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9295U -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9295U
CN218849295U CN202222880749.2U CN202222880749U CN218849295U CN 218849295 U CN218849295 U CN 218849295U CN 202222880749 U CN202222880749 U CN 202222880749U CN 218849295 U CN218849295 U CN 218849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kept away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07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满军
刘秀民
由海龙
任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ANSU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8807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9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9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9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涉及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内壁的中部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规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顶端设有套杆,主体外壳内壁顶端的中部等距排列有安装筒,安装筒的数量为五个,安装筒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远离安装筒一端中部的圆形槽内活动连接有条形杆,条形杆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在使用该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时,第一弹簧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活动杆,从而使活动杆推动第一接触头,使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紧密的接触,有利于防止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之间接触不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触头系统和操作机构,通过操作机构控制触头系统接通“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触头系统通常采用双断点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采用上下成对设置的多对动触片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构成,动触头支架在两组静触头之间移动来实现动、静触头之间的分合,动触片的外侧设置弹簧将动触片向内压紧,使动触片与静触头的连接紧密。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其一:现有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在使用的过程中,弹簧外侧一般直接连接在动触头支架上,而动触头支架的安装位置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触头闭合时,静触头与的动触片压力不一样,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二:现有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开关,容易使两侧的动触头磨损,以及周围组件变形,造成两侧的触头在闭合时,静触头与的动触片由于磨损,而导致接触不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壁的中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安装块上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规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设有套杆,所述主体外壳内壁顶端的中部等距排列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安装筒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远离安装筒一端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固定筒远离安装筒一端中部的圆形槽内活动连接有条形杆,所述条形杆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条形杆一侧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连接板远离条形杆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外侧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筒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弹簧远离安装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远离第二接触头一侧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主体外壳内壁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主体外壳内壁表面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远离主体外壳一侧表面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壁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五个。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靠近主体外壳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安装块靠近主体外壳一侧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外壳内壁表面的中部,所述安装块远离转动杆一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头,所述第一接触头的侧面与第二接触头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低端固定连接在套筒顶端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内壁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套杆远离套筒一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远离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圈,所述顶杆远离套杆一端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杆的外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圈远离固定圈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限位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杆靠近顶杆一端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弹簧,在使用该装置时,第一弹簧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活动杆,从而使活动杆推动第一接触头,使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紧密的接触,有利于防止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之间接触不良。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三弹簧,在使用该装置时,第三弹簧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连接板,从而使连接板推动第二接触头,使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紧密的接触,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限位槽和顶杆,在使用该装置时,第二弹簧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第二限位圈,从而使顶杆远离套杆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贴合,从而防止安装块在自然情况下晃动,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外壳;101、防护板;102、固定圈;1021、滑轨;1022、限位槽;2、安装块;201、转动杆;202、连接杆;203、转动块;3、套筒;301、固定杆;302、活动杆;303、第一限位圈;304、第一接触头;305、第一弹簧;4、套杆;401、顶杆;402、第二限位圈;403、第二弹簧;5、安装筒;501、固定筒;502、条形杆;503、连接板;504、第二接触头;50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包括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内壁的中部设有安装块2,安装块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安装块2上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规定连接有套筒3,套筒3的顶端设有套杆4,主体外壳1内壁顶端的中部等距排列有安装筒5,安装筒5的数量为五个,安装筒5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01,固定筒501远离安装筒5一端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固定筒501远离安装筒5一端中部的圆形槽内活动连接有条形杆502,条形杆502远离固定筒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3,连接板503远离条形杆502一侧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连接板503远离条形杆502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头504,使用时,第二接触头504会和第一接触头304接触,从而实现该装置正常的工作。
进一步的,固定筒501的外侧设有第三弹簧505,第三弹簧505远离连接板5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筒5内壁的上表面,第三弹簧505远离安装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03远离第二接触头504一侧的表面,使用时,第三弹簧505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连接板503,从而使连接板503推动第二接触头504,使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紧密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
进一步的,主体外壳1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01,主体外壳1内壁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主体外壳1内壁表面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02,固定圈102远离主体外壳1一侧表面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轨1021,滑轨1021内壁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限位槽1022,限位槽1022的数量为五个,使用时,顶杆401会以滑轨1021为轨迹移动,从而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安装块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安装块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1,转动杆201远离安装块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外壳1内壁表面的中部,安装块2远离转动杆201一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02,连接杆202远离安装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03,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块203,从而使,转动块203通过连接杆202带动连接杆202,使安装块2以转动杆201为轴心转动,安装块2在转动时,会将套筒3带动旋转,从而实现该装置位置的调节。
进一步的,套筒3上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301,固定杆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02,活动杆302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303,活动杆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头304,第一接触头304的侧面与第二接触头504的侧面活动连接,固定杆301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305,第一弹簧305的低端固定连接在套筒3顶端的表面,第一弹簧30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302内壁的表面,使用时,第一弹簧305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活动杆302,从而使活动杆302推动第一接触头304,使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紧密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
进一步的,套杆4远离套筒3一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顶杆401,顶杆401的远离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圈402,顶杆401远离套杆4一端的表面与限位槽1022的内壁活动连接,顶杆401的外侧设有第二弹簧403,第二弹簧403远离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圈402远离固定圈102一侧的表面,第二弹簧403远离第二限位圈4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杆4靠近顶杆401一端的表面,使用时,第二弹簧403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第二限位圈402,从而使第二限位圈402带动顶杆401,使顶杆401远离套杆4的一端与限位槽1022的内壁贴合,从而防止安装块2在自然情况下晃动,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连接到电路中,然后通过转动转动块203,从而使,转动块203通过连接杆202带动连接杆202,使安装块2以转动杆201为轴心转动,安装块2在转动时,会将套筒3带动旋转,从而实现该装置位置的调节,在使用时,第一弹簧305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活动杆302,从而使活动杆302推动第一接触头304,使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紧密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使用时,第三弹簧505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连接板503,从而使连接板503推动第二接触头504,使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紧密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接触头304和第二接触头504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在安装块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403会通过其自身的弹力推动第二限位圈402,从而使第二限位圈402带动顶杆401,使顶杆401远离套杆4的一端与限位槽1022的内壁贴合,从而防止安装块2在自然情况下晃动,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的中部设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安装块(2)上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规定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顶端设有套杆(4),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顶端的中部等距排列有安装筒(5),所述安装筒(5)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安装筒(5)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01),所述固定筒(501)远离安装筒(5)一端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固定筒(501)远离安装筒(5)一端中部的圆形槽内活动连接有条形杆(502),所述条形杆(502)远离固定筒(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3),所述连接板(503)远离条形杆(502)一侧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连接板(503)远离条形杆(502)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头(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501)的外侧设有第三弹簧(505),所述第三弹簧(505)远离连接板(5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筒(5)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弹簧(505)远离安装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03)远离第二接触头(504)一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01),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表面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02),所述固定圈(102)远离主体外壳(1)一侧表面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轨(1021),所述滑轨(1021)内壁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限位槽(1022),所述限位槽(1022)的数量为五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安装块(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1),所述转动杆(201)远离安装块(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外壳(1)内壁表面的中部,所述安装块(2)远离转动杆(201)一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02),所述连接杆(202)远离安装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上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02),所述活动杆(302)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303),所述活动杆(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头(304),所述第一接触头(304)的侧面与第二接触头(504)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01)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305),所述第一弹簧(305)的低端固定连接在套筒(3)顶端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簧(30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302)内壁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4)远离套筒(3)一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顶杆(401),所述顶杆(401)的远离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圈(402),所述顶杆(401)远离套杆(4)一端的表面与限位槽(102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杆(401)的外侧设有第二弹簧(403),所述第二弹簧(403)远离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圈(402)远离固定圈(102)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弹簧(403)远离第二限位圈(4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杆(4)靠近顶杆(401)一端的表面。
CN202222880749.2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Active CN218849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749.2U CN218849295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749.2U CN218849295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9295U true CN218849295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0749.2U Active CN218849295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9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49295U (zh)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
CN212098447U (zh) 轮式集电器及集电器组件
CN209785835U (zh) 永磁真空断路器的手动分合闸装置
CN214538486U (zh) 一种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装置
CN208663179U (zh) 一种电子产品机壳加工夹具
CN214477137U (zh) 隔离开关
CN208522355U (zh) 挂杆
CN209104080U (zh) 提高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系统
CN216562901U (zh) 一种户外隔离开关
CN111769001A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刀闸装置
CN206672806U (zh) 一种多位置转换开关
CN209312654U (zh) 一种快速分离隔离开关
CN111740317A (zh) 一种配电盘的电气电力高低压成套设备
CN214752564U (zh) 一种经济技术开发模拟沙盘
CN114360931B (zh) 隔离开关用触头应急润滑装置
CN218182906U (zh) 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
CN216529935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高压成套开关设备
CN203134675U (zh) 三工位断路器
CN220651879U (zh) 一种电源切换结构
CN220290647U (zh) 一种用于电器元件中的多元触头
CN215834433U (zh) 一种自动切换电气开关结构
CN216015178U (zh) 一种三柱水平旋转式隔离开关
CN210272166U (zh) 一种配电控制隔离开关
CN216057508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4g、5g双模基站
CN213815862U (zh) 一种装配式静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