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0661U -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0661U
CN218350661U CN202222804071.XU CN202222804071U CN218350661U CN 218350661 U CN218350661 U CN 218350661U CN 202222804071 U CN202222804071 U CN 202222804071U CN 218350661 U CN218350661 U CN 218350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light
film layer
detection unit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40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嘉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40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0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0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0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该系统应用于包含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单元的电致变色装置,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单元,每一检测单元分别与其中一电致变色单元对应设置,每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控制器,与每个检测单元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个检测单元获取的透光信号,并根据各透光信号调节施加至对应电致变色单元上的电压,以使各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之差符合预设要求。本申请可以根据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控制对应电致变色单元变色达到一致,以解决各电致变色单元受不同老化程度的影响而无法达到透光率一致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材料能够用于实现不同颜色或透明度之间的光学性能切换,例如,将电致变色材料应用在幕墙中,起到调节穿过幕墙的光线强度的作用。通常地,幕墙的尺寸往往较大,需要通过多块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电致变色玻璃拼接形成。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各电致变色材料随着使用,其光线调节性能发生衰退老化。在给每片电致变色玻璃充入相同的电压或发送调节相同档位命令时,部分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往往达不到目标透过率,且每块电致变色玻璃的衰退和老化程度不一样,导致多块电致变色玻璃之间出现透光不一致的现象,大大影响了用户的视觉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旨在解决电致变色装置中各个电致变色单元之间受不同老化程度的影响,各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率无法达到一致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应用于包含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单元的电致变色装置,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检测单元,每一所述检测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
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所述透光信号,并根据各所述透光信号调节施加至对应电致变色单元的电压,以使各所述对应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之差达到预设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层、电致变色膜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层之间,且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边缘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设于距离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边缘10毫米至20毫米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发射端和光接收端,所述光发射端与所述光接收端设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同一侧;
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导光光纤和第二导光光纤,所述第一导光光纤和所述光发射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光光纤与所述光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一导光光纤用于将所述光发射端发射出的测试光导向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背离所述光发射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光纤用于将经过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后的光导入所述光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层在对应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所述边缘部位设置有遮蔽区,所述遮蔽区在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检测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发射端和光接收端,所述光发射端与所述光接收端分别设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两侧;
所述光发射端用于朝向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发出测试光,所述光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光穿过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后的光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发射端包括光源,所述光接收端包括光强感应器;
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包括变色区和空白区,所述空白区沿所述变色区的周侧设置;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对应所述空白区设置,用于采集环境光的光强信号;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对应所述变色区设置,用于采集所述环境光穿过所述变色区后的光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还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层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之间,所述第二粘接层设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层之间;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受光面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靠近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表面齐平,用于采集环境光穿过所述第一粘接层后的光强信号;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受光面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背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齐平,用于采集所述环境光穿过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后的光强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和至少两个拼接设置的电致变色单元。
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可以应用于由多个电致变色单元拼接而成的电致变色装置,如大面积的幕墙或者汽车天幕等,其通过设置与电致变色单元数量相同的检测单元,并由控制器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透光信号来调节施加至相应电致变色单元的电压,以使各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之差达到预设要求。该系统可以根据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控制对应电致变色单元变色达到一致,从而有效解决各个电致变色单元因老化程度不同而导致透光率不一致的问题,进而可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控制器;20-检测单元;30-电致变色单元;40-存储器;310-第一透明层;320-电致变色膜层;330-第二透明层;340-第一粘接层;350-第二粘接层;211-光发射端;212-光接收端;221-第一光传感器;222-第二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针对电致变色装置中的各电致变色单元变色无法达到一致、影响用户视觉体验感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其通过对应每个电致变色单元30设置用于检测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的检测单元20,然后控制器10根据检测到的透光信号来调节施加至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上的电压等,以此来改变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直到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一致。即通过实时检测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并及时调节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达到透光率一致的状态。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可以应用于包含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电致变色装置,通常地,由于尺寸较小的这些电致变色单元30依次拼接设置,可以形成一个更大尺寸的电致变色结构,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为,由多块电致变色玻璃拼接形成的幕墙或者汽车天窗或者多个侧窗等。可以理解,这里的多块指两块及两块以上的数量。
示范性地,该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包括:控制器10和至少两个检测单元20,其中,每个检测单元20均与控制器10电连接;每一检测单元20分别与其中一个电致变色单元30一一对应设置,即检测单元20与电致变色单元30的数量相等;每个检测单元20用于实时检测与其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进而,控制器10用于接收各个检测单元20获取的透光信号,并根据各透光信号调节施加至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电压,以使得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之差符合预设要求。具体的,检测单元20获取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包括:通过检测进入电致变色单元30前的第一光强信号以及检测穿过电致变色单元30之后的第二光强信号,通过第一光强信号和第二光强信号得到透光信号,该透光信号可直接体现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例如,检测单元20包括但不限于为光强检测器,光强检测器可将光强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直接反映电致变色单元30的在施加电压前和施加电压后的透光率。电致变色单元30在施加不同的电压后,能够发生颜色的变化,具体体现在透过率不同;因而可以通过调节施加在电致变色单元30的电压来调节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而控制器10控制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之差符合预设要求,可通过控制器10中对透光信号对应的电平信号的比较,各透光信号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例如差值不超过0.1%等,才能体现各电致变色单元30当前的透过率一致。
本实施例通过在每个电致变色单元30上设置检测单元20实时检测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控制器10根据实时的透光信号施加不同的电压至对应的电致变色单元30中,可以根据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来调整其施加的电压,直到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差值在预设范围,从而保证了各电致变色单元30当前的透光率差值在预设范围。即使在电致变色单元3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电致变色单元30存在不同的老化程度,控制器10仍然可根据各透光信号来将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调至预设范围,保证了各电致变色单元30在控制变色后在外观上体现的一致性,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感。且本实施例中只需要设置一个检测单元20,在原来装置的基础上不需要改动太多结构,也不会影响原来结构的正常使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进一步可选地,该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还可包括存储器40,其中,存储器40与控制器10电连接,可用于存储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相关数据等。由于随时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使用发生老化,从而导致其各调光档位对应的开路电压OCV会随着老化而发生偏移,因此,如果一直采用原始的档位和OCV对应的关系调整施加在电致变色单元30的电压,在最后调透光率的时候则需要调整较久才能使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达到一致。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存储器40,将控制器10每次调节到的调光档位与对应的OCV储存起来,便于下次调光直接调用,能够便于下次控制器10调整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一致性。该存储器4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模块,其实现原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电致变色单元30是指设有电致变色材料的最小控制单元,其存在形态具体可根据实际运用场景来定义,例如,可以是电致变色膜片,也可以是经过进一步加工得到的电致变色玻璃等,这里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结构均相同,故这里将以其中一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结构来进行举例说明。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电致变色单元30的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0、电致变色膜层320和第二透明层330,其中,第一透明层310和第二透明层330均采用玻璃材质制成,通过改变施加在电致变色膜层320上的电压,可以改变该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使得该电致变色单元30的颜色发生变化。为实现对该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的检测,本实施例中,该检测单元20设置在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第一透明层310与第二透明层330之间,且位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边缘部位,避免将检测单元20设置在电致变色单元30的可视区中,影响用户的视觉,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随着电致变色膜在长期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边缘失效的情况,为了预防边缘失效,检测单元20检测到的是已经失效的边缘区域的透光率,无法准确的反映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因此,将检测单元20设置在离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边缘存在一定距离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考虑到距离边缘10mm内的区域比较容易失效,例如,可设置在距离边缘10mm~20mm处的安装位置等,当然,实际安装位置具体可根据检测单元20的结构等来适应调整。通过将检测单元20设在该位置,一方面不影响用户的正常视觉体验,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在电致变色单元30使用过程中,准确地检测到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
下面将给出检测单元20的几种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检测单元20包括光发射端211和光接收端212,该光发射端211与光接收端212设于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同一侧,其中,光发射端211和光接收端212之间可以通过导光光纤进行光传导。例如,该检测单元20还包括第一导光光纤和第二导光光纤,如图2所示,第一导光光纤和光发射端211连接,第二导光光纤与光接收端212连接;其中,该第一导光光纤用于将光发射端211发射出的测试光导向电致变色膜层320背离光发射端的一侧,第二导光光纤用于将经过电致变色膜层320后的光传导至光接收端212,进而得到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
可以理解,将光发射端211和光接收端212设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同一侧,并通过导光光纤进行光传导,此时检测单元20受到外部环境的光干扰会比较少,可以不需要做过多的遮光处理,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同时也不需要更改过多电致变色单元原来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的优点。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第一透明层310和第二透明层330的对应于检测单元20的位置处设置一遮蔽区,或者,仅在靠近检测单元20的第一透明层310或第二透明层330上设置该遮蔽区,减少外界环境光的干扰,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各电致变色单元之间的一致性,以及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此外,基于导光光纤进行光传导的实现方式,该光发射端211和光接收端212的安装位置可以不受环境空间大小的限制,可以安装在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任意角落,只要保证上述的连接发射端的导光光纤的出射端和连接接收端的导光光纤的入射端对应即可。针对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还可以使用同一个分析器件根据光发射端211发出的光强和光接收端212接收到的光强来计算得到。由于导光光纤在导光过程中光的损失较小,可以默认传输没有损耗或者也可以提前测试得到具体的损耗值,即为一个可估量的定值,因此能够减少系统测试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透光率检测的准确性,进而可以增强各电致变色单元之间的一致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的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检测单元20包括光发射端211与光接收端21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光发射端211与光接收端212将分别设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两侧,并且没有利用导光光纤进行光传导。示范性地,位于电致变色膜层320一侧的光发射端211用于朝向电致变色膜层320发出测试光,光发射端211发出的测试光优先选择单色光或者标准光;而位于电致变色膜层320另一侧的光接收端212则用于接收该测试光穿过电致变色膜层320后的光强,进而得到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利用导光光纤的情况下,为减少外界环境的光干扰,如图3所示,优选地可在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第一透明层310和第二透明层330在对应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边缘部位设置遮蔽区,并使检测单元20位于该遮蔽区内,遮蔽区在电致变色膜层320上的投影覆盖检测单元。换言之,光发射端211与光接收端212均位于该遮蔽区的投影区域范围内,这样遮蔽区可以将大部分的外界环境光进行阻挡,从而提高透光率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第一透明层310上的黑色区域B1即为遮蔽区,相应地,光发射端211设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靠近第一透明层310的遮蔽区的一侧,而光接收端212则在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背离光发射端211的一侧,且正对于光发射端211的设置位置处位置。
此外,由于电致变色单元30中通常需要在第一透明层310和/或第二透明层330的边缘设置遮蔽区,以遮挡电致变色单元30的汇流条等,以使电致变色单元30在视觉更加美观。因此,可将检测单元20直接设置在遮蔽区,这样遮蔽区不仅能够起到遮挡汇流条作用,还能降低环境光对检测单元20的影响。也就是说,可以将该遮蔽区延伸至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边缘空白区,其中,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该空白区设置于变色区的周侧,具体空白区可由填充有粘接胶、密封胶等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如图3所示的电致变色膜层320两端的阴影部分为空白区,而黑色区域B2则为延伸设置的遮蔽区,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对外界环境的光线的遮蔽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光发射端211与光接收端212可以分别为光源和光强感应器,例如,光源采用LED灯等。在设置LED灯和光强感应器时,可设置LED灯发出的光线垂直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表面并垂直穿过电致变色膜层320,这样遮蔽区可以避免外界环境光线照射在LED灯上,以降低对电致变色膜透光率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在光强感应器以及光源的外侧均设置遮光罩,以减少外部环境光照射至光强感应器中,从而影响透光率的检测,导致测试误差而影响两个电致变色单元之间的一致性。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电致变色单元30的表面具有一定弧度,即呈曲面结构,由于曲面半径通常较大,而光源和光强感应器的尺寸较小,例如,直径可以做到30mm以内,甚至更小,因此对光强感应器进行光接收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上述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光源和光强感应器的尺寸最小化,以贴合电致变色膜层320,另外,该光发射端211与光接收端212同样可以安装在电致变色单元30的角落位置,这样可以使得电致变色单元30的整体结构更小、更紧凑。若进一步增加遮光罩等,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光的干扰,使检测单元20检测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信号不受白天、夜晚等环境光的限制等。
需要明白的是,采用LED灯作为光发射器时,可以设置为标准光源,通过发出多个预设光强的测试光,然后测试电致变色膜层320在不同光强下对应不同变色档位下的透光率,然后建立LED的光线强度和不同档位下的透光率的关系,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透光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4所示的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电致变色膜层320设有变色区外,还设有沿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变色区的周侧设置的空白区(即边缘粘接区,还可以作为整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密封件),如图4所示的电致变色膜层320两端的空白区S0,其中,变色区的走线经过边缘粘接区向电致变色膜层320外部延伸引出,边缘粘接区起到粘接两层透明层,以及对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变色区起到密封的作用,一般而言,边缘粘接区采用透明、且对光干扰较少的材质制成。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20包括第一光传感器221和第二光传感器222,其中,第一光传感器221对应电致变色膜层320的空白区的一侧设置,图4中示出的是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边缘粘接区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在在边缘粘接区内部,其受光面漏出于边缘粘接区且与电致变色膜层320齐平,进一步减少了边缘粘接区对第一光传感器的干扰),第一光传感器221用于采集环境光的光强信号,由于将第一光传感器221设置在空白区的一侧,且边缘粘接区为透明且对光干扰较少的材料制成,因此第一光传感器221测得的光实际上是经过第一透明层310后的第一光强信号。第二光传感器222设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变色区背离第一透明层310的一侧,即两个光传感器设置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同一侧,只不过一个位于空白区,另一个位于变色区,第二光传感器222用于采集环境光穿过变色区后的光强信号,可以理解,此时第二光传感器222采集到的光强是光穿过第一透明层310以及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变色区后的第二光强信号。本实施例通过两个光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信号可以计算出变色区的实际透光率,其中,该实际透过率的计算公式为:G2/G1*T0,式中,T0为空白区的透过率,G1和G2分别为第一光传感器221和第二光传感器222采集到的信号光强大小。可以理解,由于两个光强传感器测试的光都通过了第一透明层310,且没有通过其他附加层,两者均仅受到第一透明层310的影响,因此,第一光强信号和第二光强信号之差,就能直观体现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变色区的真实光强信号,避免光线穿过其他层,而对光强传感器产生多余的干扰,从而减少了空白光强受到其他膜层的折射、散射等的干扰,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在一些其他场景下,如图5所示的本申请的电致变色单元及检测单元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单元30还包括第一粘接层340和第二粘接层350,其中,第一粘接层340设于第一透明层310与电致变色膜层320之间,第二粘接层350设于电致变色膜层320与第二透明层330之间,其中,第一粘接层340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大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长度,即两者的长度存在差异。第一粘接层340和第二粘接层350均可采用0.38毫米或0.76毫米的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酯)材料。
对于上述场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20包括第一光传感器221和第二光传感器222,如图5所示,第一光传感器221的受光面设于第一粘接层340的靠近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表面,也就是将第一光传感器221贴设在第一粘接层靠近电致变色膜层320的表面,用于采集环境光穿过第一粘接层340后的光强信号;若此时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周侧设置有空白区,则将第一光传感器221埋设在空白区域内,并将受光面露出空白区靠近电致变色膜层的表面。第二光传感器222的受光面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靠近第二粘接层350的表面齐平,齐平的意思是指受光面与电致变色膜层320的靠近第二粘接层350的表面处于同一表面,也就是将第二光传感器222贴与电致变色膜层320靠近第二粘接层350的表面齐平,将受光面与粘接层的表面齐平,一方面减少了粘接层对光纤吸收、折射、散射等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具体的,可以将第二光传感器222埋设在第二粘接层,并将受光面露出第二粘接层靠近电致变色膜层的表面,用于采集环境光穿过第一粘接层和电致变色膜层320的变色区后的光强信号。进而,根据两路的光强信号大小可以计算得到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光传感器221和第二光传感器222采集到的光均通过了第一透明层310和第一粘接层340,受到第一透明层310和第一粘接层340的干扰一致,测试到的透光信号更能直观准确的反映电致变色单元30的真实透光率,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各电致变色单元30变色效果达到一致。
可以理解,针对基于第一光传感器221和第二光传感器222的安装方式,由于不需要采用额外的光源,因此不需要进行光线校准,只需要确保两个光传感器对应的外部环境是否处于一致即可,也就是说否被遮挡、外部透明层是否被污染等。而且,由于光传感器的体积小,可以贴在电致变色膜上,同样可以使电致变色单元30的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上述的几种实现方式仅为一些可行的示例,并不作唯一限定。在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用性调整。
基于上述的检测单元20的几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下面对如何具体实现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变色一致性的方法进行相关描述。
优选地,在实际检测之前,还需对各个检测单元20进行校准,可以理解,通过校准可以保证各检测单元20之间的系统误差在最小值内。其中,不同的实现器件具有不同的校准方式,例如,针对采用导光光纤、光发射端211和光接收端212的实现方式,在安装前进行较准,具体可通过光发射端211发出预设光强的光,通过光纤导线,直接进入光接收端212,从而确定光纤导光带来的损失、以及检测单元20本身的系统误差。例如,针对采用光源(如LED灯)和光强感应器的实现方式,在电致变色单元30变色前,也就是处于透明态的时候,可控制光源发出标准光(可通过系统设置光的强度),测试光强感应器接收到的能量,从而得到光强感应器在电致变色单元30没有变色时,测出的透光率以及电致变色单元30基底的吸收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源存在衰退,可通过建立光源与透光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判断出光源随着使用的校准规律。例如,初始时,测试光的光强G1,假设电致变色单元30在其透光率T1为100%时的吸收、损耗、折射等为0,光强感应器测出的光强则为G1;若经过一段时间,按照光源LED灯的衰减规律,此时光源光强衰减到G2,在同样吸收、损耗、折射等均为0的情况下,光强为G2意味着此时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为100%;因此,只要得出LED的衰退规律,在测出光强在G2的时候,就能得出当前的透过率为100%。又或者,针对采用两个光传感器的实现方式,由于没有增加额外光源,而环境光对两个光传感器的影响一致,可不需要特别校准,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外侧透明层对应在两个光传感器的位置表面是否一致(如是否一样干净、被污染、被遮挡等)。当然,也可以进行两个光传感器之间是否存在误判的校准,例如,在电致变色单元30没有变色的时候,从外部环境中发出一个标准光,穿过第二透明层330和电致变色膜层320,判断两个光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是否一致或者接收到的光强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以进行校准等。
基于校准后的系统,示范性地,该系统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方法包括:
S11,根据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确定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是否满足变色一致性条件。
在电致变色单元30上电后,当需要控制电致变色单元30变色至预设档位时,根据调光指令向电致变色单元30施加预设的电压,等待变色完成,然后通过上述的检测单元20检测相应的光强信号。可选地,也可以记录一下电致变色单元30在变色之前的透光率,以方便后续分析使用。
例如,以两个光传感器的检测为例,可直接根据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对应获取的两个光强信号来计算当前电致变色膜层320的透光率。可选地,也可以根据每块电致变色单元30中的第一光传感器221所接收到光强信号,计算得到对应的光强平均值,并在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接收到的光强信号与该光强平均值的差值超过预设值时,利用光强平均值和第二光传感器222接收到的光强信号来计算当前电致变色膜层320的透光率。
进而,控制器10根据这些光强信号来计算得到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为确保每次变色档位调整时都保证一致性,可以获取到在变色之后的透光率信息,进而,将其与预设档位对应的理论透光率比较,以确定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是否满足变色一致性条件,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电压调节。
具体地,若实际透光率与理论透光率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则认为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存在老化或者其他因素等造成透过率偏差,即确定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满足变色一致性条件。反之,若实际透光率与理论透光率的差值超出预设差值范围,则进一步将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与其他电致变色单元30的实际透光率进行比较,若每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实际透光率之间的差值在预设偏差范围内,则确定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满足变色一致性条件;若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的实际透光率与其他电致变色单元30的实际透光率之间的差值超出该预设偏差范围,则确定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不满足变色一致性条件。可以理解,若每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相差不大或者一致,则可以视为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的老化程度一致或者不存在老化,此时不需要进行电致变色单元30校准,也能保证各玻璃之间的一致性。
S12,当存在至少一电致变色单元30不满足时,校准对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
若每一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不一致,或者存在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差值较大,则以其中一个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作为依据,或者以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平均值作为依据,调节其他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取其中一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或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均值作为基准透光率,在调节过程中,对于被调节电致变色单元30,可以按照先粗调后细调规则进行电压调节,直到达到与该基准透光率一致。其中,被调节电致变色单元30可根据其与该基准透光率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来确定。
例如,上述的先粗调后细调规则,包括:查询被调节电致变色单元30的初始状态表,以确定若按照原来的状态进行调整时达到基准透过率对应的开路电压OCV,以进行粗调;计算粗调后被调节电致变色单元30的实时透过率与基准透过率之间的OCV差值,再基于该OCV差值及当前环境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微调,直到达到基准透光率。
比如,以一幕墙为例,在该幕墙中的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实时透光率分别存在4种情况,分别为50%、51%;41%;49%,假设选取50%作为调整的基准,进一步可选地,对于透光率相差较大的电致变色单元30,先对其进行粗调,如先在原驱动电压(1V~1.2V)先加个较大的电压(如1V等);粗略地调到所需透光率,并实时获取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当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与基准透光率相差在预设范围时,则可继续对电致变色单元30进行细调。具体的,每次改变电压较小的值来使透光率发生微小的变化,最终使透光率达到需求。其中,可通过改变截止充电条件,如根据不同的充电逻辑以及充电参数,获取电荷容量Q或者开路电压OCV作为截止充电的参数,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更加精准地达到所需透光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该方法还包括:当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处于透光率一致的状态时,将被调节电致变色单元30在当前透光率下所对应的状态参量进行记录,例如,上述状态参量包括电致变色单元30的开路电路OCV和/或电荷量Q等,以获得该被调节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与上述状态参量之间的更新关系表,例如,可以构建电致变色单元30的OCV-Q-T(调光档位)的函数关系等。
其中,上述更新关系表将作为下一次调光的参考依据,以便直接调用。例如,在下一次调光时,可以从存储的更新关系表中查找对应调光档位所需的开路电压OCV,先施加小于或等于该开路电压的第一预设电压,并在稳定后确定是否达到所需透光率,若未达到,则继续施加第二预设电压,直至达到所需透光率。又或者,在下一次调光时,可以从该更新关系表中查找对应调光档位所需的电荷量,先施加小于等于该电荷量的第一电荷量,并在稳定后确定是否达到所需透光率,若未达到,则继续施加第二电荷量,直至达到所需透光率。
以某一电致变色单元30的状态为例,其中,表1所示为该电致变色单元30的调光档位、透光率、开路电压及电荷容量之间的初始状态数据表。假设需要使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光率达到20%,如下表1所示,此时对应该透过率的OCV值需要达到U2以及电荷容量Q需要达到Q1,于是将电压调节到U2,并维持预设时间T1,待T1时间之后也就是电致变色单元30稳定后,测试该电致变色单元30当前的透光率,然后判断当前的透光率与目标透光率20%之间的差值;比如,若当前的透光率为18%,则相差2%。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调。其中,具体的细调值时需加的电压值的确认可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获取当前电致变色单元30对应的环境温度、以及透光率差值(2%)等来确定。每次细调时,充入相应的电压值并维持预设时间,待电致变色单元30稳定后继续测试透光率,重复上述细调的步骤,直到细调后的透光率达到目标透光率。进一步可选地,当所有电致变色单元30处于透光率一致的状态时,可记录得到如表2所示的重建后的更新状态数据表。可以理解,通过构建并更新上述关系表,这样在下次调光的时候可直接调用,这样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电压,减少调整等待时间,然后通过细调,能够精准的达到需要的透过率。
表1初始状态数据表
档位 透光率/T% 开路电压OCV 容量Q
1 10 U1 0
2 20 U2 Q1
3 30 U3 Q2
4 40 U4 Q3
5 50 U5 Q4
表2更新状态数据表
档位 透光率/T% 开路电压OCV 容量Q
1 10 U6 0
2 20 U7 Q5
3 30 U8 Q6
4 40 U9 Q7
5 50 U10 Q8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可以应用于由多个电致变色单元30拼接而成的大尺寸电致变色装置,如大面积的幕墙或者汽车天幕、侧窗等,其通过设置与电致变色单元30数量相同的检测单元20,以便利用控制器10来调节施加至相应电致变色单元30的电压,以改变其透光率,从而使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一致,减少拼接的电致变色单元30之间的视觉误差,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且本申请实施例在先对电致变色单元30充电,然后通过检测单元20实时检测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只要当前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的差值不能满足一致性的要求,控制器10则控制对应的电致变色单元30变色,直至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达到一致性。该系统可以实现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之间的一致性调节,从而可有效解决各个电致变色单元30因长期使用,且致彼此之间的老化程度不一致而导致各电致变色单元30的透过率无法达到一致性的问题,进而可提高用户体验感。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致变色装置,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为大尺寸的幕墙、汽车天窗、侧窗等。示范性地,该电致变色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以及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单元30,例如,该电致变色单元30可以为电致变色玻璃等。由于本装置采用上述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100,故具有以上电致变色系统的全部优点。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可选项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至少两个电致变色单元的电致变色装置,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检测单元,每一所述检测单元分别与其中一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
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个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所述透光信号,并根据各所述透光信号调节施加至对应电致变色单元的电压,以使各所述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信号之差达到预设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层、电致变色膜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层之间,且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边缘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设于距离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边缘10毫米至20毫米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发射端和光接收端,所述光发射端与所述光接收端设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同一侧;
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导光光纤和第二导光光纤,所述第一导光光纤和所述光发射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光光纤与所述光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一导光光纤用于将所述光发射端发射出的测试光导向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背离所述光发射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光纤用于将经过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后的光导入所述光接收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层在对应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所述边缘部位设置有遮蔽区,所述遮蔽区在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检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发射端和光接收端,所述光发射端与所述光接收端分别设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两侧;
所述光发射端用于朝向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发出测试光,所述光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光穿过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后的光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端包括光源,所述光接收端包括光强感应器;
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包括变色区和空白区,所述空白区沿所述变色区的周侧设置;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对应所述空白区设置,用于采集环境光的光强信号;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对应所述变色区设置,用于采集所述环境光穿过所述变色区后的光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还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层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之间,所述第二粘接层设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层之间;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受光面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靠近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表面齐平,用于采集环境光穿过所述第一粘接层后的光强信号;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受光面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的背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齐平,用于采集所述环境光穿过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后的光强信号。
10.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和至少两个拼接设置的电致变色单元。
CN202222804071.X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Active CN218350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4071.XU CN218350661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4071.XU CN218350661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0661U true CN218350661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7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4071.XU Active CN218350661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0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4484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屏点亮和熄灭的切换控制方法
EP2939068B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903699B1 (ko) 영상의 실시간 보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361187B (zh) 光传感器、目标探测方法及显示面板
RU2011132277A (ru)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исплей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EP2472496B1 (en) Display device
US8416181B2 (en) Back light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162695A1 (en) Global and local contrast control with brightness and shading adjustment of smart glass display
CN218350661U (zh) 一种控制电致变色装置变色的系统及电致变色装置
WO2014002591A1 (ja) 紫外線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9423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irror with active feedback dimming
JP2003337657A (ja) 光学式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11510522B (zh) 屏幕边框、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Klems Net energ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n electrochromic skylights
US5822074A (en) Retroreflective systems for remote readout
US7149026B2 (en) Sensor unit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of lighting devices and coupling medium for a sensor unit
CN104501386A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面板组件、空调器及面板组件的测光方法
JP2018150686A (ja) 調光ブラインド装置
US4652124A (en) Film inspection system
JP7086715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ミラー
KR20180074120A (ko) 자동차용 윈도우글래스 명암조절장치
JP2010132107A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CN106468654A (zh) 可防止漏光的光学侦测装置
CN112262042A (zh) 具有集成的光传感器的复合玻璃板
JP2019113772A (ja) 表示装置の画面輝度検出装置及び画面輝度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