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9094U -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9094U
CN218279094U CN202122087354.2U CN202122087354U CN218279094U CN 218279094 U CN218279094 U CN 218279094U CN 202122087354 U CN202122087354 U CN 202122087354U CN 218279094 U CN218279094 U CN 218279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plane
chair leg
face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3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林
王郑兴
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73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9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9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9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椅子及其椅脚,包括椅脚主体、多个内椅脚和多个外椅脚,所述椅脚主体上设有一用于插设安装椅座支撑杆的中心孔,所述多个内椅脚均匀分布在椅脚主体四周并与椅脚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多个外椅脚分别安装在多个内椅脚上;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外椅脚能够与一体成型的椅脚主体和内椅脚分开放置,并且外椅脚与内椅脚之间的连接位置越靠近椅脚主体中心,所节约的空间更多,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更好,对于用户来说安装方便,对于生产商来说方便装箱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背景技术
座椅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家具,种类众多,功能多样,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现有的座椅的椅脚通常为放射性的整体式结构,在装箱运输时,占用空间大,浪费空间多,运输成本高,增加了企业的支出;市场上也有拆装式结构,虽然说对生产商或销售商而言是有利的,但对于用户来说其拆卸和装配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实施,所以比较麻烦,并非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如公开号为CN10487302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椅脚及其组装方法,转椅脚,包括固定组件、弹性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配合的滑块、套装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脚管,固定组件包括空心圈、凸台以及与所述滑块配合的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的转椅脚是组装而成,在装箱运输时,可将每个零件分开放置以节约空间;在用户进行组装使用时,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即可完成装配,十分方便;从加工方面来说,每个零件可以分开加工,减小了模具体积,降低了模具成本;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椅脚的组装过程中,所需要的零部件较多,椅脚的组装步骤也较为繁琐,对于生产商和供应商来说是比较方便的,但对于买家和个人来说组装过程却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椅子及其椅脚,该椅脚为组装结构,方便装箱运输,同时零部件少,方便组装。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椅脚,包括椅脚主体、多个内椅脚和多个外椅脚,所述椅脚主体上设有一用于插设安装椅座支撑杆的中心孔,所述多个内椅脚均匀分布在椅脚主体四周并与椅脚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多个外椅脚分别安装在多个内椅脚上;
所述外椅脚上设有一内端面,所述内椅脚上设有一外端面,所述内端面与外端面部分贴合,所述内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椅脚的外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外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中心孔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的长度至少是第二距离的长度的2倍。
作为优选,所述内端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平面位于第一弧面的上方;
所述外端面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平面位于第二弧面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彼此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平面与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A,所述内椅脚的上端面与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B,其中,87°<A+B<93°。
作为优选,所述内椅脚上设有一开口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端位于内椅脚的外端面上;
所述外椅脚的内端面上设有一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垂直伸入安装槽内后,外椅脚向外转动直至与内椅脚对齐时,通过延伸块与安装槽的配合能够使得所述外椅脚与内椅脚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内端面、连接面和第二内端面,所述第二内端面位于第一内端面的内侧以及上方,所述连接面用于连接第一内端面和第二内端面,所述第一内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至少设有一第三弧面;
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一第四弧面,所述第四弧面与左右两个第三弧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安装部,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一体成型并位于第二延伸部的内侧,所述第三延伸部与第二安装部的外端面相抵;
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端面包括相连的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二抵靠面与安装槽的顶部壁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所述第一抵靠面位于第二抵靠面的外侧以及下方;
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内端面为平面,当外椅脚与内椅脚对齐时,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内端面与第一抵靠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二延伸部和内端面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与外椅脚以及第二延伸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凸起部,左右两个第一安装部上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左右两个凸起部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二凹槽的底部壁相抵;
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还设有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的上下侧分别与第四平面和内椅脚的下端面相连,所述第四平面的上侧与第二凹槽的下部壁相连,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配合形成一凸起结构;
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所述第五平面与第一延伸部的左/右侧壁平行并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壁相抵;所述第六平面的上侧与第一延伸部的左/右侧壁相连,所述第六平面的下侧和第五平面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外椅脚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一弧面位于第三凹槽的四周,所述延伸块位于第三凹槽内。
作为优选,还设有两个平行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连接延伸块的上端面和第三凹槽的底部壁。
一种椅子,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椅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外椅脚能够与一体成型的椅脚主体和内椅脚分开放置,节约了空间,方便运输,而外椅脚与内椅脚之间的连接位置越靠近椅脚主体中心,所节约的空间更多,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更好,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椅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椅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椅脚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椅脚主体和内椅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椅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椅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椅脚主体;10、中心孔;
2、内椅脚;20、第二平面;21、第二弧面;22、安装槽;23、内椅脚的上端面;24、第一安装部;240、第一内端面;241、连接面;242、第二内端面;243、第一凹槽;244、第二凹槽;245、第三平面;246、第四平面;25、第二安装部;250、第一抵靠面;251、第二抵靠面;
3、外椅脚;30、第一平面;31、第一弧面;32、第二延伸部;33、第三延伸部;34、第一延伸部;35、凸起部;350、第五平面;351、第六平面;36、第三凹槽;3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方便描述,“上”、“下”、“内”、“外”、“左”、“右”等六个方向均是以图1为基准;其中;更靠近椅脚中心的为“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椅脚,包括椅脚主体1、多个内椅脚2和多个外椅脚3,所述椅脚主体1上设有一用于插设安装椅座支撑杆的中心孔10,所述多个内椅脚2均匀分布在椅脚主体1四周并与椅脚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多个外椅脚3分别安装在多个内椅脚2上;所述外椅脚3上设有一内端面,所述内椅脚2上设有一外端面,所述内端面与外端面部分贴合,所述内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椅脚3的外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外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中心孔10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的长度至少是第二距离的长度的2倍。
这样,在运输时,外椅脚3能够与一体成型的椅脚主体1和内椅脚2分开放置,节约了空间,方便运输,而外椅脚3与内椅脚2之间的连接位置越靠近椅脚主体1中心,所节约的空间更多,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更好,更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端面包括第一平面30和第一弧面31,所述第一平面30位于第一弧面31的上方;
所述外端面包括第二平面20和第二弧面21,所述第二平面20位于第二弧面21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30与第二平面20彼此贴合,所述第一弧面31和第二弧面21之间留有间隙。
如此设置,是因为内端面和外端面作为一对互相配合的面,若其配合的基准为弧形面的话,那么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端面和外端面是通过平面作为配合的基准,可以显著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同时,第一平面30与第二平面20彼此贴合相较于弧形面的贴合更有利于力的传递,即,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更好;
其次,第一弧面31和第二弧面21之间留有间隙更方便外椅脚3的安装。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平面30与第一弧面31相切,所述第二平面20与第二弧面21相切;这样,使得外椅脚3的安装更为顺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面20与中心孔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A,所述内椅脚的上端面23与中心孔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B,其中,87°<A+B<93°;更进一步优选,所述A+B=90°;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力的传递继而使得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椅脚2上设有一开口的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的开口端位于内椅脚2的外端面上;
所述外椅脚3的内端面上设有一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垂直伸入安装槽22内后,外椅脚3向外转动直至与内椅脚2对齐时,能够使得所述外椅脚3与内椅脚2固定连接。
这样,无需其他零部件即可完成外椅脚3和内椅脚2的安装,对于用户来说安装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安装部24,所述第一安装部24上设有第一内端面240、连接面241和第二内端面242,所述第二内端面242位于第一内端面240的内侧以及上方,所述连接面241用于连接第一内端面240和第二内端面242,所述第一内端面240上设有一第一凹槽243,所述第一凹槽243内至少设有一第三弧面;
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二延伸部32,所述第二延伸部32上设有一第四弧面,所述第四弧面与左右两个第三弧面贴合;这样,可以限制外椅脚3向外、向上以及向下的自由度。
进一步优选,为了保证外椅脚3在安装槽22内的顺利转动,所述第二延伸部32为圆柱块,所述第四弧面即为圆柱面,另外,为了节省材料,还可以将第二延伸部32部分削掉,如图所示,当外椅脚3与内椅脚2固定连接之后,削掉部分位于第二延伸部32的下半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2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安装部25,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三延伸部33,所述第三延伸部33与第二延伸部32一体成型并位于第二延伸部32的内侧,所述第三延伸部33与第二安装部25的外端面相抵;这样,可以限制外椅脚3向内的自由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安装部25的外端面包括相连的第一抵靠面250和第二抵靠面251,所述第一抵靠面250和第二抵靠面251均为平面,所述第二抵靠面251与安装槽22的顶部壁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所述第一抵靠面250位于第二抵靠面251的外侧以及下方;
所述第三延伸部33的内端面为平面,外椅脚3向外转动过程中,第三延伸部33先与第二抵靠面251相抵,当外椅脚3与内椅脚2对齐时,所述第三延伸部33的内端面与第一抵靠面250贴合;这样,在外椅脚3向外转动的过程中,第三延伸部33首先与第二抵靠面251相抵,并在第二抵靠面251的作用下,外椅脚3具有一向外平移的分运动,进而使得第四弧面逐渐与第三弧面贴合,以及使得所述第三延伸部33的内端面与第一抵靠面250贴合,进而达到限制外椅脚3向内、向外向上以及向下的自由度,以及达到限制外椅脚3转动的目的;
同时,仅设置一个第二安装部25,节省了材料且方便成型,而且方便与第三延伸部33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一延伸部34,所述第一延伸部34位于第二延伸部32和内端面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34与外椅脚3以及第二延伸部3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凸起部35,左右两个第一安装部24上均设有第二凹槽244,所述左右两个凸起部35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二凹槽244的底部壁相抵;从而限定外椅脚3向左以及向右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安装部24上还设有第三平面245和第四平面246,所述第三平面245的上下侧分别与第四平面246和内椅脚2的下端面相连,所述第四平面246的上侧与第二凹槽244的下部壁相连,所述第三平面245和第四平面246配合形成一凸起结构;
所述凸起部35上设有第五平面350和第六平面351,所述第五平面350与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侧壁平行并与第二凹槽244的底部壁相抵;所述第六平面351的上侧与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侧壁相连,所述第六平面351的下侧和第五平面350相连。
这样,方便外椅脚3在向外转动过程中,左右两个凸起部35能够卡进左右两个第二凹槽244内;进而使得当外椅脚3与内椅脚2对齐时,外椅脚3和内椅脚2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五平面350与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侧壁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mm,优选5mm。如此设置,是因为在椅脚的使用过程中,凸起部35作为一个长期受力点,需要一定的厚度来保证凸起部35不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端面上设有第三凹槽36,所诉第一平面30和第一弧面31位于第三凹槽36的四周,所述延伸块位于第三凹槽36内。这样;能够有效减小外椅脚3和内椅脚2的配合精度,降低外椅脚3和内椅脚2的铸造成本,同时还保证了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优选,还设有两个平行的加强筋37,所述加强筋37用于连接延伸块的上端面和第三凹槽36的底部壁。如此设置,提升了延伸块的强度,进而保证了整个椅脚的支撑强度。
椅脚的组装过程如下:
1)、将椅脚主体1倒放,并将椅脚主体1固定;
2)、将外椅脚3的延伸块伸入安装槽22内直至第二延伸部32置于左右两个连接面241上;
3)、将外椅脚3向外转动直至与内椅脚2对齐,进而完成一个外椅脚3的固定;
4)、重复上述步骤2)和3)从而完成其他外椅脚3的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椅脚,包括椅脚主体(1)、多个内椅脚(2)和多个外椅脚(3),所述椅脚主体(1)上设有一用于插设安装椅座支撑杆的中心孔(10),所述多个内椅脚(2)均匀分布在椅脚主体(1)四周并与椅脚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多个外椅脚(3)分别安装在多个内椅脚(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椅脚(3)上设有一内端面,所述内椅脚(2)上设有一外端面,所述内端面与外端面相配合,所述内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椅脚(3)的外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外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中心孔(10)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的长度至少是第二距离的长度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面包括第一平面(30)和第一弧面(31),所述第一平面(30)位于第一弧面(31)的上方;
所述外端面包括第二平面(20)和第二弧面(21),所述第二平面(20)位于第二弧面(21)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30)与第二平面(20)彼此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20)与中心孔(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A,所述内椅脚的上端面(23)与中心孔(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B,其中,87°<A+B<9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椅脚(2)上设有一开口的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的开口端位于内椅脚(2)的外端面上;
所述外椅脚(3)的内端面上设有一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垂直伸入安装槽(22)内后,外椅脚(3)向外转动直至与内椅脚(2)对齐时,通过延伸块与安装槽(22)的配合能够使得所述外椅脚(3)与内椅脚(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安装部(24),所述第一安装部(24)上设有第一内端面(240)、连接面(241)和第二内端面(242),所述第二内端面(242)位于第一内端面(240)的内侧以及上方,所述连接面(241)用于连接第一内端面(240)和第二内端面(242),所述第一内端面(240)上设有一第一凹槽(243),所述第一凹槽(243)内至少设有一第三弧面;
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二延伸部(32),所述第二延伸部(32)上设有一第四弧面,所述第四弧面与左右两个第三弧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2)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第二安装部(25),所述第二安装部(25)的外端面包括相连的第一抵靠面(250)和第二抵靠面(251),所述第一抵靠面(250)和第二抵靠面(251)均为平面,所述第二抵靠面(251)与安装槽(22)的顶部壁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所述第一抵靠面(250)位于第二抵靠面(251)的外侧以及下方;
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三延伸部(33),所述第三延伸部(33)的内端面为平面,当外椅脚(3)与内椅脚(2)对齐时,所述第三延伸部(33)的内端面与第一抵靠面(250)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包括第一延伸部(34),所述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凸起部(35),所述凸起部(35)上设有第五平面(350)和第六平面(351),所述第五平面(350)与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侧壁平行,所述第六平面(351)的上侧与第一延伸部(34)的左/右侧壁相连,所述第六平面(351)的下侧和第五平面(350)相连;
所述安装槽(2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安装部(24),左右两个第一安装部(24)上均设有第二凹槽(244);所述第一安装部(24)上还设有第三平面(245)和第四平面(246),所述第三平面(245)的上下侧分别与第四平面(246)和内椅脚(2)的下端面相连,所述第四平面(246)的上侧与第二凹槽(244)的下部壁相连,所述第三平面(245)和第四平面(246)配合形成一凸起结构;
当外椅脚(3)与内椅脚(2)对齐时,左右两个第五平面(350)与左右两个第二凹槽(244)的底部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椅脚(3)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三凹槽(36),所述第一平面(30)和第一弧面(31)位于第三凹槽(36)的四周,所述延伸块位于第三凹槽(3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椅脚,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两个平行的加强筋(37),所述加强筋(37)用于连接延伸块的上端面和第三凹槽(36)的底部壁。
10.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椅脚。
CN202122087354.2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Active CN218279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354.2U CN21827909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354.2U CN21827909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9094U true CN218279094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2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354.2U Active CN21827909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9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79094U (zh)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CN218390356U (zh) 转椅及其椅脚
CN211933354U (zh)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CN218390363U (zh)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CN211609242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6534556U (zh) 一种椅子及其椅脚
CN210015270U (zh) 一种镜头模组
EP3925492B1 (en) Sofa armrest
CN21143230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热水壶
CN212823764U (zh) 一种销钉组装工装
CN219228106U (zh) 一种用于金属框架结构的可调节的玻璃槽口
CN213534236U (zh) 便携式打印机纸仓与底壳的装配结构
CN220898306U (zh) 一种旋转座椅底座
CN210165334U (zh) 一种洗墙灯铝合金支架
CN220646260U (zh) 一种风扇
JP3957704B2 (ja) モーターケース
CN212170311U (zh) 一种绝缘棒加工支撑定位稳定件
CN210567270U (zh) 一种三脚架的卡扣结构
CN214631128U (zh) 一种头靠的快拆装置及其头靠
CN216040287U (zh) 一种洗衣机的底座结构
CN220108209U (zh) 耳机组装工装
CN216731744U (zh) 放置结构及销钉存放装置
CN219705585U (zh) 一种粉末成型压机的小空间芯棒安装结构
CN208988160U (zh) 一种带坐垫的椅面
CN217285088U (zh) 一种桌脚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