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280U - 电动车辆充电口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充电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3280U
CN218343280U CN202222802870.3U CN202222802870U CN218343280U CN 218343280 U CN218343280 U CN 218343280U CN 202222802870 U CN202222802870 U CN 202222802870U CN 218343280 U CN218343280 U CN 218343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terminal
coupling
coupling portions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28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美善
李秀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to CN2022228028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3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3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3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充电口,其包括:上端子,形成有一对第一端子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一端子部的一侧的一对第一结合部;下端子,形成有一对第二端子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一侧的一对第二结合部;中心端子,其一侧形成有结合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的一对第三结合部,另一侧形成有结合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的一对第四结合部;以及一对导线,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通过将电动车辆充电口端子形成为分离型,可以实现在触电或频繁使用造成损坏时能够容易地更换端子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充电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充电口。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是仅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来驱动的环保车辆,是通过将来自高电压电池的电能供应到电动马达来产生驱动力的车辆。
由于这些电动车辆不使用化石燃料,因此几乎不会排放诸如二氧化碳(CO2)或氮氧化物(NOx)等废气,并且具有无噪音等优点。
具有上述优点的电动车辆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以用于行驶,因此电动车辆包括结合充电设施的充电电缆的电动车辆充电口。
由于端子的成分(Ag-Ni-Cu)问题,传统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因触电和频繁使用造成的损坏等原因,对安全造成了很大危险。
当因上述问题而需要维修时,按照设计可分离的部件并不多,因此需要更换整个充电口组件。
另外,在传统的电动车辆充电口中,电池和高电压电缆是彼此连接的,但由于高电压电缆较粗,导致弯曲半径过大,从而存在电池的位置或充电口的设计自由度变差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作为上述背景技术所说明的内容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不应被视为承认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的,提供一种将电动车辆充电口端子形成为分离型,从而在触电或频繁使用造成损坏时能够容易地更换端子的新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包括:上端子,形成有一对第一端子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一端子部一侧的一对第一结合部;下端子,形成有一对第二端子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一侧的一对第二结合部;中心端子,其一侧形成有结合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的一对第三结合部,另一侧形成有结合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的一对第四结合部;以及一对导线,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螺纹结合,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螺纹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中心端子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中心端子,并且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和所述一对导线正交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对导线结合部,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
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与形成在一对导线的末端的O型压接端子连接,并且通过所述一对O型压接端子结合到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所述一对导线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正交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包括:螺栓部,沿长度方向突出,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形成螺纹;以及螺母,紧固到所述螺栓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中,在所述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形成的螺栓孔,并且在所述螺栓孔中结合六角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长度形成为彼此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壳体,容纳所述上端子、所述下端子以及所述中心端子;以及壳体支架,设置在车身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支架形成有与车身结合的车身结合部以及结合所述壳体的壳体结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身结合部按照车型形成为不同规格,所述壳体和所述壳体结合部形成为相同规格以在组装时能够彼此互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在其一侧形成使所述上端子插入的第一端子孔,在另一侧形成与所述车身结合部结合的法兰部;以及第二壳体,在其一侧形成使所述下端子插入的第二端子孔,在另一侧形成第三端子孔以及与所述第二端子孔正交并使一对导线插入的导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盖,设置在所述第三端子孔上。
(三)有益效果
通过将电动车辆充电口端子形成为分离型,可以实现在触电或频繁使用造成损坏时能够容易地更换端子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高电压电缆正交结合到端子,从而实现可以确保车辆内部空间的效果。
另外,通过可分离地形成壳体和壳体支架,使得壳体和端子通用化,并按照车型设置不同的壳体支架,从而实现可以减少制造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提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的端子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的端子和导线的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的端子与导线正交紧固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的端子被分解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的端子被分解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被分解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的第一壳体和壳体支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上端子 110:下端子
120:中心端子 130:第一端子部
140:第二端子部 150:第一结合部
160:第二结合部 170:第三结合部
180:第四结合部 190:导线结合部
200:导线 210:O型压接端子
220:中心端子固定部 230:第一壳体
240:第二壳体 250:壳体支架
260:第一端子孔 270:第二端子孔
280:第三端子孔 281:导线孔
290:盖 300:法兰部
310:入口 320:车身结合部
330:壳体结合部 340:螺栓
350:螺母 360: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实施例,因此将在附图中示出并说明特定实施例。然而,这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特定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技术范围中所包含的所有修改、等同物以及替代物。
“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各种组件,但是所述组件不应受所述术语的限制。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
术语“和/或”用于包括所有作为其对象的多个项目中的任意组合的情况。例如,“A和/或B”表示包括“A”、“B”、“A和B”等三种情况。
当描述某个组件“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组件时,可以理解为直接连接到或联接到所述另一组件,然而,还应理解为中间可以存在其他组件。相反,当描述某个组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组件时,应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组件。
在说明实施例时,描述每个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形成在基板、每个层(膜)、区域、垫或图案的“上面/上侧(on)”或“下面/下侧(under)”的记载表示包括直接(directly)或通过加入其他层而形成的情况。对于“上面/上侧”或“下面/下侧”的基准是以便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形象为基准的,仅用于便于示出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应理解为限制实际组件的位置。例如,对于“上侧B”,除非另有描述或根据A或B的属性可知A必须位于B上,否则“上侧B”仅表示在附图中B位于A的上侧,在实际实施产品中B可以位于A的下侧,也可以使B和A并排左右设置。
另外,为了说明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在附图中可以改变每个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的厚度或尺寸,因此其并不完全反映实际尺寸。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表示不同,否则单数的表示包括复数的表示。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是为了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组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应被理解为不事先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操作、组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包括技术性或科学性术语的所有术语的含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与通常使用的在词典中的定义相同的术语的含义应被解释为与相关技术在上下文中所具有的含义一致,并且除非在本说明书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被解释为理想性或过渡形式性的含义。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与附图编号无关地,对相同或对应的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包括上端子100、下端子110、中心端子120以及导线200。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上端子100形成有一对第一端子部130和位于一对第一端子部130的一侧的一对第一结合部150。
下端子110形成有一对第二端子部140和位于一对第二端子部140的一侧的一对第二结合部160。下端子110进一步包括位于一对第二端子部140的另一侧的一对导线结合部。
如图2的(a)所示,一对导线结合部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形成的螺栓孔360,六角螺栓340可以结合到螺栓孔360以固定导线2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的(b)所示,一对导线结合部190沿长度方向突出,并且形成有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的螺栓部,螺母350可以紧固到螺栓部以固定导线200。因此,可以在第二端子部140损坏时容易地更换下端子110,从而可以实现减少维修费用的效果。
在图2中示出的将在下面描述的O型压接端子210连接到一对导线结合部190,并且如图3的(a)和(b)所示,当一对O型压接端子210结合到一对导线结合部190时,一对导线200可以与一对第二端子部正交连接。
通常用于电动车辆的电缆中流经的是高电压,因此导线的粗度普遍较粗。另外,为了提高耐久性和强化电绝缘性,会形成较厚的外皮,而在这种情况下,电线不易弯曲,并且即使在弯曲的情况下弯曲半径也较大,因此,优选为使用上述方式来连接导线200和第二端子部140。
一对第二端子部140的长度形成为彼此不同。具体地,参照图2,一对第二端子部140中的一个第二端子部的长度形成为较短,因此,如图3所示,当一对导线200正交连接到结合部190时,可以实现彼此不干扰的效果。
中心端子120位于上端子100和下端子110之间,中心端子的一侧形成有结合一对第一结合部150的一对第三结合部170,另一侧形成有结合一对第二结合部160的一对第四结合部180。
上端子100、下端子110以及中心端子120为导电材料,可以是含有银、镍和铜的合金。
如图1所示,中心端子120可以由中心端子固定部220固定。中心端子固定部220可以是非导电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非导电塑料。中心端子120可以通过嵌件注塑固定到中心端子固定部220。
导线200分别连接到一对第二端子部140的另一侧。如图2的(a)和(b)所示,在导线200的末端可以形成O型压接端子210,但也可以根据实施例而形成Y型压接端子。
分别连接到中心端子120的上端子100和下端子110可以螺纹结合到中心端子。
如图4和图5所示,螺纹结合方式可以由四种实施例来构成。
参照图4的(a),一对第一结合部150和一对第二结合部160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一对第三结合部170和一对第四结合部180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
参照图4的(b),一对第一结合部150和一对第四结合部180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一对第二结合部160和一对第三结合部170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
另外,参照图5的(a),一对第一结合部150和一对第四结合部180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一对第二结合部160和一对第三结合部(未示出)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
参照图5的(b),一对第一结合部150和一对第二结合部160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一对第三结合部170和一对第四结合部180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
通过如上所述的螺纹结合方式,使得上端子100和下端子110能够从中心端子120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在第一端子部130或第二端子部140弯曲或损坏时能够容易地更换的效果。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容纳上端子100、下端子110以及中心端子120的壳体。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车身上并用于固定壳体的壳体支架250。
壳体包括第一壳体230和第二壳体240。
参照图7,第一壳体230在一侧形成使上端子100插入的第一端子孔260,在另一侧形成结合充电线的入口310,并且在另一侧外周表面形成与车身结合部320结合的法兰部300。
如图6所示,第二壳体240在一侧形成使下端子110插入的第二端子孔270,在另一侧形成第三端子孔280以及与所述第二端子孔270正交并使一对导线200插入的导线孔281。
当形成在导线200上的O型压接端子210紧固到形成在下端子110中的导线结合部190时,第三端子孔280起到了能够使拧紧螺栓340或螺母350的工具插入的作用。
在导线200与下端子110连接之后,通过盖290封闭第三端子孔280。
再次参照图7,壳体支架250形成有与车身结合的车身结合部320以及在车身结合部320内部结合第一壳体230的法兰部300的壳体结合部330。
按照车型可以制造多个不同形状的车身结合部320,并且壳体结合部330可以形成为相同的规格,从而在将相同规格的壳体设置到壳体结合部330时能够彼此互换。
以上,以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个示例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在不超出本实施例的本质特征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以上没有示出的各种变形和应用。例如,可以变形并实施在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个组件。并且,与这种变形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应被解释为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端子,形成有一对第一端子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一端子部的一侧的一对第一结合部;
下端子,形成有一对第二端子部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一侧的一对第二结合部;
中心端子,其一侧形成有结合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的一对第三结合部,另一侧形成有结合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的一对第四结合部;以及
一对导线,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螺纹结合,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螺纹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二结合部在外周表面形成螺纹,所述一对第三结合部和所述一对第四结合部在内周表面形成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中心端子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中心端子,并且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和所述一对导线正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对导线结合部,位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
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与形成在一对导线的末端的O型压接端子连接,
通过所述一对O型压接端子结合到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所述一对导线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正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包括:
螺栓部,沿长度方向突出,并且在外周表面上形成螺纹;以及
螺母,紧固到所述螺栓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导线结合部中,在所述第二端子部的另一侧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形成的螺栓孔,
在所述螺栓孔中结合六角螺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二端子部的长度形成为彼此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壳体,容纳所述上端子、所述下端子以及所述中心端子;以及
壳体支架,设置在车身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支架形成有与车身结合的车身结合部以及结合所述壳体的壳体结合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合部按照车型形成为不同规格,所述壳体和所述壳体结合部形成为相同规格以在组装时彼此互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在其一侧形成使所述上端子插入的第一端子孔,在另一侧形成与所述车身结合部结合的法兰部;以及
第二壳体,在其一侧形成使所述下端子插入的第二端子孔,在另一侧形成第三端子孔以及与所述第二端子孔正交并使一对导线插入的导线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
盖,设置在所述第三端子孔上。
CN202222802870.3U 2022-10-24 2022-10-24 电动车辆充电口 Active CN218343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2870.3U CN218343280U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动车辆充电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2870.3U CN218343280U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动车辆充电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3280U true CN21834328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2870.3U Active CN218343280U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动车辆充电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3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3279B (zh) 半导体控制装置
CN103053079B (zh) 端子连接结构
US7354297B2 (en) Connector fixing structure
WO2012176897A1 (ja) コネクタ
US9403495B2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636556B2 (en) Bus bar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141900B2 (en) Connector case for vehicle ac generator
US11456552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KR20200030595A (ko) 접속 장치 및 전기 모터
CN218343280U (zh) 电动车辆充电口
CN103477413A (zh) 熔丝单元
CN111224051B (zh) 用于电池的插塞装置、电池和机动车
JP6630315B2 (ja) ノイズ低減ユニット
JP7204310B2 (ja)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を備えた電線付コネクタ
CN212046774U (zh) 电加热装置、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和机动车辆
JP2006310074A (ja) シールド導電路
CN213185736U (zh) 适用于小功率电源的焊线型插座结构
US20220407246A1 (en) Terminal block
CN218101752U (zh) 转向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180798U (zh) 一种连接器和车辆
CN214647526U (zh) 电动车辆的驱动结构
CN220306586U (zh) 一种短路器
CN212874936U (zh) 内混合车用泵节能空气阀用精密线束
US20240113464A1 (en) Wire harness
US20240178625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and wire harnes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