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6911U - 一种液力缓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力缓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6911U
CN218266911U CN202222168706.1U CN202222168706U CN218266911U CN 218266911 U CN218266911 U CN 218266911U CN 202222168706 U CN202222168706 U CN 202222168706U CN 218266911 U CN218266911 U CN 218266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tarber
hydraulic
oil tank
b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87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颜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anba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1687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6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6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6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包括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和热交换器,其中,还包括缓速器储油箱,所述缓速器储油箱通过回油管道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连通,所述缓速器储油箱内的油液通过设置在所述缓速器储油箱内的可充油的油囊膨胀被挤入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经过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油液通过进油管道和单向阀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连通,且所述单向阀的出液口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相连。本实用新型反应快、工作平稳、且使用寿命久。

Description

一种液力缓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利用液体阻尼产生缓速作用的装置,液力缓速器的定子又是缓速器壳体,与变速器后端或车架连接,转子通过空心轴与传动轴相连,转子和定子上均铸出叶片。工作时,借助于比例控制阀的操纵利用压缩空气向油池施加压力,使位于油池的工作液充入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工作腔内,转子旋转时通过工作液对定子作用一个转矩,而定子的反转矩即成为转子的制动转矩,其值取决于工作腔内的液量和压力(视控制阀调定的制动强度档位而定),以及转子的转速,汽车动能消耗于工作液的摩擦和对定子的冲击而转换为热能,使工作液温度升高,工作液被引入热交换器中循环流动,将热传给冷却水,再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散出,由于空气的压缩比比较大,空气需要持续充入一段时间后油池内气压上升才能将工作液挤出,因而初始时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在缓速过程中,由于空气需要持续进入油池内才能实现工作液连续挤出,容易出现液体挤出流速不稳定,进而出现缓速不平稳,由于比例控制阀与油池直接连通,可能会出现比例控制阀呛油现象,进而影响比例控制阀的使用寿命,且长时间使用后,进入油池的空气可能会对油液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和热交换器,其中,还包括缓速器储油箱,所述缓速器储油箱通过回油管道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连通,所述缓速器储油箱内的油液通过设置在所述缓速器储油箱内的可充油的油囊膨胀被挤入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循环中的油液回收至所述缓速器储油箱内,循环中的油液经过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通过进油管道和单向阀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且所述单向阀的出液口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缓速器储油箱在非制动阶段时呈满油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油囊的进出油嘴通过一比例流量阀同时与排油管道和油泵相连通,所述排油管道与车辆油箱相连通,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延伸至所述车辆油箱内的吸油管道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油囊的进出油嘴位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油囊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和热交换器,其中,还包括伺服液压缸和控制器,所述伺服液压缸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连通,循环中的油液经过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通过进油管道和单向阀与所述伺服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利用控制器控制所述伺服液压缸的活塞往复运动完成从所述热交换器内吸油并向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输油。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反应快、工作平稳、使用寿命久,且模块化组合,便于安装检修,后期维护费用低。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缓速器储油箱1、回油管道2、定子叶轮3、转子叶轮4、传动轴5、热交换器6、进油管道7、单向阀8、油囊9、比例流量阀10、车辆油箱11、排油管道12、油泵13、吸油管道14、压力传感器15、伺服液压缸16、位移传感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缓速器储油箱1及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和热交换器6,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包括定子叶轮3、转子叶轮4和传动轴5,所述定子叶轮3和所述转子叶轮4之间形成缓速工作腔,所述传动轴5与所述转子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通过回油管道2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的缓速工作腔连通,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油液通过设置在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可充油的油囊9膨胀被挤入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经过所述热交换器6冷却后的油液通过进油管道7和单向阀8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连通,且所述单向阀8的出液口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相连。
当使用油囊9时,所述油囊9位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通过控制所述油囊9膨胀来将位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油液挤入所述液力减速主体的缓速工作腔内,所述油囊9收缩时能够便于循环中的油液回收至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所述单向阀8的设置能够避免所述油囊9膨胀时位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工作液逆流进入所述进油管道7和所述热交换器6内。
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上具有补油口,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在非制动阶段时呈满油状态。由于液体的压缩比小,当所述油囊9充液膨胀时,能够快速将位于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液体挤出进入缓速工作腔内,反应速度快,所述补油口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油液进行补充,弥补损耗,使本申请能够持续保持反应快的优点。
所述油囊9的进出油嘴通过一比例流量阀10同时与排油管道12和油泵13相连通,所述排油管道12与车辆油箱11相连通,所述油泵13的进油口与延伸至所述车辆油箱11内的吸油管道14相连。所述油泵13为所述油囊9充油膨胀时,所述排油管道12与所述油囊9不连通,所述排油管道12与所述油囊9连通时所述油囊9释压进行收缩,便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回油,所述比例流量阀10为电磁控制阀。
本申请优选的,所述油囊9的进出油嘴位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的底面上。当所述油囊9与排油管道12连通时,能够利用油液的自重快速回油,进而使位于缓速工作腔内的液体能够快速排空,且所述油囊9内的液体会残留比较少,使工作液存储量大,进而能够使缓速工作时间久,使用可靠。
该液力缓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油囊9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5。避免所述油囊9压力过大造成破裂。
具体的,所述油囊9的进出油嘴处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压力传感器15与所述三通接头的对应口相连。
当使用外部供油装置连续补油时,所述外部供油装置包括伺服液压缸和气缸,利用气缸驱动所述伺服液压缸的活塞往复运动完成从车辆油箱11内吸油并向缓速器储油箱1内输油,循环中的油液回收至车辆油箱11中,所述单向阀8的设置避免工作液逆流进入所述进油管道7和所述热交换器6内。
本申请还公开了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热交换器6、伺服液压缸16和控制器,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2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连通,循环中的油液经过所述热交换器6冷却后通过进油管道7和单向阀8与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进油口连通,利用控制器接收到的压力检测信号或温度检测信号或坡度检测信号或重量检测信号或速度检测信号中的对应信号控制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活塞往复运动完成从所述热交换器6内吸油并向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输油,其中,利用位移传感器17检测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活塞的位移,实现定量控制,省略了缓速器储油箱1,使液力缓速器占用空间更小,易于安装,且反应迅速、精确,由于所述伺服液压缸16位置安装灵活性高,因而能够根据安装空间进行调整,使放置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和热交换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速器储油箱(1),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通过回油管道(2)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连通,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油液通过设置在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的可充油的油囊(9)膨胀被挤入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循环中的油液回收至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内,循环中的油液经过所述热交换器(6)冷却后通过进油管道(7)和单向阀(8)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且所述单向阀(8)的出液口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在非制动阶段时呈满油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囊(9)的进出油嘴通过一比例流量阀(10)同时与排油管道(12)和车辆的油泵(13)相连通,所述排油管道(12)与车辆油箱(11)相连通,所述油泵(13)的进油口与延伸至所述车辆油箱(11)内的吸油管道(14)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囊(9)的进出油嘴位于所述缓速器储油箱(1)的底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油囊(9)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5)。
6.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相连通的液力减速主体和热交换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液压缸(16)和控制器,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2)与所述液力减速主体连通,循环中的油液经过所述热交换器(6)冷却后通过进油管道(7)和单向阀(8)与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进油口连通,利用控制器控制所述伺服液压缸(16)的活塞往复运动完成从所述热交换器(6)内吸油并向所述液力减速主体内输油。
CN202222168706.1U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液力缓速器 Active CN218266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8706.1U CN21826691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液力缓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8706.1U CN21826691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液力缓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6911U true CN218266911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8706.1U Active CN21826691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液力缓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6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74735A (en) Hydrodynamic retarder for vehicles
EP1470014B1 (en) Hydraul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4018052A (en) Accumulator to store and release braking energy
CN110843740B (zh) 一种用于煤矿铰接式防爆车辆的液力-机械联合制动系统
CN105555625A (zh) 液力减速装置以及将液力减速装置与车辆一起使用的方法
CN218266911U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07314063B (zh) 一种安装在半挂车轮辋上制动用液力减速器
CN202574170U (zh) 汽车制动装置
CN106090075A (zh) 一种汽车用油气结合并联液力缓速器装置
US3554672A (en) Hot gas engine with accumulator type gas compressor
RU103516U1 (ru) Рекуператор
CN110901613A (zh) 挂车车桥用开式液力缓速器及控制方法
CN104176038B (zh) 一种集成机械真空泵的车用传动箱
CN102588472A (zh) 开式前倾叶片液力减速器及其控制系统
CN214742398U (zh) 一种真空抽液装置
KR101724725B1 (ko) 차량의 냉각 팬 구동 시스템
CN210153116U (zh) 一种活塞制动装置
CN209818600U (zh) 一种车辆用集成式湿式制动器外循环冷却系统
CN209800186U (zh) 车辆动力转向用油冷电液泵
FI76026B (fi) Bromskraftsmodulator.
CN207349309U (zh) 一种具有沸腾换热冷却装置的液力缓速器
CN217969486U (zh) 一种高压摆线转子式高粘度油介质缓速器
CN216895471U (zh) 液力缓速器的控制系统
CN216867356U (zh) 加载系统及泵式缓速器
CN217099936U (zh) 一种工程机械刹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3

Address after: 450000, Floor 8, Row 6, Taixiang Auto Trade Park, Dazhuang Village, Zheng'an Town, Zhongmou County,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zhou Hanbang Automotiv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No.116, building 6, No.66 courtyard, Tongtai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Y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