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5875U - 一种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5875U
CN218315875U CN202222161106.2U CN202222161106U CN218315875U CN 218315875 U CN218315875 U CN 218315875U CN 202222161106 U CN202222161106 U CN 202222161106U CN 218315875 U CN218315875 U CN 218315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guide
ink
ink cartridge
communic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11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11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5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5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5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墨盒,包括:壳体和气液交换部,气液交换部包括导出室、进气室以及分隔导出室和进气室的分隔壁;导出室包括沿安装方向延伸的引导腔,分隔壁上设有连通进气室和引导腔的连通孔;还包括用于封堵引导腔和连通孔的封堵件;气液交换部具有封堵件在安装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封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开启状态下,连通孔与引导腔在封堵件的安装方向下游侧连通;封闭状态下,封堵件阻挡连通孔与引导腔之间的连通;气液交换部还包括驱使封堵件从开启状态所处位置回到封闭状态所处位置的复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可移动的封堵件保证进气室仅在墨盒使用状态下被开启,并且仅凭供墨针的插入动作完成开启,无需额外动作,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原装墨盒通常会在上部设置导气孔与大气连通,并焊接导气膜进行封闭,这种墨盒需去除导气膜后才能正常使用,该操作容易被用户忽略。因此,某些兼容墨盒厂商推出了取消导气膜的墨盒,这类墨盒将导气孔设置在出墨口附近并以同一薄膜封闭出墨口和导气孔,该薄膜内侧存在与导气孔连通的空腔,薄膜被供墨针戳破后导气孔即处于与大气连通状态。
通常这类墨盒在出墨口处装有自密闭塞,拔出供墨针后可恢复封闭状态,但上述薄膜被破坏后导气孔便无法恢复封闭状态,导气孔敞开后如果墨盒长期不投入使用,则其内部墨水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易发生性能劣化,容易引发堵头等打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墨盒,沿安装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机,包括:
壳体,内部具有储墨腔及与所述储墨腔连通的导气通道和导墨通道;
气液交换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所述气液交换部包括导出室、进气室以及分隔所述导出室和进气室的分隔壁;
所述导出室具有与所述导墨通道相连通的导入口;
所述进气室具有与所述导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室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封闭;
所述导出室包括沿安装方向延伸的引导腔,所述引导腔位于所述导出室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所述引导腔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设置导出口;
所述分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气室和引导腔的连通孔;
所述气液交换部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引导腔和所述连通孔的封堵件;
所述封堵件能够沿安装方向移动,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引导腔内,且封堵件的外侧与所述引导腔的内壁相抵;
所述气液交换部具有所述封堵件在安装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封闭状态和开启状态;
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引导腔在封堵件的安装方向下游侧连通;
所述封闭状态下,所述封堵件阻挡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引导腔之间的连通;
所述气液交换部还包括驱使所述封堵件从开启状态所处位置回到封闭状态所处位置的复位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出室还包括与所述引导腔连通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位于引导腔的安装方向上游侧,所述限位腔的内径小于所述引导腔的内径,所述导入口为所述限位腔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端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件为弹性材质部件,所述封堵件包括筒状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部设有封堵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结构能够在安装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复位结构被限定在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本体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入口处设置局部镂空的滤板,所述复位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板相抵,第二端与所述本体部相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一端设置局部镂空的抵接片,所述复位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抵接片相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结构为一体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的回弹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引导腔的内壁相抵的外环凸;
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连通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外环凸的安装方向下游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交换部还包括封闭所述导出口的封闭膜,所述连通孔为设于所述分隔壁在安装方向上的一端的缺口,所述本体部在安装方向的端面上设置在所述封闭状态下与所述封闭膜相抵的端环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防止墨水进入所述进气室的防漏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墨盒通过封堵件在封闭状态阻挡气体进入进气室,且具备将封堵件从开启状态回到封闭状态的复位结构,从而保证进气室仅在墨盒使用状态下被开启,并且仅凭供墨针的插入动作完成开启,无需额外动作,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图中气液交换部为关闭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实施例中气液交换部的开启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实施例中封堵件的变形例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变形例的第一视角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变形例的第二视角内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墨盒变形例的第三视角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100,该墨盒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的安装部中,用于为喷墨打印机供应墨水。其中,安装部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其顶部具有开口,墨盒100沿安装方向从开口插入到安装部内,安装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均设有触针、供墨针200和结合部。安装部可以安装一个墨盒100,也可以安装多个墨盒100。多个墨盒100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墨盒100,也可以是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是相同颜色的墨盒100。
如图1和图2所示,墨盒100包括壳体1、芯片2、气液交换部3和把手4;壳体1大致为长方体形的盒子形状,壳体1由顶壁a、底壁b、前壁c、后壁d、左壁e和右壁f围合而成,顶壁a与底壁b相对设置,前壁c与后壁d相对设置,左壁e与右壁f相对设置;前壁c和后壁d为壳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壁,左壁e和右壁f为壳体1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底壁b和顶壁a为壳体1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端壁。
为更好的对墨盒100各个部件进行说明,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XYZ轴,壳体1在使用状态下(以直立姿态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沿竖直方向设置为Z轴方向,Z轴方向也为壳体1的高度方向,由顶壁a指向底壁b的方向为-Z方向(重力方向),也是墨盒100的安装方向,+Z方向为墨盒100的取出方向,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X轴方向也是壳体1的长度方向,由后壁d指向前壁c方向为+X方向,壳体1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由左壁e指向右壁f的方向为+Y方向。规定沿+X轴方向为“前”,沿-X轴方向为“后”,沿+Z轴方向为“上”,沿-Z轴方向为“下”;实施例中的前后或上下方向的移动或沿X轴、Y轴、Z轴方向移动并不限定于垂直、水平或平行与该方向的移动,有倾斜角度的移动也可以,只要存在该方向上分量的移动都算在内。
如图2所示,芯片2设置于壳体1的前壁c且位于靠近底壁b的位置,芯片2内存储有与墨盒100相关的信息,在墨盒100安装到安装部时,芯片2与安装部内的触针接触并电连接,从而建立芯片2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
如图1和图2所示,把手4设置于壳体1的前壁c,且位于芯片2的上方侧,把手4的一端与前壁c相连接,另一端向上、向前延伸,把手4能够绕其连接端摆动,把手4的前端面上设有卡合凸起41,在墨盒100安装到安装部时,卡合凸起41卡入到安装部内的结合部(凹槽)中,从而将墨盒100固定在安装部内。
如图2所示,壳体1内部具有储墨腔11,储墨腔11内储存墨水,壳体1内还设有与储墨腔11连通的导气通道12和导墨通道13。墨盒100在安装方向(-Z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气液交换部3,具体的,在X轴方向上,气液交换部3位于靠近壳体1前壁c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气液交换部3的一部分位于底壁b的上方侧(即壳体1内侧),另一部分突出延伸到底壁b的下方侧(即壳体1外侧)。
如图2至图4所示,气液交换部3包括导出室31、进气室32、分隔导出室31和进气室32的分隔壁33、封堵件34、封闭膜35以及复位结构36。
如图2至图4所示,分隔壁33沿Z轴方向延伸,在X轴方向上分隔导出室31和进气室32,导出室31位于分隔壁33的后侧,进气室32位于分隔壁33的前侧,即导出室31相较于进气室32更靠近壳体1的前壁c。导出室31和进气室32均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腔室。分隔壁33上设有连通进气室32和导出室31的连通孔331,连通孔331为设于分隔壁33在安装方向(-Z方向)上的一端的缺口。
如图2至图4所示,进气室32具有与导气通道12相连通的进气口321,进气口321位于进气室32的安装方向上游侧(即+Z轴侧),进气室32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321进入到导气通道12。进气室32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Z方向的一端)封闭,进气室32通过连通孔331连通至导出室31,即导出室31内的空气能从连通孔331进入到进气室32,然后经过进气口321进入到壳体1的导气通道12,进而进入到壳体1的储墨腔11,从而平衡墨盒100内的气压,保证墨水能够顺利流出。
如图2至图4所示,导出室31与导墨通道13相连通,导出室31作为墨盒100的出墨部与安装部的供墨针200连通,从而将墨盒100内的墨水供应至打印机。导出室31包括引导腔311和限位腔312,引导腔311和限位腔312相连通且均沿Z轴方向延伸,限位腔312位于引导腔311的安装方向的上游侧(+Z轴侧),限位腔312的内径小于引导腔311的内径,从而在限位腔312与引导腔311的相交处形成台阶部313;限位腔312在安装方向的上游侧的端口为导出室31的导入口314,导入口314为与导墨通道13相连通的端口;引导腔311在安装方向(-Z方向)上的端口设置为导出口315,供墨针200从导出口315插入到引导腔311内,储墨腔11内的墨水经由导墨通道13后从导入口314进入到导出室31,再从插入到引导腔311内的供墨针200进入打印机。
如图2至图4所示,封堵件34设置在引导腔311内,且能够在引导腔311内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封堵件34为弹性材质部件,封堵件34包括筒状的本体部341,本体部341的外侧与引导腔311的内壁相抵并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对引导腔311的密封,防止墨水外泄。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封堵件34的外侧设有与引导腔311内壁相抵的外环凸342,外环凸342突出于本体部341的外壁,在封堵件34安装到引导腔311内时,外环凸342被压缩变形并与引导腔311的内壁紧密贴合,使封堵件34与引导腔31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外环凸342与本体部341一体成型。外环凸34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外环凸342沿Z轴方向间隔分布在本体部341外侧。
如图2至图4所示,本体部341在安装方向(-Z方向)上的端部设有封堵片343,具体的,封堵片343形成于本体部341的内壁,封堵片343与本体部341一体成型,封堵片343能够封闭本体部341内部的通道,使引导腔311内的墨水无法流出。墨盒100安装到安装部时,供墨针200刺破封堵片343进入到本体部341内部,被刺破的封堵片343形成性状不规则/规则的瓣片,这些瓣片对供墨针200具有密封效果。在供墨针退出后,瓣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可提供密封,使墨水无法流出。可选择的,封堵片343上可以设置压痕或凹槽,以控制供墨针200在封堵片343上的刺破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本体部341的内壁上设有与打印机的供墨针200相配合的内环凸344,内环凸344位于封堵片343的安装方向上游侧,即位于封堵片343的上方侧。在供墨针200插入到封堵件34内部时,内环凸344与供墨针200的外壁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避免墨水从供墨针200与本体部341内壁之间的缝隙外泄;内环凸344的内径小于供墨针200的外径,供墨针200插入时,内环凸344发生形变后紧密包住供墨针200。
如图2至图4所示,气液交换部3具有封堵件34在安装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封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开启状态下,连通孔331与引导腔311在封堵件34的安装方向下游侧连通;封闭状态下,封堵件34阻挡连通孔331与引导腔311之间的连通。具体的,在开启状态下,封堵件34位于其上端(+Z轴端)与台阶部313相抵的位置,即封堵件34的下端(-Z轴端)远离导出口315的下边缘,在封闭状态下,封堵件34位于其下端与导出口315的下边缘平齐/靠近,封堵件34的上端与台阶部313相隔一定距离。在开启状态下,连通孔331至少一部分位于外环凸342的安装方向下游侧,使连通孔331能够有至少一部分连通引导腔311与进气室32,空气能从引导腔311一侧经由连通孔331流向进气室32。在封闭状态下,封堵件34的外侧完全封堵引导腔311与连通孔331之间的连通。
如图2至图4所示,封堵件34沿安装方向的反方向(+Z方向)移动时,气液交换部3由封闭状态转为开启状态,而封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转变由供墨针200的插入动作完成。将墨盒100沿安装方向(-Z方向)安装到安装部的过程中,供墨针200与封堵件34的封堵片343接触并对其产生推压力,供墨针200刺破封堵片343插入到封堵件34内部的同时推动整个封堵件34沿安装方向的反方向(+Z方向)移动,使气液交换部3由封闭状态转为开启状态,引导腔311通过连通孔331连通进气室32;封堵件34在供墨针200的推压力作用下保持在其下端(-Z轴端)远离导出口315的下边缘的位置,即气液交换部3在供墨针200插入封堵件34的状态下保持开启状态。
如图2至图4所示,复位结构36,用于驱使封堵件34从开启状态所处位置回到封闭状态所处位置的复位结构36,即在供墨针200从封堵件34中退出后,复位结构36驱动封堵件34从其下端远离导出口315的下边缘的位置向下移动到封堵件34的下端与导出口315的下边缘平齐的位置,使封堵件34阻挡连通孔331与引导腔311之间的连通,引导腔311一侧的空气不能进入到进气室32,从而保证仅在墨盒100使用状态下,空气才能进入进气室32(进而通过导气通道12进入储墨腔11),防止墨水与空气过多接触造成性能劣化。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复位结构36能够在安装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复位结构36被限定在导入口314与封堵件34的本体部341之间,当封堵件34在开启状态所处的位置时,复位结构36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供墨针200从封堵件34中退出后,供墨针200对封堵件34的推压力消失,封堵件34在复位结构36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沿安装方向(-Z方向)移动至封闭状态所处的位置,封堵引导腔311与连通孔331之间的连通,即墨盒100从安装部中拆下时,气液交换部3立刻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封闭状态,空气不能再进入到进气室32。
如图2至图4所示,复位结构36优选为弹性压簧,其弹性伸缩方向沿Z轴方向,导入口314处设置有局部镂空的滤板316,本体部341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Z轴端)设置有局部镂空的抵接片345,弹性压簧的第一端(+Z轴端)与滤板316相抵,弹性压簧的第二端(-Z轴端)与滤板316相抵,从而将弹性压簧限定在本体部341与导入口314之间。此外,导入口314处设置的滤板316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防止墨水中的悬浮物进入导出室31进而流入打印机,避免引发堵头等打印故障。具体地,滤板316可以是表面覆盖有过滤网片孔板。
可选择的,弹性压簧的第一端也可以不抵接在滤板316,而是在限位腔312的内壁上设置环凸,该环凸靠近导入口314设置,弹性压簧的第一端与环凸相抵,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可选择的,复位结构36也可以是波纹管、弹簧片、弹性橡胶件等其他能够提供弹性力的部件。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复位结构36为一体设置于本体部341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的回弹部361,回弹部361可在安装方向上发生形变,回弹部361远离本体部341的一端可以抵接在滤板316或限位腔312的环凸上。该回弹部361的结构类似于波纹管,与本体部341一体成型而成,本体部341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Z轴端)可以不设置抵接片345。
如图2至图4所示,封闭膜35,用于封闭导出室31的导出口315以及进气室32在安装方向上的一端(-Z方向的一端),沿安装方向将墨盒100插入到安装部时,供墨针200先接触到封闭膜35,然后刺破封闭膜35在导出室31区域的膜后插入到引导腔311内的封堵件34中,随着墨盒100安装动作供墨针200刺破封闭膜35插入。优选的,本体部341在安装方向(-Z方向)的端面上设置在封闭状态下与封闭膜35相抵的端环凸346。由于封闭膜35同时封闭导出室31和进气室32,因此还要防止供墨针200插入造成的裂缝延伸至进气室32区域,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在封闭膜35上预设控制破碎范围的压痕,或者增加封闭膜35对应于进气室32区域的局部厚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的顶壁a由盖部件形成,盖部件可相对于壳体1分离,导气通道12和导墨通道13均为一体成型的独立部件,该独立部件从壳体1的顶部装入到壳体1内,盖部件同时封闭壳体1顶部,导气通道12的一部分位于盖部件上,因此需要在盖部件的外部焊接膜6以封闭暴露在外的导气通道12。该独立部件的导气通道12部分含有控气阀121,能够精准控制进入储墨腔11内的空气量,能够有效防止墨水进入导气通道12。独立部件的导墨通道13部分包含多个腔室,这些腔室在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其他位置连通。
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导气通道12不含控气阀121,因此需要设置防止墨水进入进气室32的防漏部件5。由于导气通道12与储墨腔11连通,储墨腔11内的墨水进入导气通道12后可能沿着导气通道12进入到进气室32,因此,将防漏部件5设置于导气通道12与储墨腔11连通的进气通孔14位置,防止墨水进入进气通道12进而进入到进气室32。防漏部件5具体可以是海绵,也可以是透气不透水的半透膜。
如图7和图8所示,变形例中的气液交换部3的导出室31和进气室32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导出室31位于进气室32的前侧。本变形例中的导入口314不是位于引导腔的正上方,而是位于引导腔的斜上方,但依然位于导出室31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上的一端。
变形例中墨盒10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墨盒,沿安装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具有储墨腔及与所述储墨腔连通的导气通道和导墨通道;
气液交换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所述气液交换部包括导出室、进气室以及分隔所述导出室和进气室的分隔壁;
所述导出室具有与所述导墨通道相连通的导入口;
所述进气室具有与所述导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室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封闭;
所述导出室包括沿安装方向延伸的引导腔,所述引导腔位于所述导出室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所述引导腔在安装方向上的端部设置导出口;
所述分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气室和引导腔的连通孔;
所述气液交换部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引导腔和所述连通孔的封堵件;
所述封堵件能够沿安装方向移动,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引导腔内,且封堵件的外侧与所述引导腔的内壁相抵;
所述气液交换部具有所述封堵件在安装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封闭状态和开启状态;
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引导腔在封堵件的安装方向下游侧连通;
所述封闭状态下,所述封堵件阻挡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引导腔之间的连通;
所述气液交换部还包括驱使所述封堵件从开启状态所处位置回到封闭状态所处位置的复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室还包括与所述引导腔连通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位于引导腔的安装方向上游侧,所述限位腔的内径小于所述引导腔的内径,所述导入口为所述限位腔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弹性材质部件,所述封堵件包括筒状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部设有封堵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能够在安装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复位结构被限定在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本体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口处设置局部镂空的滤板,所述复位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板相抵,第二端与所述本体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一端设置局部镂空的抵接片,所述复位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抵接片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为一体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在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的回弹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引导腔的内壁相抵的外环凸;
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连通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外环凸的安装方向下游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交换部还包括封闭所述导出口的封闭膜,所述连通孔为设于所述分隔壁在安装方向上的一端的缺口,所述本体部在安装方向的端面上设置在所述封闭状态下与所述封闭膜相抵的端环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防止墨水进入所述进气室的防漏部件。
CN202222161106.2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墨盒 Active CN218315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1106.2U CN218315875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1106.2U CN218315875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5875U true CN21831587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1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1106.2U Active CN218315875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5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3553B1 (ko) 잉크젯식 프린팅 장치용 잉크 카트리지
US6926396B2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EP1258361B1 (en)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into an ink cartridge
CN101817261B (zh) 墨水容器
CN213108701U (zh) 再生墨盒
CN113580773A (zh) 一种扩容后的墨盒
EP1637332B1 (en)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regulating valve unit, a liquid cartridge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liquid cartridge
EP1594704A1 (en) Ink cartridge
CN218315875U (zh) 一种墨盒
CN101041299B (zh) 墨水容器
CN115848024A (zh)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JPH1158772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ヂ
JP4022735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154619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154618B2 (ja) インク注入方法
CN218430559U (zh) 一种液体盒
AU2005202966A1 (en) Ink cartridge
CN215705131U (zh)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JP4114086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A2430626C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20090273655A1 (en) Ink reservoir for inkjet print system
JP4296446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296443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注入方法
JP3722030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インク注入方法
CN115583107A (zh)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