) | 2022-08-12 | 2022-08-12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54633U true CN218354633U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6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35176.0U Active CN218354633U (zh) | 2022-08-12 | 2022-08-12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5463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32446A1 (zh) * | 2022-08-12 | 2024-02-15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WO2024199035A1 (zh) * | 2023-03-24 | 2024-10-03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WO2024212816A1 (zh) * | 2023-04-11 | 2024-10-1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8-12 CN CN202222135176.0U patent/CN2183546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32446A1 (zh) * | 2022-08-12 | 2024-02-15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WO2024199035A1 (zh) * | 2023-03-24 | 2024-10-03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WO2024212816A1 (zh) * | 2023-04-11 | 2024-10-1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354633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RU2697103C2 (ru) |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аэрозоля | |
JP7528069B2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加熱チャンバ | |
CN218999525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KR102056419B1 (ko) | 향상된 히터를 구비한 전기적으로 가열되는 흡연 시스템 | |
KR20240052071A (ko) | 가열식 겔 용기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 |
CN215347057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 |
CN117582036A (zh) | 可抽吸材料加热设备和加热可抽吸材料的方法 | |
CN213604404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红外发射器 | |
WO2022095900A1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1139786A1 (zh) | 气雾生成装置 | |
CN218073524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EP4449910A1 (en) | Heater and cigarette utensil comprising same | |
US20230055048A1 (en) |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infrared emitter | |
CN220109135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EP4199649B1 (en) | Surface heating heater pipe | |
CN117617569A (zh)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
CN220109139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CN117617570A (zh)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
CN219182812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CN221430312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CN118805973A (zh)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
CN118844677A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CN118787142A (zh) | 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控制方法 | |
CN220875944U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