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9023U -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69023U CN218269023U CN202221595148.0U CN202221595148U CN218269023U CN 218269023 U CN218269023 U CN 218269023U CN 202221595148 U CN202221595148 U CN 202221595148U CN 218269023 U CN218269023 U CN 2182690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discharge
- continuous
- heat
- working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将其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导入到热网循环水系统用于热网补水与热网循环水加热,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将连排扩容器的疏水接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上;二是在定排井系统内新增一台定排井提升泵,将定排井内的工质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同步设计安装远传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液位测点、流量测点,用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技术是我国近几年能源领域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锅炉排污疏水的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可以满足火力发电厂持续、健康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目前我国各厂锅炉排污(定排、连排)及疏放水全部经定排扩容器排至定排井内,再由提升泵输至工业废水系统。锅炉排污(定排、连排)及疏放水本身为带有热量的除盐水,直接排放到工业废水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工质与热量的损失。
以我厂300MW级机组为例,连续排污在冬季供热期开启较多,排污量大,而在夏季非供热期开启较少,排污量少。主要原因是连续排污量这主要是受锅炉水质影响,供热期有热网回水等流入热力系统且不经过精处理装置,导致热力系统水质劣化。连续排污时的最大流量在42t/h。连续排污来自于汽包的饱和水,因滑压运行,汽包压力受锅炉负荷影响,通常在10至18MPa之间变化,平均值在15MPa,经节流后至连排扩容器,通常压力在1.0至1.6MPa,平均值约1.2MPa。锅炉定期排污与疏放水直接经定排扩容器排至定排井内,由于锅炉疏放水系统本身存在的阀门内漏,定排井内常有含有热量的除盐水排出,最高温度可达90℃,另外停炉时的锅炉放水也均排至定排井。
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对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的工质与热量进行有效利用的系统,用以达到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浪费且节能减排不达标的问题,在原有锅炉排污设计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原有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系统,其主要包括有连续排污扩容器,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的进口上连接有来自于锅炉连续排污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其输送管线设置有第一流量变送器,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上分别通过管线与疏水器的进口相连通、以及在其两条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疏水器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扩容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井相连通,在所述定期排污井内通过管线及提升泵与循环水池相连通,该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系统主要将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依次经过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加压扩容、汽水分离后,废水进入到定期排污井,通过提升泵输送至循环水池中进一步冷却,供其他辅机设备冷却使用;我公司技术改进点在于:在疏水器与定期排污扩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在所述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上通过第一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连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一路热循环管线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第二截止阀、所述提升泵、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第一流量变送器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该系统改进后,在冬季可以将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排污疏水直接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提升泵与循环水池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在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提升泵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压力变送器、以及通过第二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定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二路热循环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第二流量变送器,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该系统进一步改进后,在冬季可以将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间接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第一控制阀的管线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间或者在第二控制阀的管线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间任一两者管线之间并列有旁路管线,并在所述旁路管线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阀,当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量过大情况下超过疏水器调控范围,即可手动打开手动调节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位于第一电动蝶阀与疏水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与连续排污扩容器相连通安全管线,在所述安全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安全阀,所述压力安全阀可以使连续排污扩容器内气压超过其阈值,并打开进行自助泄压。
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上分别安装有温度变送器、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液位变送器,其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以此设计安装远传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液位测点、流量测点,用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定期排污井内安装有第二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第二液位变送器通过DCS控制系统与提升泵形成液位连锁,以实现提升泵根据定排井液位自动启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将其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导入到热网循环水系统用于热网补水与热网循环水加热,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将连排扩容器的疏水接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上;二是在定排井系统内新增一台定排井提升泵,将定排井内的工质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凝结水加热器回水管道,同步设计安装远传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液位测点、流量测点,用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火力发电厂对锅炉排污疏水余热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连续排污扩容器1,定期排污扩容器2,定期排污井3,疏水器4,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6,手动调节阀7,第三截止阀8,第一截止阀9,提升泵10,第一电动蝶阀11,第二电动蝶阀12,第一流量变送器13,第二流量变送器14,温度变送器15,第一压力变送器16,第一液位变送器17,第二压力变送器18,第二液位变送器19,第二截止阀20,循环水池21,压力安全阀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连续排污扩容器1,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上分别安装有温度变送器15、第一压力变送器16、第一液位变送器17,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进口上连接有来自于锅炉连续排污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其输送管线设置有第一流量变送器13,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上分别通过管线与疏水器4的进口相连通、以及在其两条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6,所述疏水器4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井3相连通,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安装有第二液位变送器19,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通过管线及提升泵10与循环水池21相连通,在疏水器4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11,在所述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上通过第一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连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与此同时,在所述第一路热循环管线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12、第二截止阀20,在所述提升泵10与循环水池21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9,在所述第一截止阀9与提升泵10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压力变送器18、以及通过第二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定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二路热循环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截止阀8、第二流量变送器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提升泵10、第一电动蝶阀11、第二电动蝶阀12第一流量变送器13、第二流量变送器14、温度变送器15、第一压力变送器16、第一液位变送器17、第二压力变送器18、第二液位变送器19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通过对各观测要点及管线相关参数的检测,并统一由DCS控制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既能节省系统运行成本,又能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
为了保障连续排污扩容器1在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我们在第一控制阀5的管线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间并列有旁路管线,或者在第二控制阀6的管线和位于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间并列有旁路管线,并在所述旁路管线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阀7,以此解决当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量过大情况下超过疏水器调控范围或者连续排污扩容器液位过高的紧急状况。同时,我们在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与连续排污扩容器1相连通安全管线,在所述安全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安全阀22。
其工艺流程原理:
当该系统在夏季运行时,关闭第二电动蝶阀和第二截止阀所形成的第一路热循环管线,锅炉产生的排污疏水依次经过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的减压扩容、汽水分离后废水(工质)会冷凝进入到定期排污井,进而关闭第三截止阀所形成的第二路热循环管线,与此同时,打开第一截止阀,通过提升泵输送至循环水池中进一步冷却,供其他辅机设备冷却使用。
当该系统在冬季运行时,关闭第一截止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选择第一路热循环管线的连续排污或者第二路热循环的定期排污,当DCS控制系统检测并判断符合连续排污情况,即可远程控制关闭第一电动蝶阀、打开第二电动蝶阀和第二截止阀,连续排污扩容器的工质与热量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中;当DCS控制系统检测并判断符合定期排污情况,即可远程控制打开第一电动蝶阀、关闭第二电动蝶阀和第二截止阀,连续排污扩容器的工质及热量经定期排污扩容器排放到定期排污井,进而打开第三截止阀所形成的第二路热循环管线,与此同时,关闭第一截止阀,定期排污井内的工质及热量通过提升泵输送至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中。
上述系统在我厂投入运行后能够产生以下的经济效益:
(1)连续排污工质的利用:连续排污为锅炉饱和水,工质本身为除盐水,由于采用混合式利用,可将工质全部利用,补入热网回水可减少热网补水量。以我厂300MW级机组供热期为例,平均单日工质利用量为108t。
(2)连续排污热量的利用:以我厂300MW级机组供热期为例,连续排污全部用于热网回水,较热网回水补充除盐水,单台机组单日利用热量可达79.42GJ,双机整个供热季利用热量约23826GJ。
(3)定排井工质与热量的利用:以平均每日定排井排水泵运行3小时,工作流量约80t/h,单日水量240t,减去连排来水量,单日排水量约132t,定排井内除盐水作为热网补水补至热网循环水,单机单日可利用热量30.32GJ,双机整个供热季利用热量约9098GJ。合计单机工质利用量为240t/日,双机单个供热季回收工质72000t,合计单机热量利用量为109.74GJ,双机单个供热季回收热量32992GJ。取生水单价为5元/t,单个供热季可节省水费162000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思想和设计思路,应当等同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连续排污扩容器(1),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进口上连接有来自于锅炉连续排污的输送管线、以及在其输送管线设置有第一流量变送器(13),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的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上分别通过管线与疏水器(4)的进口相连通、以及在其两条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6),所述疏水器(4)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2)的出口通过管线与定期排污井(3)相连通,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通过管线及提升泵(10)与循环水池(2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疏水器(4)与定期排污扩容器(2)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11),在所述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上通过第一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连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一路热循环管线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12)、第二截止阀(20),所述提升泵(10)、第一电动蝶阀(11)、第二电动蝶阀(12)第一流量变送器(13)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升泵(10)与循环水池(21)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9),在所述第一截止阀(9)与提升泵(10)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压力变送器(18)、以及通过第二路热循环管线连接在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形成定排工质与热量管线系统,在所述第二路热循环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截止阀(8)、第二流量变送器(14),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14)、第二压力变送器(18)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控制阀(5)或第二控制阀(6)的管线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间并列有旁路管线,在所述旁路管线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电动蝶阀(11)与疏水器(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与连续排污扩容器(1)相连通安全管线,在所述安全管线上设置有压力安全阀(2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续排污扩容器(1)上分别安装有温度变送器(15)、第一压力变送器(16)、第一液位变送器(17),其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期排污井(3)内安装有第二液位变送器(19),所述第二液位变送器(19)通过线缆连接在DCS控制系统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5148.0U CN218269023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5148.0U CN218269023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69023U true CN218269023U (zh) | 2023-01-10 |
Family
ID=8475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95148.0U Active CN218269023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69023U (zh)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21595148.0U patent/CN2182690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48705U (zh) |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 |
CN102767505B (zh) | 一体式压缩空气热能回收装置 | |
CN218269023U (zh) | 一种锅炉排污疏水连排、定排工质与热量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2485278U (zh) | 温泉泡池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
CN114150728B (zh) | 一种循环供水系统 | |
CN215259733U (zh) | 适用于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状态下的干湿态无扰切换系统 | |
CN105757759B (zh) | 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及其运行方法 | |
CN216588749U (zh) | 一种直接空冷火电机组小机凝汽器出水系统 | |
CN212671882U (zh) | 一种乏汽回收供热超临界机组的凝水系统 | |
CN210564980U (zh) |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
CN111779964B (zh) | 一种亚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1526551U (zh) | 基于燃气模块炉的变频混水供暖系统 | |
CN211454379U (zh) | 汽轮机用冷凝器热井液位控制系统 | |
CN211739243U (zh) | 一种回收利用火电机组辅机循环冷却水余热的可调式装置 | |
CN108443861B (zh) | 一种消除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背压的节能装置 | |
CN208254250U (zh) | 一种焦炉余热联合回收系统 | |
CN113154355A (zh) |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暖风器疏水高效利用方法 | |
CN215411835U (zh) | 锅炉除氧器乏汽回收节能装置 | |
CN205174975U (zh) | 一种新型闭式循环水装置 | |
CN205593029U (zh) | 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 | |
CN219473657U (zh) | 一种基于余热锅炉的天然气预加热系统 | |
CN216869277U (zh) | 印染废水恒温控制及二次利用装置 | |
CN221526577U (zh) | 一种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 | |
CN221197381U (zh) | 备用炉防冻装置 | |
CN103742331A (zh) | 一种内燃机车蒸汽换热加温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