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7418U -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7418U
CN218347418U CN202222827220.4U CN202222827220U CN218347418U CN 218347418 U CN218347418 U CN 218347418U CN 202222827220 U CN202222827220 U CN 202222827220U CN 218347418 U CN218347418 U CN 218347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section
air duct
wind channel
hole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72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正兵
柳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Central Sou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Hubei Zhengm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engm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engm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engm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72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7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包括中板和基础连接风道,中板位于基础连接风道的上方设置,基础连接风道的一端对接设置有标准段,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的两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中板的两侧与固定杆对应处开设有灌浆口,中板的两侧位于灌浆口的内开设有贯通的灌浆孔,固定杆顶部贯穿灌浆孔并延伸至灌浆口内,设置的灌浆口方便浇筑时灌浆,在固定杆顶部开设有通孔,配合插接的楔形插键,可以浇筑时对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起到预安装的效果,楔形插接可以保证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能够抵紧在中板的底部,且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上的L形泡沫垫可以提高中板和基础连接风道、标准段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车顶排风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背景技术
轨顶风道,即列车顶排风道,是地铁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结构构件,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一般不与车站主体同时浇注,尤其在盾构施工需要通过的车站,轨顶风道必须后期。
目前国内轨顶风道基本均采用二次现浇混凝土,在中板下部预留轨顶风道锚固钢筋和风道浇筑孔洞,意味着车站土建施工需要二次进场,搭设脚手架、模板,需要占用后期铺轨、机电安装和装修时间以及场,传统的地铁轨顶风道均为现浇施工,支模困难,施工难度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包括中板和基础连接风道,中板位于基础连接风道的上方设置,所述基础连接风道的一端对接设置有标准段,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的两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中板的两侧与固定杆对应处开设有灌浆口,中板的两侧位于灌浆口的内开设有贯通的灌浆孔,固定杆顶部贯穿灌浆孔并延伸至灌浆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浆口位于中板两侧整体下沉设置,灌浆口整体呈矩形下沉式凹槽开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浆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
固定杆的顶部通孔处插接设置有楔形插键,楔形插键位于灌浆口,楔形插键的长度大于灌浆孔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整体均“U”形结构设置,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一端端面开设有对接槽,标准段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凸出的对接端,对接端和对接槽互相配合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一端两侧开设有预接槽,标准段的另一端开设有与预接槽互相配合插接的预接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两侧顶部设置有L形泡沫垫,L形泡沫垫位于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两侧内外壁挂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基础连接风道、标准段、固定杆,在安装时将标准段逐一通过对接槽和对接端互相卡接连接起来,形成完整排风通道,安装时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均通过固定杆贯穿灌浆孔,并在灌浆孔内部浇筑混凝土起到中板与基础连接风道、标准段固定连接的效果,将传统的现浇方式改为预制设计,结合灌浆,大大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施工困难。
2、通过设置的灌浆口,方便浇筑时灌浆,减少混凝土流出,在固定杆顶部开设有通孔,配合插接的楔形插键,可以浇筑时对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起到预安装的效果,楔形插接可以保证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能够抵紧在中板的底部,且基础连接风道和标准段上的L形泡沫垫可以提高中板和基础连接风道、标准段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标准段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板;101、基础连接风道;102、灌浆口;103、预接键;104、预接槽;105、对接槽;106、标准段;107、通孔;108、固定杆;109、对接端;110、L形泡沫垫;111、楔形插键;112、灌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包括中板1和基础连接风道101,中板1位于基础连接风道101的上方设置,基础连接风道101的一端对接设置有标准段106,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的两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8,固定杆108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07,中板1的两侧与固定杆108对应处开设有灌浆口102,中板1的两侧位于灌浆口102的内开设有贯通的灌浆孔112,固定杆108顶部贯穿灌浆孔112并延伸至灌浆口102内,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整体均“U”形结构设置,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一端端面开设有对接槽105,标准段106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凸出的对接端109,对接端109和对接槽105互相配合设置,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一端两侧开设有预接槽104,标准段106的另一端开设有与预接槽104互相配合插接的预接键103,方便标准段106互相插接安装。
如图1-图3所示,灌浆口102位于中板1两侧整体下沉设置,灌浆口102整体呈矩形下沉式凹槽开设,方便浇筑灌浆。
如图1-图3所示,灌浆孔112的直径大于固定杆108的直径,固定杆108的顶部通孔107处插接设置有楔形插键111,楔形插键111位于灌浆口102,楔形插键111的长度大于灌浆孔112直径,在浇筑前可以对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预安装。
如图1-图3所示,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两侧顶部设置有L形泡沫垫110,L形泡沫垫110位于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两侧内外壁挂接设置,提高中板和基础连接风道、标准段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时将标准段逐一通过对接槽105和对接端109互相卡接连接起来,形成完整排风通道,安装时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
准段106均通过固定杆108贯穿灌浆孔112,由于灌浆孔112直径大于固定杆108直径,因此灌浆孔112与固定杆108之间留有间隙,通过灌浆孔112内部浇筑混凝土起到中板1与基础连接风道101、标准段106固定连接的效果,将传统的现浇方式改为预制设计,结合灌浆,大大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施工困难,设置的灌浆口102,方便浇筑时灌浆,减少混凝土流出,在固定杆108顶部开设有通孔107,配合插接的楔形插键111,可以安装时对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起到预安装的效果,楔形插键111可以保证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能够抵紧在中板1的底部,且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上的L形泡沫垫110可以提高中板和基础连接风道101、标准段106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包括中板(1)和基础连接风道(101),中板(1)位于基础连接风道(101)的上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连接风道(101)的一端对接设置有标准段(106),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的两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8),固定杆(108)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07),中板(1)的两侧与固定杆(108)对应处开设有灌浆口(102),中板(1)的两侧位于灌浆口(102)的内开设有贯通的灌浆孔(112),固定杆(108)顶部贯穿灌浆孔(112)并延伸至灌浆口(1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口(102)位于中板(1)两侧整体下沉设置,灌浆口(102)整体呈矩形下沉式凹槽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112)的直径大于固定杆(108)的直径,固定杆(108)的顶部通孔(107)处插接设置有楔形插键(111),楔形插键(111)位于灌浆口(102),楔形插键(111)的长度大于灌浆孔(112)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整体均“U”形结构设置,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一端端面开设有对接槽(105),标准段(106)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凸出的对接端(109),对接端(109)和对接槽(105)互相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一端两侧开设有预接槽(104),标准段(106)的另一端开设有与预接槽(104)互相配合插接的预接键(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两侧顶部设置有L形泡沫垫(110),L形泡沫垫(110)位于基础连接风道(101)和标准段(106)两侧内外壁挂接设置。
CN202222827220.4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Active CN218347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7220.4U CN218347418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7220.4U CN218347418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7418U true CN218347418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7220.4U Active CN218347418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7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4250A (zh) 非永久竖向支承体系的基坑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10939212A (zh)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0145037A (zh) 一种装配式主梁与双侧次梁的连接节点
CN110629976A (zh)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轨顶风道
CN218347418U (zh) 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
CN114908799A (zh) 适用于地铁车站新建或改建轨顶风道装配式结构
CN110700873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78465U (zh) 一种装配式女儿墙
CN211873422U (zh) 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装配式墙体连接节点
CN111501849A (zh) 一种采用组合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856677A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全预制轨顶风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92595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车站轨顶风道固定结构
CN212656260U (zh) 一种地下车站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
CN208685813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挂女儿墙连接节点构造
CN211548083U (zh) 外墙板的连接节点
CN111365019A (zh) 一种大盾构地铁车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812124U (zh) 一种带连接平台的装配式混凝土电梯井
CN111535361A (zh) 地下车站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2030626A (zh) 预制轨顶风道单元、轨顶风道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0265956Y1 (ko) 외장용벽돌
CN112253172A (zh) 一种设置系梁的隧道底部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96392U (zh) 一种大盾构地铁车站结构
CN210086298U (zh) 一种拼装式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板
CN218541490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墙体接高防错台节点结构
CN217520035U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Fan

Inventor after: Hong Liang

Inventor after: Guan Zhengbing

Inventor after: Liu Peng

Inventor after: He Jianhong

Inventor after: Zhao Wenbin

Inventor before: Guan Zhengbing

Inventor before: Liu P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11, Zhongnan Advanced Business Park, No. 688, Section 2, Wanjiali South Road, Tianxin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116

Patentee after: CCCC Central South Engineering Bureau Co.,Ltd.

Patentee after: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JIANG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

Patentee after: HUBEI ZHENGM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8002 zhazhou mountain, Nanhu farm, Huangzhou District,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ZHENGM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