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5429U -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5429U
CN218325429U CN202222916048.XU CN202222916048U CN218325429U CN 218325429 U CN218325429 U CN 218325429U CN 202222916048 U CN202222916048 U CN 202222916048U CN 218325429 U CN218325429 U CN 218325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an
casing
shell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60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老嘉铭
陈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ixin Machine &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Jixin Machine &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Jixin Machine &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Jixin Machine &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60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5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5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5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包括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安装有用于带动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至风机壳体、经涡轮增压后再从出风口输出的涡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内设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涡轮固定连接的电机轴,所述电机壳体的下半圆周壁面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将电机壳体上半圆周壁面设置为密封面,以避免大量水汽从上半圆周壁进入至定子组件顶部,而导致水汽在漆包线绕组顶部凝结成水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跳床或各类气袋的空气增压、稳压机器常常会采用风机来添加空气。现有技术中,此类儿童跳床用风机主要两大类,一类是只适用室内使用 (即不具防淋水功能);一类是既可室内使用,又可户外使用(即具有防淋水功能)。
现有户外风机因要考虑防淋水功能常把电机设计为封闭结构,如图7所示,这种电机结构、其电机壳体210的前后两侧以及周壁均为封闭设置,这样封闭结构的散热效果比开放结构电机差,成本比开放结构电机大。
现有室内使用的风机因不需防淋水功能,如图8所示,现有在室内使用的电机结构,在电机壳体210的前后端盖以及在壳体周壁上均匀开有很多个第一散热孔211,这样风可从电机内部通过,便于电机散热。
基于上述,现有室外使用的电机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机的功率或在需要在内部结构上更加优化,这一定程度上需要付出更多的生产成本。而对于现有室内使用的电机,其存在的问题是,当含水空气进入到风机壳体内部时,大量的水汽会从电机壳体上半圆周壁面上的第一散热孔今日至漆包线绕组顶部,并在漆包线绕组上部凝结为水膜,定子绝缘性无法得到保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定子组件的运行,甚至损坏。
为解决水汽在漆包线绕组顶部凝结成水膜,急需一种电机壳体上半圆周壁面为密封面的新型风机防淋水结构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壳体上半圆周壁面为密封面的新型风机防淋水结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包括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安装有用于带动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至风机壳体、经涡轮增压后再从出风口输出的涡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内设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涡轮固定连接的电机轴,所述电机壳体的下半圆周壁面上设有第一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壳体的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电机壳体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定子组件由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外部的定子漆包线绕组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壳体由后端开口设置的前壳体以及前端开口设置的后壳体互相组装而成,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前侧壁面以及所述后壳体的后侧壁面,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以及所述后壳体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壁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壳体内部前后设有互相连通的风腔以及电机腔,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风腔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的内壁上,所述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风腔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电机腔互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将电机壳体上半圆周壁面设置为密封面,以避免大量水汽从上半圆周壁进入至定子组件顶部,而导致水汽在漆包线绕组顶部凝结成水膜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述风机壳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机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安装有用于带动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至风机壳体、经涡轮增压后再从出风口输出的涡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内设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涡轮固定连接的电机轴,所述电机壳体的下半圆周壁面上设有第一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在淋水中风机运转时,在电机驱动涡轮转动下,风机壳体内部在负压的作用下,使外部空气及水形成的水汽部分从风机壳体后侧的第二进风口进入。由于电机壳体的上半圆壁面为密封面,能有效挡住大部分水汽,水汽很难在定子组件中漆包线绕组顶部凝结。同时水的重力作力及漆包线绕组通电发热,整个定子组件中漆包线绕组都不会凝结有水迹,这样定子绝缘性能得到保证,达到防淋水功能。
本实例风机防淋水结构中的电机与相同功率相同温升要求的室外电机对比,定子漆包线的电密比现有室外全密封电机电密可提高约15~18%,即漆包线的线径面积只需密封电机漆包线线径面积的84.7~87%,即漆包线的重量只需密封电机的84.7~87%,这样的结果有效也减少电机及配套风机的成本。
这样新型防水结构的产品既可适合户外使用,又因电机带有适当的通风散热孔结构,这样可减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竟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室外使用的电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室内使用的电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防护网以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8,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包括风机壳体10,所述风机壳体10的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10,所述风机壳体10设有出风口130,所述风机壳体10内设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电机轴安装有用于带动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0进入至风机壳体10、经涡轮30增压后再从出风口130输出的涡轮30,所述电机20包括电机壳体210,所述电机壳体210内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240,所述定子组件240内设有转子组件220,所述转子组件220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涡轮30固定连接的电机轴230,所述电机壳体210的下半圆周壁面上设有第一散热孔211,所述风机壳体10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120。
在淋水中风机运转时,在电机20驱动涡轮30转动下,风机壳体10内部在负压的作用下,使外部空气及水形成的水汽部分从风机壳体10后侧的第二进风口120进入。由于电机壳体210的上半圆壁面为密封面,能有效挡住大部分水汽,水汽很难在定子组件中漆包线绕组顶部凝结。同时水的重力作力及漆包线绕组通电发热,整个定子组件240中漆包线绕组都不会凝结有水迹,这样定子绝缘性能得到保证,达到防淋水功能。
参见图5,所述电机壳体210的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第二散热孔212,所述电机壳体210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安装支架213,所述安装支架213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10内壁上。第二散热孔212的作用是,能有效的加强空气流动,流动交换的空气对定子绕组的散热降温起很大作用。
参见图5,所述定子组件240由定子铁芯241以及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241 外部的定子漆包线绕组242组成。
参见图5,所述电机壳体210由后端开口设置的前壳体201以及前端开口设置的后壳体202互相组装而成,所述第二散热孔21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201 的前侧壁面以及所述后壳体202的后侧壁面,所述第一散热孔211设置在所述前壳体201以及所述后壳体202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壳体201与所述后壳体202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等现有连接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参见图1,所述风机壳体10内部前后设有互相连通的风腔101以及电机腔 100,所述涡轮30设置在所述风腔101内,所述电机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100的内壁上,所述出风口130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110均与所述风腔101 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20与所述电机腔100互相连通。
参见图9和图10,在所述出风口130处设有防护网131,在所述出风口130 处盖合有压紧所述防护网131的端盖132,所述端盖132通过螺栓133与所述风机壳体10固定连接。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Claims (5)

1.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包括风机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10)的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10),所述风机壳体(10)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120),所述风机壳体(10)设有出风口(130),所述风机壳体(10)内设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电机轴安装有用于带动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0)进入至风机壳体(10)、经涡轮(30)增压后再从出风口(130)输出的涡轮(30),所述电机(20)包括电机壳体(210),所述电机壳体(210)内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240),所述定子组件(240)内设有转子组件(220),所述转子组件(220)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涡轮(30)固定连接的电机轴(230),所述电机壳体(210)的下半圆周壁面上设有第一散热孔(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210)的前后两侧壁面上均布有第二散热孔(212),所述电机壳体(210)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安装支架(213),所述安装支架(213)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壳体(10)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240)由定子铁芯(241)以及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241)外部的定子漆包线绕组(24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210)由后端开口设置的前壳体(201)以及前端开口设置的后壳体(202)互相组装而成,所述第二散热孔(21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201)的前侧壁面以及所述后壳体(202)的后侧壁面,所述第一散热孔(211)设置在所述前壳体(201)以及所述后壳体(202)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10)内部前后设有互相连通的风腔(101)以及电机腔(100),所述涡轮(30)设置在所述风腔(101)内,所述电机(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100)的内壁上,所述出风口(130)以及所述第一进风口(110)均与所述风腔(101)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20)与所述电机腔(100)互相连通。
CN202222916048.X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Active CN218325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6048.XU CN21832542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6048.XU CN21832542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5429U true CN218325429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7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6048.XU Active CN21832542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5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4489U (zh) 挂脖风扇
CN201369663Y (zh) 盘式无刷电机
CN111379719A (zh) 空气循环装置、空气净化机、空气加湿器
CN114336381B (zh) 一种散热低压开关柜
CN218325429U (zh) 一种新型风机的防淋水结构
CN114810639A (zh) 风机及洗地机
WO2016107266A1 (zh) 窗机空调
CN206099653U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214755870U (zh) 一种可自动循环降温的电机
CN212407079U (zh) 空气循环装置、空气净化机、空气加湿器
CN114922834A (zh) 风机及洗地机
CN210441310U (zh) 360°全方位取暖器
WO2021103407A1 (zh) 整体式空调
CN207132476U (zh) 室外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3421271U (zh) 机柜空调和电器设备
CN217354846U (zh) 风机及洗地机
CN20974835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冰箱电机
CN215580687U (zh) 机壳、驱动装置及送风设备
TWM579849U (zh)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structure of outer rotor fan motor
CN217898237U (zh) 一种强制冷却和自然冷却两用风机结构
CN213360481U (zh) 一种吸尘器用无刷电风机
CN21765285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滑环风机
CN212454884U (zh) 便携式风扇装置
CN216530965U (zh) 干湿两用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692234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u型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