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6739U -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6739U
CN218326739U CN202222388718.5U CN202222388718U CN218326739U CN 218326739 U CN218326739 U CN 218326739U CN 202222388718 U CN202222388718 U CN 202222388718U CN 218326739 U CN218326739 U CN 218326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body
hole
circular shaft
joint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87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泉
林宏伟
朱必多
陈宗涛
李强强
曹大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angzhilin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DALIAN CHANGZHI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angzhilin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Dalian C&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angzhilin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Dalian C&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angzhilin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87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6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6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6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包括:第一接头体、第二接头体和第三接头体;其中,第一接头体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包括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第二接头体一端为加工有第一通孔的六方,另一端为第三圆轴,包括第三圆轴上部和第三圆轴下部;第一接头体的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能够安装于第二接头体的第一通孔中;第二接头体能够绕第一接头体的轴线实现360°旋转;第三接头体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为加工有第二通孔的六方,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上部和第三圆轴下部能够安装于第三接头体的第二通孔中;第三接头体能够绕第二接头体的轴线实现360°旋转。该接头具有高度灵活性、且体积小巧,能够在多个方向实现360°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管路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中,不同工具、设备之间的液压管路经常需要进行接头转换连接,现有的连接转换接头基本上都是直通或者三通结构形式,直通或者三通的转换连接虽然看似安装简洁,但是这样的转换连接形式灵活性差且严格受限于安装空间,而且往往需要配合导管来实现转换连接,对于有严格空间限制的场合,该种连接方式难以实现安装。此外,直通或者三通加成型导管组合的连接转换形式由于连接点多,高压流体传输过程中的密封安全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具有高度灵活性、且体积小巧,该接头能够保证高压流体传输过程的密封性且能够在多个方向实现360°旋转,进而能够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实现不同液压管路系统的转换连接。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所述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包括:第一接头体、第二接头体和第三接头体;
其中,第一接头体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包括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第二接头体一端为加工有第一通孔的六方,另一端为第三圆轴,包括第三圆轴上部和第三圆轴下部;第一接头体的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能够安装于第二接头体的第一通孔中;第二接头体能够绕第一接头体的轴线实现360°旋转;
第三接头体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为加工有第二通孔的六方,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上部和第三圆轴下部能够安装于第三接头体的第二通孔中;第三接头体能够绕第二接头体的轴线实现360°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4个楔形垫圈和4个O形密封圈;其中:
第一楔形垫圈、第一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的第一圆轴上,第二楔形垫圈、第二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的第二圆轴上,第一接头体的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安装于第二接头体的第一通孔时,第一楔形垫圈和第一 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的一个第二环形凹槽中,第二楔形垫圈和第二 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的另一个第二环形凹槽中;2个第二环形凹槽位于第一通孔内;
第三楔形垫圈、第三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上部上,第四楔形垫圈、第四O形密封圈分别安装至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下部上,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上部和第三圆轴下部安装于第三接头体的第二通孔时,第三楔形垫圈和第三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三接头体的一个第四环形凹槽中,第四楔形垫圈和第四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三接头体的另一个第四环形凹槽中,2个第四环形凹槽位于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接头体中紧邻第一螺纹的法兰配合、与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上部配合的2个第一开口挡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第二圆轴尾端的第一环形凹槽配合、与在第三圆轴尾端的第三环形凹槽配合的2个第二开口挡圈。
进一步地,在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之间加工有第一液体流通孔,在第一接头体的中心加工有第二液体流通孔,其中第二液体流通孔的深度与第一液体流通孔相贯通;
在第三圆轴加工有第三液体流通孔,第三液体流通孔的上端与第一通孔形成相贯通,深度加工至与第四液体流通孔相贯通;第四液体流通孔将第三圆轴分为第三圆轴上部和第三圆轴下部;
在第三接头体的轴向加工有第五液体流通孔,第五液体流通孔的深度与第二通孔相贯通;
第一接头体的第二液体流通孔和第一液体流通孔、第二接头体的第三液体流通孔以及第四液体流通孔、第三接头体的第五液体流通孔之间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第一液体流通孔在周向阵列分布,数量为4个;
第四液体流通孔在第三圆轴的周向阵列分布,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圆形挡圈;所述圆形挡圈为回转体,且为薄壁阶梯孔,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接头体的第二圆轴外径相互配合或者与第二接头体的第三圆轴下部外径配合,第四通孔与第二开口挡圈的外径配合。
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能够实现360°旋转的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配置为液压设备管路连接或其它此类制造项目,利用该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可以在狭小的空间里实现液压管路与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压力的传输,保证了操作的灵活性,同时保证了高压流体传输过程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接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圆形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接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能够实现360°旋转的耐高压万向接头,其配置为液压设备管路连接或其它此类制造项目,利用该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可以在狭小的空间里实现液压管路与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压力的传输,同时保证了操作的灵活性。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的结构,该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100包括:第一接头体110、2个第一开口挡圈120、第二接头体130、2个圆形挡圈140、2个第二开口挡圈150、4个楔形垫圈160(第一楔形垫圈、第二楔形垫圈、第三楔形垫圈和第四楔形垫圈)、4个O形密封圈170(第一O形密封圈、第二O形密封圈、第三O形密封圈和第四O形密封圈)和第三接头体180。其中,第一接头体110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为圆轴,第二接头体130一端为加工有通孔的六方,另一端为圆轴,第一接头体110的圆轴能够在楔形垫圈160、O形密封圈170 的配合下安装于第二接头体130的通孔中,第二接头体130可以绕第一接头体110的轴线实现360°旋转,第三接头体180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为加工有通孔的六方,第二接头体130的圆轴能够在楔形垫圈160、O形密封圈170的配合下安装于第三接头体180的通孔中,第三接头体180可以绕第二接头体130的轴线实现360°旋转。
如图2所示,第一接头体110为回转体,依次包括用于与外部接头或者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111、紧邻第一螺纹111的法兰112、法兰112下部的第一圆轴113和第二圆轴115。法兰112与第一开口挡圈120配合,实现对第一接头体110的轴向限位;第一圆轴113与第一楔形垫圈、第一O形密封圈配合,圆轴115与第二楔形垫圈、第二O形密封圈配合,用于高压密封。在第一圆轴113和第二圆轴115之间加工有第一液体流通孔114,用于传输液体介质,且第一液体流通孔114在周向阵列分布,数量为4个;在第二圆轴 115的尾端加工有第一环形凹槽116,第一环形凹槽116用于与第二开口挡圈 150配合,第一开口挡圈120和第二开口挡圈150共同作用限制第一接头体 110的轴向运动,在第一接头体110的中心加工有第二液体流通孔117,其中第二液体流通孔117的深度与第一液体流通孔114相贯通。
如图3所示,第二接头体130上部为第一六方、下部为第三圆轴,第一六方主要用于与安装工具配合、承受外力。第一六方内部加工有第一通孔 131,第一通孔131与第一接头体的第一圆轴113、第二圆轴115配合,可以保证第二接头体沿着第一通孔131的轴线实现360旋转,在第一通孔131内部加工有2个第二环形凹槽132,2个第二环形凹槽132左右对称,每一个第二环形凹槽132分别用于安装一个楔形垫圈160和一个O形密封圈170,第二环形凹槽132的外径与O形密封圈170的外径配合。第三圆轴加工有第三液体流通孔133,第三液体流通孔133的上端与第一通孔131形成相贯通,深度加工至与第四液体流通孔135相贯通,而且第四液体流通孔135在第三圆轴的周向阵列分布,数量为4个,第三圆轴被第四液体流通孔135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圆轴上部134和下部136。圆轴上部134的外径与第三楔形垫圈内径、第三O形密封圈内径相配合,圆轴下部136的外径与第四楔形垫圈内径、第四O形密封圈内径相配合,圆轴、楔形垫圈和O形密封圈三者之间合理的配合关系,共同保证接头体高压工作状态下的密封性。在第三圆轴最下端加工有第三环形凹槽137,第三环形凹槽137用于安装第二开口挡圈 150,实现对第二接头体130的轴向限位。
如图4所示,圆形挡圈140为回转体,且为薄壁阶梯孔,包括第三通孔141和第四通孔142,第三通孔141与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圆轴115外径相互配合或者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下部136外径配合,第四通孔142 与第二开口挡圈150的外径配合,圆形挡圈与第二开口挡圈组合后共同限制接头体的轴向位移。
如图5所示,第三接头体180上半部分为回转体,外部加工有第二螺纹 181,第二螺纹181用于与外部设备或者工具连接,第三接头体180下半部分为第二六方,第二六方内部加工有安装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二通孔182,第二通孔182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部分134和136配合,可以保证第三接头体180绕第二通孔182的轴线实现360°旋转。在第二通孔182内部加工有2个第四环形凹槽183,第四环形凹槽183左右对称,在每一个第四环形凹槽183中分别安装有一个楔形垫圈160和一个O形密封圈170,第四环形凹槽183的外径与O形密封圈170的外径配合。同时,在第三接头体180 的轴向加工有第五液体流通孔184,第五液体流通孔184的深度与第二通孔 182相贯,保证液体的顺畅传输。
使用时,先将第一开口挡圈120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圆轴113上,第一开口挡圈120的内孔与圆轴113的外径配合。然后依次将第一楔形垫圈、第一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一圆轴113上,再将第二楔形垫圈、第二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圆轴115上,然后将整体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一通孔131中,保证第一楔形垫圈和第一O 形密封圈、第二楔形垫圈和第二O形密封圈分别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2 个第二环形凹槽132中,楔形垫圈160内径和O形密封圈170内圈分别与第一接头体110的圆轴外径配合、O形密封圈170的外圈与第二接头体的第二环形环槽132外径配合,共同保证了传输高压流体过程中的密封性,同时第二接头130可以绕第一接头体110的轴线实现360°旋转。然后将第一圆形挡圈140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圆轴115外径上,将第二开口挡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一环形凹槽116上,共同保证第一接头体110的轴向位移。
同样的安装方式,将第一开口挡圈120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上部134,第一开口挡圈120的内孔与第三圆轴上部134的外径配合。然后将第三楔形垫圈、第三O形密封圈分别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上部134上,再将第四楔形垫圈、第四O形密封圈分别安装至第二接头体 130的第三圆轴下部136上,然后将整体安装至第三接头体180的第二通孔 182中,保证楔形垫圈160和O形密封圈170分别安装至第三接头体180的第四环形凹槽183中,楔形垫圈160内径和环形密封圈170内圈分别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外径配合、环形密封圈170的外圈与第三接头体的第四环形凹槽183外径配合,共同保证了传输高压流体过程中的密封性,同时第三接头体180可以绕第二接头体130的轴线实现360°旋转。然后将第一圆形挡圈140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下部136外径上,将第二开口挡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环形凹槽137上,共同保证第二接头体 130的轴向位移。
第一接头体110和第三接头体180的外部加工有第一螺纹111和第二螺纹181,实现与外部设备以及工具的连接,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液体流通孔117和第一液体流通孔114、第二接头体的第三液体流通孔133以及第四液体流通孔135、第三接头体的第五液体流通孔184之间相互贯通,形成高压流体的传输通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包括:第一接头体(110)、第二接头体(130)和第三接头体(180);
其中,第一接头体(110)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包括第一圆轴(113)和第二圆轴(115),第二接头体(130)一端为加工有第一通孔(131)的六方,另一端为第三圆轴,包括第三圆轴上部(134)和第三圆轴下部(136);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一圆轴(113)和第二圆轴(115)能够安装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一通孔(131)中;第二接头体(130)能够绕第一接头体(110)的轴线实现360°旋转;
第三接头体(180)一端为螺纹接头,另一端为加工有第二通孔(182)的六方,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上部(134)和第三圆轴下部(136)能够安装于第三接头体(180)的第二通孔(182)中;第三接头体(180)能够绕第二接头体(130)的轴线实现360°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个楔形垫圈(160)和4个O形密封圈(170);其中:
第一楔形垫圈、第一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一圆轴(113)上,第二楔形垫圈、第二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圆轴(115)上,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一圆轴(113)和第二圆轴(115)安装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一通孔(131)时,第一楔形垫圈和第一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一个第二环形凹槽(132)中,第二楔形垫圈和第二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另一个第二环形凹槽(132)中;2个第二环形凹槽(132)位于第一通孔(131)内;
第三楔形垫圈、第三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上部(134)上,第四楔形垫圈、第四O形密封圈分别安装至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下部(136)上,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上部(134)和第三圆轴下部(136)安装于第三接头体(180)的第二通孔(182)时,第三楔形垫圈和第三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三接头体(180)的一个第四环形凹槽(183)中,第四楔形垫圈和第四O形密封圈安装至第三接头体(180)的另一个第四环形凹槽(183)中,2个第四环形凹槽(183)位于第二通孔(18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接头体(110)中紧邻第一螺纹(111)的法兰(112)配合、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上部(134)配合的2个第一开口挡圈(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第二圆轴(115)尾端的第一环形凹槽(116)配合、与在第三圆轴尾端的第三环形凹槽(137)配合的2个第二开口挡圈(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圆轴(113)和第二圆轴(115)之间加工有第一液体流通孔(114),在第一接头体(110)的中心加工有第二液体流通孔(117),其中第二液体流通孔(117)的深度与第一液体流通孔(114)相贯通;
在第三圆轴加工有第三液体流通孔(133),第三液体流通孔(133)的上端与第一通孔(131)形成相贯通,深度加工至与第四液体流通孔(135)相贯通;第四液体流通孔(135)将第三圆轴分为第三圆轴上部(134)和第三圆轴下部(136);
在第三接头体(180)的轴向加工有第五液体流通孔(184),第五液体流通孔(184)的深度与第二通孔(182)相贯通;
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液体流通孔(117)和第一液体流通孔(114)、第二接头体的第三液体流通孔(133)以及第四液体流通孔(135)、第三接头体的第五液体流通孔(184)之间相互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液体流通孔(114)在周向阵列分布,数量为4个;
第四液体流通孔(135)在第三圆轴的周向阵列分布,数量为4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挡圈(140);所述圆形挡圈(140)为回转体,且为薄壁阶梯孔,包括第三通孔(141)和第四通孔(142),第三通孔(141)与第一接头体(110)的第二圆轴(115)外径相互配合或者与第二接头体(130)的第三圆轴下部(136)外径配合,第四通孔(142)与第二开口挡圈(150)的外径配合。
CN202222388718.5U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Active CN218326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8718.5U CN218326739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8718.5U CN218326739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6739U true CN218326739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8718.5U Active CN218326739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6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6010C2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поворот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дл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с текучей средой (варианты)
CN207762398U (zh) 一种用于给排水管道的连接装置
CN218326739U (zh) 一种耐高压万向旋转转换接头
CN110056728A (zh) 一种可旋转的法兰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109915667B (zh) 一种内旋滚压式密封接头、轻型直通管接头及其应用
CN109268592B (zh) 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放油阀的连接装置
CN210566788U (zh) 一种管子的密封连接结构
US8888144B2 (en) Misalignment connector utilizing interleaved bearings
CN104455815A (zh) 一种挖掘机用锥密封管接头
US10422461B2 (en) Sleeve actuated wide-range coupling
CN214789656U (zh) 一种双向密封快速接头
CN111288241A (zh) 旋转式快插型高压胶管母接头
CN104948857B (zh) 具有泄漏保护机构的管接头
CN104121441A (zh) 大流量水冷却旋转装置
CN112628490A (zh) 一种双向密封快速接头
CN219510345U (zh) 管道防脱连接组件
EP0819879B1 (en) Non-orienting multiple bore hub
CN211821210U (zh) 一种多口径软管补偿接头
CN211901992U (zh) 旋转式快插型高压胶管母接头
CN112856082B (zh) 一种自适应360度液压转接器
US20240110648A1 (en) A pipe coupling
CN214405031U (zh) 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
CN216643399U (zh) 一种管道接口连接装置
CN217176594U (zh) 一种通缆水辫
CN218644982U (zh) 一种水下快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2 Fuquan North Road, Dal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116600

Patentee after: Dalian Changzhi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Patentee after: Chengdu changzhilin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2 Fuquan North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6000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changzhilin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