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6286U -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6286U
CN218296286U CN202222620551.0U CN202222620551U CN218296286U CN 218296286 U CN218296286 U CN 218296286U CN 202222620551 U CN202222620551 U CN 202222620551U CN 218296286 U CN218296286 U CN 218296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heat exchanger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circul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05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洪雨
孔曙光
宋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lu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lu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lu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lu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05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6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6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6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碳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A、换热器B、冷却器、溴化锂机组、循环水泵A、循环水泵B;换热器A与换热器B连接,换热器B与冷却器连接;换热器A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A;冷却器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利用溴化制冷机组回收二氧化碳原料压缩机出口原料气余热制取冷量,并将冷量用于降低原料气温度。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碳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中二氧化碳原料压缩机出口原料气温度(200℃)较高且体量比较大,但其属于低品位热能难以直接利用,一般需要通过循环水或者空冷对原料气进行冷却后才能进入后续装置,导致这部分热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增加了装置能耗,从而增加了产品液体二氧化碳装置生产成本,降低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另外,用循环水或空冷冷却原料气时,最低温度仅能冷却至40℃左右,在后续的干燥单元操作中对水分的脱除有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降温处理,增加了制冷单元的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利用溴化制冷机组回收二氧化碳原料压缩机出口原料气余热制取冷量,并将冷量用于降低原料气温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A、换热器B、冷却器、溴化锂机组、循环水泵A、循环水泵B;换热器A与换热器B连接,换热器B与冷却器连接;换热器A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A;冷却器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B。
优选的,换热器A与溴化锂机组连接的两路管线为脱盐水管。
优选的,冷却器与溴化锂机组连接的两路管线为冷水管。
优选的,换热器B上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和循环水出水管。
优选的,换热器A为余热回收换热器;冷却器为冷水冷却器;循环水泵A为热水循环泵;循环水泵B为冷水循环泵。
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工艺:
(1)将原料气首先通入余热回收换热器,经过余热回收制得热水,对原料气进行一次冷却后,并以此热水作为溴化锂机组的热量来源;
(2)提取余热后的原料气继续进入循环水冷却器,采用循环水对原料气进行二次冷却;
(3)最后,原料气进入冷水冷却器,采用溴化锂机组制取的冷却水进行三次冷却,完成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工艺。
步骤(1)中的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原料气管程为2.65MPaG,脱盐水壳程为0.6MPaG;操作温度:原料气管程为115℃~200℃,脱盐水壳程为80℃~110℃。
步骤(2)的循环水冷却器的操作压力:原料气管程为2.65MPaG,脱盐水壳程为0.45MPaG;操作温度:原料气管程为40℃~115℃,循环水壳程为32℃~42℃。
步骤(3)中的冷水冷却器的操作压力:原料气管程为2.65MPaG,冷水水壳程为0.6MPaG;操作温度:原料气管程为12℃~40℃,冷水壳程为5℃~15℃。
步骤(3)中的溴化锂机组的操作压力:热水压力为0.6MPaG,冷水压力为0.6MPaG;操作温度:热水为80℃~110℃,冷水为5℃~15℃,制冷量为~1160kW·h(每100t/h原料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工艺,将来自二氧化碳原料气压缩机出口的高温原料气,首先进入余热回收换热器A,用于回收原料气余热并制取热水,作为溴化锂冷水机组的热量;提取余热后的原料气再次进入循环水冷却器B,对原料气进行二次冷却;最后经循环水冷却后的原料气进入冷水冷却器,用溴化锂冷水机组制取的冷水对原料气进行进一步冷却。溴化锂冷水机组将热水通过循环水泵A输送给换热器A,溴化锂冷水机组将冷水通过循环水泵B输送给冷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过溴化制冷机组回收二氧化碳原料压缩机出口原料气余热制取冷量。
(2)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利用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取的冷量,进一步降低原料气温度。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既将二氧化碳完全压缩为液体二氧化碳,又能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A;2、换热器B;3、冷却器;4、溴化锂机组;5、循环水泵A;6、循环水泵B;7、冷水管;8、脱盐水管;9、循环水进水管;10、循环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中,应用于齐鲁分公司100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齐鲁分公司100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的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应用该工艺完全满足该项目节能要求。
如图1所示,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A1、换热器B2、冷却器3、溴化锂机组4、循环水泵A5、循环水泵B6;换热器A1与换热器B2连接,换热器B2与冷却器3连接;换热器A1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A5;冷却器3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B6。
换热器A1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的两路管线为脱盐水管8。
却器3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的两路管线为冷水管7。
换热器B2上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9和循环水出水管10。
换热器A1为余热回收换热器;冷却器3为冷水冷却器;循环水泵A5为热水循环泵;循环水泵B6为冷水循环泵。
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
(1)将原料气首先通入余热回收换热器,经过余热回收制得热水,对原料气进行一次冷却后,并以此热水溴化锂机组的热量来源;步骤(1)中的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原料气管程为2.65MPaG,脱盐水壳程为0.6MPaG;操作温度:原料气管程为115℃~200℃,脱盐水壳程为80℃~110℃。
(2)提取余热后的原料气继续进入循环水冷却器,采用循环水对原料气进行二次冷却;步骤(2)的循环水热水器的操作压力:原料气管程为2.65MPaG,循环水壳程为0.45MPaG;操作温度:原料气管程为40℃~115℃,脱盐水壳程为32℃~42℃。
(3)最后,原料气进入冷水冷却器,采用溴化锂机组制取的冷却水进行三次冷却,完成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工艺;步骤(3)中的冷水冷却器的操作压力:原料气管程为2.65MPaG,冷水壳程为0.6MPaG;操作温度:原料气管程为12℃~40℃,冷水壳程为5℃~15℃。
步骤(3)中的溴化锂机组的操作压力:热水压力为0.6MPaG,冷水压力为0.6MPaG;操作温度:热水为80℃~110℃,冷水为5℃~15℃,制冷量为~1160kW·h(每100t/h原料气)。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A(1)、换热器B(2)、冷却器(3)、溴化锂机组(4)、循环水泵A(5)、循环水泵B(6);换热器A(1)与换热器B(2)连接,换热器B(2)与冷却器(3)连接;换热器A(1)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A(5);冷却器(3)分两路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其中一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B(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A(1)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的两路管线为脱盐水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却器(3)与溴化锂机组(4)连接的两路管线为冷水管(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B(2)上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9)和循环水出水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A(1)为余热回收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器(3)为冷水冷却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泵A(5)为热水循环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泵B(6)为冷水循环泵。
CN202222620551.0U 2022-09-29 2022-09-29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8296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0551.0U CN21829628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0551.0U CN21829628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6286U true CN218296286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0551.0U Active CN21829628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6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3231U (zh) 高含氢粗氦提取高纯氦精制系统
CN204897422U (zh) 一种氯化铵溶液蒸发结晶系统
CN101012467A (zh) 液化醪潜热回收利用的工艺及设备
CN218296286U (zh) 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余热回收系统
CN205227997U (zh) 一种节能型液化天然气闪蒸气脱氮再液化系统
CN216845195U (zh) 蒸汽凝液热能回收一体化装置
CN103900346A (zh) 一种高效气源热泵冷热联产二氧化碳液化方法及装置
CN103053991A (zh) 好氧微生物发酵系统压缩空气节能降温的方法及装置
CN218154402U (zh) 一种合成低温热回收用于供暖和制冷的装置
CN215893283U (zh) 一种还原尾气废热回收系统
CN101434975A (zh) 一种淀粉质原料液化的方法
CN206291528U (zh) 一种煤化工低位工艺余热制冷系统
CN107166479A (zh) 核电站余热回收系统
CN104083887B (zh) 利用分馏塔塔顶余热预热塔底物料进料的加热系统
CN204824207U (zh) 一种硫酸钠溶液蒸发结晶设备
CN203429098U (zh) 果胶生产中的酒精回收装置
CN104214988B (zh) 一种双温热源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06479089U (zh) 余热回收系统及应用其的联碱工程
CN103395914B (zh) 一种谷氨酸变晶母液的循环再利用方法
CN204779484U (zh) 联合站油气水处理能量调优集成装置
CN207471915U (zh) 一种bog压缩装置
CN219160316U (zh) 一种预热乏汽回收系统
CN210128527U (zh) 一种压缩空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N103947997B (zh) 味精生产中液化废汽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CN203886219U (zh) 利用分馏塔塔顶余热预热塔底物料进料的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