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8678U -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8678U
CN218328678U CN202222739653.4U CN202222739653U CN218328678U CN 218328678 U CN218328678 U CN 218328678U CN 202222739653 U CN202222739653 U CN 202222739653U CN 218328678 U CN218328678 U CN 218328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ssembly
insulating
generating body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96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Leitai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Leitai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Leitai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Leitai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96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8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8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发热体组件包括:支架;绝缘导热组件,所述绝缘导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外周,所述绝缘导热组件包括多个绝缘导热片,多个所述绝缘导热片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绝缘导热片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凹槽;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组件上,所述发热体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热体组件加热功率高、热效能高、散热性能优良、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背景技术
热空气吹风机是一种常用具有烘干功能的家用电器。吹风机加热组件的核心是加热丝,现有加热丝通常由固定座及缠绕于固定座上的电热丝组成,这种加热组件的设计往往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发热丝的加热功率较低,因此现有的出风机的烘干速度较慢。另外,吹风机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发热丝由于散热性能低而使发热丝的温度很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加热功率、热效能高、散热性能优良、安全系数高的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一种发热体组件,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包括:支架;绝缘导热组件,所述绝缘导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外周,所述绝缘导热组件包括多个绝缘导热片,多个所述绝缘导热片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绝缘导热片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凹槽;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组件上,所述发热体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处。
本申请公开的发热体组件,在支架的外周上间隔设置多个绝缘导热片,发热体分别架设在绝缘导热片的多个第一限位凹槽上。更具体地,绝缘导热片为云母片,云母片呈与支架竖直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支架的外周。上述的发热体组件通过将绝缘导热片采用分片式链接的方式沿支架的外周间隔设置,并通过将发热体缠绕在绝缘导热片的多个第一限位凹槽上,可以提升发热体内部的隔热效果,降低发热体向内部的散热,为实现高功率加热体的设置,提高加热效率提供结构基础。上述的发热体组件可以实现高速吹风机的1600W的加热效率,而传统的高速吹风机在相同的体积空间下仅能达到1400W的加热功率。另外,上述的发热体组件在提升加热功率的同时,安全系数高,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一端沿周向间隔形成多个第一插接槽,所述绝缘导热片包括绝缘导热片本体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片本体上,所述绝缘导热片本体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上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槽相适配,所述限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支架的周向上间隔形成多个第一插接槽,绝缘导热片通过绝缘导热片本体上的限位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内,从而实现绝缘导热片在支架上的快速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一端形成多个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与所述第一插接槽对应设置,所述绝缘导热片本体远离限位部的一端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在支架上与第一插接槽相对的一端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插接槽,绝缘导热片本体远离限位部的一端部分插设于第二插接槽上。上述结构使绝缘导热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且使绝缘导热片呈竖直状态地设置在支架上,进一步提升了发热体缠绕在绝缘导热组件上的空间,有效提升发热体的分布设置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可选地,支架呈喇叭形状。在支架的竖直段的侧壁上形成上述的第一插接槽,在支架的喇叭口位置处的侧壁上形成上述的第二插接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控温元件,至少一个所述绝缘导热片靠近所述支架一侧凹陷形成避让槽,所述控温元件夹设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绝缘导热片之间,所述控温元件位于所述避让槽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上还设有控温元件,控温元件为用于感测和控制发热体温度的电气元件。控温元件设置在绝缘导热片上。具体地,控温元件卡合于绝缘导热片形成的避让槽上,且控温元件夹设在绝缘导热片与支架之间。上述结构使控温元件能更准确地检测发热体内部的实际温度,能进一步提升发热体组件温度控制的精准性,提升安全性能。另外,控温元件夹设在绝缘导热片与支架之间,发热体组件的结构更紧凑,结构稳定性更好。
可选地,控温元件包括NTC热敏电阻、热熔断器、温控开关等。
可选地,控温元件位于支架的底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组件至少包括六个所述绝缘导热片。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多个绝缘导热片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热体组件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提升加热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发热体组件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控制元件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片上,所述控制元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还包括控制元件,并且控制元件放置在支架的第二限位凹槽处,且控制元件设置在绝缘导热片与支架之间。通过设置控制元件,可以有效控制发热体的运行时间以及发热体的加热温度,从而提高发热体组件的安全系数,防止出现超温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元件为可控硅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呈竖直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从而实现可控硅内置,并呈竖型分布,散热效果好,控制元件的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内设有隔热腔,所述支架、所述绝缘导热组件以及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隔热腔处。发热体组件通过设置隔热套筒,可以降低发热体向隔热套筒外空间的散热,放置由于发热体组件的散热温度高而导致部分元器件受到干扰或失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沿所述绝缘导热片的外周边缘间隔设置,所述发热体呈连续波浪形设置,所述发热体的波谷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槽底相抵接。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绝缘导热片远离支架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限位凹槽,多个第一限位凹槽呈连续的波浪形设置。发热体连续缠绕在绝缘导热组件上,并通过多个第一限位凹槽进行定位和发热体相互缠绕时的隔热,从而保障发热体组件的安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之间的所述发热体的波峰数量为8个,从而使发热体组件的感应电磁场最小化,有利于发热体组件的性能稳定。
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风道组件;电机组件;负离子发生组件;如前述任意一项的发热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以及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热体组件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与所述电机组件连接,所述发热体组件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处。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吹风机。本申请的吹风机通过设置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能够明显提高吹风机的加热功率,且安全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散热效果优良,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体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体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体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热体组件中支架、绝缘导热组件、控温元件以及控制元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吹风机的结构剖视图。
1支架,
101第一插接槽,102第二插接槽,103第二限位凹槽;
2绝缘导热组件,21绝缘导热片,211限位部,212绝缘导热片本体,
201第一限位凹槽,202避让槽;
3发热体;
4控温元件;
5控制元件;
6隔热套筒,
601隔热腔;
7壳体组件,701进风口,702出风口;
8手柄组件;
9电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热体组件包括:支架1;绝缘导热组件2,绝缘导热组件2设置在支架1的外周,绝缘导热组件2包括多个绝缘导热片21,多个绝缘导热片21沿支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绝缘导热片21远离支架1的一侧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发热体3,发热体3设置在绝缘导热组件2上,发热体3位于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处。
本申请公开的发热体组件,在支架1的外周上间隔设置多个绝缘导热片21,发热体3分别架设在绝缘导热片21的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上。更具体地,绝缘导热片21为云母片,云母片呈与支架1竖直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支架1的外周上。上述的发热体组件通过将绝缘导热片21采用分片式链接的方式沿支架1的外周间隔设置,并通过将发热体3缠绕在绝缘导热片21的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上,可以提升发热体3内部的隔热效果,降低发热体3向内部的散热,为实现高功率加热体3的设置,提高加热效率提供结构基础。上述的发热体组件可以实现高速吹风机的1600W的加热效率,而传统的高速吹风机在相同的体积空间下仅能达到1400W的加热功率。另外,上述的发热体组件在提升加热功率的同时,安全系数高,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4至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支架1的一端沿周向间隔形成多个第一插接槽101,绝缘导热片21包括绝缘导热片本体212和限位部211,限位部211设置在绝缘导热片本体212上,绝缘导热片本体212远离限位部211的一侧上形成第一限位凹槽201,限位部211与第一插接槽101相适配,限位部211插设于第一插接槽101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支架1的周向上间隔形成多个第一插接槽101,绝缘导热片21通过绝缘导热片本体212上的限位部211插设于第一插接槽101内,从而实现绝缘导热片21在支架1上的快速安装。
如图4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支架1远离第一插接槽101的一端形成多个第二插接槽102,第二插接槽102与第一插接槽101对应设置,绝缘导热片本体212远离限位部211的一端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二插接槽102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在支架1与第一插接槽101相对的一端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插接槽102,绝缘导热片本体212远离限位部211的一端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处。上述结构使绝缘导热片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且使绝缘导热片21呈竖直状态地设置在支架1上,进一步提升了发热体3缠绕在绝缘导热组件2上的空间,有效提升发热体3的分布设置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可选地,支架呈喇叭形状。在支架1的竖直段的侧壁上形成上述的第一插接槽101,在支架的喇叭口位置处的侧壁上形成上述的第二插接槽102。
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控温元件4,至少一个绝缘导热片21靠近支架1一侧凹陷形成避让槽202,控温元件4夹设在支架1与绝缘导热片21之间,控温元件4位于避让槽202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上还设有控温元件4,控温元件4为用于感测和控制发热体3温度的电气元件。控温元件4设置在绝缘导热片21上。具体地,控温元件4卡合于绝缘导热片21形成的避让槽202上,且控温元件4夹设在绝缘导热片21与支架1之间。上述结构使控温元件4能更准确地检测发热体3内部的实际温度,能进一步提升发热体组件温度控制的精准性,提升安全性能。另外,控温元件4夹设在绝缘导热片21与支架1之间,发热体组件的结构更紧凑,结构稳定性更好。
可选地,控温元件4包括NTC热敏电阻、热熔断器、温控开关等。
可选地,控温元件4位于支架1的底部位置。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导热组件2至少包括六个绝缘导热片21。通过在支架1上设置多个绝缘导热片21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热体组件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提升加热功率。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控制元件5,支架1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103,控制元件5设置在绝缘导热片21上,控制元件5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限位凹槽103处。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还包括控制元件5,并且控制元件5放置在支架1的第二限位凹槽103处,且控制元件5设置在绝缘导热片21与支架1之间。通过设置控制元件5,可以有效控制发热体3的运行时间以及发热体的加热温度,从而提高发热体组件的安全系数,防止出现超温现象。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元件5为可控硅元件,控制元件5呈竖直状设置在支架1上,从而实现可控硅内置,并呈竖型分布,散热效果好,控制元件的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如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组件还包括隔热套筒6,隔热套筒6内设有隔热腔601,支架1、绝缘导热组件2以及发热体3位于隔热腔601处。发热体组件通过设置隔热套筒6,可以降低发热体向隔热套筒6外空间的散热,放置由于发热体组件的散热温度高而导致部分元器件受到干扰或失灵。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沿绝缘导热片21的外周边缘间隔设置,发热体3呈连续波浪形设置,发热体3的波谷与第一限位凹槽201的槽底相抵接。
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绝缘导热片21远离支架1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呈连续的波浪形设置。发热体连续缠绕在绝缘导热组件上,并通过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进行定位和发热体相互缠绕时的隔热,从而保障发热体组件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凹槽之间的发热体的波峰数量为8个,从而使发热体组件的感应电磁场最小化,有利于发热体组件的性能稳定。
一种吹风机,如图7、图8所示,包括:壳体组件7,壳体组件7内设有安装腔,壳体组件7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701和出风口702;手柄组件8,手柄组件8与壳体组件7连接;风道组件;电机组件9;负离子发生组件;如前述任意一项的发热体组件;风道组件、电机组件9、负离子发生组件以及发热体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发热体组件以及负离子发生组件与电机组件9连接,发热体组件位于靠近出风口702处。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吹风机。本申请的吹风机通过设置上述的发热体组件,能够明显提高吹风机的加热功率,且安全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散热效果优良,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包括:
支架(1);
绝缘导热组件(2),所述绝缘导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外周,所述绝缘导热组件(2)包括多个绝缘导热片(21),多个所述绝缘导热片(21)沿所述支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绝缘导热片(21)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凹槽(201);
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组件(2)上,所述发热体(3)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0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端沿周向间隔形成多个第一插接槽(101),所述绝缘导热片(21)包括绝缘导热片本体(212)和限位部(211),所述限位部(211)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片本体(212)上,所述绝缘导热片本体(212)远离所述限位部(211)的一侧上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01),所述限位部(211)与所述第一插接槽(101)相适配,所述限位部(211)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10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远离所述第一插接槽(101)的一端形成多个第二插接槽(102),所述第二插接槽(102)与所述第一插接槽(101)对应设置,所述绝缘导热片本体(212)远离限位部(211)的一端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102)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控温元件(4),至少一个所述绝缘导热片(21)靠近所述支架(1)一侧凹陷形成避让槽(202),所述控温元件(4)夹设在所述支架(1)与所述绝缘导热片(21)之间,所述控温元件(4)位于所述避让槽(202)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组件(2)至少包括六个所述绝缘导热片(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元件(5),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103),所述控制元件(5)设置在所述绝缘导热片(21)上,所述控制元件(5)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103)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5)为可控硅元件,所述控制元件(5)呈竖直状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套筒(6),所述隔热套筒(6)内设有隔热腔(601),所述支架(1)、所述绝缘导热组件(2)以及所述发热体(3)位于所述隔热腔(601)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01)沿所述绝缘导热片(21)的外周边缘间隔设置,所述发热体(3)呈连续波浪形设置,所述发热体(3)的波谷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01)的槽底相抵接。
10.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7),所述壳体组件(7)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7)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701)和出风口(702);
手柄组件(8),所述手柄组件(8)与所述壳体组件(7)连接;
风道组件;
电机组件(9);
负离子发生组件;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发热体组件;
所述风道组件、所述电机组件(9)、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以及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热体组件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与所述电机组件(9)连接,所述发热体组件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702)处。
CN202222739653.4U 2022-10-18 2022-10-18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Active CN21832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9653.4U CN218328678U (zh) 2022-10-18 2022-10-18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9653.4U CN218328678U (zh) 2022-10-18 2022-10-18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8678U true CN218328678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9653.4U Active CN218328678U (zh) 2022-10-18 2022-10-18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8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34818A (en) Modular high density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arrangement for an air flow heater
EP3682711B1 (en) Air heating device for a hairdryer, blowing device for a hairdryer, and hairdryer comprising said devices
US2514528A (en) Hair drier
CN105546815B (zh) 暖风机
CN218328678U (zh) 发热体组件及吹风机
JP6471109B2 (ja) 流体加熱装置
CN107490162B (zh) 电加热管和空调器
CN218500180U (zh) 加热器及吹风机
US4304291A (en) Heat exchanger for a convector heater
CN212814939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2057473U (zh) 一种速热踢脚线式取暖器
CN211186174U (zh) 具有新型发热体的直流电吹风
US3009044A (en) Electric resistance element for space heaters
CN211261685U (zh) 一种快速烘干装置
CN212339371U (zh) 一种双重加热取暖加湿装置
CN216820121U (zh) 加热器框架板、加热器模块和吹风机
CN215892532U (zh) 一种发热装置及取暖器
CN213207983U (zh) 一种电磁采暖加湿二合一装置
KR101037652B1 (ko) 히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히팅 장치
CN217635853U (zh) 一种电暖器
CN2347326Y (zh)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加热器
CN215719622U (zh) 一种冷暖风扇
CN215412519U (zh) 一种用于小型家电的暖风风机
CN218772465U (zh) 一种能够高效导热的加热装置
CN217715475U (zh) 温控器装配结构、发热装置及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