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807U -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8807U
CN218338807U CN202220297817.XU CN202220297817U CN218338807U CN 218338807 U CN218338807 U CN 218338807U CN 202220297817 U CN202220297817 U CN 202220297817U CN 218338807 U CN218338807 U CN 218338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anal
anal tube
colorectal
ball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78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亮
刘冰熔
刘丹
赵丽霞
刘继静
孔令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2978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8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包括肛管,肛管连接有收集袋,肛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侧翼片;肛管在侧翼片的后侧连接有角阀;肛管的前端设有多个球囊;肛管的内壁固定有与球囊数量相等并与球囊连通的导管;肛管的前端连接有探入管;探入管的周身设有多组侧孔;通过侧孔进行积液引流、排气和内窥镜探查。本实用新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采用双球囊,能够交替与肠道接触形成封堵,避免造成结直肠内部损伤;并且设有可进行打药、冲洗的冲洗孔,方便直接通过肛管对术区进行打药治疗、冲洗与消毒。

Description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先进治疗设备及服务,具体地,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背景技术
ESD全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以让消化道息肉、肿瘤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整切除,达到外科手术治愈水平,免除开腹手术的痛苦。
相比于外科手术治疗,该治疗具有不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不开刀、体表无创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优势,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兴起的内窥镜下微创治疗手段之一。
结直肠ESD手术过程中会用到肛管引流装置,现有的肛管引流装置包括肛管和收集袋,肛管的前端设有引流的敞口或在肛管的前端侧壁设有引流孔。现有肛管引流装置还存在诸多不便:
1.肛管容易从肠道中滑落,积液也容易从肛管与肠道之间的间隙流出,会污染衣服、被褥,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2.肛管与收集袋不可拆分,当收集袋中集满排泄物时,需要更换新的收集袋,此时需要给患者更换新的肛管,就需要频繁插肛管,容易伤害肠道内膜,严重的可引发肠道内排泄物对伤口的污染,引发肠炎等疾病。此外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强度和患者使用医疗耗材的成本。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减少插管次数,降低肠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护理工作量的肛管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能够简单更换集满排泄物的收集袋,减少插管次数,降低肠道受损感染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能够避免更换收集袋时,粪便和积液从端口处流出,污染床单,增加护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能够避免对肠道内壁的压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防止肛管歪斜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包括肛管,所述肛管连接有收集袋,所述肛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侧翼片;
所述侧翼片的前侧设有粘胶层,通过粘胶层将侧翼片粘贴于患者臀部皮肤上;
所述肛管在所述侧翼片的后侧连接有角阀;
在更换所述收集袋时,通过所述角阀控制所述肛管的开闭;
所述肛管的前端设有多个球囊;
所述肛管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球囊数量相等的导管;
所述导管的前端与所述肛管接触端开设有通孔;
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球囊与所述导管连通;
所述导管的后端从肛管的后端侧壁穿出;
所述肛管的前端连接有探入管;
所述探入管的周身设有多组侧孔;
通过所述侧孔进行积液引流、排气和内窥镜探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收集袋的前端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袋的后端连接有放液管;
所述收集管的前端连接有收集袋接头,在所述角阀的后端连接有肛管接头,所述收集袋与所述肛管通过所述收集袋接头和所述肛管接头的配合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收集袋接头为鲁尔内螺纹接头,所述肛管接头为鲁尔外螺纹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收集管在所述收集袋接头与所述收集袋之间连接有控制夹,通过所述控制夹控制收集管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球囊数量为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侧翼片的两端均开设有穿线孔,通过所述穿线孔连接挂绳,通过挂绳将侧翼片绑定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肛管在所述球囊的后侧开设有冲洗孔,所述冲洗孔为单排多孔,通过所述冲洗孔对手术区进行冲洗和打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肛管内设有治疗管,所述冲洗孔贯通所述肛管和所述治疗管;
所述治疗管的后端从所述肛管后端穿出后固定在所述侧翼片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探入管螺旋连接在所述肛管的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通过所述导管向所述球囊内通入气体或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肛管与收集袋是拆分结构,收集袋集满后可通过关闭角阀和控制夹将收集袋替换,不需要将肛管拔出替换,减少了肠道的插管次数,避免损害肠道内膜,造成衍生伤害。
2.在肛管前端设有球囊,球囊伸入到术区的左侧,术区在右侧,可保护术区,防止术区污染。可采用双球囊,能够交替对球囊充气或注液将球囊膨胀,使球囊与肠道接触形成封堵,避免长时间同一内壁位置受力压迫,避免造成结直肠内部损伤。
3.在肛管后端设有侧翼片,添加后粘贴层,而且侧翼片两端还设有穿线孔可绑定挂绳,从而既可以利用粘贴层将侧翼片固定在患者臀部皮肤上,还可以进一步利用挂绳将装置固定,防止引流肛管歪斜脱落。
4.肛管上设有可进行打药、冲洗的冲洗孔,方便直接通过肛管对术区进行打药治疗、冲洗与消毒,可加快术区恢复,避免术区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收集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肛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放大示出了双球囊部分;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肛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肛管的剖视结构;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肛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肛管设置有冲洗孔;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肛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放大示出了肛管上冲洗孔的剖视结构;以及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如图1所示,包括肛管1,肛管1连接有收集袋2。收集袋2的前端连接有收集管10,收集袋2的后端连接有放液管11。收集管10的前端连接有收集袋接头12,肛管1的后端连接有肛管接头13,收集袋2与肛管1通过收集袋接头12和肛管接头13的配合进行连接。收集管10在收集袋接头12与收集袋2之间连接有控制夹14,通过控制夹14控制收集管10的通断。
其中,收集袋接头12为鲁尔内螺纹接头,肛管接头13为鲁尔外螺纹接头。
肛管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侧翼片3,侧翼片3的两端均开设有穿线孔15,通过穿线孔15连接挂绳,通过挂绳将侧翼片3绑定固定。
侧翼片3的前侧设有粘胶层,通过粘胶层将侧翼片3粘贴于患者臀部皮肤上。图中未画出粘胶层,粘胶层是双面胶,一面粘胶层常粘在侧翼片3前侧,另一面在使用时再撕开面膜。
肛管1在侧翼片3的后侧连接有角阀4,在更换收集袋2时,通过角阀4控制肛管1的开闭。收集袋2结构包括收集袋2、收集管10、控制夹14和放液管11。在替换收集袋2时,先旋转角阀4,将肛管1的后端关闭;再捏紧控制夹14,也将收集管10的流通通道关闭,之后就可以将新的收集袋2结构通过接头连接到肛管接头13上,之后再度打开角阀4,就可以继续进行引流了。
肛管1的内壁固定有与球囊5数量相等的导管6;
导管6的前端与肛管1接触端开设有通孔7;
通过通孔7将球囊5与导管6连通;
导管6的后端从肛管1的后端侧壁穿出,通过导管6向球囊5内充入气体或液体。肛管1的前端设有2个球囊5,如图1、3、4所示。
为了便于控制球囊5的膨胀大小,如是向球囊5充气体时,在导管6的后端先连接压力表再充气,通过压力值控制球囊5的膨胀大小,避免球囊5内气压过大,造成球囊5过大,对肠道造成损伤;也避免球囊5内气压过大,造成球囊5发生爆裂。
如是向球囊5中注入液体时,也需要添加流量表,以便球囊5膨胀到合适的大小。
2个球囊5在使用时交替使用,如图7所示的工作原理图,两个球囊5均在术区的左侧,因球囊5膨胀会对肠道产生压力,球囊5对同一部位的肠道进行封堵,会造成肠道组织劳损,而有两个球囊5,就可以使球囊5交替使用,就可以避免球囊5长时间对同一位置的肠道内壁进行压迫,肠道的封堵部位可以有时间进行自我恢复。
如图3所示,肛管1的前端螺旋连接有探入管8,探入管8的周身设有多组侧孔9;通过侧孔9进行积液引流、排气和内窥镜探查。探入管8与肛管1做成可拆分结构,治疗过程中,根据术区位置,选择合适长度和结构的肛管1和探入管8。
同时探入管8的外径与肛管1的外径可以不一致,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对于儿童病患,可以选择更小外径的探入管8,从而降低初期插管时的难度,也减轻插管疼痛感。
如图5-6所示,肛管1在球囊5的后侧开设有冲洗孔16,冲洗孔16为单排多孔,肛管1内设有治疗管17,冲洗孔16贯通肛管1和治疗管17。治疗管17的后端从肛管1后端穿出后固定在侧翼片3上。向治疗管17内注入冲洗液或治疗药液,然后从冲洗孔16流出散布到术区,从而实现对手术区的冲洗和打药。
使用时,根据术区位置,选择合适长度和规格的肛管1和探入管8,关闭角阀4,然后将探入管8从肛门插入直肠。当球囊5穿过术区后就可以选择停止继续插管了。然后向球囊5中充入气体,当球囊5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停止鼓气,使球囊5对肠道形成封堵,通过肛管1代替肠道进行引流或排气。
之后通过肛管接头13连接收集袋2,打开角阀4和控制夹14就可以进行引流了。
在实际使用时,肛管1内也可以设置内窥镜,内窥镜从侧孔9和冲洗孔16来查看肠道内膜情况。添加了内窥镜的话,可保证肛管1精准插管到位。现有治疗中,需要多次使用内窥镜探查肠道,也是对肠道的一种损伤。而如果在肛管1中设置内窥镜的话,就可以减少插管次数,可实现一次插管即可同时实现检查和治疗的插管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肛管与收集袋是拆分结构,收集袋集满后可通过关闭角阀和控制夹将收集袋替换,不需要将肛管拔出替换,减少了肠道的插管次数,避免损害肠道内膜,造成衍生伤害。
2.在肛管前端设有球囊,球囊伸入到术区的左侧,术区在右侧,可保护术区,防止术区污染。可采用双球囊,能够交替对球囊充气或注液将球囊膨胀,使球囊与肠道接触形成封堵,避免长时间同一内壁位置受力压迫,避免造成结直肠内部损伤。
3.在肛管后端设有侧翼片,添加后粘贴层,而且侧翼片两端还设有穿线孔可绑定挂绳,从而既可以利用粘贴层将侧翼片固定在患者臀部皮肤上,还可以进一步利用挂绳将装置固定,防止引流肛管歪斜脱落。
4.肛管上设有可进行打药、冲洗的冲洗孔,方便直接通过肛管对术区进行打药治疗、冲洗与消毒,可加快术区恢复,避免术区感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标记列表:
1.肛管
2.收集袋
3.侧翼片
4.角阀
5.球囊
6.导管
7.通孔
8.探入管
9.侧孔
10.收集管
11.放液管
12.收集袋接头
13.肛管接头
14.控制夹
15.穿线孔
16.冲洗孔
17.治疗管。

Claims (10)

1.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包括肛管(1),所述肛管(1)连接有收集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侧翼片(3);
所述侧翼片(3)的前侧设有粘胶层,通过粘胶层将侧翼片(3)粘贴于患者臀部皮肤上;
所述肛管(1)在所述侧翼片(3)的后侧连接有角阀(4);
在更换所述收集袋(2)时,通过所述角阀(4)控制所述肛管(1)的开闭;
所述肛管(1)的前端设有多个球囊(5);
所述肛管(1)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球囊(5)数量相等的导管(6);
所述导管(6)的前端与所述肛管(1)接触端开设有通孔(7);
通过所述通孔(7)将所述球囊(5)与所述导管(6)连通;
所述导管(6)的后端从肛管(1)的后端侧壁穿出后固定在所述侧翼片(3)上;
所述肛管(1)的前端连接有探入管(8);
所述探入管(8)的周身设有多组侧孔(9);
通过所述侧孔(9)进行积液引流、排气和内窥镜探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2)的前端连接有收集管(10),所述收集袋(2)的后端连接有放液管(11);
所述收集管(10)的前端连接有收集袋接头(12),在所述角阀(4)的后端连接有肛管接头(13),所述收集袋(2)与所述肛管(1)通过所述收集袋接头(12)和所述肛管接头(13)的配合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接头(12)为鲁尔内螺纹接头,所述肛管接头(13)为鲁尔外螺纹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10)在所述收集袋接头(12)与所述收集袋(2)之间连接有控制夹(14),通过所述控制夹(14)控制收集管(10)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5)数量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片(3)的两端均开设有穿线孔(15),通过所述穿线孔(15)连接挂绳,通过挂绳将侧翼片(3)绑定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在所述球囊(5)的后侧开设有冲洗孔(16),所述冲洗孔(16)为单排多孔,通过所述冲洗孔(16)对手术区进行冲洗和打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内设有治疗管(17),所述冲洗孔(16)贯通所述肛管(1)和所述治疗管(17);
所述治疗管(17)的后端从所述肛管(1)后端穿出后固定在所述侧翼片(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管(8)螺旋连接在所述肛管(1)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导管(6)向所述球囊(5)内通入气体或液体。
CN202220297817.XU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Active CN218338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7817.XU CN218338807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7817.XU CN218338807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8807U true CN218338807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7817.XU Active CN218338807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8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47705B2 (ja) 腸管手術患者の便迂回のための医療用腸管管理器
WO2011116691A1 (zh) 医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MXPA06001498A (es) Sistema de lavado gastrointestinal.
CN102671282B (zh) 经结肠内三腔气囊封闭引流管套装
CN209004156U (zh) 一种自然肠道取物器
CN203417399U (zh) 一种回肠造瘘管
CN107625573A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CN208243834U (zh) 一种阴道再造引流及支撑模具
CN218338807U (zh) 一种结直肠esd术后引流球囊肛管组件
CN103405845A (zh) 一种回肠造瘘管
CN207785590U (zh) 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
CN202128737U (zh) 一种应用在直肠肛门病中的肛管
CN205903516U (zh) 一种气囊封闭式肠造瘘管
CN213822820U (zh) 分段式引流装置
CN208371994U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RU124550U1 (ru) Зонд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лаважа толстой кишки
CN112169038A (zh) 分段式引流装置
CN219089476U (zh) 一种管腔手术术后止血装置
CN209203498U (zh) 一种应用于Notes技术的分级式囊肿切开刀
CN2160401Y (zh) 三腔一囊肛管
CN219110580U (zh) 一种小肠造瘘管
CN104874089A (zh) 多根引流管支架及多根引流装置
CN109364320B (zh) 全结肠灌注留置导管及其固定方法
CN215914766U (zh) 多用途肛管
CN220385118U (zh) 一种直肠肛门压迫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