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1258U -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1258U
CN218351258U CN202222821003.4U CN202222821003U CN218351258U CN 218351258 U CN218351258 U CN 218351258U CN 202222821003 U CN202222821003 U CN 202222821003U CN 218351258 U CN218351258 U CN 218351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inverter
box body
assembly accor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10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爱兵
沈倩
王跃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r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r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r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r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10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1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1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1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顶部开口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感线圈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槽壁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上设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承接所述电感线圈。本申请具有使电感组件充分散热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电感是光伏逆变器里面最关键的元器件之一,主要有储能、升压、滤波、消除EMI等作用,使用灌胶电感,可以降低逆变器内部及电感温度,还能显著提高电感的性能和寿命,常规的电感组件在灌胶时包裹电感线圈不均匀导热不充分。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解决逆变器电感组件散热不充分的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包括盒体,盒体顶部开口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感线圈的容置槽,容置槽槽壁设有承接槽,承接槽上设有承接杆,承接杆承接电感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杆承接电感线圈后装嵌在承接槽上,将电感线圈放置在容置槽中部,使电感线圈不会和盒体接触且能被导热胶充分包裹,散热均匀且充分。
可选的,承接杆上设有第一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设电感线圈时,限制线圈穿出承接杆,限制线圈和盒体接触。
可选的,承接杆上套设有多个电感线圈,电感线圈上设有第二限位件,相邻的电感线圈通过第二限位件相互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件限制在承接杆上相邻的两个电感线圈发生接触。
可选的,电感线圈为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入导热胶后,方形结构能和固定的胶体相对固定,不会发生电感线圈安装不稳定。
可选的,承接杆为绝缘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材质在穿设电感线圈后不会影响电感线圈的工作,防止电流通过承接杆传导到盒体上。
可选的,容置槽的底部为圆弧型结构,电感线圈放入容置槽内后,容置槽内灌导热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型结构能节省导热胶灌入的量,导热胶充分包裹电感线圈。
可选的,盒体外侧设有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能和空气接触导出盒体上的热量。
可选的,散热片为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增加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强散热效果且盒体外壳更坚固。
可选的,盒体开口处设有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电感组件时,连接孔和螺栓配合固定电感组件。
可选的,沿盒体开口处环向设有密封槽,密封槽设于所述连接孔外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上装嵌密封件,在连接孔和螺栓配合固定时,能密封组装存留的间隙,防止电感组件进水和进尘。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含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1. 承接杆承接电感线圈后装嵌在承接槽上,将电感线圈放置在容置槽中部,使电感线圈不会和盒体接触且能被导热胶充分包裹,散热均匀且充分。
2. 散热片增加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强散热效果且盒体外壳更坚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组成示意图。
图2是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安装剖面图。
图3时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盒体;2、电感线圈;21、第二限位件;3、容置槽;4、承接槽;5、承接杆;51、第一限位件;6、散热片;7、连接孔;8、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包括盒体1,盒体1顶部开口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感线圈2的容置槽3,容置槽3槽壁设有承接槽4,承接槽4上设有承接杆5,承接杆5承接电感线圈2。
具体的,电感组件的盒体1为长条形盒体1,沿长条形侧边开设开口,盒体1形成一个长条形容置槽3,容置槽3的体积大于电感线圈2的总体积,在容置槽3较窄的两个槽壁上正中间分别设有承接槽4,承接槽4成U字形,开口相对于盒体1的开口,将电感线圈2穿设与承接杆5上,将承接杆5从盒体1的开口进入容置槽3内,通过承接槽4开口装嵌进承接槽4内,使电感线圈2放置在长条形盒体1的正中间,使电感线圈2不接触盒体1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承接杆5上设有第一限位件51,承接杆5上套设有多个电感线圈2,电感线圈2上设有第二限位件21,相邻的电感线圈2通过第二限位件21相互限位。电感线圈2为方形,承接杆5为绝缘材质。
具体的,在承接杆5的首尾两端设置第一限位件51,优选第一限位件51为绝缘耐火材质的方块形,第一限位件51装嵌进承接槽4内,使承接杆5稳定装嵌且不会发生转动。在承接杆5上,近限位块的电感线圈2由于第一限位件51的限制接触不到盒体1内壁。在电感线圈2套设于承接杆5的位置两边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1,优选第二限位件21和电感线圈2内承接电线的圈为一体成型,当电感线圈2套设在承接杆5上时,通过相邻电感线圈2上的第二限位件21,电感线圈2整齐地排列在承接杆5上,留有空隙方便充分散热。同时近第一限位件51的第二限位件21为电感线圈2部触碰盒体1内壁提供第二层保障。承接杆5的材质为绝缘材质,在穿设支撑电感线圈2过程中,防止电感线圈2导电到盒体1上,电感线圈2的内圆形状为圆形嵌合承接杆5的形状方便电感线圈2套设于承接杆5上,电感线圈2的外圈形状为方形,在电感线圈2放置好后,加入导热胶,等导热胶固定后,方形的线圈位置固定和导热胶限位,防止线圈掉落出盒体1。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容置槽3的底部为圆弧型结构,电感线圈2放入容置槽3内后,容置槽3内灌导热胶。
具体的,在将电感线圈2放入容置槽3内,并通过承接杆5和承接槽4的配合,稳定电感线圈2的位置在盒体1内正中间后,加入导热胶,由于容置槽3底部是圆弧型,不仅减少导热胶的使用,导热胶会快速注满容置槽3内的空间包裹电感线圈2,将容置槽3内的电感线圈2充分包裹在正中间,使导热胶能均匀导热。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盒体1外侧设有散热片6,散热片6为波浪形。盒体1开口处设有连接孔7,沿盒体1开口处环向设有密封槽8,密封槽8设于所述连接孔7外围。
具体的,在盒体1的外壳,长条形盒体1沿开口的两侧外壳上设有散热片6,散热片6成波浪形,散热片6成一定间距排列在外壳上,散热片6充分和空气接触将盒体1的热量导出到外界环境。在盒体1的开口处,沿开口环绕一圈设均匀有连接孔7,在安装电感组件时提供连接孔7进行连接安装。在沿连接孔7分布的外圈内凹形成一条密封槽8,在电感组件装嵌安装后,使用密封胶条镶嵌进密封槽8内,电感组件能防水防尘等有益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顶部开口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感线圈(2)的容置槽(3),所述容置槽(3)槽壁设有承接槽(4),所述承接槽(4)上设有承接杆(5),所述承接杆(5)承接所述电感线圈(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5)上设有第一限位件(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5)上套设有多个电感线圈(2),所述电感线圈(2)上设有第二限位件(21),相邻的电感线圈(2)通过第二限位件(21)相互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2)为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5)为绝缘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的底部为圆弧型结构,所述电感线圈(2)放入容置槽(3)内后,所述容置槽(3)内灌导热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外侧设有散热片(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为波浪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开口处设有连接孔(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盒体(1)开口处环向设有密封槽(8),所述密封槽(8)设于所述连接孔(7)外围。
CN202222821003.4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Active CN218351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1003.4U CN21835125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1003.4U CN21835125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1258U true CN218351258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1003.4U Active CN218351258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1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51258U (zh) 一种逆变器电感组件
CN206212266U (zh) 一种大功率扬声器
CN201550296U (zh) 一种半导体陶瓷加热器
CN207868029U (zh) 一种r型电感
CN207009270U (zh) 一种可降噪的高效率电感器
CN210837359U (zh) 一种分体式高绝缘电源变压器
CN103489571A (zh) 电感器
CN210723106U (zh) 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
CN208385129U (zh) 一种散热型变压器、电感器
CN212809991U (zh) 共模电感散热组件和电池总成
CN21703534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大功率电感器
CN218414195U (zh)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感器
CN216212751U (zh) 一种节能安全型电抗器
CN214705671U (zh) 一种电感散热装置
CN218483054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8483141U (zh) 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源
CN215527437U (zh) 一种组合型llc变压器
CN220753205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储能的逆变电感器
CN211045187U (zh) 高频滤波组合电感及辅助供电系统
CN213635647U (zh) 电感
CN21864774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锰锌铁氧体磁芯
CN218447489U (zh) 一种立绕线包结构
CN210489452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高密封耐震动新型壳体
CN208111232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散热结构
CN207199429U (zh) 高稳定性电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