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5189U - 冲牙器 - Google Patents

冲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5189U
CN218305189U CN202222255565.7U CN202222255565U CN218305189U CN 218305189 U CN218305189 U CN 218305189U CN 202222255565 U CN202222255565 U CN 202222255565U CN 218305189 U CN218305189 U CN 218305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housing
diaphragm pump
vacuum diaphrag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55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信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y Ca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ly Ca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y Ca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ly Ca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55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5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5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5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口腔清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冲牙器,包括主机装置、喷嘴以及水箱,喷嘴和水箱均设置于主机装置上,主机装置包括外壳和真空隔膜泵,真空隔膜泵设置于外壳内部,真空隔膜泵的输入端与水箱连通,真空隔膜泵的输出端与喷嘴连通。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时,真空隔膜泵的输入端将水箱内的冲牙水抽进真空隔膜泵内,冲牙水经过真空隔膜泵的加压处理后,通过真空隔膜泵的输出端传输至喷嘴内,并通过喷嘴向外喷出。由于真空隔膜泵具有小型化以及低噪音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后不仅能够减少冲牙器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减小冲牙器的整体体积,从而便于用户出行携带。

Description

冲牙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口腔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冲牙器。
背景技术
冲牙器是一种清洁口腔的辅助性工具,主要是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和牙缝。
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对冲牙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冲牙器的机芯部分通常采用拥有齿轮、连杆以及活塞的活塞泵进行传动,这种传动方式的缺点是传动结构复杂以及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牙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冲牙器传动机构结构复杂以及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包括主机装置、喷嘴以及水箱,喷嘴和水箱均设置于主机装置上,主机装置包括外壳和真空隔膜泵,真空隔膜泵设置于外壳内部,真空隔膜泵的输入端与水箱连通,真空隔膜泵的输出端与喷嘴连通。
可选地,主机装置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设置于外壳内部,真空隔膜泵设置于安装部上。
可选地,安装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有与真空隔膜泵相适配的第一放置空间,真空隔膜泵设置于第一放置空间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主机装置还包括为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安装部上,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安装在限位槽内,且能够被限位槽的槽壁止挡,安装部与外壳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进行限位。
可选地,水箱靠近外壳的端面敞口设置,水箱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壳的外侧面上,以使外壳能够插入水箱内;外壳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主机装置还包括卡位组件,卡位组件包括:第一阻拦条,第一阻拦条设置于安装槽内;第二阻拦条,第二阻拦条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位于第一阻拦条远离外壳上端面的一侧;以及,卡位条,卡位条设置于水箱的内侧壁上;水箱具有第一阻拦位置和第二阻拦位置,在水箱处于第一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卡位条被第一阻拦条阻拦在第一阻拦条远离第二阻拦条的一侧;在水箱处于第二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卡位条被第二阻拦条阻拦在第二阻拦条远离第一阻拦条的一侧;第一阻拦条、第二阻拦条以及卡位条均可弹性形变,在水箱处于第一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对水箱施加朝向外壳下端面设置,且超过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牵引力,能够使水箱从第一阻拦位置切换至第二阻拦位置;在水箱处于第二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对水箱施加朝向外壳下端面设置,且超过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牵引力,能够使水箱从第二阻拦位置切换至与外壳脱离。
可选地,主机装置还包括密封部,密封部套设在外壳的外周面上,且靠近外壳的下端面设置,密封部与外壳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密封部用于阻拦水箱内的液体通过外壳与水箱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出。
可选地,主机装置还包括衔接部,衔接部具有四个连通端口,四个连通端口中的两个连通端口分别与真空隔膜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水箱内设置有输水管,剩余的两个连通端口分别与喷嘴和输水管连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与衔接部相适配的第二放置空间,衔接部设置于第二放置空间内。
可选地,冲牙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部;控制组件包括供电部和控制部,供电部设置于外壳内,且与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安装在安装部上,且与真空隔膜泵电连接,以控制真空隔膜泵的启停;控制部的操作面朝向外壳的外部设置。
可选地,主机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组件包括搭载杆、固定块以及复位弹簧,搭载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固定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搭载杆的第二端,固定块沿搭载杆的第一端至搭载杆的第二端逐渐向远离搭载杆的方向倾斜;复位弹簧设置于搭载杆和固定块之间,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搭载杆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穿设孔,穿设孔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穿设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调节孔,调节孔与外部连通;固定组件具有固定位置以及能够穿过穿设孔的穿设位置,在固定组件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固定块位于调节孔内,且与调节孔的孔壁相抵接;在固定组件处于穿设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水箱的侧面上开设有注水孔,冲牙器还包括与注水孔相适配的密封盖,密封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水箱上,密封盖用于封堵注水孔;水箱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注水孔开设于容纳空间的第一端,容纳空间的第二端与水箱连通,喷嘴与主机装置为可拆卸连接,喷嘴能够放置于容纳空间内。
本申请提供的冲牙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时,真空隔膜泵的输入端将水箱内的冲牙水抽进真空隔膜泵内,冲牙水经过真空隔膜泵的加压处理后,通过真空隔膜泵的输出端传输至喷嘴内,并通过喷嘴向外喷出。由于真空隔膜泵具有小型化以及低噪音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后不仅能够减少冲牙器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减小冲牙器的整体体积,从而便于用户出行携带。此外,由于真空隔膜泵还具有高寿命以及高性能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后还延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与真空隔膜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在一个视角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与安装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衔接部与真空隔膜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在第二阻拦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在另一个视角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主机装置;110、外壳;111、壳本体;112、顶盖;120、真空隔膜泵;130、安装部;131、第一壳体;132、第二壳体;140、限位块;150、卡位组件;151、第一阻拦条;152、第二阻拦条;153、卡位条;160、密封部;170、衔接部;180、固定组件;181、搭载杆;182、固定块;183、复位弹簧;200、喷嘴;300、水箱;310、密封盖;320、容纳空间;400、控制组件;410、供电部;42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对冲牙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冲牙器的机芯部分通常采用拥有齿轮、连杆以及活塞的活塞泵进行传动,这种传动方式的缺点是传动结构复杂以及占用空间大。
参照图1至图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冲牙器包括主机装置100、喷嘴200以及水箱300,喷嘴200和水箱300均设置于主机装置100上。主机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和真空隔膜泵120,真空隔膜泵120设置于外壳110内部,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与水箱300连通,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与喷嘴200连通。
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时,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为真空隔膜泵120中能够将水箱300内的冲牙水泵入真空隔膜泵120内的泵入端,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为真空隔膜泵120中能够将真空隔膜泵120内的冲牙水向外泵出的泵出端;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将水箱300内的冲牙水抽进真空隔膜泵120内,冲牙水经过真空隔膜泵120的加压处理后,通过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传输至喷嘴200内,并通过喷嘴200向外喷出。由于真空隔膜泵120具有小型化以及低噪音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120后不仅能够减少冲牙器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减小冲牙器的整体体积,从而便于用户出行携带。此外,由于真空隔膜泵120还具有高寿命以及高性能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120后还延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使用性能。当然在其他实例中,真空隔膜泵120还可以采用真空泵或者隔膜泵等泵体。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安装部130,安装部130设置于外壳110内部,真空隔膜泵120设置于安装部130上。
真空隔膜泵120通过安装在安装部130安装在外壳110内部,如此设计避免了直接将真空隔膜泵120安装在外壳110内部,从而避免了因需要在真空隔膜泵120上加工与外壳110连接的连接结构而对真空隔膜泵120产生伤害的问题。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130包括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之间形成有与真空隔膜泵120相适配的第一放置空间,真空隔膜泵120设置于第一放置空间内,第一壳体131与第二壳体132为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均采用塑胶材质制成;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利用固定螺栓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不仅使真空隔膜泵120与安装部130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固定、维修以及更换真空隔膜泵120,同时还对真空隔膜泵120进行了包裹,加强了对真空隔膜泵120的保护。
参照图5和图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固定组件180,固定组件180用于固定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固定组件180包括搭载杆181、固定块182以及复位弹簧183,搭载杆181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131固定连接,固定块182可转动地设置在搭载杆181的第二端,固定块182沿着搭载杆181的第一端至搭载杆181的第二端逐渐向远离搭载杆181的方向倾斜,搭载杆181和固定块182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复位弹簧183设置于搭载杆181和固定块182之间,复位弹簧183的第一端与搭载杆181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83的第二端与固定块182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32上开设有穿设孔,穿设孔远离第一壳体131的一端开设有与穿设孔长度方向相垂直的调节孔,调节孔与外部连通;固定组件180具有固定位置以及能够穿过穿设孔的穿设位置,在固定组件180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弹簧183处于初始状态,固定块182位于调节孔内,且与调节孔的孔壁相抵接;在固定组件180处于穿设位置的情况下,复位弹簧183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应用中,第一壳体131与第二壳体132需连接时,首先使搭载杆181与穿设孔对齐,然后带动第一壳体131逐渐向第二壳体132靠近,以使搭载杆181的第二端能够插入穿设孔内,当搭载杆181的第二端插入穿设孔后,固定组件180将处于穿设位置,此时固定块182将会在穿设孔孔壁的挤压下压缩复位弹簧183,当固定块182完全从穿设孔内向外脱出后,复位弹簧183将会带动固定块182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固定组件180将处于固定位置,复位弹簧183将会恢复至初始状态,固定块182将会与调节孔的孔壁相抵接,以使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实现固定连接。当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需分离时,朝向靠近搭载杆181的方向按压固定块182,以使固定组件180从固定位置切换至穿设位置,然后带动第一壳体131向远离第二壳体132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块182完全与穿设孔脱离即可。
在本可选方式中,固定组件180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组件180间隔设置;当然在其他实例中,固定组件180还可以设置有三组,四组或者更多组数,固定组件180的组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参照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水箱300设置于外壳110的一侧,外壳110包括壳本体111和顶盖112,壳本体111远离水箱300的端面敞口设置,顶盖112罩设在壳本体111敞口的端面上,顶盖112和壳本体111均为塑胶材质制成,两者采用超声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安装部130、真空隔膜泵120以及固定组件180均设置于壳本体111内;喷嘴200靠近真空隔膜泵120的一端与真空隔膜泵120连通,并设置于外壳110内部,喷嘴200远离真空隔膜泵120的一端穿过顶盖112并穿设至外壳110的外部。
参照图3和图4,主机装置100还包括限位块140,限位块140设置于安装部130上,外壳110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140安装在限位槽内,且能够被限位槽的槽壁止挡,安装部130与外壳110通过限位块140和限位槽的配合进行限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块140与安装部130为一体成型设计制造。壳本体11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条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条,两根第一限位条之间的间隙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外壳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限位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条相垂直的第二限位条,第二限位条用于将限位块140阻拦在限位槽内。
具体应用中,安装部130与外壳110连接时,首先将安装部130上的限位块140与限位槽对齐,然后带动安装部130沿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向壳本体111内部移动,直至安装部130的下端面与壳本体111内部的下端面相抵接为止,此时限位块140的下端面也将与第二限位条相抵接。设置的限位块140和限位槽实现了对安装部130的限位,降低了安装部130在外壳110内部发生晃动的可能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限位块140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块140两两成对设置,其中成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块140分别设置在安装部130相对的两侧面上,限位槽也对应的设置有四个。
参照图1、图3和图7,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主机装置100还包括衔接部170,衔接部170具有四个连通端口,四个连通端口中的两个连通端口分别与真空隔膜泵120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水箱300内设置有输水管,剩余的两个连通端口分别与喷嘴200和水箱300内的输水管连通。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之间设置有与衔接部170相适配的第二放置空间,衔接部170设置于第二放置空间内。
在本可选方式中,衔接部170设置于第二放置空间内,如此设计不仅便于固定衔接部170,同时还可以对衔接部170进行包裹,加强了对衔接部170的保护。
在本可选方式中,四个连通端口中与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连通的连通端口上套设有密封圈,以加强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和与之连通的连通端口之间的密封性。四个连通端口中与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连通的连通端口上套设有密封圈,以加强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和与之连通的连通端口之间的密封性。四个连通端口中与喷嘴200连通的连通端口上套设有密封圈,以加强喷嘴200和与之连通的连通端口之间的密封性。四个连通端口中与水箱300内的输水管连通的连通端口上套设有密封圈,以加强输水管和与之连通的连通端口之间的密封性。
此外,在本可选方式中,水箱300内的输水管远离连通端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过滤冲牙水的过滤片,过滤片的具体构造以及与输水管的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的水箱300靠近外壳110的端面敞口设置,水箱300沿外壳11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壳110的外侧面上,以使外壳110能够插入水箱300内。外壳110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卡位组件150,卡位组件150包括第一阻拦条151、第二阻拦条152以及卡位条153,第一阻拦条151设置于安装槽内,第二阻拦条152设置于安装槽内,且位于第一阻拦条151远离外壳110上端面的一侧;卡位条153设置于水箱300的内侧壁上。水箱300具有第一阻拦位置和第二阻拦位置,在水箱300处于第一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卡位条153被第一阻拦条151阻拦在第一阻拦条151远离第二阻拦条152的一侧,同时也被安装槽的上槽壁所阻拦;在水箱300处于第二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卡位条153被第二阻拦条152阻拦在第二阻拦条152远离第一阻拦条151的一侧,同时也被安装槽的下槽壁所阻拦。第一阻拦条151、第二阻拦条152以及卡位条153均可弹性形变,在水箱300处于第一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对水箱300施加朝向外壳110下端面设置,且超过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牵引力,能够使卡位条153从第一阻拦位置切换第二阻拦位置;在水箱300处于第二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对水箱施加朝向外壳110下端面设置,且超过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牵引力,能够使水箱从第二阻拦位置切换至与外壳脱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位条153靠近水箱300敞口的端面设置。外壳110中靠近水箱300敞口的端面为上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为下端面;第一阻拦条151、第二阻拦条152以及卡位条153均为硬塑胶材质。
具体应用中,使用冲牙器冲牙时,此时水箱300处于第一阻拦位置,用户对水箱300施加朝向远离外壳110下端面设置的第一牵引力,当第一牵引力超过第一预设值后,卡位条153和第一阻拦条151将同时发生适当的弹性形变,以使卡位条153冲破第一阻拦条151的阻拦,然后继续对水箱300施加第一牵引力,当卡位条153和第二阻拦条152接触后,两者在第一牵引力的作用下也将同时发生适当的弹性形变,以使卡位条153冲破第二阻拦条152的阻拦,直至卡位条153位于第一阻拦条151远离第二阻拦条152的一侧为止,此时水箱300处于第二阻拦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水箱300与外壳110之间会形成有用于盛放冲牙水的盛放空间,用户可向盛放空间内注射冲牙水,并开展后续的冲牙操作。冲压器使用完毕后,用户对水箱300施加朝向靠近外壳110上端面设置的第三牵引力,第三牵引力的方向与第一牵引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当第三牵引力超过第一预设值后,卡位条153和第二阻拦条152将同时发生适当的弹性形变,以使卡位条153冲破第二阻拦条152的阻拦,然后继续对水箱300施加第三牵引力,当卡位条153和第一阻拦条151接触后,两者在第三牵引力的作用下也将同时发生适当的弹性形变,以使卡位条153冲破第一阻拦条151的阻拦,此时卡位条153将处于第一阻拦条151远离第二阻拦条152的一侧,这时外壳110将被收纳进水箱300的内部。此外,如果水箱300需与外壳110脱离时,若此时水箱300处于第一阻拦位置,用户对水箱300施加朝向外壳110下端面设置的第一牵引力,以使水箱300从第一阻拦位置切换至第二阻拦位置;然后对水箱300施加朝向外壳110下端面设置的第二牵引力,第二牵引力的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牵引力的第一预设值,当第二牵引力超过第二预设值后,卡位条153将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以使水箱300与外壳110实现分离。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阻拦条151、第二阻拦条152以及卡位条153均为光滑过渡的圆弧块。上述的这种设计适当降低了阻拦力,便于卡位条153与第一阻拦条151和第二阻拦条152实现分离。此外,第一阻拦条151和第二阻拦条152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阻拦条151分别设置于外壳110相对的两外侧面上,两个第二阻拦条152也分别设置于外壳110相对的两外侧面上。卡位条153也设置有两个,两个卡位条153也分别设置于水箱300相对的两内侧壁上。
参照图1、图4和图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选方式,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密封部160,密封部160套设在外壳110的外周面上,且靠近外壳110的下端面设置,密封部160与外壳110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密封部160用于阻拦水箱300内的液体通过外壳110与水箱300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出。
在本可选方式中,密封部160为密封圈,外壳110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密封圈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外壳110上。第二阻拦条152、第一阻拦条151以及密封部160沿着外壳110的上端面到外壳110的下端面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设置的密封部160避免了水箱300内的冲牙水向外流出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1、图2和图1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水箱300的侧面上开设有注水孔,注水孔靠近水箱300远离外壳110的端面设置。冲牙器还包括与注水孔相适配的密封盖310,密封盖310可转动地设置于水箱300上,密封盖310用于封堵注水孔。
具体应用中,水箱300内需注水时,打开密封盖310,将水箱300倒置,并通过注水孔向水箱300内注水。设置的注水孔便于向水箱300内注水。
参照图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水箱300内设置有容纳空间320,注水孔开设于容纳空间320的第一端,容纳空间320的第二端与水箱300连通;喷嘴200与主机装置100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喷嘴200能够放置于容纳空间320内。上述设计不仅减小了冲牙器的整体体积,同时也便于在不使用冲牙器的情况下对喷嘴200进行收纳。
参照图11,本实施例中的冲牙器还包括控制组件400,控制组件400设置于外壳110内部,控制组件400包括供电部410和控制部420,供电部410设置于外壳110内部,且与控制部420电连接;控制部420安装在安装部130上,且与真空隔膜泵120电连接,以控制真空隔膜泵120的启停;控制部420的操作面朝向外壳110外部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部420包括控制件和按键件,其中控制件为PCB(Printed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控制件可以安装在安装部130上,也可以安装在外壳110内部;按键件为常规冲牙器内的按键装置,控制件与按键件电连接,按键件安装在外壳110的侧壁上,且按键件的操作面朝向外壳110外部设置,外壳110的侧面开设有供按键件的操作面向外伸出的安装孔。供电部410为可充电的锂电池,供电部410的充电口安装在外壳110的侧面上,以使供电部410能够进行充电。
具体应用中,冲牙器使用时,用户通过操作按动按键件对控制件下达启动指令,控制件得到相应指令后,为真空隔膜泵120供电,以启动真空隔膜泵120,真空隔膜泵120启动后将水箱300内的水传输至喷嘴200内,并通过喷嘴200向外喷出。上述电信号的传递过程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进行解释。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时,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将水箱300内的冲牙水抽进真空隔膜泵120内,冲牙水经过真空隔膜泵120的加压处理后,通过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传输至喷嘴200内,并通过喷嘴200向外喷出。由于真空隔膜泵120具有小型化以及低噪音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120后不仅能够减少冲牙器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减小冲牙器的整体体积,从而便于用户出行携带。此外,由于真空隔膜泵120还具有高寿命以及高性能的优势,因此本申请的冲牙器使用真空隔膜泵120后还延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使用性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冲牙器,包括主机装置(100)、喷嘴(200)以及水箱(300),所述喷嘴(200)和所述水箱(300)均设置于所述主机装置(1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和真空隔膜泵(120),所述真空隔膜泵(12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部,所述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300)连通,所述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嘴(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安装部(130),所述安装部(13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部,所述真空隔膜泵(120)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30)包括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所述第一壳体(131)与所述第二壳体(132)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真空隔膜泵(120)相适配的第一放置空间,所述真空隔膜泵(1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131)与所述第二壳体(132)为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100)还包括限位块(140),所述限位块(140)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0)上,所述外壳(110)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40)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且能够被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止挡,所述安装部(130)与所述外壳(110)通过所述限位块(140)和所述限位槽的配合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00)靠近所述外壳(110)的端面敞口设置,所述水箱(300)沿所述外壳(11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10)的外侧面上,以使所述外壳(110)能够插入所述水箱(300)内;所述外壳(110)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卡位组件(150),所述卡位组件(150)包括:
第一阻拦条(151),所述第一阻拦条(15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第二阻拦条(152),所述第二阻拦条(15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阻拦条(151)远离所述外壳(110)上端面的一侧;以及,
卡位条(153),所述卡位条(153)设置于所述水箱(300)的内侧壁上;
所述水箱(300)具有第一阻拦位置和第二阻拦位置,在所述水箱(300)处于所述第一阻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位条(153)被所述第一阻拦条(151)阻拦在所述第一阻拦条(151)远离所述第二阻拦条(152)的一侧;在所述水箱(300)处于所述第二阻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位条(153)被所述第二阻拦条(152)阻拦在所述第二阻拦条(152)远离所述第一阻拦条(151)的一侧;
所述第一阻拦条(151)、所述第二阻拦条(152)以及所述卡位条(153)均可弹性形变,在所述水箱(300)处于所述第一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水箱(300)施加朝向所述外壳(110)下端面设置,且超过第一预设值的第一牵引力,能够使所述水箱(300)从所述第一阻拦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阻拦位置;在所述水箱(300)处于所述第二阻拦位置的情况下,对所述水箱(300)施加朝向所述外壳(110)下端面设置,且超过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牵引力,能够使所述水箱(300)从所述第二阻拦位置切换至与所述外壳(110)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密封部(160),所述密封部(160)套设在所述外壳(110)的外周面上,且靠近所述外壳(110)的下端面设置,所述密封部(160)与所述外壳(110)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部(160)用于阻拦所述水箱(300)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外壳(110)与所述水箱(300)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100)还包括衔接部(170),所述衔接部(170)具有四个连通端口,四个所述连通端口中的两个所述连通端口分别与所述真空隔膜泵(12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所述水箱(300)内设置有输水管,剩余的两个所述连通端口分别与所述喷嘴(200)和所述输水管连通;
所述第一壳体(131)和所述第二壳体(132)之间设置有与衔接部(170)相适配的第二放置空间,所述衔接部(170)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牙器还包括控制组件(400),所述控制组件(40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部;所述控制组件(400)包括供电部(410)和控制部(420),所述供电部(41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且与所述控制部(420)电连接;所述控制部(420)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30)上,且与所述真空隔膜泵(120)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真空隔膜泵(120)的启停;所述控制部(420)的操作面朝向所述外壳(110)的外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装置(100)还包括固定组件(180),所述固定组件(18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31)和所述第二壳体(132);所述固定组件(180)包括搭载杆(181)、固定块(182)以及复位弹簧(183),所述搭载杆(18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8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搭载杆(181)的第二端,所述固定块(182)沿所述搭载杆(181)的第一端至所述搭载杆(181)的第二端逐渐向远离所述搭载杆(181)的方向倾斜;所述复位弹簧(183)设置于所述搭载杆(181)和所述固定块(182)之间,所述复位弹簧(183)的第一端与所述搭载杆(181)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83)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块(18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32)上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31)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穿设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外部连通;所述固定组件(180)具有固定位置以及能够穿过所述穿设孔的穿设位置,在所述固定组件(180)处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复位弹簧(183)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固定块(182)位于所述调节孔内,且与所述调节孔的孔壁相抵接;在所述固定组件(180)处于所述穿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复位弹簧(183)处于压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00)的侧面上开设有注水孔,所述冲牙器还包括与所述注水孔相适配的密封盖(310),所述密封盖(31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水箱(300)上,所述密封盖(310)用于封堵所述注水孔;
所述水箱(300)内设置有容纳空间(320),所述注水孔开设于所述容纳空间(320)的第一端,所述容纳空间(320)的第二端与所述水箱(300)连通,所述喷嘴(200)与所述主机装置(100)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200)能够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320)内。
CN202222255565.7U 2022-08-25 2022-08-25 冲牙器 Active CN218305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5565.7U CN218305189U (zh) 2022-08-25 2022-08-25 冲牙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5565.7U CN218305189U (zh) 2022-08-25 2022-08-25 冲牙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5189U true CN218305189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5565.7U Active CN218305189U (zh) 2022-08-25 2022-08-25 冲牙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5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8300B (zh) 一种冲牙器
CN105902323A (zh) 冲牙器
CN218305189U (zh) 冲牙器
CN212346772U (zh) 冲牙器水箱及冲牙器
CN112120817A (zh) 一种冲牙器
CN211156420U (zh) 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6157732U (zh) 一种机油泵及水冷柴油机
CN215192474U (zh) 一种冲牙器的机芯及冲牙器
CN214511377U (zh) 口腔护理器具水箱密封结构
KR101059622B1 (ko) 치아 세정장치
CN216962691U (zh) 一种冲牙器手柄及冲牙器
CN211156421U (zh) 一种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20001978U (zh) 冲牙器
CN216985252U (zh) 一种便捷拆装水箱的冲牙器
CN212015832U (zh) 一种冲牙器结构
CN216985251U (zh) 一种冲牙器喷嘴安装结构及冲牙器
CN218165415U (zh) 口腔冲洗装置
CN218106111U (zh) 冲牙器
CN219782791U (zh) 机芯组件及冲牙器
CN217987772U (zh) 具有显示屏的冲牙器
CN220158441U (zh) 能无线充电保护的冲牙器机芯壳组件和冲牙器
CN218467765U (zh) 一种泵体组件及冲牙器
CN216933562U (zh) 一种防水型冲牙器
CN217853429U (zh) 一种冲牙器主机及冲牙器
CN216908183U (zh) 一种便携式新型冲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