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0227U -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0227U
CN218280227U CN202220912357.7U CN202220912357U CN218280227U CN 218280227 U CN218280227 U CN 218280227U CN 202220912357 U CN202220912357 U CN 202220912357U CN 218280227 U CN218280227 U CN 21828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ma
tube
postoperative
enterostomy
ope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23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政
丁瑞
李思情
曹荣昌
林自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9123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0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包括单边封闭的灌肠管;绕灌肠管的周壁设有多排灌液孔,灌液孔与灌肠管的封闭端邻近布置;每排灌液孔之间设有凸脊;邻近灌肠管的开放端设有一圈气囊,气囊与开放端之间设有充气管,充气管接通气囊内;开放端与灌肠管内导通;由于凸脊的设计,能够防止肠道壁对灌液孔的堵塞;气囊的设计,能够对灌肠管置入肠道后进行有效固定,使灌肠过程中更稳定,灌肠清洁效果更佳;此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克服了术后造口处肠管、系膜水肿以及腹壁肌肉持续痉挛收缩等所致的肠管动力不足或狭窄情况,有效达到清洁灌肠的目的,减少肠瘘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三、死亡率位列第二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而在我国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并且我国以中低位直肠癌为主,约占我国直肠癌发病总人数的70%左右,中低位直肠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已经成为直肠癌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中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可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由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局部复发率和无病生存率与开放手术相似,并且随着各种腹腔镜和吻合器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更倾向于接受低位或超低位保肛手术,而腹腔镜凭借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现已成为治疗各种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但是随着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显著提升,术后威胁病人生命安全且无法完全避免的最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同时也逐渐增加,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2%~19%;一旦发生,有研究表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死亡率约为12%~27%,并且住院时间是未瘘者的4倍左右,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并且增加经济负担,其还可能导致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增加,并且还会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目前,全身情况较差、术前存在肠梗阻以及存在吻合口瘘高风险因素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预防性造口的主要指征;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是目前被外科医师普遍接受且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一种预防直肠吻合口瘘的方式,可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瘘后感染的危害程度,已行预防性造口者的吻合口周围炎、盆腔感染和弥漫型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可降低急诊手术率和死亡率,也可使患者早期进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结直肠癌手术根据患者病情,在很多时候下不具备一期吻合的条件,就需要做造瘘手术,待3个月后再次行还纳手术;3个月后的还纳手术仍需要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远端旷置的肠管灌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肠瘘的风险高低,决定了还纳手术的成败。
当患者术后出现肠瘘,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需要行二次手术,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因此,预防还纳术后肠瘘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在临床中也经常发现患者未端回肠造瘘或者横结肠造瘘,还纳前因为远端长期旷置,远端肠管狭小,肠动力差,残留大便干结,无法达到有效的灌肠效果;具体方法为在肠造口远端置入一新型灌肠装置,置入深度约为10-20cm,即可固定在远端造口,不易脱出,且可以进行有效的灌肠,降低肠瘘的风险;目前,国内外解决的方法并不多,总体效果仍然欠佳,并不能很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远端肠管灌肠效果欠佳的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以解决现有远端肠管灌肠效果欠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包括单边封闭的灌肠管;绕所述灌肠管的周壁设有多排灌液孔,所述灌液孔与所述灌肠管的封闭端邻近布置;每排所述灌液孔之间设有凸脊;邻近所述灌肠管的开放端设有一圈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开放端之间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接通所述气囊内;所述开放端与所述灌肠管内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端倒有圆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灌液孔沿所述灌肠管轴向直列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灌液孔与所述气囊之间设有防滑螺纹,所述防滑螺纹设于所述灌肠管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开放端至所述封闭端方向所述气囊的直径逐渐减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设于所述灌肠管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放端与所述气囊之间还设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接通所述灌肠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放端还设有沿所述封闭端方向逐渐收窄的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凸脊的设计,能够防止肠道壁对灌液孔的堵塞;漏斗的设计,便于输入灌肠液至灌肠管内;气囊和防滑螺纹能够,对灌肠管置入肠道后进行有效固定,使灌肠过程中更稳定,灌肠清洁效果更佳;注液管的设计,对输入灌肠液起到辅助作用;此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克服了术后造口处肠管、系膜水肿以及腹壁肌肉持续痉挛收缩等所致的肠管动力不足或狭窄情况,更加有效地解决了远端肠管灌肠的问题;对造口患者,在还纳前运用此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进行远端肠管灌肠,有效达到清洁灌肠的目的,减少肠瘘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灌肠管;11、封闭端;111、圆角;12、开放端;121、漏斗;
2、灌液孔;
3、凸脊;
4、气囊;41、充气管;
5、防滑螺纹;
6、注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单边封闭的灌肠管1;绕灌肠管1的周壁设有多排灌液孔2,灌液孔2与灌肠管1的封闭端11邻近布置;每排灌液孔2之间设有凸脊3;邻近灌肠管1的开放端12设有一圈气囊4,气囊4与开放端12之间设有充气管41,充气管41接通气囊4内;开放端12与灌肠管1内导通;开放端12还设有沿封闭端11方向逐渐收窄的漏斗121。
有关上述的漏斗121,漏斗121的收窄设计,能够便于与输出灌肠液的装置对接,从而便于输入灌肠液;
有关上述的凸脊3,在置入灌肠管1后,肠道会包紧灌肠管1外壁,凸脊3能够将肠道支撑起来,给肠道和灌液孔2之间留出间隙,防止灌液孔2堵塞,同时凸脊3也能防止肠道因包紧灌肠管1而缺血。
在进行应用时,为增加润滑性,可先给灌肠管1涂抹润滑液;将灌肠管1的封闭端11由肛门置入至直肠,置入深度约为10-20cm;通过充气管41连接充气装置,将气囊4充气至张紧肛门,稳定地固定灌肠管1;即可通过开放端12的漏斗121,输入灌肠液;灌肠液通过开放端12,到达封闭端11后,灌肠液从多排的灌液孔2中流出,对灌肠的肠道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为了在置入灌肠管1时,避免划伤肠道,此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封闭端11倒有圆角111。
在进行应用时,在置入灌肠管1中封闭端11的外端面和灌肠管1的外周壁的角,随灌肠管1的置入会排开肠道,设置大直径的圆角111后对排开肠道有逐渐过渡的作用,也能起到润滑效果,同时能够防止灌肠管1划伤肠道壁。
进一步的,为了灌肠液通过灌液孔2输出时更流畅,此实施例如图3所示,多个灌液孔2沿灌肠管1轴向直列布置。
在进行应用时,多个灌液孔2能够保证灌肠液在肠道的各个角度,出液均匀,使灌肠液出液更流畅,减少灌肠液在输入肠道时的压力,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和更小的损伤。
进一步的,为了强化固定灌肠管1的效果,此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灌液孔2与气囊4之间设有防滑螺纹5,防滑螺纹5设于灌肠管1外壁。
在进行应用时,在灌液孔2和气囊4之间设置的防滑螺纹5,能够使灌肠管1的固定更加稳定,为达到更好的灌肠清洁肠道效果,提供了重要保证。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固定效果,此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沿开放端12至封闭端11方向气囊4的直径逐渐减少。
在进行应用时,气囊4的直径变化,带来的气囊4外轮廓变化,能够使气囊4更好地和肛门的外轮廓配合,使气囊4张开后与肛门肠道的接触面积增加,减少单位面积的压力,同时能够更稳定地对灌肠管1进行固定,气囊4圆滑的外轮廓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气囊4张紧更好地保护肠道。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在实际生产中的制造难度,此实施例入图2和图3所示,充气管41设于灌肠管1外壁。
在进行应用时,气囊4大端至灌肠管1的开放端12,灌肠管1的此部分在肛门外,不会进入肠道;为了减少制造难度,将充气管41设于灌肠管1外壁,与将充气管41设于灌肠管1内相比,制造模具的难度将降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售价,使此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更好地推广使用。
进一步的,此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开放端12与气囊4之间还设有注液管6,注液管6接通灌肠管1内。
在进行应用时,注液管6能够起到辅助输入灌肠液的功能;具体使用:注液管6直接连接用注射器注入灌肠液;注液管6也可以连接滴瓶,将500ML盐水,慢慢滴入灌肠管1中,达到灌肠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单边封闭的灌肠管;
绕所述灌肠管的周壁设有多排灌液孔,所述灌液孔与所述灌肠管的封闭端邻近布置;每排所述灌液孔之间设有凸脊;
邻近所述灌肠管的开放端设有一圈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开放端之间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接通所述气囊内;
所述开放端与所述灌肠管内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端倒有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灌液孔沿所述灌肠管轴向直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液孔与所述气囊之间设有防滑螺纹,所述防滑螺纹设于所述灌肠管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开放端至所述封闭端方向所述气囊的直径逐渐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管设于所述灌肠管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端与所述气囊之间还设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接通所述灌肠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端还设有沿所述封闭端方向逐渐收窄的漏斗。
CN202220912357.7U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Active CN21828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2357.7U CN21828022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2357.7U CN21828022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0227U true CN218280227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2357.7U Active CN21828022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0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0483A (en) Drainage catheter for continent urinary neo-bladders
EP1492585B1 (en) Indwelling fecal diverting device
EP2459117B1 (en) Catheter for transanal irrigation
CN110522485B (zh) 一种可降解的肠道完全转流支架
BRPI0403365B1 (pt) Aparelho para desviar secreções digestivas descarregadas dentro do trato intestinal de um paciente a partir de pelo menos uma da papila duodenal
CN105708608A (zh) 功能性肠道造口套管
US20150335495A1 (en) Suppoze Rectal Leakage Prevention Device
CN218280227U (zh) 一种新型的肠造瘘术后灌肠装置
CN103405845B (zh) 一种回肠造瘘管
CN106730253A (zh) 结肠造口球囊栓
US11666696B2 (en) Enterostomy drainage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8338862A (zh) 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
CN209270037U (zh) 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
CN104490473B (zh) 结肠腔系列隔离膜
CN205391237U (zh) 一种预防肠管脱垂的造瘘袋
CN205903516U (zh) 一种气囊封闭式肠造瘘管
CN105662688A (zh) 一种预防肠管脱垂的造瘘袋
CN207755597U (zh) 一种用于左半梗阻性结肠癌术中的肠管灌洗减压装置
CN210277852U (zh) 一种直肠排泄物助排装置
ES2901935T3 (es) Dispositivo para controlar la incontinencia fecal
CN109173019A (zh) 一种肠道双腔造口桥接器
CN217745325U (zh) 调控性回肠末端造口管
CN213312306U (zh) 一种新型肛管引流装置
CN213724317U (zh) 一种t型肠造瘘封堵管
CN218572639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引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