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5966U -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5966U
CN214375966U CN202120723371.8U CN202120723371U CN214375966U CN 214375966 U CN214375966 U CN 214375966U CN 202120723371 U CN202120723371 U CN 202120723371U CN 214375966 U CN214375966 U CN 214375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orresponds
capacitor
electricity
corresponding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33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顺德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olei Mobile L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olei Mobile L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olei Mobile L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olei Mobile L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33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5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5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5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包括电池BAT+,所述电池BAT+与电容C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容C2与升压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与负载R2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EN脚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ENLS与MCU状态检测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MCU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电容C4对应串联,所述电容C4与信号Control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trol与单片机U2的PWM脚地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还与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并联并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个MCU状态检测模块,实现负载开关的可靠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负载开关应用电路要么需要负载开关做隔离,负载一般是一个额定电压高于4.2V的用电设备(比如LED灯珠、激光等),但目前市面上用在便携式设备上的锂电池的标称电压基本上都是3.7V(如18650、21700等锂电池),所以我们就在负载前面设计一个升压电路,引入升压电路也同样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直接把电池BAT+接在升压芯片的输入端会导致整个电路的待机电成倍的提高,这时哪怕升压电路没有使能,电池的也会对地进行放电,我们都知道,便携式产品其中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超长待机,超长续航。所以单一模块就这么大的静态肯定是不满足设计的,所以一般要在电池和升压电路之间加一个负载开关做一个隔离电路。电路在实际应用中,MCU拉高控制信号ENLS,电路开始工作,拉低ENLS,电路停止工作。也有很多产品是不需要负载开关做隔离的,或者是没有那么在意静态电流的,它们的设计一般是通过MCU直接控制电源IC控制开和关。
但是如果MCU死机或程序运行出错,导致控制失效,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导致什么后果呢,这就要控制的是什么产品,产品运用在哪一方面。例如,做一个4000流明的手电,设置的是高亮档4000流明开一分钟之后开始降档(或硬件开关通过外部触发给MCU一个信号让手电提前降档或关机),因为手电体积很小,散热能力有限,只能通过关掉或降档来限制温的度持续上升。其中有一台样机在一次在测试中既不会按照程序设计的自动降档,按键开关给了触发信号也没有响应,也导致温度急骤上升,后边灯头直接开始冒烟,赶紧把电池拆下来,才没有着火,后面拆开来一看,LED灯珠表面已经有烧焦的痕迹了。经过分析,是单片机死机了,因为电路的其它部分是我们一直在用的成熟电路,只有这个单片机是因为价格便宜新换的。另外十几台样机一切正常,后面把失控机子的MCU重新上电,又正常了,像这种MCU死机的现象很少遇到,一旦遇到,拆机断电之后这种现象也很难再复现了。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死机并不常见,一旦死机,只要把电池拆下来,让它断电然后再开机就好了。手机死机还好,不会引发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但这种情况发生在不同产品上就不一样了,像我们遇这样的,要是产品量产销往国外之后,再出现这种烧机冒烟的情况,那么这一款产品可能就要面临着召回的风险,对公司损失将不可估量。另一方面,对用户来说这也会存在一定的隐患。特别是像一些医疗器械,比如激光就在医疗器械中运用的很多,小到激光点痣,这些产品对MCU控制的负载开关可靠性就显得犹为重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包括电池BAT+,所述电池BAT+与电容C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容C2与升压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与负载R2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EN脚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ENLS与MCU状态检测模块对应电连接;
所述MCU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电容C4对应串联,所述电容C4与信号Control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trol与单片机U2的PWM脚地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还与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并联并接地。
所述单片机U2的VDD脚和VSS脚分别与电容C3的两端对应电连接。
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SW1脚和SW2脚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电容C1和负载R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电容C1与负载R2对应并联,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电阻R3对应电连接。
所述电阻R3、电容C1和负载R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适用于MCU控制的负载开关设计,通过增加一个MCU状态检测模块,让电源芯片(单片机U1)只有在MCU(单片机U2)正常工作的时候才能打开,死机的时候使能拉低关闭,从而实现负载开关的可靠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包括电池BAT+,所述电池BAT+与电容C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容C2与升压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与负载R2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EN脚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ENLS与MCU状态检测模块对应电连接;
所述MCU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电容C4对应串联,所述电容C4与信号Control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trol与单片机U2的PWM脚地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还与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并联并接地。
所述单片机U2的VDD脚和VSS脚分别与电容C3的两端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SW1脚和SW2脚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电容C1和负载R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电容C1与负载R2对应并联,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电阻R3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3、电容C1和负载R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当单片机死机的时候,电平是固定的(要么是一直为高,要么是一直为低)。也正因此才会造成失控的情况。本申请没有单纯的用拉高或拉低的方式去控制开/关,而是引入第三种状态:动态变化的PWM方波,以此来区分单片机是否死机。
当单片机死机的时候,电平是固定的,也正因此才会造成失控的情况。所以我们是否可以采用电平不固定的形式来作为MCU正常工作的标记呢,就跟有些LED指示灯一样,闪烁的时候代表正常。如图1所述,当信号Control是方波的时候,代表正常,使能打开。当信号Control为固定电平的时候,代表异常,使能关闭,这样就能实现完善的保护了。
首先,我们通过在单片机U2的控制引脚PWM脚串联电容C4,利用电容隔直通交的特性,当单片机U1输出为恒定电平的时候,单片机U1的EN脚为低电平。这样确实能解决单片机U1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或低输出的时候,单片机U1的EN脚输入为低电平。
但方波输入的时候,还是有问题的,所以又再一次利用电容积分的特性,增加一个电容C5,让方波给电容C5充电,转化成直流电平。但是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C5无法实现充电的,原因是因为在方波为低电平的时候,电流会从C4回流回去。所以我们在C4和C5间串一个二极管D1,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仿止电流倒流。
但是实测发现,加上D1二极管之后,在电容C4右侧的波形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这里实际输出是负方波,这是因为在上电之前,电容C4两端的电压都为0,刚上电,一个3.3V脉冲的上升沿到来,由于电容C4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最开始T0时刻,电容C4右侧是跟左侧的电压是同步的(右侧也会感应到一个跟左侧伏值一样脉冲电压3.3V),但当输入的方波进入稳态T1之后,电容C4右侧就不会再带来持续的感应电压(电容隔直通交原理,只有电容C4左侧输入变化的信号时,电容C4的右侧才会跟随左侧电压的变化),而且右侧存在放电回路(通过二极管D1,给电容C4充电的同时流经电阻R4到地),所以电容C4右侧的电压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而电容C4左则的电压在下降沿到来之前一直都是3.3V。当PWM方波下降沿T2到来那一刻,电容C4右侧的电压已经低于3.3V,在这里假设为2.5V(右侧的电压等于二极管D1的管压降0.7V加上C电容5上没放完的电压1.8V);下降沿到来瞬间,电容C4左侧电压从3.3V瞬间变为0V,但由于电容C4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右侧也会感应出一个负3.3V的感应电势,这个负3.3V的感应电动势和+2.5V相叠加,就变成了负0.8V的负压。
当第二个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电容C4右侧又会感应到一个3.3V的电压,这个3.3V和-0.8V叠加在一起之后约等于2.5V,再减去二极管D1的管压降0.7V,那么电容C5上的电压约等于1.8V,此时第二个脉冲又进入稳态,电容C5继续通过R4对地进行放电,假设到第三个脉冲的下降沿到来时,电容C5上的电压下降了0.2V,那么这时,单片机U1的EN脚电压将会为(-3.3+0.7+1.6=-1V),电容C5上的电压会越放越低,这种冲少放多的情况,经过多个周期的循环之后,电容C5上的电压会被放完,而B单片机U1的EN脚的电压值也会变得更低,直到-2.6V左右(-3.3加二极管D1的管压降0.7V),为此,本申请在电容C5和电容C4之间建立一个回流通道。
本申请增加一个二极管D2作为电容C5和电容C4之间的回流通道,当第一个脉冲的上升沿T0过来的时候,电容C4右侧感应到一个3.3V的电压,3.3V流经二极管D1对电容C5充电(由于二极管存在一个管压降,C5的最高电压可充至2.6V左右)。此时单片机U1的EN脚接入高电平,使能打开,同时脉冲也已经进入高电平稳态T1,电容C5会通过电阻R4对地进行放电,当第一个脉冲的下降沿T2到来时,电容C4右侧同样会感应出一个-3.3V的电动势,和没加二极管D2的电路一样,此单片机U1的EN脚为整个电路电位的最低点,而不同的是此时整个GND会通过二极管D2对电容C4的右侧进行充电,在下降沿进入稳态期间,让电容C4的右侧电压始终大于-0.7V。
当第二个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电容C4右侧感应到一个3.3V的电压,这个3.3V和-0.7V叠加在一起之后约等于2.6V,再减去二极管D1的管压降0.7V,那么电容C5上的电压约等于1.9V,如此往复循环。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二极管的管压降是0.7V,那么电容C5上的最大电压就是1.9V左右,但不是一直是1.9V,因为电容是会通过电阻R4对地进行放电的,电阻R4选择越大,放电就越慢,电容C5的电压波动越小。另外,电容C5选择越大,充到相同电位的时间就越长,但是只要我们明白原理,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调整适合自己电路的参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通过串接一个MCU状态检测电路,可以有效防止因为单片机死机所带来的烧机等安全隐患,使单片机控制负载开关变得十分可靠,特别是在精密仪器,比如医疗器械、军工等方面,可靠性显得犹为重要。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包括电池BAT+,所述电池BAT+与电容C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容C2与升压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升压模块与负载R2对应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EN脚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ENLS与MCU状态检测模块对应电连接;
所述MCU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与控制信号ENLS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电容C4对应串联,所述电容C4与信号Control对应电连接,所述信号Control与单片机U2的PWM脚地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还与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电容C5和电阻R4对应并联并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2的VDD脚和VSS脚分别与电容C3的两端对应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单片机U1的SW1脚和SW2脚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电容C1和负载R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阻R1、电容C1与负载R2对应并联,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电阻R3对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电容C1和负载R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CN202120723371.8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Active CN214375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3371.8U CN21437596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3371.8U CN21437596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5966U true CN21437596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3371.8U Active CN21437596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5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7505B2 (en) Load and sterilization combination control circuit
CN109120037A (zh)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电路、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US10090689B2 (e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discharge current of battery within safety limiting value
CN109661183A (zh) 电子烟及其供电电路
CN103166290A (zh) 单节锂电电动工具控制与保护电路及其检测、控制方法
CN204969478U (zh) 一种电子烟
CN106532801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唤醒电路
CN104638717B (zh) 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
CN104953650B (zh) 一种电池电量显示装置
CN106558980B (zh) 一种使能控制电路
CN103427821B (zh) 实现零待机电流的电源管理装置
CN214375966U (zh) 一种防止单片机死机的电路
US20240146084A1 (en) Circuit, method, and oximeter for indicating power supply by applying double-color light-emitting diode
CN218678488U (zh) 充电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3933057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13708427B (zh) 用于随身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电路及随身携带式电子装置
CN210898926U (zh) 一种开关电源输出负载放电电路
CN101710782B (zh) 一种电池放电电路、电源及led灯具
CN112018839A (zh) 一种负载检测电路
CN218273144U (zh) 发热控制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30389U (zh) 气流传感电路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064451U (zh) 一种紧凑高亮度及可快速充电控制的台灯触摸电路
CN220985337U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保护系统的亏电充电电路
CN216530648U (zh) 一种基于fm33g0单片机电池低功耗电池放电管理系统
CN218635310U (zh) 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