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2420U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2420U
CN218352420U CN202222921964.2U CN202222921964U CN218352420U CN 218352420 U CN218352420 U CN 218352420U CN 202222921964 U CN202222921964 U CN 202222921964U CN 218352420 U CN218352420 U CN 218352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nged above
bevel gear
heat dissipation
rotating shaf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19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兴
钱白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iqiao Electromechanical Hydrau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iqiao Electromechanical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iqiao Electromechanical Hydrau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iqiao Electromechanical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19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2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2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2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包括放大器,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外壳,且外壳下方设置有防尘架,所述防尘架上方设置有防尘结构,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减震结构,且减震结构上方设置有放大器,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该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设置有防尘结构,通过第一防尘网、第二防尘网和磁条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外部的灰尘进行阻挡。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背景技术
现今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市场上的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在使用中散热性能不高,在温度过高后回影响伺服放大器的工作,在进行散热时,不能有效的防止灰尘进人放大器内部,在工作期间所产生的震动不能很好的缓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散热性能不高,在温度过高后回影响伺服放大器的工作,在进行散热时,不能有效的防止灰尘进人放大器内部,在工作期间所产生的震动不能很好的缓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包括放大器,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外壳,且外壳下方设置有防尘架,所述防尘架上方设置有防尘结构,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减震结构,且减震结构上方设置有放大器,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防尘外壳、第一防尘网、合页、第二防尘网、磁条和把手,所述防尘架上方设置有防尘外壳,且防尘外壳上方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防尘外壳上方设置有合页,所述防尘外壳上方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防尘外壳上方设置有磁条,所述防尘外壳上方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固定设置在防尘外壳上,所述防尘外壳竖直中心线上设置有合页,所述防尘外壳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磁条,所述防尘结构有若干个,且固定在每个散热仓上。
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软管、减震弹簧、阻尼管、凹槽橡胶垫、减震杆、防护板、冷却板、通风口、橡胶垫、档杆、滑槽,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阻尼管,且阻尼管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方设置有软管,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凹槽橡胶垫,且凹槽橡胶垫上方设置有减震杆,所述放大器上方设置有防护板,且防护板上方设置有冷却板,所述防护板上方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上方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阻尼管上方设置有档杆,所述放大器上方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放大器上方设置的滑槽与阻尼管相匹配,所述软管和减震弹簧第一固定设置在防护板下方,且软管和减震弹簧关于放大器的竖直中心线对称,所述减震杆第一固定设置在防护板下方,且减震杆与凹槽橡胶垫相匹配,所述橡胶垫有若干个,且关于放大器竖直中心线对称,所述通风口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电机仓、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斜齿轮、第一伞齿轮、第一转杆、第一固定块、第一散热叶、第一散热仓、链条、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二转杆、第二固定块、第二散热叶、第二散热仓、第二电机仓、第二电机、第三转轴、第三斜齿轮、第三伞齿轮、第四转轴、第四伞齿轮、第四斜齿轮、第三转杆、第三固定块、第三散热叶、第三散热仓、第一旋转仓、第五斜齿轮、第五伞齿轮、第五转轴、第六伞齿轮、第六斜齿轮、第四转杆、第四固定块、第四散热叶、第四散热仓和第二旋转仓,所述外壳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仓,且第一电机仓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仓,且第一散热仓上方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方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转杆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叶,所述第一齿轮上方设置有链条,且链条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第二散热仓,且第二散热仓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上方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转杆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第二散热叶,所述外壳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仓,且第二电机仓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方设置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三斜齿轮,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仓,且第一旋转仓上方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上方设置有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一旋转仓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仓,且第三散热仓上方设置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上方设置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三转杆上方设置有第三固定块,且第三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叶,所述第三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五斜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五伞齿轮,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第四转轴,且第四转轴上方合作有第六伞齿轮,所述第二旋转仓上方设置有第四散热仓,且第四散热仓上方设置有第四转杆,所诉第四转杆上方设置有第六斜齿轮,所述第四转杆上方设置有第四固定块,且第四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第四散热叶。
优先的,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齿和,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相齿和,所述第三斜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相齿和,所述第四伞齿轮与第四斜齿轮相齿和,所述第五斜齿轮与第五伞齿轮相匹配,所述第六伞齿轮与第六斜齿轮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用新型设置有防尘结构,在进行散热时,将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通过合页进行合并,通过磁条的磁力,防止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自行打开,再将防尘外壳放置在防尘架上,每个散热仓口都安装的有防尘结构,需要更换清洗防尘网时,通过把手拿出防尘外壳即可。
2、实用新型设置有减震结构,在放大器工作时,放大器通过滑槽安装在阻尼管上,放大器底部与软管和减震弹簧连接,且放大器底部安装的有减震杆和凹槽橡胶垫,在产生振动时,通过减震弹簧和减震杆来进行缓冲,防止放大器受到振动的影响。
3、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结构,在放大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口排到外壳内,在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一散热叶、第二散热叶、第三散热叶和第四散热叶开始转动,将外壳内部的热空气排到外部,在放大器上安装的也有冷却板,可以提供一个额外的降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通孔;3、防尘结构;301、防尘外壳;302、第一防尘网;303、合页;304、第二防尘网;305、磁条;306、把手;4、外壳;5、减震结构;501、软管;502、减震弹簧;503、阻尼管;504、凹槽橡胶垫;505、减震杆;506、防护板;507、冷却板;508、通风口;509、橡胶垫;510、档杆;511、滑槽;6、放大器;7、散热结构;701、第一电机仓;702、第一电机;703、第一转轴;704、第一齿轮;705、第一斜齿轮;706、第一伞齿轮;707、第一转杆;708、第一固定块;709、第一散热叶;710、第一散热仓;711、链条;712、第二转轴;713、第二齿轮;714、第二斜齿轮;715、第二伞齿轮;716、第二转杆;717、第二固定块;718、第二散热叶;719、第二散热仓;720、第二电机仓;721、第二电机;722、第三转轴;723、第三斜齿轮;724、第三伞齿轮;725、第四转轴;726、第四伞齿轮;727、第四斜齿轮;728、第三转杆;729、第三固定块;730、第三散热叶;731、第三散热仓;732、第一旋转仓;733、第五斜齿轮;734、第五伞齿轮;735、第五转轴;736、第六伞齿轮;737、第六斜齿轮;738、第四转杆;739、第四固定块;740、第四散热叶;741、第四散热仓;742、第二旋转仓;8、防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包括放大器4,底座1上方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下方设置有防尘架8,防尘架8上方设置有防尘结构3,底座1上方设置有通孔2,外壳4上方设置有减震结构5,且减震结构5上方设置有放大器6,外壳4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7,该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设置有防尘结构3,通过第一防尘网302、第二防尘网304和磁条305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外部的灰尘进行阻挡;
防尘架8上方设置有防尘结构3,防尘结构3包括防尘外壳301、第一防尘网302、合页303、第二防尘网304、磁条305和把手306,防尘架8上方设置有防尘外壳301,且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第一防尘网302,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合页303,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第二防尘网304,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磁条305,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把手306,第一防尘网302和第二防尘网304固定设置在防尘外壳301上,防尘外壳301竖直中心线上设置有合页303,防尘外壳301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磁条305,防尘结构3有若干个,且固定在每个散热仓上,在进行散热时,将第一防尘网302和第二防尘网304通过合页303进行合并,通过磁条305的磁力,防止第一防尘网302和第二防尘网304自行打开,再将防尘外壳301放置在防尘架8上,每个散热仓口都安装的有防尘结构3,需要更换清洗防尘网时,通过把手306拿出防尘外壳301即可。
外壳4上方设置有减震结构5,且减震结构5上方设置有放大器6,减震结构5包括软管501、减震弹簧502、阻尼管503、凹槽橡胶垫504、减震杆505、防护板506、冷却板507、通风口508、橡胶垫509、档杆510和滑槽511,外壳4上方设置有阻尼管503,且阻尼管503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502,减震弹簧502上方设置有软管501,外壳4上方设置有凹槽橡胶垫504,且凹槽橡胶垫504上方设置有减震杆505,放大器6上方设置有防护板506,且防护板506上方设置有冷却板507,防护板506上方设置有橡胶垫509,且橡胶垫509上方设置有通风口508,阻尼管503上方设置有档杆510,放大器6上方设置有滑槽511,放大器6上方设置的滑槽511与阻尼管503相匹配,软管501和减震弹簧502第一固定设置在防护板506下方,且软管501和减震弹簧502关于放大器6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减震杆505第一固定设置在防护板506下方,且减震杆505与凹槽橡胶垫504相匹配,橡胶垫509有若干个,且关于放大器6竖直中心线对称,通风口508有若干个,在放大器6工作时,放大器6通过滑槽511安装在阻尼管503上,放大器6底部与软管501和减震弹簧502连接,且放大器6底部安装的有减震杆505和凹槽橡胶垫504,在产生振动时,通过减震弹簧502和减震杆505来进行缓冲,防止放大器6受到振动的影响。
外壳4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7,散热结构7包括第一电机仓701、第一电机702、第一转轴703、第一齿轮704、第一斜齿轮705、第一伞齿轮706、第一转杆707、第一固定块708、第一散热叶709、第一散热仓710、链条711、第二转轴712、第二齿轮713、第二斜齿轮714、第二伞齿轮715、第二转杆716、第二固定块717、第二散热叶718、第二散热仓719、第二电机仓720、第二电机721、第三转轴722、第三斜齿轮723、第三伞齿轮724、第四转轴725、第四伞齿轮726、第四斜齿轮727、第三转杆728、第三固定块729、第三散热叶730、第三散热仓731、第一旋转仓732、第五斜齿轮733、第五伞齿轮734、第五转轴735、第六伞齿轮736、第六斜齿轮737、第四转杆738、第四固定块739、第四散热叶740、第四散热仓741和第二旋转仓742,外壳4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仓701,且第一电机仓701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702,第一电机702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703,且第一转轴703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704,第一转轴703上方设置有第一斜齿轮705,外壳4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仓710,且第一散热仓710上方设置有第一转杆707,第一转杆707上方设置有第一伞齿轮706,第一转杆707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708,且第一固定块708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叶709,第一齿轮704上方设置有链条711,且链条711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713,第二齿轮713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712,且第二转轴712上方设置有第二斜齿轮714,外壳4下方设置有第二散热仓719,且第二散热仓719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杆716,第二转杆716上方设置有第二伞齿轮715,第二转杆716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717,且第二固定块717上方设置有第二散热叶718,外壳4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仓720,且第二电机仓720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721,第二电机721上方设置有第三转轴722,且第三转轴722上方设置有第三斜齿轮723,外壳4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仓732,且第一旋转仓732上方设置有第四转轴725,第四转轴725上方设置有第三伞齿轮724,第四转轴725上方设置有第四伞齿轮726,第一旋转仓732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仓731,且第三散热仓731上方设置有第三转杆728,第三转杆(728)上方设置有第四斜齿轮727,第三转杆728上方设置有第三固定块729,且第三固定块729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叶730,第三转轴722上方设置有第五斜齿轮733,第五转轴735上方设置有第五伞齿轮734,外壳4上方设置有第五转轴735,且第五转轴735上方合作有第六伞齿轮736,第二旋转仓742上方设置有第四散热仓741,且第四散热仓741上方设置有第四转杆738,第四转杆738上方设置有第六斜齿轮737,第四转杆738上方设置有第四固定块739,且第四固定块739上方设置有第四散热叶740,第一伞齿轮706与第一斜齿轮705相齿和,第二斜齿轮714与第二伞齿轮715相齿和,第三斜齿轮723与第三伞齿轮724相齿和,第四伞齿轮726与第四斜齿轮727相齿和,第五斜齿轮733与第五伞齿轮734相匹配,第六伞齿轮736与第六斜齿轮737相匹配,在放大器6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口508排到外壳4内,在通过第一电机702和第二电机721的工作,使第一散热叶709、第二散热叶718、第三散热叶730和第四散热叶740开始转动,将外壳4内部的热空气排到外部,在放大器6上安装的也有冷却板507,可以提供一个额外的降温装置。
工作原理:首先,将外壳4安装在底座1上,在将防尘外壳301通过通孔2安装在防尘架8上,
然后,将放大器6通过滑槽511安装在阻尼管503上,在放大器6的底部安装的有软管501和减震弹簧502,且在放大器6的底部安装的还有减震杆505和凹槽橡胶垫509,在放大器6上安装的有冷却板507和防护板506,在冷却板507和防护板506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508来进行散热,在放大器6左侧和右侧设置有橡胶垫509,通过橡胶垫509与第一旋转仓732和第二旋转仓742相接触,在橡胶垫509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508来进行通风,
随后,外壳4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仓701,在第一电机仓70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702,第一电机702通过第一转轴703带动第一斜齿轮705转动,第一斜齿轮705与第一伞齿轮706相齿和,在第一伞齿轮706上设置有第一转杆707,在第一转杆707上通过第一固定块708设置有第一散热叶709,通过第一斜齿轮705与第一伞齿轮706的齿和,带动第一散热叶709转动,第一转轴703通过第一齿轮704和链条711带动第二齿轮713转动,第二齿轮713设置在第二转轴712上,第二转轴712通过第二斜齿轮714带动第二伞齿轮715转动,在第二伞齿轮715上设置有第二转杆716,在第二转杆716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717,且在第二固定块717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叶718,通过第二斜齿轮714和第二伞齿轮715的齿和,带动第二散热叶718转动,
当温度还是将不下来时,第二电机仓720中的第二电机721开始工作,通过第三转轴722带动第三斜齿轮723转动,在第一旋转仓732中设置有第四转轴725,第四转轴725通过第三伞齿轮724和第三斜齿轮723的齿和转动,第四转轴725上的第四伞齿轮726和第四斜齿轮727相齿和,来带动第三转杆728转动,在第三转杆728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块729和第三散热叶730,通过第三转杆728的转动带动第三散热叶730转动,第三转轴722上设置有第五斜齿轮733,在第二旋转仓742上设置有第五转轴735,在第五转轴735上设置有第五伞齿轮734,通过第五斜齿轮733和第五伞齿轮734的齿和,带动第五转轴735转动,第四转杆738通过第六伞齿轮736和第六斜齿轮737的齿和来转动,在第四转杆738上设置有第四固定块739和第四散热叶740,第四散热叶740通过第四转杆738转动,
最后,在第一散热仓710、第二散热仓719、第三散热仓731和第四散热仓741上设置有防尘外壳301,防尘外壳301是由第一防尘网302和第二防尘网304通过合页303相合并,在通过磁条305吸住,在更换清洗防尘网时,通过把手306即可拿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包括放大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通孔(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下方设置有防尘架(8),所述防尘架(8)上方设置有防尘结构(3),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减震结构(5),且减震结构(5)上方设置有放大器(6),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结构(3)包括防尘外壳(301)、第一防尘网(302)、合页(303)、第二防尘网(304)、磁条(305)和把手(306),所述防尘架(8)上方设置有防尘外壳(301),且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第一防尘网(302),所述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合页(303),所述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第二防尘网(304),所述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磁条(305),所述防尘外壳(301)上方设置有把手(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网(302)和第二防尘网(304)固定设置在防尘外壳(301)上,所述防尘外壳(301)竖直中心线上设置有合页(303),所述防尘外壳(301)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磁条(305),所述防尘结构(3)有若干个,且固定在每个散热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5)包括软管(501)、减震弹簧(502)、阻尼管(503)、凹槽橡胶垫(504)、减震杆(505)、防护板(506)、冷却板(507)、通风口(508)、橡胶垫(509)、档杆(510)和滑槽(511),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阻尼管(503),且阻尼管(503)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502),所述减震弹簧(502)上方设置有软管(501),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凹槽橡胶垫(504),且凹槽橡胶垫(504)上方设置有减震杆(505),所述放大器(6)上方设置有防护板(506),且防护板(506)上方设置有冷却板(507),所述防护板(506)上方设置有橡胶垫(509),且橡胶垫(509)上方设置有通风口(508),所述阻尼管(503)上方设置有档杆(510),所述放大器(6)上方设置有滑槽(5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6)上方设置的滑槽(511)与阻尼管(503)相匹配,所述软管(501)和减震弹簧(502)第一固定设置在防护板(506)下方,且软管(501)和减震弹簧(502)关于放大器(6)的竖直中心线对称,所述减震杆(505)第一固定设置在防护板(506)下方,且减震杆(505)与凹槽橡胶垫(504)相匹配,所述橡胶垫(509)有若干个,且关于放大器(6)竖直中心线对称,所述通风口(508)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7)包括第一电机仓(701)、第一电机(702)、第一转轴(703)、第一齿轮(704)、第一斜齿轮(705)、第一伞齿轮(706)、第一转杆(707)、第一固定块(708)、第一散热叶(709)、第一散热仓(710)、链条(711)、第二转轴(712)、第二齿轮(713)、第二斜齿轮(714)、第二伞齿轮(715)、第二转杆(716)、第二固定块(717)、第二散热叶(718)、第二散热仓(719)、第二电机仓(720)、第二电机(721)、第三转轴(722)、第三斜齿轮(723)、第三伞齿轮(724)、第四转轴(725)、第四伞齿轮(726)、第四斜齿轮(727)、第三转杆(728)、第三固定块(729)、第三散热叶(730)、第三散热仓(731)、第一旋转仓(732)、第五斜齿轮(733)、第五伞齿轮(734)、第五转轴(735)、第六伞齿轮(736)、第六斜齿轮(737)、第四转杆(738)、第四固定块(739)、第四散热叶(740)、第四散热仓(741)和第二旋转仓(742),所述外壳(4)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仓(701),且第一电机仓(701)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702),所述第一电机(702)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703),且第一转轴(703)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704),所述第一转轴(703)上方设置有第一斜齿轮(705),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仓(710),且第一散热仓(710)上方设置有第一转杆(707),所述第一转杆(707)上方设置有第一伞齿轮(706),所述第一转杆(707)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708),且第一固定块(708)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叶(709),所述第一齿轮(704)上方设置有链条(711),且链条(711)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713),所述第二齿轮(713)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712),且第二转轴(712)上方设置有第二斜齿轮(714),所述外壳(4)下方设置有第二散热仓(719),且第二散热仓(719)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杆(716),所述第二转杆(716)上方设置有第二伞齿轮(715),所述第二转杆(716)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717),且第二固定块(717)上方设置有第二散热叶(718),所述外壳(4)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仓(720),且第二电机仓(720)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721),所述第二电机(721)上方设置有第三转轴(722),且第三转轴(722)上方设置有第三斜齿轮(723),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仓(732),且第一旋转仓(732)上方设置有第四转轴(725),所述第四转轴(725)上方设置有第三伞齿轮(724),所述第四转轴(725)上方设置有第四伞齿轮(726),所述第一旋转仓(732)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仓(731),且第三散热仓(731)上方设置有第三转杆(728),所述第三转杆(728)上方设置有第四斜齿轮(727),所述第三转杆(728)上方设置有第三固定块(729),且第三固定块(729)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叶(730),所述第三转轴(722)上方设置有第五斜齿轮(733),所述第五转轴(735)上方设置有第五伞齿轮(734),所述外壳(4)上方设置有第五转轴(735),且第五转轴(735)上方合作有第六伞齿轮(736),所述第二旋转仓(742)上方设置有第四散热仓(741),且第四散热仓(741)上方设置有第四转杆(738),所诉第四转杆(738)上方设置有第六斜齿轮(737),所述第四转杆(738)上方设置有第四固定块(739),且第四固定块(739)上方设置有第四散热叶(7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齿轮(706)与第一斜齿轮(705)相齿和,所述第二斜齿轮(714)与第二伞齿轮(715)相齿和,所述第三斜齿轮(723)与第三伞齿轮(724)相齿和,所述第四伞齿轮(726)与第四斜齿轮(727)相齿和,所述第五斜齿轮(733)与第五伞齿轮(734)相匹配,所述第六伞齿轮(736)与第六斜齿轮(737)相匹配。
CN202222921964.2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Active CN218352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1964.2U CN2183524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1964.2U CN2183524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2420U true CN21835242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1964.2U Active CN2183524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2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97434U (zh) 一种煤矿电机用高效散热降温装置
CN212210698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用电机
CN212811463U (zh) 一种具备减震缓冲功能的节能环保电机
CN211429075U (zh) 一种电机安装用防护罩
CN21115063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安装架
CN218352420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伺服放大器
CN210724178U (zh) 一种继电保护器用防尘保护装置
CN211240491U (zh) 一种防潮防尘的电子通讯装置
CN216409280U (zh) 一种中央空调降噪系统
CN215269282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减震装置
CN213585423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永磁电机
CN209786566U (zh) 一种可调散热型防盗减震电力柜
CN212323857U (zh) 一种具备保护功能的电机
CN211792436U (zh) 一种大功率波长转换控制设备
CN210781852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板
CN211152114U (zh) 一种高度集成路由器芯片
CN211116478U (zh) 一种防震效果好的空压机
CN212518111U (zh) 一种新型电力柜
CN210111395U (zh) 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配电箱
CN113207248A (zh) 一种变频器箱体组件
CN220323853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11377755U (zh) 一种水库闸门电机的防护结构
CN219760748U (zh) 一种电机防护用安装底座
CN214376207U (zh) 一种家用计算机防尘降噪支撑架
CN216714769U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用低噪音蒸发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