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1374U -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 Google Patents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1374U
CN218351374U CN202222413088.2U CN202222413088U CN218351374U CN 218351374 U CN218351374 U CN 218351374U CN 202222413088 U CN202222413088 U CN 202222413088U CN 218351374 U CN218351374 U CN 21835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output shaft
base
pull rod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30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军
霍炳君
齐辉
孙文龙
李文洋
柴晓宇
吴昊
唐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30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连接杆和传动部件,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杆的轴向与输出轴的轴向垂直,连接杆的第一端与输出轴铰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的第一端铰接,传动部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极柱组件的绝缘拉杆的第一端铰接,绝缘拉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动触头,以当输出轴转动时,通过连接杆驱使传动部件的第二端摆动,进而驱使绝缘拉杆带动动触头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在极柱组件的极柱内的静触头。本申请的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背景技术
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主要功能是电气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可靠的开断及关合短路故障,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及机械寿命直接影响断路器克服线路故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现有的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其包括:输出轴,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轴向与输出轴的轴向垂直,连接杆的第一端与输出轴铰接;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杆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的第一端铰接,传动部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极柱组件的绝缘拉杆的第一端铰接,绝缘拉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动触头,以当输出轴转动时,通过连接杆驱使传动部件的第二端摆动,进而驱使绝缘拉杆带动动触头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在极柱组件的极柱内的静触头,以实现合闸或分闸。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传动部件为多个,多个传动部件均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并沿传动轴的轴向间隔分布;其中,多个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部件,第一传动部件的第一端用于与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多个传动部件用于与多个极柱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传动部件的第二端用于与相应的极柱组件的绝缘拉杆的第一端铰接,以当各个传动部件的第二端摆动时,驱使相应的极柱组件的绝缘拉杆沿其轴向运动,进而带动该极柱组件的绝缘拉杆上的动触头靠近或远离该极柱组件的静触头。
进一步地,传动部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板,各个传动板均为条形板;第一垫块,第一垫块设置在两个传动板之间,第一垫块相对于两个传动板均可转动地设置,第一垫块位于传动部件的第二端并用于与绝缘拉杆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当第二传动部件为一个时,第二传动部件的第一端用于与分闸簧组件的导杆的第一端铰接,以当第二传动部件摆动时,驱使导杆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分闸簧组件的套设在导杆上的分闸弹簧被压缩或释放;当第二传动部件为多个时,多个第二传动部件用于与多个分闸簧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传动部件的第一端用于与相应的分闸簧组件的导杆的第一端铰接,以当各个第二传动部件摆动时,驱使相应的分闸簧组件的导杆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该分闸簧组件的套设在导杆上的分闸弹簧被压缩或释放。
进一步地,传动部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板,各个传动板均为条形板;两个传动板均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第二传动部件还包括第二垫块,第二垫块设置在两个传动板之间,第二垫块相对于两个传动板均可转动地设置,第二垫块位于第二传动部件的第一端并用于与导杆的第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基座,其包括:底座机壳,底座机壳具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预设开口,预设开口用于供绝缘拉杆穿设;上述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传动部件位于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底座机壳还具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开口,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位于安装腔的外侧,传动机构的连接杆穿设在安装开口中。
进一步地,底座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预设开口和安装开口均设置在底座机壳的上部;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用于与操动机构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轴转动;底座机壳包括:壳本体;凸设在壳本体的顶面的第一凸台结构,第一凸台结构位于预设开口的周向外侧,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为极柱组件的极柱的安装面;凸设在壳本体的顶面的第二凸台结构,第二凸台结构环绕安装开口的周向设置,第二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为操动机构的操动机壳的安装面;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和第二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断路器基座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并套设在传动机构的传动轴上;和/或传动轴的端部穿设在底座机壳上,传动轴的端部和底座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轴承座;其中,轴承座包括轴承基座和多个滚子,轴承基座上设置有通过孔,多个滚子沿通过孔的周向依次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子围成供传动轴穿设的穿设孔,各个滚子的转动轴线均与传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连接杆和传动部件,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杆的轴向与输出轴的轴向垂直;沿连接杆的轴向,连接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杆的第一端与输出轴铰接,连接杆的第一端和输出轴的铰接轴线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与输出轴的轴向垂直;连接杆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的第一端铰接,连接杆的第二端和传动部件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以当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通过连接杆驱使传动部件的第二端摆动;传动部件的摆动轴线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部件的摆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必然与传动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传动部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极柱组件的绝缘拉杆的第一端铰接,即沿绝缘拉杆的轴向,绝缘拉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件的第二端和绝缘拉杆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传动部件的摆动轴线平行,绝缘拉杆的轴向与输出轴的轴向垂直;绝缘拉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动触头,当传动部件的第二端摆动时,驱使绝缘拉杆沿其轴向运动,绝缘拉杆带动动触头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在极柱组件的极柱内的静触头,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进而实现合闸或分闸。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基座的传动机构与轴承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断路器基座的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断路器基座的俯视图;其中,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和连接杆未示出;
图5示出了图3中的断路器基座的仰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基座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断路器基座的轴承座去除限位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基座与极柱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基座与分闸簧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断路器基座;10、输出轴;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销轴;20、连接杆;21、第二销轴;30、传动部件;301、第一传动部件;302、第二传动部件;31、传动板;32、第一垫块;321、第一连接柱;322、第一连接孔;33、第二连接部;34、第二垫块;341、第二连接柱;342、第二连接孔;40、传动轴;41、轴承;42、挡圈;50、轴承座;51、轴承基座;511、限位板;512、让位开口;52、滚子;521、穿设孔;55、第一固定孔;56、凸出部;60、底座机壳;61、安装开口;62、预设开口;64、第二凸台;641、第二固定孔;65、第三凸台;66、装配孔;67、壳本体;68、第一凸台;681、第一紧固孔;69、第二凸台结构;691、第二紧固孔;
200、极柱组件;210、绝缘拉杆;230、极柱;240、活动通道;
300、分闸簧组件;310、导杆;320、分闸弹簧;330、第一限位部;340、第二限位部;350、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请参考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10、连接杆20和传动部件30,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杆20的轴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沿连接杆20的轴向,连接杆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与输出轴10铰接,连接杆20的第一端和输出轴10的铰接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部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连接杆20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铰接,连接杆20的第二端和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以当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通过连接杆20驱使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必然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铰接,即沿绝缘拉杆210的轴向,绝缘拉杆2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和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平行,绝缘拉杆210的轴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绝缘拉杆210的第二端连接有动触头,当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时,驱使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运动,绝缘拉杆210带动动触头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在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内的静触头,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进而实现合闸或分闸。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具体地,极柱组件200包括极柱230、绝缘拉杆210、动触头和静触头,极柱230具有活动通道240,静触头固定设置在活动通道240内,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可运动地穿设在活动通道240内,绝缘拉杆210的轴向与活动通道240的延伸方向平行或相同,动触头设置在绝缘拉杆210的第二端;当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运动时,带动动触头靠近或远离静触头。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40,传动部件30为多个,多个传动部件30均固定套设在传动轴40上并沿传动轴40的轴向间隔分布,传动轴40的轴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平行,各个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均与传动轴40的轴向垂直,传动轴40的中心轴线形成各个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其中,多个传动部件30包括第一传动部件301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部件302,即第二传动部件302为一个或多个;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用于与连接杆20的第二端铰接,即当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通过连接杆20驱使第一传动部件301摆动,第一传动部件301带动传动轴4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传动轴40带动所有的第二传动部件302同步摆动。多个传动部件30用于与多个极柱组件20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相应的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铰接,以当各个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时,驱使相应的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运动,进而带动该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上的动触头靠近或远离该极柱组件200的静触头,从而使该极柱组件200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进而实现该极柱组件200的合闸或分闸。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个传动部件30的具体结构,传动部件30包括第一垫块3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板31,各个传动板31均为条形板,各个传动板31的延伸方向均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相同;第一垫块32设置在两个传动板31之间,第一垫块32相对于两个传动板31均可转动地设置,第一垫块32位于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并用于与绝缘拉杆210连接,以实现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与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铰接。
具体地,第一垫块32绕第一轴线相对于两个传动板31可转动地设置,第一轴线与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平行。
具体地,当传动部件30为多个时,各个传动部件30的第一垫块32用于与相应的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连接。
具体地,两个传动板31均固定套设在传动轴40上。
具体地,第一垫块3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柱321,两个第一连接柱321与两个传动板3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连接柱321可转动地穿设在相应的传动板31上,各个第一连接柱321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轴线重合,以实现第一垫块32与两个传动板31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即沿两个传动板31的分布方向,两个第一连接柱321分别设置在第一垫块32的两侧。
具体地,第一垫块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22,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固定穿设在第一连接孔322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传动部件302为一个时,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用于与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的第一端铰接,即沿导杆310的轴向,导杆3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和导杆310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第二传动部件302的摆动轴线平行,导杆310的轴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导杆310上套设有分闸弹簧320,分闸弹簧320的伸缩方向与导杆310的轴向平行或相同,也就是分闸簧组件300包括导杆310和分闸弹簧320;当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时,驱使导杆310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分闸簧组件300的套设在导杆310上的分闸弹簧320被压缩或释放,以当被压缩的分闸弹簧320释放时,可以通过导杆310向第二传动部件302提供驱使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的作用力,进而使第二传动部件302通过传动轴40带动多个传动部件30同步摆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使输出轴10转动以驱使多个传动部件30同步摆动,进而使各个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带动动触头靠近静触头,以进行合闸,此时输出轴10提供合闸驱动力,此合闸过程中,分闸弹簧320被压缩。当被压缩的分闸弹簧320释放后,在分闸弹簧320的弹性作用力下,分闸弹簧320通过导杆310向第二传动部件302提供驱使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的作用力,第二传动部件302通过传动轴40带动多个传动部件30同步摆动,进而使各个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带动动触头远离静触头,以进行分闸,此时分闸弹簧320提供分闸驱动力。
具体地,分闸簧组件30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330和第二限位部340,第一限位部330和第二限位部340沿导杆310的轴向间隔设置,导杆310固定穿设在第一限位部330上;第二限位部340固定设置并具有限位孔350,导杆310穿设在限位孔350内,导杆310的外周壁与限位孔350的孔壁间隔设置,以使导杆310可以相对第二限位部340运动;分闸弹簧320设置在第一限位部330和第二限位部340之间,以当导杆310沿其轴向并沿自第一限位部330至第二限位部340的方向运动时,分闸弹簧320被压缩;当导杆310沿其轴向并沿自第二限位部340至第一限位部330的方向运动时,被压缩的分闸弹簧320逐渐释放。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330位于第二限位部340的靠近导杆310的第二端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传动部件302还包括第二垫块34,第二垫块34设置在两个传动板31之间,第二垫块34相对于两个传动板31均可转动地设置,第二垫块34位于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并用于与导杆310的第一端连接,以实现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与导杆310的第一端铰接。
具体地,第二垫块34绕第二轴线相对于两个传动板31可转动地设置,第二轴线与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平行。
具体地,第二垫块34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柱341,两个第二连接柱341与两个传动板3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连接柱341可转动地穿设在相应的传动板31上,各个第二连接柱341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二轴线重合,以实现第二垫块34与两个传动板31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即沿两个传动板31的分布方向,两个第二连接柱341分别设置在第二垫块34的两侧。
具体地,第二垫块3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42,导杆310的第一端固定穿设在第二连接孔342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传动部件302为多个时,多个第二传动部件302用于与多个分闸簧组件30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用于与相应的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的第一端铰接,以当各个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时,驱使相应的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该分闸簧组件300的套设在导杆310上的分闸弹簧320被压缩或释放;当各个分闸簧组件300的被压缩的分闸弹簧320均被释放时,可以通过各个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向相应的第二传动部件302提供驱使该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的作用力,进而使多个第二传动部件302通过传动轴40共同带动多个传动部件30同步摆动。
具体地,各个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二垫块34用于与相应的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的第一端连接,以使各个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与相应的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的第一端铰接。
具体地,多个传动部件30均与传动轴40焊接;多个传动部件30沿传动轴40的轴向均匀分布。
具体地,对于每个传动部件30,传动部件3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与两个传动板31均连接,以连接两个传动板31。可选地,第二连接部33为连接销,连接销固定穿设在两个传动板31上。
可选地,传动部件30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33,多个第二连接部33沿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间隔分布,各个第二连接部33均与两个传动板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固定套设在输出轴10上;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铰接,以使连接杆2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11与输出轴10铰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为拐臂结构。
具体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销轴12,第一销轴12固定穿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连接杆20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销轴12上,第一销轴12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销轴12的中心轴线与连接杆20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实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铰接。
具体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销轴21,第二销轴21固定穿设在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即第二销轴21固定穿设在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连接杆2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销轴21上,第二销轴21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二销轴21的中心轴线与连接杆20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与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以实现连接杆20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30(即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铰接,即第二销轴21的中心轴线形成连接杆20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
具体地,第一传动部件301的两个传动板31均固定套设在第二销轴21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基座100,如图1至图9所示,断路器基座100包括底座机壳60和上述的传动机构,底座机壳60具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预设开口62,预设开口62用于供绝缘拉杆210穿设,即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可运动地穿设在预设开口62中;传动机构的传动部件30位于安装腔内,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与预设开口62相对设置,以便与绝缘拉杆210连接。
具体地,预设开口62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并与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垂直。
具体地,当传动部件30为多个时,多个传动部件30均位于安装腔内;预设开口62为多个,多个预设开口62与多个极柱组件20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可运动地穿设在相应的预设开口62中。多个预设开口62与多个传动部件3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与相应的预设开口62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机壳60还具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开口61,传动机构的输出轴10位于安装腔的外侧,传动机构的连接杆20穿设在安装开口61中;传动轴40位于安装腔内,第一连接部11位于安装腔的外侧。
具体地,与连接杆20的第二端铰接的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与安装开口61相对设置,即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与安装开口61相对设置,以便于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与连接杆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输出轴10用于与操动机构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驱动组件驱动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具体地,只有当进行合闸操作时,操动机构的驱动组件与输出轴10传动连接,以驱动输出轴1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机壳60为一体成型结构;预设开口62和安装开口61均设置在底座机壳60的上部,即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位于预设开口62的下方,与连接杆20的第二端铰接的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位于安装开口61的下方,也就是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位于安装开口61的下方。底座机壳60包括壳本体67、凸设在壳本体67的顶面的第一凸台结构、以及凸设在壳本体67的顶面的第二凸台结构69,第一凸台结构位于预设开口62的周向外侧,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为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的安装面;即极柱230位于底座机壳60的外侧并安装在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上,并使活动通道240与预设开口62连通。第二凸台结构69环绕安装开口61的周向设置,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为操动机构的操动机壳的安装面;即操动机壳位于底座机壳60的外侧并安装在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上,并使操动机壳的内部腔体与安装开口61连通。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和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现有的断路器的底座机壳多采用钣金焊接方式成型,这种底座机壳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焊接应力无法保证零部件精度、存在焊接污、导致底座机壳的重量较大进而增加了断路器重量负担。且现有的底座机壳是钣金经过多次折弯后形成极柱的安装面和操动机壳的安装面,由于折弯工艺精度无法保证,这就导致极柱的安装面和操动机壳的安装面的相对位置精度较差,产品的机械性能也无法保证。
本申请的底座机壳6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有利于保证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和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即保证极柱230的安装面和操动机壳的安装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保证极柱组件200和操动机构的安装精度。且一体成型的底座机壳60有利于保证底座机壳60的机械稳定性,使底座机壳60不易变形。
具体地,底座机壳60采用精铣工艺加工而成。
具体地,操动机构为弹簧操动机构、或液压操动机构、或电磁永磁操动机构。
具体地,第一凸台结构包括环绕预设开口62的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凸台68,各个第一凸台68均凸设在壳本体67的顶面;多个第一凸台68的凸出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多个第一凸台68的凸出顶面共同形成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
具体地,第一凸台结构的多个第一凸台68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凸台68的凸出顶面上开设有第一紧固孔681,极柱230通过第一紧固孔681固定安装在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上。
具体地,当预设开口62为多个时,第一凸台结构为多个,多个第一凸台结构与多个预设开口62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一凸台结构与多个极柱组件20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为相应的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的安装面;即各个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上,并使各个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的活动通道240与相应的预设开口62连通。多个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具体地,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上设置有沿安装开口6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紧固孔691,操动机壳通过多个第二紧固孔691固定安装在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断路器基座100还包括轴承座50,轴承座50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并套设在传动机构的传动轴40上,即传动轴40可转动地穿设在轴承座50上,以使传动轴40能够相对底座机壳60转动。
具体地,相邻两个传动部件3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轴承座50,即当传动部件30为两个以上时,轴承座50为多个,多个轴承座50沿传动轴40的轴向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多个轴承座50以防止传动轴40沿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晃动。可见,本申请的断路器基座100解决了传统框架底座因滑动摩擦带来的转动不顺滑问题,同时解决了传动焊接框架因焊接变形带来的传动安装孔安装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申请的断路器基座100保证了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及机械寿命。
具体地,针对每个轴承座50的具体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轴承座50包括轴承基座51和多个滚子52,轴承基座51上设置有通过孔,多个滚子52沿通过孔的周向依次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子52围成供传动轴40穿设的穿设孔521,各个滚子52的转动轴线均与传动轴40的中心轴线平行,以降低传动轴40转动时的摩擦系数,加强传动轴40的传动效率,减少传动轴40的疲劳磨损。
具体地,多个滚子52均为圆柱形结构,各个滚子52的中心轴线形成其转动轴线。即各个滚子52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
具体地,轴承座50还包括两个限位板511,各个限位板511上均设置有让位开口512;沿通过孔的轴向,两个限位板511分别设置在轴承基座51的两侧,即两个限位板511分别设置在各个滚子52的两端,两个限位板511上的让位开口512分别位于穿设孔521的两端,各个限位板511上的让位开口512与穿设孔521的相应的一端的端口对接连通,以供传动轴40穿过;通过设置两个限位板511以在多个滚子52的轴向上对多个滚子52进行限位。
具体地,通过孔的孔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通过孔的孔壁向内凸设有凸出部56,凸出部56位于通过孔的上部,凸出部56的凸出端面为弧形面,凸出部56的凸出端面用于与传动轴40的外壁面间隙配合或接触;即凸出部56处不用设置滚子52,将凸出部56的凸出端面设置为弧形面以便于传动轴40的转动。由于在通过孔的孔腔的上部安装滚子52的安装困难较大,故通过设置凸出部56以避免在通过孔的孔腔的上部安装滚子52。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5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5,底座机壳6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641,通过使固定件穿设在第一固定孔55和第二固定孔641内,以使轴承座50和底座机壳60之间相对固定。
可选地,第二固定孔641设置在底座机壳60的上部;具体地,底座机壳60还包括凸设在壳本体67的顶面的第二凸台64,第二固定孔641开设在第二凸台64的凸出顶面。优选地,第二凸台64的凸出顶面与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可选地,轴承座5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55,轴承座50上的各个第一固定孔55与一个第二固定孔641对应设置,并与一个固定件对应设置,以使各个固定件穿设在相应的第一固定孔55和相应的第二固定孔641内。即第二凸台64为多个,多个第二固定孔641一一对应地开设在多个第二凸台64的凸出顶面,多个第二凸台64的凸出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可选地,固定件为螺栓,第一固定孔55为螺纹孔。
可选地,当轴承座50为多个时,底座机壳60上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组,多个第二固定孔组与多个轴承座5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固定孔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孔641,各个第二固定孔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孔与相应的轴承座50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孔55一一对应地设置。即底座机壳60还包括多个凸台部单元,多个凸台部单元与多个第二固定孔组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凸台部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凸台64,各个第二固定孔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地开设在相应的凸台部单元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台64的凸出顶面上;多个凸台部单元的第二凸台64的凸出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40的端部穿设在底座机壳60上,传动轴40的端部和底座机壳60之间设置有轴承41。
具体地,传动轴40的两端的端部均穿设在底座机壳60上,传动轴40的各个端部和底座机壳60之间均设置有轴承41,即传动轴40上套设有两个轴承41。
具体地,轴承41为嵌入式固体自润滑轴承。
具体地,传动轴40上还套设有两个挡圈42,两个挡圈42分别与两个轴承41一一对应地设置,沿传动轴40的轴向,各个挡圈42分别位于相应的轴承41的外侧,以对相应的轴承41起到限位止挡作用。
具体地,底座机壳60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传动轴40的两端的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个安装孔内,各个安装孔的孔壁和相应的传动轴40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轴承41。可选地,两个安装孔均开设在底座机壳60的侧部。
本申请的断路器基座100通过轴承座50和轴承41的设置,使得传动轴40的安装工艺简单化,进而减少了传动机构整体安装的复杂性,提高了传动轴40的装配效率;并且,还减少了传动轴40的受力强度,保证了传动机构的传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机壳60形成第二限位部340,即限位孔350开设在底座机壳60上;限位孔350与安装腔连通;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与限位孔350相对设置,以便与导杆310连接。
具体地,限位孔350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并与第二传动部件302的摆动轴线垂直。
可选地,限位孔350开设在底座机壳60的上部,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位于限位孔350的下方。具体地,底座机壳60还包括凸设在壳本体67的顶面的第三凸台65,限位孔350开设在第三凸台65上,此时第三凸台65形成第二限位部340。优选地,第三凸台65的凸出顶面与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具体地,当第二传动部件302为多个时,底座机壳60形成多个第二限位部340,即多个限位孔350均开设在底座机壳60上,多个限位孔350与安装腔连通;各个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与相应的限位孔350相对设置,以便与相应的导杆310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凸台65为多个,多个限位孔350一一对应地开设在多个第三凸台65上,多个第三凸台65形成多个第二限位部340;优选地,多个第三凸台65的凸出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机壳60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本申请的断路器基座100的断路器为真空断路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机壳60上设置有供螺栓穿设的装配孔66,以使底座机壳60通过装配孔66与断路器的底盘车连接。具体地,装配孔66设置在底座机壳60的底部。
具体地,底座机壳60上设置有多个装配孔66,多个装配孔66沿底座机壳60的周向边缘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机壳60的底部不设置底板,以使底座机壳60的底部镂空;底座机壳60的内部也为镂空结构,这样,可以减轻底座机壳60的自身重量和使用材料,且还能够增加传动轴40的安装便利性。
具体地,底座机壳60的侧面采用加厚处理,以保证其整体承重能力;底座机壳60的顶面在关键安装部位均设置加厚处理,空余位置进行减重处理,以在保证底座机壳60的整体承重能力的同时,使底座机壳60轻量化,并减少底座机壳60的加工工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机构中,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10、连接杆20和传动部件30,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杆20的轴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沿连接杆20的轴向,连接杆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与输出轴10铰接,连接杆20的第一端和输出轴10的铰接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部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连接杆20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铰接,连接杆20的第二端和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以当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通过连接杆20驱使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与输出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必然与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铰接,即沿绝缘拉杆210的轴向,绝缘拉杆2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和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的铰接轴线与传动部件30的摆动轴线平行,绝缘拉杆210的轴向与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绝缘拉杆210的第二端连接有动触头,当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时,驱使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运动,绝缘拉杆210带动动触头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在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内的静触头,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进而实现合闸或分闸。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
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轴向与所述输出轴(10)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轴(10)铰接;
传动部件(30),所述传动部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杆(20)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部件(30)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绝缘拉杆(210)的第二端连接有动触头,以当所述输出轴(10)转动时,通过所述连接杆(20)驱使所述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进而驱使所述绝缘拉杆(210)带动所述动触头靠近或远离固定设置在所述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内的静触头,以实现合闸或分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
传动轴(40),所述传动部件(30)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部件(30)均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轴(40)上并沿所述传动轴(40)的轴向间隔分布;
其中,多个所述传动部件(30)包括第一传动部件(301)和至少一个第二传动部件(302),所述第一传动部件(30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杆(20)的第二端铰接;多个所述传动部件(30)用于与多个所述极柱组件(20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相应的所述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铰接,以当各个所述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摆动时,驱使相应的所述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沿其轴向运动,进而带动该所述极柱组件(200)的绝缘拉杆(210)上的动触头靠近或远离该所述极柱组件(200)的静触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30)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板(31),各个所述传动板(31)均为条形板;
第一垫块(32),所述第一垫块(32)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板(31)之间,所述第一垫块(32)相对于两个所述传动板(31)均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垫块(32)位于所述传动部件(30)的第二端并用于与所述绝缘拉杆(210)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为一个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用于与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的第一端铰接,以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时,驱使所述导杆(310)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所述分闸簧组件(300)的套设在导杆(310)上的分闸弹簧(320)被压缩或释放;
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用于与多个分闸簧组件(30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用于与相应的所述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的第一端铰接,以当各个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摆动时,驱使相应的所述分闸簧组件(300)的导杆(310)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该所述分闸簧组件(300)的套设在导杆(310)上的分闸弹簧(320)被压缩或释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动板(31),各个所述传动板(31)均为条形板;两个所述传动板(31)均固定套设在传动轴(40)上;
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还包括第二垫块(34),所述第二垫块(34)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板(31)之间,所述第二垫块(34)相对于两个所述传动板(31)均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垫块(34)位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302)的第一端并用于与所述导杆(310)的第一端连接。
6.一种断路器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机壳(60),所述底座机壳(60)具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预设开口(62),所述预设开口(62)用于供绝缘拉杆(210)穿设;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部件(30)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壳(60)还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开口(61),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轴(10)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外侧,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接杆(20)穿设在所述安装开口(6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壳(6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预设开口(62)和所述安装开口(61)均设置在所述底座机壳(60)的上部;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轴(10)用于与操动机构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输出轴(10)转动;所述底座机壳(60)包括:
壳本体(67);
凸设在所述壳本体(67)的顶面的第一凸台结构,所述第一凸台结构位于所述预设开口(62)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为极柱组件(200)的极柱(230)的安装面;
凸设在所述壳本体(67)的顶面的第二凸台结构(69),所述第二凸台结构(69)环绕所述安装开口(61)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为所述操动机构的操动机壳的安装面;所述第一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和所述第二凸台结构(69)的凸出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
所述断路器基座还包括轴承座(50),所述轴承座(50)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套设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轴(40)上;和/或
所述传动轴(40)的端部穿设在所述底座机壳(60)上,所述传动轴(40)的端部和所述底座机壳(60)之间设置有轴承(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基座,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传动部件(3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座(50);其中,所述轴承座(50)包括轴承基座(51)和多个滚子(52),所述轴承基座(51)上设置有通过孔,所述多个滚子(52)沿所述通过孔的周向依次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多个滚子(52)围成供所述传动轴(40)穿设的穿设孔(521),各个所述滚子(52)的转动轴线均与所述传动轴(40)的中心轴线平行。
CN202222413088.2U 2022-09-09 2022-09-09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Active CN21835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3088.2U CN218351374U (zh) 2022-09-09 2022-09-09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3088.2U CN218351374U (zh) 2022-09-09 2022-09-09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1374U true CN218351374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7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3088.2U Active CN218351374U (zh) 2022-09-09 2022-09-09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4903C (zh) 电磁制动装置以及电梯卷扬机的电磁制动装置
CN101311103B (zh) 电梯用卷扬机的电磁制动装置
CN107068433B (zh) 一种快速机械开关的活塞机构
EA003758B1 (ru) Многополюсно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8351374U (zh)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基座
CA2953095C (en) A switching device with a suspended mobile contact assembly
CN211507285U (zh) 一种低噪音控制变压器
CN210336004U (zh) 一种自适应机械手式接地棒
CN113263289B (zh) 一种钢管杆横担焊接夹持装置以及焊接工艺
CN105244216B (zh) 双刀头三工位开关
CN210123696U (zh) 一种三工位电动机构止位装置
CN209981011U (zh) 一种刀闸
CN109192568B (zh) 一种转换开关
CN206312779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6976191U (zh) 一种快速机械开关的活塞机构
CN220774154U (zh) 一种动触头连接机构及环网柜
CN215417971U (zh) 一种三工位隔离开关压簧装配结构
CN214848443U (zh) 一种断路器永磁机构
CN219040929U (zh) 一种直插式电连接器
CN214378295U (zh) 一种断路器的机械连杆及断路器
CN202977332U (zh) 电路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转轴定位结构
CN216562985U (zh) 断路器传动机构
CN110098577A (zh) 一种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门板的限位机构
CN218004754U (zh) 柱上断路器的旋转安装台的连接装置
CN218849295U (zh)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