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8024A -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8024A
CN115848024A CN202310076618.5A CN202310076618A CN115848024A CN 115848024 A CN115848024 A CN 115848024A CN 202310076618 A CN202310076618 A CN 202310076618A CN 115848024 A CN115848024 A CN 115848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filling
filler
ink supply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66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涌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4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802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30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3751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墨水供应装置包括:墨盒及填充器;墨盒包括面盖,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填充部内设有密封件;非填充状态下,密封件密封填充部;填充状态下,填充器穿过密封件,填充器与墨盒形成流体路径,且流体路径通过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本申请的墨水供应装置,通过在面盖的填充部内设置可与填充器的填充口配合的密封件;填充状态下,填充器与墨盒形成流体路径,且流体路径通过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此时挤压填充器,墨水进入墨盒内部可使得墨盒内部产生正压,使得墨水向墨盒的下部的供墨部内移动,由此墨水进入墨盒后可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无需额外的引流步骤,墨水的填充更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墨水供应装置包括填充器与带有打印头的墨盒,墨盒包括面盖和壳体,面盖上设有填充部,壳体内具有沿竖直方向连通的储墨腔和供墨部,供墨部连通至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打印头;墨盒还包括用于保护打印头的保护罩,保护罩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打印头的密封垫。
上述结构的墨盒的墨水填充方法是先将填充器内的墨水从面盖的填充部挤压到储墨腔内,再通过对打印头抽吸的方式将墨水从储墨腔引流到供墨部;通过打印头进行抽吸的过程中,需要在保护罩和密封垫上均开设抽吸孔,再通过抽吸设备在墨盒外部进行抽吸,从而将墨水从储墨腔引流至供墨部,墨盒的墨水填充过程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通过在墨盒面盖的填充部内设有密封件,以利用正压使得对墨盒的墨水填充更方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包括:墨盒及填充器;
所述墨盒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设有密封件;
非填充状态下,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填充部;填充状态下,所述填充器穿过所述密封件,所述填充器内部与所述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所述流体路径通过所述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密封主体内沿径向延伸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设有开口或自闭切口结构;
填充状态下,所述填充器穿过所述密封主体,所述开口或所述自闭切口结构发生形变后与所述填充器的填充口壁面贴合。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填充器的所述填充口的直径。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面盖还包括第一导气孔;非填充状态下,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气孔。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面盖还包括第二导气孔;所述面盖设有阀腔,所述第二导气孔设置于所述阀腔的端部;
所述阀腔内设有可沿所述阀腔的轴向移动的阀片;非填充状态下,所述阀片未封堵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气孔;填充状态下,所述阀片封堵所述第二导气孔。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填充部为多个,且相邻所述填充部的中心点距离为D,,所述填充器的本体最大外径为d,其中,D≥2d。
结合第一方面,填充状态下,所述填充器的填充方式为挤压填充或针筒式按压填充。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密封主体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卡合凸起。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墨盒还包括填充工具,填充状态下,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座或填充工具,填充状态下,所述定位座或填充工具可进一步密封所述流体路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的墨水填充方法,所述墨水供应装置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包括:
墨盒、定位座及填充器;所述墨盒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设有密封件;所述定位座设有密封垫;
所述墨水填充方法包括:
将墨盒安装至定位座,所述密封垫密封所述墨盒的打印头;
再将所述填充器的填充口穿过所述密封件后,所述填充器内部与所述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所述流体路径通过所述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
挤压或按压所述填充器,使填充器内的墨水进入所述墨盒内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的墨水填充方法,所述墨水供应装置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包括:墨盒、填充工具及填充器;
所述墨盒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所述填充工具包括容纳部与盖部件,所述容纳部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腔体部和墨盒安装口,所述盖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部上;所述盖部件设置有加墨针与第二密封垫,所述加墨针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盖部件朝向所述腔体部延伸;
所述墨水填充方法包括:
向远离所述腔体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盖部件,将所述墨盒从所述墨盒安装口安装至所述腔体部内;
移动所述盖部件至与所述墨盒抵接,所述填充针从所述填充部插入到所述墨盒内部,所述填充器内部与所述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所述流体路径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垫形成密闭结构;
挤压或按压所述填充器,使所述填充器内的墨水进入所述墨盒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通过在面盖上的填充部内设置可与填充器的填充口配合的密封件;填充状态下,填充器内部与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流体路径通过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填充状态下挤压填充器,填充器内的墨水进入墨盒内部可使得墨盒内部产生正压,正压使得墨水向墨盒的下部的供墨部内移动,由此填充器内的墨水进入墨盒后可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无需额外的引流步骤引导至供墨部,墨水的填充更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器与密封件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密封件的剖示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密封件的另一角度剖示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另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另一种密封件的剖示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又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又一种密封件的剖示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填充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填充完成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另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俯视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剖面图;
图21为图20中A的放大图;
图22为图20中B的放大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剖面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器的分解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填充器的分解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未安装填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未安装填充器的剖面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容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盖部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
图37为本申请实施例六通过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填充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墨盒;
1-壳体;
a-前壁;b-后壁;c-左壁;d-右壁;e1-第一底壁;e2-第二底壁;11-储墨腔;12-供墨部;13-填充物;
2-面盖;
21-填充部;22-第二导气孔;23-阀腔;24-阀片;25下气孔;26-封闭件;27-环形凸起;271-空缺部;28-凹部;29-填充柱;
3-定位座;
4-密封垫;
5-密封件;
51-第一凸环;511-自闭切口;52-第一孔;53-第二凸环;54-第二孔;55-第三凸环;
200-填充器;
210-填充口;220-筒体;230-活塞杆;240-自密封圈;241-自闭刀口;242-密封凸环;250-限制部;
300-填充工具;
310-容纳部;
311-第一侧板;3111-滑槽;3112-第一通口;3113-第二通口;312-第二侧板;313-第三侧板;3131-安装通道;314-底板;315-腔体部;
320-盖部件;
321-顶板;322-两弹性臂;323-第二填充口;324-导向柱;325-定位扣;3251-引导面;3251-卡合面;
330-填充针;
340-弹性件;
350-第一密封垫;
360-第二密封垫;
370-第三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现有技术中,墨水供应装置包括填充器与带有打印头的墨盒,墨盒包括面盖和壳体,面盖上设有填充部,壳体内具有沿竖直方向连通的储墨腔和供墨部,供墨部连通至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打印头;墨盒还包括用于保护打印头的保护罩,保护罩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打印头的密封垫。
上述结构的墨盒的墨水填充方法是先将填充器内的墨水从面盖的填充部挤压到储墨腔内,再通过对打印头抽吸的方式将墨水从储墨腔引流到供墨部;通过打印头进行抽吸的过程中,需要在保护罩和密封垫上均开设抽吸孔,再通过抽吸设备在墨盒外部进行抽吸,从而将墨水从储墨腔引流至供墨部,墨盒的墨水填充过程步骤繁琐。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墨盒100及填充器200;
墨盒100包括面盖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面盖2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21,填充部21内设有密封件5;
非填充状态下,密封件5密封填充部21;填充状态下,填充器200穿过密封件5,填充器200内部与墨盒100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流体路径通过密封件5形成密闭结构。
上述方案中,墨水供应装置通过在面盖2上的填充部21内设置可与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配合的密封件;填充状态下,填充器200内部与墨盒100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流体路径通过密封件5形成密闭结构;填充状态下挤压填充器200,填充器200内的墨水进入墨盒100内部可使得墨盒100内部产生正压,正压使得墨水向墨盒100的下部的供墨部12内移动,由此填充器200内的墨水进入墨盒100后可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无需额外的引流步骤引导至供墨部12,墨水的填充更快捷。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继续参照图1与图2,墨水供应装置包括墨盒100和填充器200,墨盒100包括壳体1、面盖2、打印头、芯片、定位座3以及密封垫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包括前壁a、后壁b、左壁c、右壁d与底壁,前壁a和后壁b在墨盒10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左壁c和右壁d在墨盒100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底壁为墨盒100在高度方向上的底部。可以理解的,通过前壁a、后壁b、左壁c、右壁d与底壁可以围合为内部具有储墨腔11、顶部具有开口的盒状的壳体1。
其中,底壁呈台阶结构,台阶结构由第一底壁e1和第二底壁e2形成,第一底壁e1靠近壳体1的前壁a设置,第二底壁e2靠近壳体1的后壁b设置,两者之间通过倾斜平面连接,且第一底壁e1相对于第二底壁e2与顶部开口的高度差更大。
第一底壁e1上设置有打印头,打印头包括至少一个喷头,喷头的数量可以与壳体1内包含的储墨腔11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即可以为一个单色储墨腔11连通一个单色喷头,结构简单;也可以一个以上的储墨腔11连通一个喷头,使得打印过程中储墨腔11对喷头墨水的供应更方便,也可以为其它储墨腔11与喷头的组合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当不同的储墨腔11内存储不同颜色的墨水时,打印过程中,选择储墨腔11所对应的喷头即可喷射不同颜色的墨水。
优选的,本申请使用的储墨腔11与喷头均为三个,且三个储墨腔11互不相通,每个储墨腔11内储存一种颜色的墨水。墨盒100还包括供墨部12,在墨盒100的高度方向上,供墨部12位于储墨腔11的下方。本申请使用的三个储墨腔11均为长方形空腔,其中一个储墨腔11设置在壳体1靠近前壁a的位置,其长度方向沿墨盒1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宽度方向沿打印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另外两个储墨腔11位于靠近前壁a的储墨腔11的后方侧,并在墨盒100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即两个储墨腔11的长度方向沿墨盒100长度方向延伸,宽度方向沿墨盒100宽度方向延伸。三个储墨腔11之间通过隔板分隔,该隔板可以是与壳体1一体成型。同时,三个储墨腔11中的任意的内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填充物13,用于吸纳容纳于储墨腔11中的墨水,本申请中的填充物13优选为海绵,或者填充物13还可被构造为具有墨水吸纳功能的其它部件,或者填充物13还可被构造为带状结构。
储墨腔11连通的供墨部12为两端连通的管腔,即供墨部12的一端连通储墨腔11,另一端延伸到设置在第一底壁e1上的打印头处,从而将墨水供应到打印头上对应颜色的喷头。可以理解的,在打印时,打印头先消耗供墨部12内的墨水,储墨腔11内的墨水再补充到供墨部12。同时,为了保证打印质量,还可以在供墨部12与储墨腔11的连接处可以设置过滤网,以将墨水中的杂质去除,避免进入打印头的墨水有杂质影响打印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盖2与底壁在墨盒100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罩设在壳体1的顶部开口上,进而可将壳体1的顶部开口封闭,由此形成封闭的墨盒100,此墨盒100可填充并存储墨水后用于打印头的打印过程。可以理解的,无论是新生产的墨盒100还是墨水用尽的墨盒100,都可以通过插入式的填充器200对墨盒100重新填充墨水,以进行二次使用过程。本申请用于对墨盒进行填充墨水的填充器200可以是墨水瓶、墨水袋或墨水罐等,填充器200具有填充口210,进而可通过挤压或按压等方式能使填充器200内的墨水从填充口210流出。
进一步的,从填充器200流出的墨水通过面盖2上的填充部21进入储墨腔11内,填充部21为开设于面盖2上的通孔,即填充部21贯穿面盖2上下两侧,面盖2安装到壳体1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填充部21连通壳体1内的储墨腔11和墨盒外部环境。可以理解的,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与填充部21对接后,填充器200内存储的墨水可沿填充部21流入储墨腔11内。本申请使用的填充部21的截面形状优选为与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形状相同的圆形截面通孔;当填充口210为其它形状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截面。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墨水填充进储墨腔11后可顺利流入供墨部12,省去对打印头进行抽吸等填充步骤,填充部21内还设有密封件5,密封件5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在非填充状态下,密封件5密封填充部21,可以防止杂质进入储墨腔11内;在填充状态下,填充器200内部与墨盒100内部形成的流体路径可以通过密封件5形成密闭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填充器200墨水填充过程中发生倾斜,填充器200上还设有限制部25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填充器200的轴线方向上,限制部250位于填充口210靠近填充器200的内设置的密封主体的一端,限制部250用于防止填充时插入过深,以免损坏填充口210和/或填充部21内的密封件5。具体的,限制部250为至少一个突起,当填充口210插入到密封件5时,限制部250与密封件5的上端面和/或面盖2的上表面相抵,限制填充器200进一步插入,避免填充口210和/或密封件5因填充器200插入过深损坏;同时,限制部250抵接在密封件5和/或面盖2上,能使填充器200填充时保持稳定,更易于操作。优选的,限制部250为两个突起,对称设置于填充口210在径向上的两侧;可选择的,突起的数量还可以设置得更多,沿填充口210的周向间隔分布。
密封件5包括密封主体,密封主体大致为圆柱形构件,密封主体上沿其轴向开设通道,密封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弹性凸起,弹性凸起设有开口或自闭切口结构。可以理解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器与密封件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插入到密封件5内时,将弹性凸起挤压变形,使密封件5与填充口210之间、密封件5与填充部21之间的密封性更强,使填充时流体路径与外界大气隔离,从而在墨水进入壳体1时,其内部能够保持正压,更好地将墨水挤压到供墨部12内。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技术方案,弹性凸起设有开口,即弹性凸起为环状结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密封件的剖示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密封件的另一角度剖示图,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弹性凸起包括第一凸环51和第二凸环53,第一凸环51和第二凸环53均为从密封主体的内壁向其中心轴线延伸突出的凸环;在密封件5安装到填充部21的状态下,第一凸环51位于远离储墨腔11的一侧,第二凸环53位于靠近储墨腔1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在填充状态下,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插入到密封件5内,填充口210穿过第一凸环51和第二凸环53的开口后挤压第一凸环51和第二凸环53变形后插入到密封件5内部,通过密封件5连通到壳体1内部。且第一凸环51和第二凸环53在填充口210穿过后,通过其自身的形变弹力包住/紧贴填充口210的外壁,形成对填充口210的密封,使壳体1内部与外界大气隔离,同时也能够防止墨水外泄。填充口210插入到位后(填充口210位于储墨腔11的上方),挤压或按压填充器200,使得填充器200内的墨水从填充口210中喷出,墨水进入到储墨腔11中,产生正压,使得墨水从储墨腔11向供墨部12内移动,以此可使墨水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无需二次引流操作,墨水的填充过程简单。
第一凸环51的开口为第一孔52,第一孔52的直径即为第一凸环51的内径D1,第二凸环53的开口为第二孔54,第二孔54的直径即为第二凸环53的内径D2。本申请中,第一凸环51的内径D1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凸环53的内径D2,示例性的,第一凸环51的内径D1可以为0.3mm~2mm,第二凸环53的内径D2可以为0.3mm~3.5mm,由于填充器200在安装过程中先与第一凸环51接触,再与第二凸环53结构,此种内径设置方式,可以保证使得密封件5与填充器200的贴合力稳定或自上而下贴合力增大,气密性更好。同时,第一凸环51的内径D1小于填充口210的外径,以确保第一凸环51与填充口210之间的密封性,保证填充时为正压填充;第二凸环53的内径D2小于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的外径,能够防止墨水从第二孔54溢出并能减小墨水挥发。
并且,填充完成后,拔出填充器200,此时密封件5上的第一孔52和第二孔54可以作为第一导气孔22使用,使得墨盒100内部通过第一孔52和第二孔54与大气连通,墨水消耗后,通过第一孔52和第二孔54补充空气到墨盒100内,平衡墨盒100内外气压,保证打印时墨水能够畅顺流出。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将填充部21和第一导气孔分离设置,本方案中通过一个密封件5即可实现填充和导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5的内壁上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凸环,例如只有第一凸环51,省略第二凸环53;或者只有第二凸环53,省略第一凸环51,可以保证流体路径的气密性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本申请又一可选的技术方案,弹性凸起设有自闭切口结构。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另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另一种密封件的剖示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又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又一种密封件的剖示图,如图8、图9、图10及图11所示,与前一设置第一凸环51的方案不同的是,本方案在密封件5的顶端,即密封件5的端部自径向延伸形成延伸部,且在延伸部上开设自闭型切口,或在原第一凸环51的位置不设置开口,改为设置自闭切口511,本申请使用的自闭切口511可以是“一”字形、“十”字形或“*”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在非填充状态下,自闭切口511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处于封闭的状态,即自闭切口511封闭时,整个密封件5既不能透气也不能透墨。
因此,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方案还包括用于非填充状态下,平衡墨盒内气压的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包括开设在面盖2上的阀腔23以及容纳在阀腔23内的阀片24(图中未示出)。
阀腔23为连通面盖2上下两侧的空腔,阀腔23的下端为下气孔25,上端为开口,该开口处安装有封闭件26,封闭件26的表面与面盖2的上表面平齐,且封闭件26上开设有第二导气孔22。
阀片24设置在阀腔23内,且能够在阀腔23内受气压的作用移动。可以理解的,当阀片24向上移动至紧贴封闭件26时,第二导气孔22被关闭,外界的空气不能进入从第二导气孔22进入到壳体1内部;当阀片24向下移动离开封闭件26时,第二导气孔22被开启,外界空气能够从第二导气孔22进入经由下气孔25进入到壳体1内部,即非填充状态下,阀片24位于环形凸起27上方的位置,使得第二导气孔22在非填充状态下保持开启状态。同时,为了防止非填充状态下,阀片24覆盖下气孔25导致墨盒100内气压与外界不平衡,阀腔23的腔底上设有环形凸起27,环形凸起27围绕下气孔25周围设置,且环形凸起27并不是完整的环状,设置有至少一个空缺部271,使得阀片24向下移动后支承在环形凸起27上方时,不会完全封闭下气孔25,空气依然能够从空缺部271进入下气孔25,进而流进壳体1,使得非填充状态下,墨盒100可通过单向阀结构平衡盒内气压。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填充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填充完成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4及图15所示,本方案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将填充器200倒置,然后将填充器200向密封件5的方向移动,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在接触到密封件5上端的自闭切口511时,对自闭切口511产生挤压,使自闭切口511弹性变形,填充口210插入到密封件5内,填充器200插入到位后,挤压填充器200,使墨水从填充口210进入到壳体1,墨水进入到壳体1后,产生正压,一部分气体从下气孔25进入阀腔23,推动阀片24向上移动至紧贴封闭件26,第二导气孔22被关闭,壳体1与外界大气隔离,使壳体1内保持正压,更好地将墨水从储墨腔11进入到供墨部12,以此可使墨水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无需二次引流操作。填充完毕后,松开填充器200时,壳体1内的其它可以进入到填充器200内,壳体1内的气压下降,阀片24向下复位,打开第二导气孔22,使壳体1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平衡墨盒100内气压,避免墨水从填充口210溢出。
需要说明的是,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另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第二导气孔22也可以仅为开设于面盖2上连通面盖2上下两侧的通孔,即不设置阀体结构,节省生产成本。具体的,每个第二导气孔22分别位于每个储墨腔11对应到面盖2的区域内,第二导气孔22的直径设置得比填充部21更小,从而填充状态下,有利于保证墨盒内部正压,非填充状态下,第二导气孔22连通储墨腔11和外界,进而平衡储墨腔11与外界之间的气压。第二导气孔22优选为圆形截面的通孔,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截面,在此不作限定。且此种结构的第二导气孔22需要与填充部21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避免因没有阀体结构导致填充器200拔出/插入时的墨水溅射至第二导气孔22,造成堵塞第二导气孔22的情况。
在上述两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均可以通过安装在填充部21内的密封件5实现流体路径的密封过程,为了使得密封件5在填充部21内的安装更稳定,密封件5的外壁面上还设有第三凸环55,第三凸环55沿周向环绕设置在密封主体外侧,在密封件5安装到填充部21的状态下,第三凸环55与填充部21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保证密封件5与填充部21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发生墨水泄漏的情况。第三凸环5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三凸环55可以沿密封件5的轴向排布,优选的,第三凸环55优选设置为两个。同时,填充部21的内壁上形成有第四凸环,在密封件5安装至填充部21内时,密封件5的底部抵接于第四凸环上,第四凸环能够对密封件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密封件5掉进壳体1内部。可以理解的,通过第三凸环及第四凸环,可以保证密封件5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密封件5的密封主体、第一凸环51、第二凸环53和第三凸环55、第四凸环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由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填充器200安装至墨盒100之前,还需要将墨盒100安装至定位座3上,通过定位座3对位于第一底壁e1上的打印头进行密封,进而使得流体路径完全与外界隔绝,保证后续的正压填充。具体的,定位座3罩设在壳体1的前壁a以及第一底壁e1部分,定位座3的底部设置密封垫4,在壳体1安装到定位座3时,该密封垫4能够密封第一底壁e1上设置的打印头。同时,定位座3的顶部设置有卡扣结构,面盖2上设有凸块,卡扣结构能够卡合在面盖2上的凸块上,可以理解的,通过卡扣结构与凸块的配合,使得墨盒100在定位座上的固定及拆卸更方便,在墨盒100使用前,定位座3一直通过卡扣结构与凸块的配合安装于壳体1上,墨盒100使用时,将卡扣结构与凸块分离,即可将定位座3拆下,再将墨盒100安装到打印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片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前壁a的外侧,芯片内存储有墨盒100相关的参数,在墨盒100安装到打印机时,芯片能与打印机建立通信。
本实施例一还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的墨水填充方法,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如上述;其墨水的填充方法包括:
步骤S1:密封打印头。
该步骤可以是将墨盒100安装到定位座3中,通过定位座3中的密封垫4密封打印头;也可以是用密封膜粘贴在第一底壁e1上,从而密封打印头;该步骤为了保证打印头位置的密封性,防止在墨水填充中供墨部12时由于壳体1内的正压导致墨水从下方的打印头喷出。
步骤S2:将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穿过密封件5后,填充器200内部与墨盒100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流体路径通过密封件5形成密闭结构。
该步骤中,先将填充器200倒置,然后移动填充器200使其填充口210在上方对准密封件5,然后施力使填充器200向密封件5的方向移动,填充口210挤压第一凸环51(或自闭切口结构)和第二凸环53变形后插入到密封件5内,此时,壳体1内部与填充器200连通。填充器200的填充口210插入到密封件5内时,将密封件5挤压变形,使密封件5与填充口210之间、密封件5与填充口210之间的密封性更强,使填充时壳体1与外界大气隔离。
步骤S3:挤压或按压填充器200,使填充器200内的墨水进入壳体1内部。
在该步骤中,由于壳体1已经与外界大气隔离,墨水被挤进壳体1内部时,在其内部产生正压,在正压的作用下,墨水从储墨腔11向供墨部12内移动,以此可使墨水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无需二次引流操作。
步骤S4:墨盒100填充完成,可进行使用。
在该步骤中,填充完成后,将填充器200从密封件5内拔出,然后去除打印头的密封(拆卸定位座3或撕下密封膜),即可将填充后的墨盒100安装至打印机内使用;墨盒100安装到打印机使用时的状态为工作状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面盖2上填充口210的分布位置不同。
本实施例二中,墨盒100为三色墨盒100,即壳体1内部具有三个储墨腔11,面盖2上设有三个填充部21,分别为三个储墨腔11填充墨水,每个填充部21内设置密封件5。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俯视图,如图17及图18所示,三个填充部21在面盖2上呈三角形排列,其中一个填充部21位于三角形的顶角位置,另外两个填充部21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位置,三角形优选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等腰三角形上的三个填充部2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示例性的,相邻所述填充部的中心点距离为D,所述填充器的本体最大外径为d,其中,D≥2d,即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或等于填充器的两倍最大外径,该间距使得能够同时放置多个填充器200同时填充,且相邻填充器200之间不会发生干涉,同时填充不同颜色墨水,无需一个填充完再填充下一个,填充效率更高。优选的,相邻所述填充部的中心点距离D为填充器的本体最大外径d的整数倍,且最小为两倍,如奇数倍3倍、5倍、7倍等,偶数倍2倍、4倍、6倍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除上述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二中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其它结构以及墨水填充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与实施例一中使用的填充器200如墨水瓶、墨水袋或墨水罐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三中的填充器200为针筒结构。
针筒结构包括筒体220、活塞杆230和填充口210,该填充口210为针头;填充墨水时,针头穿过密封件5插入到壳体1内部,此时,针头与密封件5为过盈配合,从而使密封件5能够形成对针头的密封,即密封件5上的第一凸环51的内径(第一孔52的直径)设置得比实施例一的更小或自闭切口结构与针头的贴合更紧,以保证对针头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三的墨水填充前,拉动活塞杆230将墨水吸入到筒体220内;再将墨盒100安装在定位座3上,以通过定位座3上的密封垫4密封打印头。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剖面图,图21为图20中A的放大图,图22为图20中B的放大图,如图20、图21及图22所示,墨水填充时,将针头穿过密封件5上的第一孔52(或自闭切口结构)和第二孔54后推进到靠近供墨部12上方大约0~5mm的位置,密封件5与针头过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即壳体1内部与外界大气隔离;向下按压活塞杆230,通过正压将墨水挤压到供墨部12并将供墨部12内空气排出到储墨腔11,筒体220内的墨水填充完后,供墨部12被墨水填满,拔出针筒后,储墨腔11内的多余空气能够通过密封件5的第一孔52(作为第一导气孔使用)或面盖上的第二导气孔22排出。
本实施例中,针筒结构的填充器200使用时用户挤压/按压更方便,针头更长更接近供墨部12,以此确保墨水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避免二次操作。
除上述特殊说明外,本实施例中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水供应装置,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填充部21的结构不同,且填充部21内不设置密封件5,而在填充器200内设置自密封圈240。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四可选的方案一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剖面图,如图23及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面盖2上的填充部21为不完全贯通面盖2的凹部28,凹部28从面盖2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凹部28的槽底设有填充柱29,填充柱29的顶部不突出于面盖2的上表面,填充柱29内部中空且两端连通,通过填充柱29能够连通外界和壳体1内部。并且,本实施例中,填充柱29内部的中空通道也可以作为导气通道使用,在打印时,连通壳体1和外界大气,平衡墨盒100内的气压,使墨水能够畅顺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填充部21除为不完全贯通面盖2的凹部28外,也可以为突出于面盖2的上表面设置的填充柱29,填充柱29内部中空且两端连通,通过填充柱29能够连通外界和壳体1内部,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填充部21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填充器200为墨水瓶,墨水瓶具有自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为设置于填充口210内的自密封圈240或与填充口210一体成型的弹性部分。
作为本申请可选的技术方案,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填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一种填充器的分解图,如图26及图27所示,墨水瓶的填充口210内设置自密封圈240,用于封闭填充口210。
自密封圈240呈圆筒状,并且具有弹性,其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填充口210的内径,使得自密封圈240安装在填充口210内时,能够与填充口210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形成对填充口210的密封。
进一步的,自密封圈240的外壁上可以设置密封凸环242,密封凸环242突出于自密封圈240的外壁,在自密封圈240安装到填充口210内时,密封凸环242被压缩变形并与填充口210的内壁紧密贴合,使自密封圈240与填充口210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自密封圈240上开设有自闭刀口241,自闭刀口241可以是“一”字形、“十”字形或“*”形,在非填充状态下,自闭刀口241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使得自密封圈240能够关闭填充口210,填充器200内的墨水无法流出。
填充墨水时,将填充器200倒置,填充口210对准面盖2的凹部28插入,填充柱29与自密封圈240接触并挤压自闭刀口241,使自闭刀口241打开,填充柱29插入到自密封圈240内,填充器200与壳体1内部连通,自密封圈240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包住/紧贴填充柱29形成密封,壳体1内部与大气隔离,然后挤压填充器200,使墨水通过填充柱29进入到储墨腔11,并且产生正压,在正压的作用下,墨水向供墨部12流动,填充完全后供墨部12墨水同时灌满,无需二次引流操作。
作为本申请又一可选的技术方案,与上述方案不同的是,密封结构为填充口210一体成型的弹性部分。
即填充器200不设置自密封圈240,本填充口210设置为具有弹性的,使得填充口210本身能够自密封,在填充口210与填充柱29接触时,填充口210发生形变,使填充柱29能够插入到填充口210内,并且填充口210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与填充柱29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填充口210和填充柱29之间的密封。
除上述特殊说明外,本方案的填充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墨水供应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未安装填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未安装填充器的剖面图,如图28、图29及图30所示,本实施例五中的墨水供应装置,不设置定位座3,而是通过填充工具300实现对流体路径的进一步密封及辅助填充过程。
墨盒100包括壳体1、面盖2、打印头和芯片,前述的墨盒100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只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五的墨盒100的面盖2上设有第二导气孔22和填充部21,但填充部21内不设置密封件5。
本实施例五通过填充器200和填充工具300相配合以完成对墨盒100的墨水填充,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示,填充工具300包括容纳部310、盖部件320、填充针330、弹性件340、第一密封垫350、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三密封垫37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容纳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3所示,容纳部310包括第一侧板311、第二侧板312、第三侧板313和底板314,第一侧板311、第二侧板312和第三侧板313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第一侧板311、第二侧板312、第三侧板313和底板314围成腔体部315,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相对设置,第三侧板313连接在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的之间,并且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之间形成墨盒安装口,墨盒100的前壁a与第三侧板313相对设置,墨盒安装口和腔体部315相互连通,用户从墨盒安装口将墨盒100安装到腔体部315。
第三侧板313内开设有安装通道3131,用于定位盖部件320,安装通道3131沿竖直方向延伸,安装通道3131内安装弹性件340,弹性件340优选为压缩弹簧,也可以是弹性橡胶、弹性海绵、弹簧片等能够提供弹性力的部件。同时,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的内侧设置有滑槽3111,用于盖部件的固定及拆卸过程,两侧板内侧的滑槽3111相对设置,滑槽3111沿竖直方向延伸,滑槽3111的槽底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贯穿滑槽3111的槽底的通口,其中位于滑槽3111上端的为第一通口3112,位于滑槽3111下端的为第二通口3113。
且底板314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50,第一密封垫350贴近第三侧板313设置,在墨盒100安装到腔体部315内时,第一密封垫350能够对墨盒100的打印头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部件320可通过上述安装通道3131与滑槽311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纳部310,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工具的盖部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如图34及图35所示,盖部件320包括顶板321、两弹性臂322、填充针330、第二填充口323和导向柱324。
导向柱324设置在顶板321的底面上,其一端与顶板321连接,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在盖部件320与容纳部310装配时,导向柱324插入到第三侧板313的安装通道3131内,且能够沿着安装通道3131滑动。安装通道3131限定了导向柱324的移动方向(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导向柱324随着盖部件320向下移动时,压缩安装通道3131内设置的弹性件340。
两弹性臂322设置在顶板321的底面,且两弹性臂322相对设置,两弹性臂322一端连接在顶板321的底面,另一端(自由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弹性臂322用于与滑槽3111滑动配合,当盖部件320装配当容纳部310时,其中一个弹性臂322嵌入到第一侧板311内侧的滑槽3111中,另一个弹性臂322嵌入到第二侧板312内侧的滑槽3111中,弹性臂322的自由端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扣325,定位扣325用于与第一通口3112和第二通口3113相配合,以限制盖部件320的滑动;当定位扣325移动到第一通口3112或第二通口3113的位置时,在弹性臂322的弹性作用下,定位扣325卡入到第一通口3112或第二通口3113内,盖部件320不可再相对于容纳部310滑动。
进一步的,定位扣325为块状构件,定位扣325的下端面引导面3251,上端面为卡合面3252,引导面3251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向上的面,卡合面3252为垂直于竖直方向的平面;当压下盖部件320时,引导面3251与第一通口3112的下边缘(滑槽3111)抵接,下边缘沿着引导面3251相对移动,对弹性臂322产生推压力,使得弹性臂322向内发生弹性形变,定位扣325脱离第一通口3112后随着盖部件320沿着滑槽3111向下移动,同时导向柱324压缩弹性件340;当定位扣325移动至第二通口3113的位置时,滑槽3111对弹性臂322的推压力消失,弹性臂322向外侧恢复形变,使定位扣325卡入到第二通口3113内,定位扣325的卡合面3252与第二通口3113的上边缘相卡合,定位扣325不能向上移动。
盖部件320能够相对于容纳部3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第一位置为盖部件320未下压的位置,弹性臂322上的定位扣325与第一通口3112相卡合,第二位置为盖部件320下压后的位置,弹性臂322上的定位扣325与第二通口3113相卡合。第二位置也为填充位置,即盖部件320带动填充针330插入到墨盒100内预定的位置。
当需要使盖部件320返回到第一位置时,在第二通口3113外侧按压定位扣325,使弹性臂322向内变形,定位扣325的卡合面3252与第二通口3113脱离卡合,盖部件320在弹性件34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弹性臂322上的定位扣325卡入到第一通口3112内,盖部件320不可再继续向上移动。
第二填充口323设置于顶板321的顶面上,第二填充口323用于与填充器200相连通。填充针330的一端与第二填充口323相连通,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填充针330用于从墨盒100的填充部21插入与墨盒100内部连通,从而将墨水填充至墨盒100内部。填充器200与第二填充口323连通后,墨水经由填充针330填充到墨盒100内部。
顶板321的底面上还设有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三密封垫370,第二密封垫360用于在填充墨水时密封墨盒100面盖2上的填充部21,填充针330穿过第二密封垫360后向下伸出,第二密封垫360也能形成对填充针330的密封。第三密封垫370用于在填充墨水时密封面盖2上的第二导气孔22。顶板32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三密封垫370的安装槽。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三密封垫370,无需在面盖上设置额外的密封件5及单向阀结构,在填充状态下,即可实现对流体路径的密封过程。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的墨水填充方法,墨水供应装置如上述,墨水填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使盖部件320恢复到第一位置。
在该步骤中,可以在第二通口3113外侧按压定位扣325,使弹性臂322向内变形,定位扣325的卡合面3252与第二通口3113脱离卡合,盖部件320在弹性件34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弹性臂322上的定位扣325卡入到第一通口3112内,此时盖部件320恢复到第一位置。盖部件320原本已经处于第一位置的可以省略该步骤。
步骤S6:将墨盒100从墨盒安装口安装至腔体部315内,第一密封垫350密封打印头。
在该步骤中,沿水平方向将墨盒100从墨盒安装口推送到腔体部315内,墨盒100的左壁c和右壁d分别与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内侧抵接,墨盒100的前壁a与第三侧板313内侧抵接,打印头被第一密封垫350密封,防止填充时墨水从打印头中喷出,污染墨盒100;填充针330与面盖2上的填充部2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
步骤S7:移动盖部件320至第二位置,填充针330从填充部21插入到墨盒100内部,第二密封垫360密封填充部21,第三密封垫370密封导气孔22。
在该步骤中,施力压下盖部件320,盖部件320的引导面3251与第一通口3112的下边缘(滑槽3111)抵接,对弹性臂322产生推压力,使得弹性臂322向内发生弹性形变,定位扣325脱离第一通口3112后随着盖部件320沿着滑槽3111向下移动,同时导向柱324压缩弹性件340;当定位扣325移动至第二通口3113的位置时,滑槽3111对弹性臂322的推压力消失,弹性臂322向外侧恢复形变,使定位扣325卡入到第二通口3113内,此时撤去外力,盖部件320在弹性件340的作用力下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但由于定位扣325的卡合面3252与第二通口3113的上边缘相卡合,定位扣325不能向上移动,从而保持在第二位置;图3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墨水供应装置的填充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如图36所示,在盖部件32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填充针330随着向下移动,从填充部21插入后,继续下移至靠近供墨部12上方大约0-5mm的位置(此时盖部件320处于第二位置),同时,第二密封垫360与填充部21紧密贴合形成对填充部21的密封,第三密封垫370与第二导气孔22紧密贴合形成对第二导气孔22的密封,保证墨盒100内密封以实现正压灌墨。
步骤S8:将填充器200与第二填充口323连通。
在步骤中,填充器200可以是墨水瓶、墨水袋、针筒结构等,填充器200与第二填充口323之间彼此密封,即使得墨盒100内部与外界大气隔离。
步骤S9:挤压或按压填充器200,使填充器200内的墨水进入壳体1内部。
在该步骤中,由于墨盒100内部已经与外界大气隔离,墨水被挤进壳体1内部时,在其内部产生正压,在正压的作用下,墨水从储墨腔11向供墨部12内移动,以此可使墨水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无需二次引流操作。
步骤S10:使盖部件320从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从腔体部315中取出墨盒100。
在该步骤中,可以在第二通口3113外侧按压定位扣325,使弹性臂322向内变形,定位扣325的卡合面3252与第二通口3113脱离卡合,盖部件320在弹性件34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弹性臂322上的定位扣325卡入到第一通口3112内,此时盖部件320恢复到第一位置;然后将墨盒100沿水平方向移动,从墨盒安装口从取出墨盒100。
本实施例的填充工具300辅助定位,填充墨水时填充针330更容易与填充部21对位,并且压下盖部件320后,填充针330即插入到位,多个密封垫4对墨盒100进行密封,填充时未正压填充,可使墨水一次性填充至供墨部12,无需二次引流操作。填充完毕后,按压两侧的定位扣325,盖部件320也自动弹起至第一位置,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六为实施例五的一个变形例,公开了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包括墨盒100、填充器200和填充工具300,墨盒100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图37为本申请实施例六通过的墨水供应装置在填充状态下的局部剖面图,如图37所示,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面盖2的填充部21内设置密封件5,但不另外设置第二导气孔22。
由于填充部21内设置有密封件5,密封件5能够在填充时起到密封作用,因此,填充工具300的盖部件320上可以省略用于密封填充部21的第二密封垫360,密封件5上的第一孔52也可以在墨盒100工作时作为第一导气孔使用,面盖2上不设置第二导气孔22,因此盖部件320上也省略用于密封第二导气孔22的第三密封垫370。
填充工具300的其它结构以及墨水填充方法均与上述实施例五相同,在此只针对不同指出进行说明。
步骤S11:移动盖部件320至第二位置,填充针330从密封件5插入到墨盒100内部,密封件5对填充针330进行密封。
在该步骤中,密封件5上的第一孔52的直径小于填充针330的直径,填充针330从第一孔52插入时,第一孔52被挤压变形,在密封件5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密封件5紧密包住填充针330从而形成对填充针330的密封,使得墨盒100内部与大气隔离,保证填充时为正压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变形例中的填充工具300适用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的各种墨盒1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及填充器;
所述墨盒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设有密封件;
非填充状态下,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填充部;填充状态下,所述填充器穿过所述密封件,所述填充器内部与所述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所述流体路径通过所述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密封主体内沿径向延伸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设有开口或自闭切口结构;
填充状态下,所述填充器穿过所述密封主体,所述开口或所述自闭切口结构发生形变后与所述填充器的填充口壁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填充器的所述填充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还包括第一导气孔;非填充状态下,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还包括第二导气孔;所述面盖设有阀腔,所述第二导气孔设置于所述阀腔的端部;
所述阀腔内设有可沿所述阀腔的轴向移动的阀片;非填充状态下,所述阀片未封堵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气孔;填充状态下,所述阀片封堵所述第二导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为多个,且相邻所述填充部的中心点距离为D,所述填充器的本体最大外径为d,其中,D≥2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填充状态下,所述填充器的填充方式为挤压填充或按压填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座或填充工具,填充状态下,所述定位座或填充工具可进一步密封所述流体路径。
9.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的墨水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供应装置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包括:
墨盒、定位座及填充器;所述墨盒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设有密封件;所述定位座设有密封垫;
所述墨水填充方法包括:
将墨盒安装至定位座,所述密封垫密封所述墨盒的打印头;
再将所述填充器的填充口穿过所述密封件后,所述填充器内部与所述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所述流体路径通过所述密封件形成密闭结构;
挤压或按压所述填充器,使填充器内的墨水进入所述墨盒内部。
10.一种墨水供应装置的墨水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供应装置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包括:墨盒、填充工具及填充器;
所述墨盒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填充部;所述填充工具包括容纳部与盖部件,所述容纳部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腔体部和墨盒安装口,所述盖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部上;所述盖部件设置有加墨针与第二密封垫,所述加墨针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盖部件朝向所述腔体部延伸;
所述墨水填充方法包括:
向远离所述腔体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盖部件,将所述墨盒从所述墨盒安装口安装至所述腔体部内;
移动所述盖部件至与所述墨盒抵接,所述加墨针从所述填充部插入到所述墨盒内部,所述填充器内部与所述墨盒内部形成流体路径,且所述流体路径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垫形成密闭结构;
挤压或按压所述填充器,使所述填充器内的墨水进入所述墨盒内部。
CN202310076618.5A 2022-08-15 2023-01-13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Pending CN115848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113020 WO2024037518A1 (zh) 2022-08-15 2023-08-15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88698 2022-08-15
CN202210978869 2022-08-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8024A true CN115848024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77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1869.6U Active CN219338989U (zh) 2022-08-15 2023-01-13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
CN202310076618.5A Pending CN115848024A (zh) 2022-08-15 2023-01-13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1869.6U Active CN219338989U (zh) 2022-08-15 2023-01-13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9338989U (zh)
WO (1) WO20240375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518A1 (zh) * 2022-08-15 2024-02-22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1055A (en) * 1994-04-06 1996-07-02 Nu-Kote International, Inc. Refill assembly and system for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s
US20050012794A1 (en) * 2003-07-18 2005-01-20 Chau Tat Kong Refillable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jet printer
CN2799241Y (zh) * 2005-06-06 2006-07-26 硕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水匣的墨水充填机构
CN201067995Y (zh) * 2007-08-08 2008-06-04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注墨瓶用的密封胶塞
CN201604360U (zh) * 2010-01-25 2010-10-1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填充墨水瓶
JP6992307B2 (ja) * 2017-07-31 2022-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補給容器
CN208074211U (zh) * 2018-03-27 2018-11-0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阀及墨盒
JP2022069089A (ja) * 2020-10-23 2022-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補給容器
CN219338989U (zh) * 2022-08-15 2023-07-1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518A1 (zh) * 2022-08-15 2024-02-22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7518A1 (zh) 2024-02-22
CN219338989U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89297B2 (en) Ink-supplied printer and ink supply tank
US10350896B2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KR100779968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한 잉크젯 프린터
US6145972A (en) Container for liquid to be ejected
US7090344B2 (en) Ink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A2174913C (en) Liquid containment and dispensing device
EP0720915A2 (en)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 jet printer
TW200404035A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fluid flow
CN115848024A (zh)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及其墨水填充方法
US6846070B2 (en) Pressurized ink filling method for dual compartment ink-jet cartridge used in ink-jet printer
JPWO2003041963A1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995047B2 (ja) 衝撃荷重に対する優れた抵抗性を有する液体収容・分配装置
JP390865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39061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cartridges
MXPA04011541A (es) Cartucho de tinta, unidad de cartucho de tinta y cabeza de impresion de chorro de tinta.
US7488061B2 (en) Ink cartridge replacement lid
GB2315462A (en) Ink cartridge having tapered bore
EP4159448A1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US11827027B2 (en) R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and remanufactured ink cartridge
JP3582597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18430556U (zh) 一种墨盒
JP442048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20280936U (zh)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CN212765312U (zh) 阀组件以及具有该阀组件的墨盒
TW200906638A (en) Print cartri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