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0704U - 投影屏幕 - Google Patents

投影屏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0704U
CN218350704U CN202222690153.6U CN202222690153U CN218350704U CN 218350704 U CN218350704 U CN 218350704U CN 202222690153 U CN202222690153 U CN 202222690153U CN 218350704 U CN218350704 U CN 218350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rope
magnet
projection screen
flexible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01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洁
代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01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0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0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0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屏幕,属于投影显示领域。所述投影屏幕包括:框架、柔性幕布、支撑杆和拉紧机构。与拉紧机构中的转轴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能够在拉紧组件向转轴施加转动力后,在转轴的转动的同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与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在第二绳体的带动作用下对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施加拉紧力。如此,使得柔性幕布中的柔性载体的正面平坦性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中的幕片上所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投影屏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屏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投影设备主要包括投影主机和投影屏幕。其中,投影主机的出光口朝向投影屏幕,以出射光束至投影屏幕,投影屏幕用于接收该光束,以实现画面的显示。
相关技术中,投影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投影屏幕所占的空间也越大,导致投影屏幕的运输难度较大。
为了降低运输难度,通常需要将投影屏幕制备成可拆卸的投影屏幕。然而,目前的这种可拆卸的投影屏幕的组装过程较为复杂,导致投影屏幕的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屏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投影屏幕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屏幕,所述投影屏幕包括:
框架、柔性幕布、支撑杆和拉紧机构;
所述柔性幕布贴合在所述框架的正面,且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翻折以包裹所述框架的边缘;
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柔性幕布的背面,且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壳体、转轴、拉紧组件和拉紧绳,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转轴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拉紧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转轴连接;所述拉紧绳包括:与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第一绳体,以及未与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连接的第二绳体;
其中,所述拉紧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绳体与所述转轴连接后,向所述转轴施加转动力,以使所述第二绳体中的部分缠绕在所述转轴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一种投影屏幕,可以包括:框架、柔性幕布、支撑杆和拉紧机构。与拉紧机构中的转轴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能够在拉紧组件向转轴施加转动力后,在转轴的转动的同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与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在第二绳体的带动作用下对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施加拉紧力。如此,使得柔性幕布中的柔性载体的正面平坦性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中的幕片上所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另外,在对投影屏幕组装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拉紧机构中的壳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将转轴中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中的容纳腔内,并将拉紧组件设置在壳体中的容纳腔内。且将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与贴合在框架的正面上的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在转动的带动下缠绕在转轴上,同时带动第一绳体移动以对柔性幕布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即可完成投影屏幕的组装。如此,本申请中的投影屏幕的组装难度较低,有效的简化了投影屏幕的组装过程,进而可以保证投影屏幕的组装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的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屏幕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投影屏幕的组装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幕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示出的柔性幕布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弹性元件与拉紧绳拉紧柔性屏幕的效果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条与转轴及壳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拉紧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拉紧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图14中示出的拉紧机构对柔性屏幕拉紧的效果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图14中示出的拉紧机构对柔性屏幕拉紧的效果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采用图14中示出的拉紧机构对柔性屏幕拉紧的效果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绳体的端部与转轴连接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柔性载体上的容置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幕布的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杆与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投影屏幕的整体尺寸较大,导致其运输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将投影屏幕制备成可拆卸的投影屏幕。例如,请参考图1,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的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投影屏幕00通常可以包括:框架01、柔性幕布02、支撑杆(图中未标注)和弹簧03。
投影屏幕00中的柔性幕布02贴合在框架01的正面,柔性幕布02的边缘部分翻折以包裹框架01的边缘。
投影屏幕00中的支撑杆可以位于框架01的背面,且在柔性幕布02的边缘部分翻折以包裹框架01的边缘后,支撑杆可以与柔性幕布02的边缘部分连接。
投影屏幕00中的弹簧03可以位于框架01的背面,且弹簧03的一端可以与框架0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连接。这里,弹簧03可以为拉伸弹簧,通过拉伸弹簧可以对支撑杆施加拉紧力,使得支撑杆能够对柔性幕布02施加拉紧力,进而使得柔性幕布02的正面(也即需要呈现投影画面的一面)平坦性较好,以使在柔性幕布02上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
通常情况下,投影屏幕00中的框架01为矩形框架,投影屏幕00中的支撑杆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支撑杆分别与框架01中的四个边框一一对应,每个支撑杆可以位于对应的边框所在位置处。投影屏幕00中与每个支撑杆连接的弹簧03的个数均为多个,通过与同一个支撑杆连接的多个弹簧03,能够对这个支撑杆施加均匀的拉紧力,使得这个支撑杆能够从框架01中对应的边框处拉紧柔性幕布02。
由于投影屏幕00中的每个支撑杆均需要连接多个弹簧03。因此,投影屏幕00中的弹簧03的数量较多。在投影屏幕00的组装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对每个弹簧03均需要施加拉长力,使得各个弹簧03的一端可以与框架01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相应的支撑杆连接。而操作人员对弹簧03施加拉长力的过程比较复杂,为此,当投影屏幕00中的弹簧03的数量较多时,会加剧投影屏幕00的组装难度,导致投影屏幕00的组装过程较为复杂,进而导致投影屏幕00的组装效率较低。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屏幕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示出的投影屏幕的组装图。投影屏幕000可以包括:框架100、柔性幕布200、支撑杆300和拉紧机构400。
投影屏幕000中的柔性幕布200可以贴合在框架100的正面,且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翻折以包裹框架100的边缘。示例的,请参考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幕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示出的柔性幕布的爆炸图。该柔性幕布200可以包括:幕片201和柔性载体202,幕片201可以固定在柔性载体202的一侧,且柔性载体202的边缘伸出幕片2021的四条侧边。柔性载体202的另一侧可以贴合在框架100的正面,且柔性载体202的边缘翻折以包裹框架100的边缘。其中,幕片201可以为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用于配合投影主机使用。投影主机用于出射光束至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用于接收并反射该光束以显示画面。幕片201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柔性载体202上。例如,柔性载体202可以为柔性布,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柔性件,只要能够任意弯折,且张紧后具有一定的平面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柔性载体202在幕片20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覆盖幕片201或者覆盖幕片201的四条侧边,以保证柔性载体202的边缘伸出幕片201的四条侧边,进而能够在拉紧柔性载体202的同时保证幕片201的平面度。
投影屏幕000中的支撑杆300可以位于柔性幕布200的背面,且可以与框架100固定连接。
投影屏幕000中的拉紧机构400可以包括:壳体401、转轴402、拉紧组件403和拉紧绳404。该壳体100可以与支撑杆300固定连接,壳体401可以具有容纳腔401a。转轴402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内且可以与壳体401活动连接。拉紧组件403可以位于容纳腔401a内且与转轴402连接。为了更清楚的看出弹性绳的结构,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绳的结构示意图。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绳404可以包括:第一绳体404a和第二绳体404b,第一绳体404a可以与第二绳体404b连接。第一绳体404a可以与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第二绳体404b未与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连接。
其中,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组件403可以被配置为:在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与转轴402连接后,可以向转轴402施加转动力,以使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可以缠绕在转轴402上。
示例的,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投影屏幕000进行组装时,首先,操作人员可以让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翻折以包裹框架100的边缘;然后,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一绳体404a与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并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不与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连接;之后,将第二绳体404b的端部与转轴402连接,并控制拉紧组件403向转轴402施加转动力,以使转轴402进行转动;之后,转轴402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将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缠绕在转轴402上,进而第二绳体404b能够带动第一绳体404a移动。以使得第一绳体404a能够对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施加拉紧力,以调整柔性幕布200的拉紧度,保证柔性幕布200可以正常使用。
在本申请中,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拉紧机构400中的壳体401与支撑杆300固定连接,将转轴402中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内,并将拉紧组件403设置在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内。另外,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一绳体404a与贴合在框架100的正面上的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在转轴402的带动下缠绕在该转轴402上,同时带动第一绳体404a移动以对柔性幕布200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即可完成投影屏幕000的组装。如此,本申请中的投影屏幕000的组装难度较低,有效的简化了投影屏幕000的组装过程,进而可以保证投影屏幕000的组装效率较高。需要说明的是,投影屏幕000中的支撑杆300在固定拉紧机构400中的壳体401的同时,能够对投影屏幕000中的框架100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进而使得框架100对柔性幕布200的支撑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屏幕,可以包括:框架、柔性幕布、支撑杆和拉紧机构。与拉紧机构中的转轴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能够在拉紧组件向转轴施加转动力后,在转轴的转动的同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与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在第二绳体的带动作用下对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施加拉紧力。如此,使得柔性幕布中的柔性载体的正面平坦性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中的幕片上所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另外,在对投影屏幕组装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拉紧机构中的壳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将转轴中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中的容纳腔内,并将拉紧组件设置在壳体中的容纳腔内。且将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与贴合在框架的正面上的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在转动的带动下缠绕在转轴上,同时带动第一绳体移动以对柔性幕布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即可完成投影屏幕的组装。如此,本申请中的投影屏幕的组装难度较低,有效的简化了投影屏幕的组装过程,进而可以保证投影屏幕的组装效率较高。
可选的,对于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组件403可以有多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以两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弹性元件与拉紧绳拉紧柔性屏幕的效果示意图。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组件403可以包括:弹性元件403a,该弹性元件403a的一端可以与转轴402固定连接,弹性元件403a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固定连接。其中,该弹性元件403a能够在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与转轴402连接之前存储反弹力,且在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与转轴402连接后释放弹性元件403a中的反弹力,以通过弹性元件403a向转轴402施加转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拉紧机构400对投影屏幕000中的柔性幕布200张紧的过程中,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向转轴402施加作用力,以使转轴402可以向第一方向f1转动;然后,转轴在向第一方向f1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一端与转轴402固定连接的弹性元件403a发生弹性变形,即弹性元件403a能够存储反弹力(即弹性元件可以存储弹性势能);之后,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端部连接到转轴402上,并使得弹性元件403a释放弹性势能;之后,转轴402可以在弹性元件403a中存储的反弹力的作用下沿与第一方向f1相反的第二方向f2转动,进而能够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缠绕在转轴402上;最后,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缠绕在转轴402上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第一绳体404a移动,以调整柔性幕布200的整体平整度。示例的,第一方向f1可以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f2可以为逆时针方向;或者,第一方向f1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f2可以为顺时针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如图7所示中,第一方向f1是以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f2是以顺时针方向为例进行说明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拉紧组件403中的弹性元件403a可以有多种可能的情况,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以两个可能的情况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第一种可能的情况,请参考图8、图9和图10,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条与转轴及壳体连接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拉紧组件403中的弹性元件403a可以为发条A1,该发条A1的前端可以具有卡接件A11,发条A1的末端可以具有第一卡钩A12。拉紧机构400中的转轴402的端部可以具有与发条A1中的卡接件A11相匹配的卡接凹槽402a,且该发条A1中的卡接件A11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卡接凹槽402a内。其中,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可以具有与发条A1末端的第一卡钩A1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杆401b,该第一卡钩A12可以与第一限位杆401b相互卡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转轴402的端部设置卡接凹槽402a,发条A1的前端设置卡接件A11,通过卡接件A11与卡接凹槽402a的卡接作用,能够保证发条A1的前端与转轴402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在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杆401b,发条A1的末端设置第一卡钩A12,通过第一卡钩A12和第一限位杆401b的卡接作用,能够保证发条A1的末端与壳体401连接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条A1的前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与转轴402固定连接,发条A1的末端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与壳体401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示例的,发条A1作为一种由片状钢条卷绕至少一圈后形成的弹性结构,发条A1的前端可以为处于发条卷绕后形成的环形区域内部的一端,而发条A1的末端可以为处于该环形区域外部的一端。
此处对发条A1向转轴402施加转动力的作用原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发条A1中的部分可以套接在转轴402上,以使发条A1的前端与转轴402连接,发条A1的末端与壳体401连接。这样,在通过拉紧机构400对投影屏幕000中的柔性幕布200进行张紧的过程中,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向转轴402施加作用力,以使转轴402能够向第一方向f1转动;然后,转轴402在向第一方向f1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发条A1被卷紧,同时该发条A1存储弹性势能;之后,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端部连接至转轴402上,并解除向转轴402施加作用力,发条A1释放弹性势能的同时带动转轴402向第二方向f2转动;最后,转轴402在发条A1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f2转动的同时,将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缠绕在转轴402上,以实现通过第二绳体404b和第一绳体404a的配合对柔性幕布200进行张紧。需要说明的是,在柔性幕布200张紧后,发条A1对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即转轴402对第二绳体404b施加的拉力),与拉紧绳404对转轴402施加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柔性幕布200保持在张紧状态。如图10所示,图10中第一方向f1是以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f2是以顺时针方向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幕布200保持在张紧状态时,发条A1仍可以存储有一定的弹性势能。这样,当柔性幕布200中的幕片201可能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而导致与幕片201粘接的柔性载体202也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时。由于发条A1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其具有自调节弹性的功能。因此,在柔性载体202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后,发条A1上的弹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保证发条A1能够通过向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始终对柔性载体202进行拉紧,进而保证了与柔性载体202粘接的幕片201的平整度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200中的幕片201上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
第二种可能的情况,请参考图8、图11和图12,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拉紧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拉紧组件403中的弹性元件403a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弹簧A2,每个拉伸弹簧A2的一端可以与转轴402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拉伸弹簧A2的另一端可以具有第二卡钩A21。其中,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可以具有与至少一个拉伸弹簧A2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杆401c,每个拉伸弹簧A2另一端上设置的第二卡钩A21可以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杆401c相互卡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拉伸弹簧A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卡钩A21,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设置第二限位杆401c。如此,通过第二卡钩A21和第二限位杆401c的配合能够保证拉伸弹簧A2与壳体401连接的稳定性。且第二卡钩A21和第二限位杆401c的卡接也便于对拉紧机构400中的各个部件进行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拉伸弹簧A2的另一端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此处对拉伸弹簧A2向转轴402施加转动力的作用原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拉伸弹簧A2的一端与转轴402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在通过拉紧机构400对投影屏幕000中的柔性幕布200进行张紧的过程中,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向转轴402施加作用力,以使转轴402能够向第一方向f1转动;然后,转轴402在向第一方向f1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拉伸弹簧A2进行拉伸,同时拉伸弹簧A2存储弹性势能;之后,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端部连接至转轴402上,并解除向转轴402施加作用力,拉伸弹簧A2在收缩的过程中带动转轴402向第二方向转动;最后,转轴402在拉伸弹簧A2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的同时,将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缠绕在转轴402上,以实现通过第二绳体404b和第一绳体404a的配合对柔性幕布200进行张紧。需要说明的是,在柔性幕布200张紧后,拉伸弹簧A2对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即转轴对第二绳体施加的拉力),与拉紧绳404对转轴402施加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柔性幕布200保持在张紧状态。示例的,如图12所示,图12中第一方向f1是以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f2是以逆时针方向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幕布200保持在张紧状态时,拉伸弹簧A2仍可以存储有一定的弹性势能。这样,当柔性幕布200中的幕片201可能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而导致与幕片201粘接的柔性载体202也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时。由于拉伸弹簧A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其具有自调节弹性的功能。因此,在柔性载体202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后,拉伸弹簧A2上的弹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保证拉伸弹簧A2能够通过向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始终对柔性载体202进行拉紧,进而保证了与柔性载体202粘接的幕片201的平整度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200中的幕片201上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
在本申请中,如图12所示,拉伸弹簧A2的个数可以为四个,四个拉伸弹簧A2能够环绕转轴402的轴线等间距分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四个等间距分布的拉伸弹簧A2同时对转轴402施加转动力。如此,保证了各个拉伸弹簧A2对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的均匀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示例的,相邻两个拉伸弹簧A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伸弹簧A2也可以为其他的个数,例如6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13、图14和图15,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拉紧机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投影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图14中示出的拉紧机构对柔性屏幕拉紧的效果示意图。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组件403可以包括:均固定在壳体401上的第一磁体403b和第二磁体403c,以及固定在拉紧机构400中的转轴402上的第三磁体403d。该第一磁体403b的磁性和第二磁体403c的磁性可以相反,且第三磁体403d的磁性与第一磁体403b的磁性可以相同。其中,在第三磁体403d处于指定位置B时,第一磁体403b可以向固定在转轴402上的第三磁体403d施加排斥力,第二磁体403c可以向固定在转轴402上的第三磁体403d施加吸附力。进而通过第一磁体403b向第三磁体403d施加的排斥力,以及第二磁体403c向第三磁体403d施加的吸附力向转轴402施加转动力,以使得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可以缠绕在该转轴402上。在本申请中,第一磁体403b可以为N极磁体,第二磁体403c可以为S极磁体,第三磁体403d可以为N极磁体;或者,第一磁体403b可以为S极磁体,第二磁体403c可以为N极磁体,第三磁体403d可以为S极磁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示例的,在通过拉紧机构400对投影屏幕000中的柔性幕布200进行张紧的过程中,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将拉紧绳400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端部连接至转轴402上;然后,向转轴40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转轴402转动,进而带动转轴402上的第三磁体403d处于指定位置B;之后,固定在壳体401上的第一磁体403b能够对第三磁体403d施加排斥力,第二磁体403c能够对第三磁体403d施加吸附力,使得转轴402在磁力的相互作用下沿第一方向f1转动;最后,转轴402在磁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f1转动的同时,将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缠绕在转轴402上,以实现通过第二绳体404b和第一绳体404a的配合对柔性幕布200进行张紧。需要说明的是,在柔性幕布200张紧后,通过第一磁体403b、第二磁体403c以及第三磁体403d的配合对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即转轴对第二绳体施加的拉力),与拉紧绳404对转轴402施加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柔性幕布200保持在张紧状态。示例的,如图14,图14中第一方向f1是以逆时针方向,第一磁体403b为N极磁体,第二磁体403c为S极磁体,第三磁体403d为N极磁体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幕布200保持在张紧状态时,第一磁体403b和第二磁体403c对第三磁体403d的磁力作用仍然存在。这样,当柔性幕布200中的幕片201可能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而导致与幕片201粘接的柔性载体202也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时。由于第一磁体403b和第二磁体403c对第三磁体403d的磁力作用。因此,在柔性载体202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不良现象后,由第一磁体403b和第二磁体403c对第三磁体403d的磁力而产生的对转轴402的转动力,会随着拉紧绳404上的拉力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化,保证第一磁体403b、第二磁体403c以及第三磁体403d能够通过向转轴402施加的转动力始终对柔性载体202进行拉紧,进而保证了与柔性载体202粘接的幕片201的平整度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200中的幕片201上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用图14中示出的拉紧机构对柔性屏幕拉紧的效果示意图。图16中第一方向f1是以逆时针方向,第一磁体403b为N极磁体,第二磁体403c为S极磁体,第三磁体403d为S极磁体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其中,其对转轴402施加转动力以驱动转轴402转动,进而带动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缠绕在转轴402上的作用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做具体的赘述。
可选的,请参考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采用图14中示出的拉紧机构对柔性屏幕拉紧的效果示意图。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组件403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磁体403b、多个第二磁体403c和两个第三磁体403d。其中,多个第一磁体403b和多个第二磁体403c可以环绕转轴402的轴线间隔排布,相邻设置的第一磁体403b和第二磁体403c之间的圆弧度,和固定在转轴402上的两个第三磁体403d之间的圆弧度可以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当设置多个第一磁体403b和多个第二磁体403c,以及两个第三磁体403d,操作人员在向转轴40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转轴402转动较小的角度后,固定在转轴402上的第三磁体403d在受到第一磁体403b的排斥力和第二磁体403c的吸附力的作用下,转轴402即可沿第一方向f1进行转动。如此,有效的增加了操作人员对投影屏幕000中的拉紧机构300的操作灵活度。如图17所示中,是以第一方向f1为逆时针方向,多个第一磁体403b为N极磁体,多个第二磁体403c为S极磁体,两个第三磁体403d为S极磁体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磁体403b为N极磁体,多个第二磁体403c为S极磁体,两个第三磁体403d可以为N极磁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其中,相邻设置的第一磁体403b和第二磁体403c之间的圆弧度可以表征为:该一磁体403b的中心点和第二磁体403c的中心点连接形成的圆弧线(该圆弧线的圆心可以位于转轴的轴线上)所对应的弧度。
示例的,如图17所示,该多个第一磁体403b的个数可以为两个,多个第二磁体403c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其中,两个第一磁体403b可以与两个第二磁体403c环绕转轴402的轴线等间隔分布。例如,该四个第一磁体403b可以包括:第一子磁体b1和第二子磁体b2,两个第二磁体403c可以包括:第三子磁体c1和第四子磁体c2,两个第三磁体403d可以包括:第五子磁体d1和第六子磁体d2。这样,当转动转轴402使第五子磁体d1和第六子磁体d2转动至指定位置B处时,第一子磁体b1对第五子磁体d1产生吸附力,第三子磁体c1对第五子磁体d1产生排斥力;第四子磁体c2对第六子磁体d2产生排斥力,第二子磁体b2对第六子磁体d2产生吸附力。如此,使得转轴402能够沿第一方向f1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绳体404b缠绕在转轴402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6所示,当第一磁体403b的个数为多个,第二磁体403c也为多个时,第三磁体403d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捕捉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拉紧机构400中的转轴402可以具有间隔排布的第一限位槽402b和第二限位槽402c,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组件403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转轴402中的第一限位槽402b内,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中缠绕在转轴402中的部分可以位于转轴402中的第二限位槽402c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转轴402中设置间隔分布第一限位槽402b和第二限位槽402c,并将拉紧组件403中的部分设置在第一限位槽402b内,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缠绕在转轴402上的部分设置在第二限位槽402c内。如此,使得拉紧组件403和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投影屏幕000中的拉紧机构400的使用可靠性。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转轴402上设置其他的限位件,能够通过限位件防止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与拉紧组件403之间产生干涉即可。
可选的,请参考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绳体的端部与转轴连接的示意图。拉紧机构400中的转轴402还可以具有位于转轴402中的第二限位槽402c内的固定凸起402d,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背离第一绳体404a的端部可以套接在该固定凸起402d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转轴402上设置固定凸起402d,且将第二绳体404b背离第一绳体404a的端部套接在该固定凸起402d上。如此,保证了第二绳体404b中的部分在缠绕在转轴402上的第二限位槽402c内后与转轴40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了拉紧绳404对柔性幕布200拉紧的可靠性能。即能够有效的防止第二绳体404b背离第一绳体404a的端部与转轴402之间出现脱落的不良现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拉紧机构400中的壳体401背离柔性幕布200的一侧可以具有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连通的调节孔401d。拉紧机构400中的转轴402可以包括:位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内的转轴本体a1,以及与该转轴本体a1固定连接的调节凸起a2,该调节凸起a2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壳体401中的调节孔401d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调节凸起a2,操作员人员可以采用扳手等工具驱动调节凸起a2转动,进而通过调节凸起a2带动转轴本体a1进行转动。如此,便于操作人员操控拉紧机构300以实现对柔性幕布200的张紧。
可选的,请参考图8和图19,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机构的剖视图。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的内壁上还可以具有与调节孔401d相对设置的旋转槽401e,转轴本体a1中背离调节凸起a2的一端还可以具有旋转凸起a11,该旋转凸起a11可以与旋转槽401e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壳体401与转轴402的配合,能够顺利的实现对转轴402的转动,以及对转轴402的限位。在本申请中,如图8和图19所示,壳体401的侧壁上可以具有与壳体401中的容纳腔401a连通的连通孔401f,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可以穿过该连通孔401f与转轴402连接。
可选的,拉紧机构400中的拉紧绳404可以为弹性绳或者非弹性绳。其中,拉紧绳404的条数可以为至少一条,每条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拉紧机构400中的壳体401、转轴402和拉紧组件403的个数可以均为一个或者均为两个。当壳体401、转轴402和拉紧组件403的个数均为一个时,壳体401可以与靠近支撑杆300的一端固定连接。当壳体401、转轴402和拉紧组件403的个数均为两个时,一个壳体401与靠近支撑杆300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壳体401与靠近支撑杆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和图21,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柔性载体上的容置兜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幕布的框架的连接示意图。投影屏幕000中的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可以具有容置兜203,该容置兜203中靠近支撑杆300的一侧可以具有开口203a。投影屏幕000中的拉紧绳404可以为由第一绳体404a和第二绳体404b组成的环形绳体。其中,第一绳体404a可以位于该容置兜203内,环形绳体中的第二绳体404b可以从容置兜203中的开口203a伸出,且与拉紧机构400中的转轴40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幕布200中的容置兜203靠近支撑杆300的一侧上的开口203a的个数可以根据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个数进行设置,即该容置兜203靠近支撑杆300的一侧上的开口203a的个数可以与拉紧绳404中的第二绳体404b的个数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柔性幕布200中的柔性载体202的边缘弯折到框架100的背面以形成容置兜203,在该容置兜203靠近支撑杆300的一个端部的位置处开设开口203a。然后,将拉紧绳404中的第一绳体404a和第二绳体404b组成环形绳体后,使得第一绳体404a位于容置兜203内,且能够在该容置兜203内移动。最后,将第二绳体404b从容置兜203上的开口203a伸出。如此,通过第二绳体404b带动第一绳体404a在容置兜203内移动,第一绳体404a能够对容置兜203的内壁产生背离柔性幕布200的边缘部分的拉力,进而使得拉紧绳能够将柔性幕布200中的柔性载体202拉紧,并使得粘接在柔性载体202上的幕片201能够张紧。另外,采用第一绳体404a和第二绳体404b组成的环形绳体与壳体401、转轴402以及拉紧组件403的配合对柔性幕布200进行拉紧时,能够对柔性幕布200边缘部分的各个位置处均施加大小基本相同的拉紧力,进而使得柔性幕布200的整体平整度较好。
可选的,请参考图22,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杆与框架的连接示意图。投影屏幕中的支撑杆300可以具有卡槽301,拉紧机构400中的壳体401可以固定在该卡槽301内。这样,通过卡槽301不仅能够时间支撑杆300与壳体401的固定连接,且能够对壳体401中的至少部分进行隐藏,保证了投影屏幕的外观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屏幕,可以包括:框架、柔性幕布、支撑杆和拉紧机构。与拉紧机构中的转轴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能够在拉紧组件向转轴施加转动力后,在转轴的转动的同时缠绕在转轴上。使得与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在第二绳体的带动作用下对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施加拉紧力。如此,使得柔性幕布中的柔性载体的正面平坦性较好,以保证在柔性幕布中的幕片上所呈现的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另外,在对投影屏幕组装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拉紧机构中的壳体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将转轴中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中的容纳腔内,并将拉紧组件设置在壳体中的容纳腔内。且将拉紧绳中的第一绳体与贴合在框架的正面上的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拉紧绳中的第二绳体在转动的带动下缠绕在转轴上,同时带动第一绳体移动以对柔性幕布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即可完成投影屏幕的组装。如此,本申请中的投影屏幕的组装难度较低,有效的简化了投影屏幕的组装过程,进而可以保证投影屏幕的组装效率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系统,该激光投影系统可以为超短焦激光投影系统。示例的,请参考图23,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激光投影系统可以包括:投影屏幕000和激光投影设备001。投影屏幕0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示出的投影屏幕。
如此,在激光投影设备001工作时,激光投影设备001不仅可以斜向上的发射光线,使得激光投影设备001可以向投影屏幕000投射画面。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柔性幕布、支撑杆和拉紧机构;
所述柔性幕布贴合在所述框架的正面,且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翻折以包裹所述框架的边缘;
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柔性幕布的背面,且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壳体、转轴、拉紧组件和拉紧绳,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转轴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拉紧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转轴连接;所述拉紧绳包括:与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活动连接的第一绳体,以及未与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连接的第二绳体;
其中,所述拉紧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绳体与所述转轴连接后,向所述转轴施加转动力,以使所述第二绳体中的部分缠绕在所述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能够在所述第二绳体与所述转轴连接之前存储反弹力,且在所述第二绳体与所述转轴连接后释放所述反弹力,以向所述转轴施加所述转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发条,所述发条的前端具有卡接件,所述发条的末端具有第一卡钩;
所述转轴的端部具有与所述卡接件匹配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件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卡接凹槽内;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卡钩配合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拉伸弹簧,每个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第二卡钩;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拉伸弹簧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杆,每个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上设置的第二卡钩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杆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以及固定在转轴上的第三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性相反,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性相同;
其中,在所述第三磁体处于指定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向所述第三磁体施加排斥力,所述第二磁体向所述第三磁体施加吸附力,以向所述转轴施加所述转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磁体、多个所述第二磁体和两个所述第三磁体;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磁体和多个所述第二磁体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间隔排布,相邻的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圆弧度,和两个所述第三磁体之间的圆弧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具有间隔排布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拉紧组件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绳体中缠绕在所述转轴上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固定凸起,所述第二绳体背离所述第一绳体的端部套接在所述固定凸起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柔性幕布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调节孔;
所述转轴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转轴本体,以及与所述转轴本体固定连接的调节凸起,所述调节凸起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调节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幕布的边缘部分具有容置兜,所述容置兜中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具有开口;
所述拉紧绳为由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组成的环形绳体,所述第一绳体位于所述容置兜内,所述环形绳体中的第二绳体从所述开口伸出,且与所述转轴连接。
CN202222690153.6U 2022-10-12 2022-10-12 投影屏幕 Active CN218350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0153.6U CN218350704U (zh) 2022-10-12 2022-10-12 投影屏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0153.6U CN218350704U (zh) 2022-10-12 2022-10-12 投影屏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0704U true CN218350704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0153.6U Active CN218350704U (zh) 2022-10-12 2022-10-12 投影屏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0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413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2627272B1 (ko) 롤러블 표시장치
US7397603B2 (en) Deployable projection screen
US20140376090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image stablilizer function
JP2020148842A (ja) 羽根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JP2005249828A (ja) 表示装置
US11956909B2 (en) Curling devic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TWI723056B (zh) 可收縮彈出之顯示裝置
JP2011022260A (ja) スクリーン
CN218350704U (zh) 投影屏幕
JP2005539272A (ja) 壁掛けスクリーン
CN113114818B (zh) 电子设备
CN213876294U (zh) 投影屏幕
CN115236930A (zh) 投影屏幕
CN217879969U (zh) 投影屏幕
JP2008070748A (ja) 折り畳み式スクリーン
JP2008070749A (ja) 折り畳み式スクリーン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15291467A (zh) 投影屏幕
CN115598912A (zh) 投影屏幕
JP2012048179A (ja) ミラー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217767179U (zh) 投影屏幕
JP2012058679A (ja) 光学映像投影用半球スクリーン
CN115877646A (zh) 投影屏幕
CN114764211A (zh) 投影屏幕
KR20070065700A (ko) 초소형 카메라용 셔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