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1929U -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1929U
CN218301929U CN202222436200.4U CN202222436200U CN218301929U CN 218301929 U CN218301929 U CN 218301929U CN 202222436200 U CN202222436200 U CN 202222436200U CN 218301929 U CN218301929 U CN 218301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mpressed air
pipe
blocks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62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加义
何家洪
李维忠
万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Mas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Mas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Mas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Mas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62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1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1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1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风供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包括压风壳体,所述压风壳体的一侧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压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一侧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呈对称设于压风壳体一侧的支撑杆。该新型压风控制器,通过夹持块、密封圈、支撑杆与限位螺栓等结构的设置,将入气管插接于两个夹持块的相对侧,之后旋转限位螺栓,将两个夹持块固定,从而对入气管进行夹持固定,之后将两个夹持块同步靠近压风壳体,使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当夹持块与密封圈贴合时,利用螺栓将二者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风供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背景技术
避难硐室作为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抵御瓦斯爆炸的冲击、隔绝有毒害的气体,尤其当井下发生矿难后,避难硐室可为无法及时撤离的人员提供安全、密闭的生存空间,并且为避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和水等生存必须物,从而为人们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对避难硐室内部进行提供新鲜空气,所以需要使用到压风控制器,在压风控制器使用过程中,需要其进气管与矿洞外部连通,为避难硐室内部供给足量的氧气,并且连接紧急避险设施和压风自救系统的压风管路应该具有减压、消音、过滤等;
而传统的压风控制器在使用时,入气管与矿洞外部是通过旋转卡接连通,没有设置密封结构,使得在入气管通气时可能导致空气的泄露,且不能对入气管进行支撑,在使用时入气管容易晃动,导致入气管脱落,从而使该装置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避难硐室内部人员的安全,故此,提出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进气管没有密封,使得空气容易泄露,且没有对进气管支撑的机构,使得该装置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包括压风壳体,所述压风壳体的一侧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压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一侧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呈对称设于压风壳体一侧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夹持块通过阻尼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块正面的两侧均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
两个所述夹持块的相对侧共同夹持固定有入气管,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的上表面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连接管的表面靠近压风壳体内底壁安装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二限位块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两个第二限位块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夹持块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套。
可选的,所述入气管与卡接块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卡接块相连通,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减压阀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输气管与减压阀相连通,所述输气管与过滤仓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排气管与过滤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与排气管相适配,所述消音器与出气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气管与消音器相连通,两个所述支撑杆均与压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压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导向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型压风控制器,通过夹持块、密封圈、支撑杆与限位螺栓等结构的设置,将入气管插接于两个夹持块的相对侧,之后旋转限位螺栓,将两个夹持块固定,从而对入气管进行夹持固定,之后将两个夹持块同步靠近压风壳体,使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当夹持块与密封圈贴合时,利用螺栓将二者固定,从而使该装置不仅可以使入气管与卡接块不会漏气,还可以对入气管进行支撑固定,使其连接处不会晃动,导致入气管脱落,从而使该新型压风控制器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因为入气管的脱落与漏气发生故障,而影响到避难硐室内部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剖视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风壳体;2、出气管;3、卡接块;4、密封圈;5、第一限位块;6、支撑杆;7、夹持块;8、第二限位块;9、入气管;10、连接管;11、电磁控制阀;12、控制器;13、减压阀;14、输气管;15、过滤仓;16、排气管;17、消音器;18、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包括压风壳体1,压风壳体1的一侧设有卡接机构,压风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2,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1一侧的卡接块3,卡接块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卡接机构还包括呈对称设于压风壳体1一侧的支撑杆6,两个支撑杆6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夹持块7,夹持块7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8,两个夹持块7通过阻尼转轴活动连接,两个夹持块7正面的两侧均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8,两个第一限位块5与两个第二限位块8一一对应,两个第一限位块5与两个第二限位块8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夹持块7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将入气管9插接于两个夹持块7的相对侧,对其进行夹持固定,之后将两个夹持块7同步靠近压风壳体1,使两个支撑杆6相互远离,当夹持块7与密封圈4贴合时,利用螺栓将二者固定,从而使该装置不仅可以对入气管9与卡接块3不会漏气,还可以对入气管9进行夹持稳定;
两个夹持块7的相对侧共同夹持固定有入气管9,卡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内部设有电磁控制阀11,电磁控制阀11的上表面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有控制器12,连接管10的表面靠近压风壳体1内底壁安装有减压阀13,减压阀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4,输气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仓15,过滤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6,压缩后的空气进入入气管9后经过连接管10进入压风壳体1内部,通过电磁控制阀11与控制器12来控制空气能否进入避难硐室,启动电磁控制阀11后,使空气经过减压阀13对空气压力进行减压,并通过输气管14进入过滤仓15,对空气进行过滤,并经过排气管16进入消音器17对空气进行消声,最终由出气管2排入避难硐室,保证避难硐室内部的氧气含量;
其中,入气管9与卡接块3相连通,连接管10与卡接块3相连通,控制器12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1的上表面,减压阀13与连接管10相连通,输气管14与减压阀13相连通,输气管14与过滤仓15相连通,:排气管16与过滤仓15相连通,排气管16的内部设有消音器17,消音器17与排气管16相适配,消音器17与出气管2固定连接,出气管2与消音器17相连通,两个支撑杆6均与压风壳体1滑动连接,压风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6相适配的导向槽。
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为保证设备的兼容性,所采用的操作手段均与市面器械参数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该新型压风控制器的操作步骤如下;
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将入气管9插接于两个夹持块7的相对侧,之后将限位螺栓18固定两个夹持块7,对其进行夹持固定,之后将两个夹持块7同步靠近压风壳体1,使两个支撑杆6相互远离,当夹持块7与密封圈4贴合时,利用螺栓将二者固定,从而使该装置不仅可以对入气管9与卡接块3不会漏气,还可以对入气管9进行夹持稳定,之后在压缩后的空气进入入气管9后经过连接管10进入压风壳体1内部,通过电磁控制阀11与控制器12来控制空气能否进入避难硐室,启动电磁控制阀11后,使空气经过减压阀13对空气压力进行减压,并通过输气管14进入过滤仓15,对空气进行过滤,并经过排气管16进入消音器17对空气进行消声,最终由出气管2排入避难硐室,保证避难硐室内部的氧气含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包括压风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风壳体(1)的一侧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压风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2),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1)一侧的卡接块(3),所述卡接块(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呈对称设于压风壳体(1)一侧的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夹持块(7),所述夹持块(7)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8),两个所述夹持块(7)通过阻尼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块(7)正面的两侧均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8);
两个所述夹持块(7)的相对侧共同夹持固定有入气管(9),所述卡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内部设有电磁控制阀(11),所述电磁控制阀(11)的上表面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有控制器(12),所述连接管(10)的表面靠近压风壳体(1)内底壁安装有减压阀(13),所述减压阀(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4),所述输气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仓(15),所述过滤仓(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5)与两个第二限位块(8)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5)与两个第二限位块(8)的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夹持块(7)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管(9)与卡接块(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0)与卡接块(3)相连通,所述控制器(12)固定连接于压风壳体(1)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13)与连接管(10)相连通,所述输气管(14)与减压阀(13)相连通,所述输气管(14)与过滤仓(1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与过滤仓(1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16)的内部设有消音器(17),所述消音器(17)与排气管(16)相适配,所述消音器(17)与出气管(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与消音器(17)相连通,两个所述支撑杆(6)均与压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压风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6)相适配的导向槽。
CN202222436200.4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Active CN218301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6200.4U CN218301929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6200.4U CN218301929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1929U true CN218301929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1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6200.4U Active CN218301929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1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01929U (zh) 一种新型压风控制器
CN106237466A (zh) 无创高水平呼吸装置
CN102107038A (zh) 呼吸面罩的输气管及该呼吸面罩
CN203458959U (zh) 一种气体干燥机
CN210065159U (zh) 一种氢气纯化装置
CN218095470U (zh) 一种燃气管防爆安全机构
CN205689237U (zh) 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CN206463369U (zh) 一种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N214909681U (zh) 单人胶囊硬体空气增压舱
CN205823326U (zh) 一种矿山失火应急自救设备
CN211675800U (zh) 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
CN211214043U (zh) 一种单人空气增压舱
CN208786093U (zh) 一种医用空气模组式吸附干燥净化机
CN109847223B (zh) 一种矿用全气动便携式空气净化系统
CN102828772A (zh) 一种救生舱用自驱动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CN203847161U (zh) 一种压风供氧装置
CN218582599U (zh) 一种硐室压风消噪系统
CN202531233U (zh) 一种救生舱正压维持系统
CN212202122U (zh) 一种矿山井下避难峒室压风自救装置
CN208200383U (zh) 一种新型制供氧方舱
CN208397690U (zh) 一种集成化的呼吸空气充气装置
CN207960942U (zh) 一种罗茨风机
CN201949519U (zh) 矿用压风自救箱
CN205867938U (zh) 内压型膜分离富氧气体制造器
CN218237063U (zh)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集成气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