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5787U -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5787U
CN218275787U CN202221716172.5U CN202221716172U CN218275787U CN 218275787 U CN218275787 U CN 218275787U CN 202221716172 U CN202221716172 U CN 202221716172U CN 218275787 U CN218275787 U CN 218275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valve
shutter
plat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61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成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con Zhizhu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con Zhizhu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con Zhizhu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con Zhizhu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61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5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5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5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和操作繁琐的问题,它包括活门固定板,活门固定板上铰接有活门驱动板,活门驱动板上设置有活门驱动轴,活门驱动板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限位轴,若限位轴在活门驱动板上滑动时,活门固定板可设置在限位轴相对活门固定板的转动路径上或转动路径外。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柜,特指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铠装开关柜包括后侧上部的母线室、后侧下部的电缆室或者PT室和中部的手车室,手车室内部安装有手车,有的手车上还安装断路器,母线室内设置有上触头盒,电缆室或者PT室内均设置有下触头盒,母线进入母线室后通过铜排与上触头盒连接,下触头盒通过铜排与电缆或者电压互感器连接,上触头盒与下触头盒若要电性连接时,均需要手车处于工作位置,即手车需要推入手车室内,手车的上、下动触头分别与触头盒内的静触头接合,这样在断路器合闸后即可实现电路连接,为了避免检修时断路器室内的进、出线静触头带电而危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通常要设置活门,当手车的动触头即将触头盒内时活门开启,当手车的动触头拉出时,活门关闭,从而对进、出线静触头进行屏蔽,将带电的触头盒封闭隔离,以保障进入柜内进行维护工作的维修人员的安全。
然而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活门闭锁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包括活门固定板,活门固定板上铰接有活门驱动板,活门驱动板上设置有活门驱动轴,活门驱动板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限位轴,若限位轴在活门驱动板上滑动时,活门固定板可设置在限位轴相对活门固定板的转动路径上或转动路径外。
作为优选,所述活门固定板包括第一挡壁,若限位轴在活门驱动板上滑动时,限位轴设置在第一挡壁上或离开第一挡壁。
作为优选,若限位轴设置在第一挡壁上时,限位轴在活门驱动板上的滑动方向垂直活门驱动板在活门固定板上的转动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活门固定板包括第二挡壁,第二挡壁设置在活门驱动板相对活门固定板的转动路径上,若限位轴设置在第一挡壁上时,第二挡壁设置在活门驱动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活门驱动板上开设有条形孔,限位轴穿设于条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轴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适配在条形孔内,第一轴段的轴径小于第二轴段,第二轴段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段的端部,第二轴段用于将第一轴段限位在条形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活门驱动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设置在条形孔上,安装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二轴段的轴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轴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限位轴固定设置在一起并分别穿设于条形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闭锁板,两个以上的限位轴分别固定设置在闭锁板上。
作为优选,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迫使限位轴设置在限位轴相对活门固定板的转动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动活门驱动板上限位轴,即可实现活门驱动板在活门固定板上的锁定和解锁之间的切换,并且活门固定板设置在限位轴相对活门固定板的转动路径上阻碍了限位轴、活门驱动轴和活门驱动板相对活门固定板转动,因此本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具有结构精简、操作简便和锁定牢固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限位轴设置在第一挡壁上时,第二挡壁设置在活门驱动板上,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对限位轴、活门驱动轴和活门驱动板均起到限位的效果,从而将限位轴、活门驱动轴和活门驱动板完全锁定在活门固定板上,因此进一步地提高了本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的锁定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门固定板、2-活门驱动板、3-活门驱动轴、4-限位轴、5-闭锁板、6-弹性件、7-转轴、11-第一挡壁、12-第二挡壁、21-条形孔、22-安装孔、23-第二孔、41-第一轴段、42-第二轴段、51-第一孔、52-凸台、61-第一挂钩、62-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包括活门固定板1,活门固定板1上铰接有活门驱动板2,活门驱动板2上固定设置有活门驱动轴3,动力可通过活门驱动轴3传递给活门驱动板2。将本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应用在开关柜上,活门固定板1固定设置在柜体上,活门驱动板2固定设置在活门上,若活门驱动板2在活门固定板1上转动时,可带动活门遮挡或掀开在静触头上,从而起到封闭隔离的效果。
活门驱动板2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限位轴4,若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滑动时,活门固定板1可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或转动路径外。若活门固定板1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时,限位轴4、活门驱动轴3和活门驱动板2固定设置在活门固定板1上,从而起到锁定的效果。若活门固定板1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外时,限位轴4、活门驱动轴3和活门驱动板2可在活门固定板1上自由转动,从而达到解锁的效果。使用者可通过驱动限位轴4,达到活门驱动板2锁定或解锁在活门固定板1上,一步实现切换,操作十分简便,并且限位效果较好。
活门固定板1包括第一挡壁1211,若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滑动时,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或离开第一挡壁1211,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即为活门固定板1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限位轴4离开第一挡壁1211即为活门固定板1可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外。若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时,限位轴4抵接在第一挡壁1211上,进一步提高了限位效果。
具体地,若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时,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的滑动方向垂直活门驱动板2在活门固定板1上的转动方向。第一挡壁1211为平面,限位轴4的整体结构呈圆轴,从而避免限位轴4在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或离开第一挡壁1211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
活门固定板1包括第二挡壁,第二挡壁设置在活门驱动板2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若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时,第二挡壁设置在活门驱动板2上。第二挡壁也对活门驱动板2起到限位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限位效果。具体地,第一挡壁1211限制限位轴4、活门驱动轴3和活门驱动板2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方向和第二挡壁限制限位轴4、活门驱动轴3和活门驱动板2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起到将限位轴4、活门驱动轴3和活门驱动板2完全锁定在活门固定板1上的效果。
活门驱动板2上开设有条形孔21,限位轴4穿设于条形孔21,从而达到限位轴4滑动设置在活门驱动板2上,并且便于限位轴4装配在活门驱动板2上。
限位轴4包括第一轴段41和第二轴段42,第一轴段41适配在条形孔21内,即为第一轴段41的轴径和条形孔21的孔径基本一致,第一轴段41的轴径小于第二轴段42,第二轴段42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段41的端部,第二轴段42用于将第一轴段41限位在条形孔21内,从而提高了限位轴4和条形孔21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地,第二轴段42为两个,两个第二轴段4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段41的两端,并且分别设置在条形孔21的两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限位轴4和条形孔21连接的牢固性。
活门驱动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22,安装孔22设置在条形孔21上,安装孔22和条形孔21相互连通,安装孔22的孔径不小于第二轴段42的轴径。在将限位轴4装配在条形孔21内的过程中,第一轴段41和第二轴段42可先穿设于安装孔22,再通过安装孔22将第一轴段41设置在条形孔21内,从而达到便于限位轴4装配在条形孔21内的效果。具体地,安装孔22设置在条形孔21的一端。
限位轴4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限位轴4固定设置在一起并分别穿设于条形孔21,从而限制了限位轴4沿条形孔2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避免发生晃动的问题。
具体地,条形孔21的数量和限位轴4的数量一致,条形孔21上均设置有安装孔22,两个以上的限位轴4一一对应于两个以上的条形孔21,限位轴4分别穿设于对应的条形孔21。
本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还包括闭锁板5,两个以上的限位轴4分别固定设置在闭锁板5上,从而实现两个以上的限位轴4固定设置在一起。
本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还包括弹性件6,弹性件6迫使限位轴4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即为弹性件6迫使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211上,弹性件6起到自动复位的效果。
弹性件6为螺旋弹簧,弹性件6为包括第一挂钩61和第二挂钩62,限位轴4上设置有第一孔51,活门驱动板2上开设有第二孔23,第一挂钩61穿设于第一孔51,第二挂钩62穿设于第二孔23。具体地,第一孔51开设在闭锁板5上。
闭锁板5包括凸台52,凸台5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使用者可通过凸台52驱动闭锁板5和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滑动。
活门固定板1通过转轴7铰接在活门驱动板2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门固定板(1),活门固定板(1)上铰接有活门驱动板(2),活门驱动板(2)上设置有活门驱动轴(3),活门驱动板(2)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限位轴(4),若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滑动时,活门固定板(1)可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或转动路径外;
所述活门固定板(1)包括第一挡壁(11),若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滑动时,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1)上或离开第一挡壁(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若限位轴(4)设置在第一挡壁(11)上时,限位轴(4)在活门驱动板(2)上的滑动方向垂直活门驱动板(2)在活门固定板(1)上的转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固定板(1)包括第二挡壁(12),第二挡壁(12)设置在活门驱动板(2)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驱动板(2)上开设有条形孔(21),限位轴(4)穿设于条形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4)包括第一轴段(41)和第二轴段(42),第一轴段(41)适配在条形孔(21)内,第一轴段(41)的轴径小于第二轴段(42),第二轴段(42)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段(41)的端部,第二轴段(42)用于将第一轴段(41)限位在条形孔(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驱动板(2)上开设有安装孔(22),安装孔(22)设置在条形孔(21)上,安装孔(22)的孔径不小于第二轴段(42)的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4)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限位轴(4)固定设置在一起并分别穿设于条形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闭锁板(5),两个以上的限位轴(4)分别固定设置在闭锁板(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6),弹性件(6)迫使限位轴(4)设置在限位轴(4)相对活门固定板(1)的转动路径上。
CN202221716172.5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Active CN218275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172.5U CN218275787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172.5U CN218275787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5787U true CN218275787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6172.5U Active CN218275787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5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7330B (zh) 一种开关柜及其具有自锁功能的活门驱动机构
CN107665783B (zh) 下隔离环网柜联锁装置
CN218275787U (zh)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机构
CN108630483A (zh) 一种中高压开关柜的五防联锁操作机构
CN212277051U (zh) 一种紧凑型开关柜用接地开关操作联锁机构
CN207966797U (zh)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联锁机构
CN112664069A (zh) 一种常压空气环保型开关柜及户外开关箱
CN108461332A (zh)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联锁机构
CN205487822U (zh) 一种qha2型中高压固定式五防联锁操作机构
CN111852245B (zh) 一种6kV高压开关柜机械防误锁闭装置
CN210723785U (zh) 一种电气柜防误开门闭锁装置
CN212935351U (zh) 一种活门快速开启的开关柜
CN213025885U (zh) 一种10kV开关柜接地闸刀解锁装置
CN208478220U (zh) 一种中高压开关柜的五防联锁操作机构
CN209608125U (zh) 一种防误操作的固体绝缘柜
CN209860466U (zh) 配电开关设备及其航空插联锁装置
CN210577356U (zh) 一种导轨式活门机构
CN214673679U (zh) 一种活门机构以及开关柜
CN216413620U (zh) 智能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211209105U (zh) 一种开关柜的活门驱动装置
CN218161320U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活门机构
CN214706868U (zh) 一种开关柜活门闭锁装置
CN216215393U (zh) 一种新型关门互锁装置
CN214626066U (zh) 一种安全紧凑型高压开关柜
CN210296915U (zh) 一种适用于6kV开关柜门上的连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ng Chengwei

Inventor after: Wu Gaofeng

Inventor after: Zhuang Weizhi

Inventor after: Zou Dong

Inventor after: Zheng Jiangpeng

Inventor after: Guo Yunfei

Inventor after: Shen Wei

Inventor before: Xiang Chengw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