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3144U -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3144U
CN218273144U CN202222654881.1U CN202222654881U CN218273144U CN 218273144 U CN218273144 U CN 218273144U CN 202222654881 U CN202222654881 U CN 202222654881U CN 218273144 U CN218273144 U CN 218273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ircuit
coupled
resistor
field effect
atom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48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ve Miracle Shenzhe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ve Miracle Shenzhe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ve Miracle Shenzhe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ve Miracle Shenzhe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48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3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3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3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该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用于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耦接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组件;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场效应管用于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保护电阻,保护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二端,用于滤除场效应管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产生的电容。通过上述方式,提高电子雾化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能够对液体进行雾化,如电子雾化装置可以为电子烟,通过雾化等手段,产生与卷烟一样的烟雾,供用户使用。
相关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大多存在着电路复杂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能够提高电子雾化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控制电路,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该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用于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耦接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组件;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场效应管用于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保护电阻,保护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二端,用于滤除场效应管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产生的电容。
其中,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电源输入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场效应管的控制端。
其中,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主控电路。
其中,保护电阻的阻值大于第一电阻或第二电阻的阻值。
其中,保护电阻的阻值为1M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0KΩ。
其中,发热控制电路还包括:功率控制电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和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用于通过主控电路控制发热组件的发热功率。
其中,功率控制电路包括:开关,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的第三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
其中,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开关的第一端。
其中,第三电阻的阻值为470KΩ。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发热控制电路;主控电路,耦接发热控制电路;电源,耦接发热控制电路和主控电路;其中,充电电路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发热控制电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用于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耦接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组件;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场效应管用于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保护电阻,保护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场效应管的第二端,用于滤除场效应管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产生的电容。利用保护电阻滤除场效应管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产生的电容,以此减少电容对场效应管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整体电路的影响,提高电子雾化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发热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发热控制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指示灯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气流传感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气流传感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充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主控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主体部、控制电路和雾化器,其中,控制电路和雾化器均设置于主体部上。雾化器中的发热组件通过与控制电路配合,完成对液体的雾化。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电源10、指示灯电路20、电源保护电路30、发热控制电路40和主控电路50。
其中,指示灯电路20,包括三路指示灯。其中,三路指示灯可以分别具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如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在电源10电量正常时通过显示绿色指示灯进行提示,在电源10电量不足时,通过显示黄色指示灯进行提示,在电源10电量极低或者电子雾化装置100异常时,通过显示红色指示灯进行提示。
电源保护电路30耦接电源10,用于防止电源10的过充、短路或过放电。电源保护电路30可以通过检测电源10在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或电压,以此判断电源10的是否过充。也可以在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源保护电路30能够切断电源10的供电,以保护电源,以及在检测到电源10过放电时切断电源10的供电。
发热控制电路40耦接电源10。另外,发热控制电路40还耦接发热组件(未图示),在工作时,发热控制电路将电源到导通至发热组件,以使发热组件升温,利用升温的发热组件对电子雾化装置100中的液体进行雾化。
主控电路50分别耦接指示灯电路20、发热控制电路40和电源10。
主控电路50用于根据发热控制电路40的反馈信号,控制发热控制电路40;其中,主控电路50的工作电压引脚和公共接地端引脚之间耦接有电阻R1。电阻R1能够作为放电电阻。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100通过电源10、指示灯电路20、电源保护电路30、发热控制电路40和主控电路50能够实现对发热组件的控制,进而利用发热组件工作对液体进行雾化。进一步,利用电阻R1保护主控电路50,以及利用指示灯电路20提供指示灯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指示灯直观的了解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状态。
参阅图2,发热控制电路40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41、场效应管Q1和保护电阻R2。
其中,第一电源输入端41用于耦接电源10。
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源输入端41,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发热组件(未图示);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主控电路50,场效应管Q1用于在主控电路50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其中,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可以是源极、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可以是漏极以及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可以是栅极。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接收主控电路50发送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基于PWM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
保护电阻R2的第一端耦接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保护电阻R2的第二端耦接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用于滤除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产生的电容,以此减少电容对场效应管Q1以及电子雾化装置100的整体电路的影响。
参阅图3,发热控制电路40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41、场效应管Q1、保护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
其中,电阻R3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源输入端41,电阻R3的第二端耦接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
电阻R4的第一端耦接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二端耦接主控电路50,具体的,电阻R4为短路检测电阻,实现对发热组件的短路检测,主控电路在检测到经过电阻R4输入的CURREN信号为短路信号时,控制场效应管截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电阻R2的阻值大于电阻R3或电阻R4的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电阻R2的阻值为1MΩ,电阻R3和电阻R4的阻值为10KΩ。
主控电路50可以发送PWM信号至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以使场效应管Q1导通或截止,在场效应管Q1导通时,电流从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流向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然后流向发热组件,以使发热组件工作。
在场效应管Q1截止时,发热组件停止工作。其中,发热组件可以是发热丝。
在场效应管Q1导通或截止时,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将产生相应的电容,因此利用保护电阻R2滤除该电容,以保护场效应管Q1。
发热控制电路40还包括:功率控制电路(未图示),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源10和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主控电路50,用于通过主控电路50控制发热组件的发热功率。
具体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开关K1,开关K1的第一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源10,开关K1的第二端接地,开关K1的第三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主控电路50。
进一步,通过调节开关K1,可以控制场效应管Q1的功率。
进一步,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未图示),电阻R5的第一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源10,电阻R5的第二端耦接开关K1的第一端。
电阻R5的阻值为470KΩ。
在上述发热控制电路40中,利用电阻R4能够实现发热组件的短路保护,以及利用功率控制电路实现对发热组件的功率控制,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雾化效果。
参阅图4,三路指示灯21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电阻R6、第二发光二极管D2、电阻R7、第三发光二极管D3和电阻R8。
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耦接电源10。
电阻R6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6的第二端耦接主控电路50。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6可以构成第一指示灯回路。
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耦接电源10;电阻R7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7的第二端耦接主控电路50。其中,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电阻R7可以构成第二指示灯回路。
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耦接电源10;电阻R8的第一端耦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8的第二端耦接主控电路50。其中,第三发光二极管D3和电阻R8可以构成第三指示灯回路。
参阅图5,电源保护电路30包括:电阻R9、电容C1和电源保护芯片U1。
其中,电阻R9的第一端耦接电源;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电阻R9的第二端;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一引脚VDD耦接电阻R9的第二端,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二引脚耦接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引脚为GND,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三引脚VM接地。
其中,电阻R9的阻值为1KΩ,电容C1的容值为0.1uF。
参阅图6,上述的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气流传感电路60。其中,气流传感电路60包括:电阻R10和气流传感器M1。
电阻R10的第一端耦接电源;气流传感器M1的第一端耦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以及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工作电压端VDD;气流传感器M1的第二端接地,气流传感器M1的第三端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主控电路50;其中,气流传感器M1用于检测到气流大于阈值时,向主控电路50发送相应的触发信号MIC。电阻R10的阻值为33Ω。
电阻R10用于短路保护,在发生短路现象时熔断,隔离电源10,减少对其余电路的影响。此时,工作电压端VDD依旧可以供电。
通过在电源10和气流传感器M1之间设置电阻R10,以在发生短路时,电阻R10熔断隔离电源10和气流传感器M1,以及此时还可以通过工作电压端VDD进行供电,提高气流传感电路60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参阅图7,气流传感电路60包括:电阻R10、气流传感器M1、电容C2和电阻R11。
电容C2的第一端耦接电阻R10的第二端;电容C2的第二端耦接地。
电容C2的电容量为10uF。
电阻R11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1的第二端耦接气流传感器M1的第三端。
电阻R11的阻值为100KΩ。
电阻R10的阻值为33Ω。
气流传感器M1为电容式气流传感器。
参阅图8,上述的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充电电路70,耦接电源10,用于对电源10充电。充电电路70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71、滤波电路72、充电模块73和电源输出端74。
其中,第二电源输入端71用于耦接外部电源;滤波电路72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源输入端71,滤波电路72的第二端接地;充电模块73耦接滤波电路72的第一端,其中,充电模块73包括充电检测输出端CHG,充电检测输出端CHG用于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主控电路50,用于向主控电路50反馈充电状态。
电源输出端74耦接充电模块73,包括稳压电路741,用于耦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源10,对电源10供电。在充电过程中利用稳压电路741保证输入电压的稳定,提高对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电源10充电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安全性。
继续参阅图8,滤波电路72包括:电阻R12和电容C3。
电阻R12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源输入端71,电阻R12的第二端耦接电容C3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电阻R12的阻值为1Ω。电容C3的容值为1uF。通过电阻R12和电容C3串联,对第二电源输入端71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滤波操作。
其中,第二电源输入端71包括:电源引脚711和数据引脚7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引脚711包括正电源引脚和负电源引脚。其中,正电源引脚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负电源引脚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
数据引脚712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第一数据引脚用于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数据,第二数据引脚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100使用时不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数据引脚712可以通过电阻接地。
电源引脚711耦接滤波电路72的第一端;数据引脚712耦接主控电路50。如可以通过数据引脚712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数据引脚712向主控电路50中主控芯片烧录固件信息。其中,固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工作逻辑的程序。
电源输入端71为USB输入端,如电源输入端可以是TPYE-C接口、USB2.0接口或USB3.0接口。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71可以为雷电接口。
其中,充电模块73包括:充电芯片U2、电阻R13和电阻R14。
电阻R13的第一端耦接滤波电路72的第一端以及耦接充电芯片U2的电源输入引脚Vcc。
电阻R14的第一端耦接电阻R13的第二端,电阻R13的第二端接地,将电阻R13和电阻R14的耦接点作为充电检测输出端。其中,电阻R13和电阻R14将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分压,并将分压后的电信号输出至主控电路50,以使主控电路50知道电子雾化装置100处于充电状态。即在第二电源输入端71耦接外部电源时,主控电路50通过充电检测输出端可以知道此时与外部电源连接,处于充电状态。在第二电源输入端71与外部电源断开时,主控电路50通过充电检测输出端可以知道此时与外部电源断开连接,处于未充电状态。
进一步,因主控电路50的主控芯片有硬件要求,输入输出的电压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需要利用电阻R13和电阻R14将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分压。
其中,电阻R13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14的阻值为200KΩ。
进一步,充电模块还包括:电阻R15,电阻R15的第一端耦接充电芯片的充电电流编程引脚PROG,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电阻R15的阻值为2.1KΩ。
充电芯片U2还包括:充电指示引脚CHG,耦接主控电路50,用于指示充电过程中的状态,如,状态可以有充电中或已充满等,具体的,主控电路50在接收到充电指示引脚CHG反馈的信号后,控制指示灯电路20进行亮灯提示。
充电芯片U2还包括:电源输出引脚BAT,耦接稳压电路741。
继续参阅8,稳压电路741包括:电容C4和稳压二极管D4。
电容C4的第一端耦接充电模块,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具体地,耦接电源输出引脚BAT。其中,电容C4的容值为10uF。
稳压二极管D4的第一端分别耦接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源10,稳压二极管D4的第二端接地。具体的,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耦接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源10,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
通过稳压二极管D4和电容C4并联,电容C4能够使稳压二极管D4的稳压效果更加稳定平滑,防止电源接通瞬间,稳压二极管D4负极电压太高及突变。
具体的,参阅图9,主控电路50包括主控芯片U3、电阻R1、电容C5和电阻R16。其中,电阻R1的阻值为2MΩ。
其中,主控芯片U3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
其中,第一引脚为工作电压引脚Vcc、第二引脚耦接气流传感器M1的第三端、第三引脚耦接电阻R13和电阻R14的耦接点,即第三引脚为充电检测输出端、第四引脚耦接充电芯片U2的充电指示引脚CHG、第五引脚耦接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第六引脚耦接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七引脚耦接电阻R4的第二端、第八引脚耦接电阻R7的第二端、第九引脚耦接电阻R8的第二端和第十引脚为公共接地端引脚Vs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引脚、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可以用于数据烧录。其中,第四引脚作为电源输入脚,接受编程/擦除电压。第八引脚为SDA引脚和第九引脚为SCK引脚。
其中,主控电路50的工作电压引脚Vcc和公共接地端引脚Vss之间耦接有电容C5,电容C5与电阻R1并联。电阻R1能够作为电容C5放电电阻,提供放电回路,以保护主控芯片U3。
电阻R16的第一端耦接电源10,电阻R16的第二端耦接主控芯片U3的第一引脚以及工作电压端。
电阻R16的阻值为10Ω,用于短路保护,在发生短路现象时熔断,隔离电源10,减少对其余电路的影响。此时,工作电压端VDD依旧可以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所述发热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端,用于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
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发热组件;所述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所述场效应管用于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导通或截止;
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一端,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二端,用于滤除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之间产生的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主控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阻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一电阻或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阻的阻值为1MΩ,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0K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控制电路还包括:功率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和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用于通过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发热组件的发热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三端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控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所述开关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470KΩ。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发热控制电路;
主控电路,耦接所述发热控制电路;
电源,耦接所述发热控制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控制电路。
CN202222654881.1U 2022-09-30 2022-09-30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273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4881.1U CN218273144U (zh) 2022-09-30 2022-09-30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4881.1U CN218273144U (zh) 2022-09-30 2022-09-30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3144U true CN218273144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0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4881.1U Active CN218273144U (zh) 2022-09-30 2022-09-30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3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21780A1 (en) Overheat protection circuit,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204969478U (zh) 一种电子烟
US11925213B2 (en) Output control circuit
US20210120879A1 (en) Load and sterilization combination control circuit
CN218678488U (zh) 充电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TWI713280B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充電供電電路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8599123A (zh) 电源开关的短路保护电路及电视机
WO2019174415A1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烟
US20240178651A1 (en) Output control circuit, start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clip
CN218273144U (zh)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35310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30389U (zh) 气流传感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6948673U (zh) 一种防止下电回闪的buck 型led 驱动电路
US20240146084A1 (en) Circuit, method, and oximeter for indicating power supply by applying double-color light-emitting diode
CN210471028U (zh) 电子烟的控制电路及其电子烟
CN108001130B (zh) 开关电路、胎压监测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
CN207652028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保护电路
CN112438440A (zh) 电子烟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电子烟
EP4199299A1 (en) Jumper cable, starting power supply and jump start device
CN214044999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保护控制电路
CN208062780U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池包保护板
CN214375966U (zh)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EP3940911A1 (en)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12564680B (zh) 一种上电延时硬件自动复位电路
CN218219186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短路产生大电流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