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9779U -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9779U
CN218269779U CN202221896481.5U CN202221896481U CN218269779U CN 218269779 U CN218269779 U CN 218269779U CN 202221896481 U CN202221896481 U CN 202221896481U CN 218269779 U CN218269779 U CN 218269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pipe
cool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964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刚
刘铮
王辉
刘建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ongdi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ongdi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ongdi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ongdi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964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9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9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9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出气管,所述设备主体架设于外界地面,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控制气体从设备内排出效率的输送机构、对能够持续的对输送机构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防止冷气回流提高冷却效率的单向送气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内部,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侧部,单向送气机构设置在冷却机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机构通过抽送冷气,并且将冷气排入到出气管内方式方式,将出气管内残留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从而避免高温气体排放到外界影响环境,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设备,主要是指运用不同工艺技术,通过回收或去除、减少排放尾气的有害成分,达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一种环保设备,让我们的环境不受到污染,目前大多数锅炉都是烧煤作业,有的则出于环保要求会使用生活垃圾作为燃料,无论是煤炭还是生活垃圾,在燃烧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和其他有毒有害的气体,尤其是一些化工厂,在使用锅炉的同时,还会排出生产废气,从而使废气的组分更为复杂,更难处理。
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2020043494.2公布的一种热废气处理冷却塔,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热废气处理冷却塔,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进气管及排气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罐体的顶端与排气管的底端管道连接,第一罐体的内壁顶端设有等离子吸附层,等离子吸附层的下侧设有透气隔板,透气隔板等距排列在第一罐体内壁上,隔板的内部设有高分子过滤填料,高分子过滤填料的下侧设有活性炭吸附填充层,活性炭吸附填充层的下侧设有脱硫脱硝吸附填料,脱硫脱硝吸附填料的下侧设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设有在第一罐体的外侧,进液管的底端等距安装有喷头,喷头的顶端等距与进液管管道连接,第一罐体的底端四周内壁分别设有防腐蚀涂层,第一罐体的底端一侧与排液管的一端管道连接。
针对上述专利仍有以下缺陷,上述专利中,通过将废气通入浸泡在冷水的冷凝管中对废气进行初步降温,再将降温后的废气通入到冷却塔内进行喷淋降温,最后废气经过过滤后排放到外界,但工厂内的焚烧工作通常为持续作业,这便会排放出大量高温废气,浸泡在冷水内的冷凝管在持续通入高温废气时,会快速的将热量传递到冷水中,使得冷水快速升温,难以持续对废气进行冷却,且喷淋液通常也难以覆盖冷却塔内的各个角落,这样在废气排放到外界时,依旧会伴随着一些高温废气,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出气管,所述设备主体架设于外界地面,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连通,还包括能够控制气体从设备内排出效率的输送机构、对能够持续的对输送机构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防止冷气回流提高冷却效率的单向送气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内部,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侧部,单向送气机构设置在冷却机构内部。
输送机构包括推动气体向外界运动的排气组件以及带动排气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上端。
排气组件包括安装台、转动杆、螺旋扇叶,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上侧且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下侧,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端且与所述安装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出气管上侧,所述螺旋扇叶套装在所述转动杆外侧且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齿盘、齿轮、连接杆、电机,所述齿盘水平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且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垂直于所述齿盘设置在所述齿盘的上侧且与所述齿盘啮合,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齿轮靠近所述冷却机构的一侧且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且所述电机通过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冷却机构顶部。
冷却机构包括向出气管内部输送冷气的冷气组件以及能够将制冷箱内的冷气导入至所述出气管内部的抽气组件,冷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顶部、抽气组件设置在冷气组件上端。
冷气组件包括制冷箱以及进气管,所述制冷箱内部自带冷气机降温,所述制冷箱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顶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制冷箱远离所述出气管的侧壁且与所述制冷箱连通。
所述进气管内气体由靠近所述制冷箱侧壁的一端向靠近制冷箱内部的一端流动。
抽气组件包括集气筒、气缸、活塞、吸气管、排气管,所述集气筒设置在所述制冷箱顶部且与所述制冷箱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集气筒远离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壁且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集气筒侧壁延伸至所述气缸内部,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集气筒内部且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周部与所述集气筒的内壁接触且所述活塞与所述集气筒活动连接,所述吸气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筒底部且与所述集气筒连通,所述吸气管的下端贯穿所述制冷箱延伸至所述制冷箱内部,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筒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壁且与所述集气筒连通,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贯穿所述出气管侧壁延伸至所述出气管内部,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集气筒顶部且与所述集气筒固定连接。
所述吸气管内部的气体由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集气筒的一端流动,所述排气管内部的气体由靠近所述集气筒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集气筒的一端流动。
单向送气机构设置有三组,三组单向送气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管、所述吸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单向进气组件包括密封环、导向杆、复位弹簧、密封块,三组单向送气机构中的所述密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管、所述吸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且分别与其三者固定连接,每组单向送气机构中所述导向杆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垂直于所述密封环的两侧设置且与所述密封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沿着气体流动方向设置,所述密封块设置在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密封环的一端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套装在所述导向杆外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密封环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a)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通过内部的抽气组件从制冷箱内抽送冷却气体,制冷箱内部的冷气抽送到集气筒内,再通过活塞挤压将这些冷气推送到出气管内,利用冷气降温的方式将出气管内残留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从而避免高温气体排放到外界影响环境,实用性较强。
b)设置有单向出气组件,能够保证冷气在向出气管内输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逆流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冷气的利用率,提高对气体降温的效率,且在集气筒进行吸收冷气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集气筒将出气管内的热气流吸入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c)设置有输送机构,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动杆转动,再由转动杆带动螺旋扇叶转动,通过螺旋扇叶的推送,辅助气体从出气管内向外排出,可根据冷却机构中冷气的输送效率,来调节出气管向外界排气的效率,使得出气管内的气体能够均匀的接触到冷气,从而提高了冷却机构排出的冷气利用率,加强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气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与齿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与输送机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圈A处结构放大图。
如图:1-设备主体、2-出气管、3-安装台、4-转动杆、5-螺旋扇叶、6-齿盘、7-齿轮、8-连接杆、9-电机、10-制冷箱、11-进气管、12-集气筒、13-气缸、14-活塞、15-吸气管、16-排气管、17-密封环、18-导向杆、19-复位弹簧、20-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出气管2,所述设备主体1架设于外界地面,所述出气管2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1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控制气体从设备内排出效率的输送机构、对能够持续的对输送机构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防止冷气回流提高冷却效率的单向送气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内部,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的侧部,单向送气机构设置在冷却机构内部。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图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包括推动气体向外界运动的排气组件以及带动排气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排气组件设置在出气管2的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出气管2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出气管2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排气组件包括安装台3、转动杆4、螺旋扇叶5,安装台3设置在设备主体1内部的上侧且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安装台3设置在出气管2的下侧,转动杆4的下端设置在安装台3上端且与安装台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4的上端贯穿出气管2延伸至出气管2上侧,螺旋扇叶5套装在转动杆4外侧且与转动杆4固定连接,其中,安装台3能够作为转动杆4安装在设备主体1内部的基座,对转动杆4起到支撑作用,转动杆4外侧套装螺旋扇叶5,能够对螺旋扇叶5起到支撑作用,螺旋扇叶5能够通过转动推送气体向上流动,且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螺旋扇叶5的转速从而调节气体排出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出气管2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齿轮7与齿盘6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传动组件包括齿盘6、齿轮7、连接杆8、电机9,齿盘6水平设置在转动杆4的顶部且与转动杆4固定连接,齿轮7垂直于齿盘6设置在齿盘6的上侧且与齿盘6啮合,连接杆8设置在齿轮7靠近冷却机构的一侧且与齿轮7固定连接,电机9设置在连接杆8远离齿轮7的一端且电机9通过输出端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电机9设置在冷却机构顶部,其中,齿盘6与转动杆4顶部连接,能够使得转动杆4与外界连接,齿轮7能够与齿盘6之间进行垂直啮合,从而改变传动方向,连接杆8能够将齿轮7与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电机9工作时通过连接杆8带动齿轮7转动。
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与输送机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冷却机构包括向出气管2内部输送冷气的冷气组件以及能够将制冷箱10内的冷气导入至所述出气管2内部的抽气组件,冷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顶部、抽气组件设置在冷气组件上端。
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与输送机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冷气组件包括制冷箱10以及进气管11,所述制冷箱10内部自带冷气机降温,所述制冷箱10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顶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1设置在所述制冷箱10远离所述出气管2的侧壁且与所述制冷箱10连通,其中,制冷箱10通过内部的冷气机进行降温,使得制冷箱10内部储存有低温气体,进气管11能够向制冷箱10内部提供气体,避免制冷箱10内缺乏空气使得冷气机无法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与输送机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进气管11内气体由靠近制冷箱10侧壁的一端向靠近制冷箱10内部的一端流动。
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与输送机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抽气组件包括集气筒12、气缸13、活塞14、吸气管15、排气管16,集气筒12设置在制冷箱10顶部且与制冷箱10固定连接,气缸13设置在集气筒12远离出气管2的一侧壁且与气缸13固定连接,气缸13的输出端贯穿集气筒12侧壁延伸至气缸13内部,活塞14设置在集气筒12内部且与气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活塞14周部与集气筒12的内壁接触且活塞14与集气筒12活动连接,吸气管15设置在集气筒12底部且与集气筒12连通,吸气管15的下端贯穿制冷箱10延伸至制冷箱10内部,排气管16设置在集气筒12靠近出气管2的一侧壁且与集气筒12连通,排气管16远离集气筒12的一端贯穿出气管2侧壁延伸至出气管2内部,电机9设置在集气筒12顶部且与集气筒12固定连接,其中集气筒12为抽气组件中存放气体的容器,气缸13的输出端贯穿集气筒12与活塞14连接,能够带动活塞14在集气筒12内部运动,活塞14能够通过移来控制集气筒12与外界连接的部分的溶剂,吸气管15使得集气筒12与制冷箱10连通,排气管16使得集气筒12与出气管2连通。
本实用新型冷气机构与输送机构剖视图如图4所示,吸气管15内部的气体由远离集气筒12的一端向靠近集气筒12的一端流动,排气管16内部的气体由靠近集气筒12的一端向远离集气筒12的一端流动。
本实用新型图4中圈A处结构放大图如图5所示,单向送气机构设置有三组,三组单向送气机构分别设置在进气管11、吸气管15、排气管16内部,单向进气组件包括密封环17、导向杆18、复位弹簧19、密封块20,三组单向送气机构中的密封环17分别设置在进气管11、吸气管15、排气管16内部且分别与其三者固定连接,每组单向送气机构中导向杆18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导向杆18分别垂直于密封环17的两侧设置且与密封环17固定连接,导向杆18的另一端沿着气体流动方向设置,密封块20设置在导向杆18远离密封环17的一端且导向杆18贯穿密封块20,密封块20与导向杆18活动连接,复位弹簧19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复位弹簧19分别套装在导向杆18外侧,且复位弹簧19的一端与密封环17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密封块20固定连接,密封块20与密封环17插接,其中,密封环17与导向杆18相互连接,通过导向杆18使得密封环17与密封块20之间相互连接,且导向杆18能够作为密封块20的滑轨,使得密封块20能够在导向杆18上滑动,复位弹簧19通过自身的回复力作用,拉动密封块20,密封块20便能够重新与密封环17插接形成密封效果。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开启电机9,电机9带动连接杆8转动,连接杆8转动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垂直转动带动底部与其啮合的齿盘6水平转动,齿盘6转动带动旋转杆在安装台3上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扇叶5转动,带有残余高温的废气通入出气管2排放到外界前,与转动的螺旋扇叶5接触,经过螺旋扇叶5推动缓慢的向外界推送,同时气缸13工作通过输出端带动活塞14在集气筒12内进行运动,当气缸13回收拉动活塞14时,集气筒12与外界连接的空间扩大,空间扩大后压降降低会对外界产生吸力,此时吸气管15内的密封块20收到吸力,拉伸复位弹簧19沿着导向杆18滑动,密封块20逐渐与密封环17分离,同时排气管16内的密封块20收到吸力后收到密封环17的阻碍无法移动,从而继续产生密封效果,气体便只能从吸气管15内充入,此时气体从密封块20与密封环17之间产生的缝隙处流入到集气筒12内,由于吸气管15与制冷箱10连接,制冷箱10通过冷气机使得内部空气的温度降低,从而经过吸气管15吸收能够将温度较低的冷气流入到集气筒12内部,此时由于制冷箱10内部气体减少,也会和外界产生一定的压强差,形成吸力,此时进气管11内的密封块20收到吸力,拉伸复位弹簧19沿着导向杆18滑动,密封块20逐渐与密封环17分离,外界吸收气体便能够通过密封块20与密封环17之间的缝隙流入到制冷箱10内部,重新对空气进行冷却,当气缸13推动活塞14运动时,集气筒12内与外界连接的空间减小,从而会产生较大的压强,此时集气筒12将冷气推入至排气管16内,冷气推动密封块20沿着导向杆18移动,密封块20与密封环17分离,同时吸气管15内部的密封块20受到推力,但由于密封环17阻碍无法移动,气体无法通过,便只能通过排气管16流出,这时冷气便会排入到出气管2内,冷气排入到出气管2内部后与螺旋扇叶5内缓慢上升的热气流混合,便能够对热气流产生降温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出气管(2),所述设备主体(1)架设于外界地面,所述出气管(2)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1)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控制气体从设备内排出效率的输送机构、对能够持续的对输送机构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防止冷气回流提高冷却效率的单向送气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内部,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的侧部,单向送气机构设置在冷却机构内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包括推动气体向外界运动的排气组件以及带动排气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的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的上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气组件包括安装台(3)、转动杆(4)、螺旋扇叶(5),所述安装台(3)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的上侧且与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台(3)设置在所述出气管(2)的下侧,所述转动杆(4)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台(3)上端且与所述安装台(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上端贯穿所述出气管(2)延伸至所述出气管(2)上侧,所述螺旋扇叶(5)套装在所述转动杆(4)外侧且与所述转动杆(4)固定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齿盘(6)、齿轮(7)、连接杆(8)、电机(9),所述齿盘(6)水平设置在所述转动杆(4)的顶部且与所述转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7)垂直于所述齿盘(6)设置在所述齿盘(6)的上侧且与所述齿盘(6)啮合,所述连接杆(8)设置在所述齿轮(7)靠近所述冷却机构的一侧且与所述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设置在所述连接杆(8)远离所述齿轮(7)的一端且所述电机(9)通过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设置在冷却机构顶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机构包括向出气管(2)内部输送冷气的冷气组件以及能够将制冷箱(10)内的冷气导入至所述出气管(2)内部的抽气组件,冷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顶部、抽气组件设置在冷气组件上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冷气组件包括制冷箱(10)以及进气管(11),所述制冷箱(10)内部自带冷气机降温,所述制冷箱(10)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1)顶部且与所述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1)设置在所述制冷箱(10)远离所述出气管(2)的侧壁且与所述制冷箱(10)连通。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内气体由靠近所述制冷箱(10)侧壁的一端向靠近制冷箱(10)内部的一端流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抽气组件包括集气筒(12)、气缸(13)、活塞(14)、吸气管(15)、排气管(16),所述集气筒(12)设置在所述制冷箱(10)顶部且与所述制冷箱(10)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3)设置在所述集气筒(12)远离所述出气管(2)的一侧壁且与所述气缸(1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集气筒(12)侧壁延伸至所述气缸(13)内部,所述活塞(14)设置在所述集气筒(12)内部且与所述气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4)周部与所述集气筒(12)的内壁接触且所述活塞(14)与所述集气筒(12)活动连接,所述吸气管(15)设置在所述集气筒(12)底部且与所述集气筒(12)连通,所述吸气管(15)的下端贯穿所述制冷箱(10)延伸至所述制冷箱(10)内部,所述排气管(16)设置在所述集气筒(12)靠近所述出气管(2)的一侧壁且与所述集气筒(12)连通,所述排气管(16)远离所述集气筒(12)的一端贯穿所述出气管(2)侧壁延伸至所述出气管(2)内部,所述电机(9)设置在所述集气筒(12)顶部且与所述集气筒(12)固定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15)内部的气体由远离所述集气筒(12)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集气筒(12)的一端流动,所述排气管(16)内部的气体由靠近所述集气筒(1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集气筒(12)的一端流动。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单向送气机构设置有三组,三组单向送气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1)、所述吸气管(15)、所述排气管(16)内部,单向进气组件包括密封环(17)、导向杆(18)、复位弹簧(19)、密封块(20),三组单向送气机构中的所述密封环(17)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管(11)、所述吸气管(15)、所述排气管(16)内部且分别与其三者固定连接,每组单向送气机构中所述导向杆(18)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18)分别垂直于所述密封环(17)的两侧设置且与所述密封环(17)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8)的另一端沿着气体流动方向设置,所述密封块(20)设置在所述导向杆(18)远离所述密封环(17)的一端且所述导向杆(18)贯穿所述密封块(20),所述密封块(20)与所述导向杆(18)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9)分别套装在所述导向杆(18)外侧,且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环(17)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块(20)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20)与所述密封环(17)插接。
CN202221896481.5U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269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6481.5U CN218269779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6481.5U CN218269779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9779U true CN21826977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96481.5U Active CN218269779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9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7188A (zh) 一种可利用风压驱动的废气处理用具有冷却结构的过滤装置
CN218269779U (zh) 一种带有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废气处理设备
CN210229606U (zh) 一种塔式脱硫脱硝装置
WO2024011887A1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系统
CN105987376A (zh) 一种燃料洁净燃烧和净化排放的燃烧设备
CN111457403A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15789657A (zh) 一种rto热能利用设备及方法
CN113803732B (zh)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4870575A (zh) 应用于电池浆料的nmp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15040962A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系统
CN110864564B (zh) 一种氯酸钾精制工艺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0448538U (zh) 焦炉煤气高效燃烧中废气处理装置
CN209188471U (zh) 一种除尘脱硫脱销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6631420U (zh) 一种臭氧脱硝系统
CN105597506A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115318087B (zh) 一种工业烟尘处理装置
CN115727335B (zh)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等离子体尾气处理装置
CN219735361U (zh) 一种锅炉用排烟除尘机构及清理装置
CN218281194U (zh)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
CN220393922U (zh) 一种能自除雾的带钢清洗槽
CN212491996U (zh) 一种用于电焊车间的除烟尘装置
CN218339429U (zh) 一种双循环湍流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控制设备
CN214536197U (zh) 一种固废热解烟气协同治理装置
CN220071172U (zh) 低温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CN219324041U (zh) 海洋工程VOCs移动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