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6492U - 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6492U
CN218266492U CN202222372023.8U CN202222372023U CN218266492U CN 218266492 U CN218266492 U CN 218266492U CN 202222372023 U CN202222372023 U CN 202222372023U CN 218266492 U CN218266492 U CN 21826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neck
air outlet
blow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20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朗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720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壳体,包括壳体和挡风件。壳体呈U形,壳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吹风结构和第二吹风结构,第一吹风结构开设有容置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皆连通于容置腔和壳体外部。挡风件设于容置腔,且挡风件位于容置腔背向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挡风件能够遮挡容置腔的空气经过出风口从背向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吹出。挂脖风扇可充当挂脖风扇的外壳,挂脖风扇的扇轮可安装在容置腔。当扇轮转动时,外部空气能够经过进风口进入容置腔并从出风口吹风,为用户散热。挡风件设于容置腔背向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能够遮挡容置腔的气流从挂脖风扇外侧吹出,节省了气流。

Description

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挂脖风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用于穿戴在用户的颈部,为用户吹风散热。相较于手持式风扇,挂脖风扇解放了用户的双手而备受青睐。现有的挂脖风扇通常呈U形,可以理解,当挂脖风扇穿戴在用户的颈部时,用户需要散热的部位位于挂脖风扇的内侧。然而,现有的挂脖风扇会将一部分吹风吹向外侧,造成了浪费,挂脖风扇内侧的吹风不够大,用户散热的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挂脖风扇的外侧吹风,导致内侧吹风不够大而影响用户散热体验感的问题,提供一种挂脖风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呈U形,所述壳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吹风结构和第二吹风结构,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开设有容置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皆连通于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壳体外部;
挡风件,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挡风件位于所述容置腔背向所述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所述挡风件能够遮挡所述容置腔的空气经过所述出风口从背向所述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吹出。
上述挂脖风扇可用于充当挂脖风扇的外壳,挂脖风扇的扇轮可安装在容置腔。当挂脖风扇开启扇轮转动时,外部空气能够经过进风口进入容置腔,且扇轮还能驱使容置腔的空气经过出风口吹出而形成吹风,为用户散热。挂脖风扇包括的挡风件设于容置腔背向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可理解为挡风件靠近挂脖风扇的外侧设置,使得挡风件能够遮挡容置腔的气流从挂脖风扇外侧吹出,节省了气流,挂脖风扇内侧的吹风较大,用户散热的体验感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为弧面状,且所述挡风件凹陷的一侧面向所述第二吹风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的弧度大于或等于1弧度且小于或等于2弧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包括本体和转筒,所述转筒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筒开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转筒能够相对所述本体转动,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当所述出风口与挡风件重叠时,所述挡风件能够遮挡所述容置腔的空气经过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着所述转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或者沿着所述转筒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沿着所述转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或者沿着所述转筒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且皆呈长条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外壳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吹风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支架、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支架的两端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吹风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套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二吹风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风结构开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皆连通于所述容置腔和外部空气,所述容置腔设置有所述挡风件和所述扇轮,所述挡风件位于所述扇轮背向所述第一吹风结构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吹风结构的内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挂脖风扇;101、风扇外壳;102、风扇组件;
1、第一吹风结构;11、本体;111、转动座;12、转筒;121、容置腔;122、活动口;123、进风口;124、出风口;13、端盖;
2、第二吹风结构;
3、连接组件;31、支架;32、第一连接套;321、连接本体;322、插接柱;33、第二连接套;
41、控制按键;42、电路板;43、扇轮;431、第一转动层;432、第二转动层;44、电池;45、电机;46、挡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100,该挂脖风扇100可用于佩戴在用户的颈部,为用户吹风散热,减少出汗,尤其适合用户在炎热的大夏天使用。
定义挂脖风扇100的内侧为挂脖风扇100佩戴在用户颈部时面向用户颈部的一侧,挂脖风扇100的外侧为挂脖风扇100佩戴在用户颈部时背向用户颈部的一侧。
可以理解,当挂脖风扇100佩戴在用户的颈部时,用户的待散热部位基本上位于挂脖风扇100的内侧,挂脖风扇100需要朝向内侧吹风才能够为用户有效散热。本实用新型的挂脖风扇100不会朝向外侧吹风,能够使更多的气流朝向内侧吹风,吹风更大,用户散热的体验感好。
挂脖风扇100包括风扇外壳101和风扇组件102,风扇组件102设于风扇外壳101内部,用于提供产生气流的动力来源以及作为吹风的执行部件。
参考图4,风扇组件102包括控制按键41、电路板42、扇轮43、电池44、电机45和挡风件46,电路板42连接控制按键41、电池44及电机45,电机45连接扇轮43,电池44用于为电路板42供电。控制按键41能够通过电路板42控制电机45转动,从而电机45带动扇轮43转动,以使扇轮43产生流动的气流能够并从挂脖风扇101的内侧吹风,对用户散热。
扇轮43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转动层431和第二转动层432,第一转动层431沿周向包括的多个扇叶和第二转动层432沿周向包括的多个扇叶相互交错布置。当第一转动层431和第二转动层432转动时,多个交错布置的扇叶能够产生更多的气流,从挂脖风扇101吹出的风会更大,能够对用户快速散热。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扇轮43还可以包括更多的转动层,例如三层或三层以上,上下相邻两层的扇叶相互交错布置,使得从挂脖风扇101吹出的风更大。
风扇外壳101呈U形,便于适配用户颈部的佩戴。
风扇外壳101包括第一吹风结构1、第二吹风结构2和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第一吹风结构1和第二吹风结构2,使得第一吹风结构1或第二吹风结构2方便在连接组件3上更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第一吹风结构1、第二吹风结构2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2,连接组件3包括支架31、第一连接套32和第二连接套33,支架3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插接于第一连接套32和第二连接套33。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31的两端还可以通过其它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连接套32和第二连接套33,例如螺纹连接或磁吸连接等,甚至支架31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套32和第二连接套33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支架31由可弯曲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且支架31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挂脖风扇100佩戴在用户的颈部使用。
支架31的相对两端皆开设有插接孔(图中未示出),以便于与第一连接套32和第二连接套33可拆卸插接。
第一连接套32和第二连接套33的结构一致,皆包括连接本体321和设于连接本体321相对两端的插接柱322。其中一个插接柱322用于与支架31的插接孔插接配合,另一个插接柱322用于与对应吹风结构插接配合,便于用户拆装更换第一吹风结构1或第二吹风结构2。
参考图3,第一吹风结构1包括本体11、转筒12和端盖13,转筒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本体11,转筒12的另一端连接端盖13。
本体11背向转筒12的一端可拆卸插接于第一连接套32,以使第一吹风结构1与第一连接套32可拆卸插接。
本体11呈弧状,配合弧状的支架31,使得挂脖风扇100整体呈U形。
本体11内设置有上述的电路板42、电池44和电机45,控制按键41穿设本体11的侧壁并露出于本体11的表面,便于用户按压控制按键41,控制扇轮43转动。
本体11面向转筒12的一端具有转动座111,转动座111用于与转筒12转动连接,以使转筒12能够相对本体11转动。
参考图3和图4,转筒12呈圆柱状,转筒12内设有容置腔121,容置腔121用于容纳扇轮43和挡风件46。
转筒12面向本体11的一端开设有活动口122,活动口122连通容置腔121。活动口122用于与本体11的转动座111转动配合,以使转筒12能够相对本体11转动。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转筒12还可以与本体11固定连接,使转筒12不可转动,在此不作限定。
转筒12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23,进风口123连通容置腔121和转筒12外部。当扇轮43转动时,转筒12外部的空气能够经过进风口123进入至容置腔121,以形成吹风的气流来源。
进风口1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口123沿着转筒12的周向间隔布置,使得外部空气能够同时经过多个进风口123进入容置腔121,进风效率高。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口123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在此不作限定。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进风口123还可以沿着转筒12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在此不作限定。
进风口123的形状为长条形,且进风口123的两端靠近转筒12的两端,使得进风口123的进风面积大,进风效率更高。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口123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等,在此不作限定。
转筒12的侧壁还开设有出风口124,出风口124连通容置腔121和转筒12外部。当扇轮43转动时,扇轮43能够驱使容置腔121的气流经过出风口124吹出至转筒12外部,为用户吹风散热。
出风口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口124沿着转筒12的周向间隔布置,使得容置腔121的气流同时经过多个出风口124吹出,吹风范围大,用户的散热效果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口124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在此不作限定。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出风口124还可以沿着转筒12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在此不作限定。
出风口124的形状为长条形,且出风口124的两端靠近转筒12的两端,使得出风口124的吹风面积大,对用户的散热效果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口124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等,在此不作限定。
出风口124与进风口123相对设置,以形成对流。从进风口123进入容置腔121的空气基本上可以直接从出风口124吹出,使得吹出的风更大,用户的散热效果更好。
挡风件46位于扇轮43背向第二吹风结构2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挡风件46靠近挂脖风扇100的外侧设置。当转筒12相对本体11转动,出风口124与挡风件46重叠时,挡风件46能够遮挡容置腔121的气流经过出风口124吹出,即避免容置腔121的气流从挂脖风扇100的外侧吹出而造成气流浪费。因此,当出风口124与挡风件46不重叠时,出风口124朝向挂脖风扇100的内侧,出风口124朝向挂脖风扇100内侧吹出的风较大,对用户的散热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124与挡风件46的重叠可理解为,挡风件46位于出风口124与扇轮43之间,此时挡风件46将出风口124和扇轮43隔开,挡风件46对扇轮43产生的气流进行遮挡,阻碍气流经过出风口124吹出。
图3所示实施例的挡风件46呈弧面状,使得挡风件46能够适配转筒12及扇轮43的形状,具有更大的遮挡面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挡风件46还可以设置成平面状,在此不作限定。
图3所示实施例的挡风件46凹陷的一侧面向扇轮43,使得挡风件46具有较大的挡风面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挡风件46凹陷的一面还可以背向扇轮43设置,即挡风件46凸出的一面面向扇轮43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挡风件46的弧度不限,可以大于或等于1弧度且小于或等于2弧度。图3所示实施例的挡风件46的弧度为1.2弧度,在其它实施例中,挡风件46的弧度还可以设置成其它弧度,在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4,第二吹风结构2也具有上述的扇轮43,用于为用户的右侧吹风,以提高挂脖风扇100对用户的散热效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吹风结构2也可以不设置扇轮43,不具有吹风功能,仅起一个辅助穿戴在用户颈部的作用,在此不作限定。
第二吹风结构2与第一吹风结构1的结构基本一致,皆开设有容置腔121、进风口123和出风口124,容置腔121也设置有扇轮43和挡风件46,具体细节结构不再多余赘述。其中,挡风件46位于扇轮43背向第一吹风结构1的一侧,以避免容置腔121的气流经过出风口124从挂脖风扇100的外侧吹出,造成气流的浪费,使得从挂脖风扇100内侧吹出的风更大,为用户的散热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吹风组件,包括扇轮和挡风件;
风扇外壳,所述风扇外壳呈U形,所述风扇外壳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吹风结构和第二吹风结构,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开设有容置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皆连通于所述容置腔和外部空气;所述挡风件和所述扇轮皆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挡风件位于所述扇轮背向所述第二吹风结构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呈弧面状,且所述挡风件凹陷的一侧面向所述扇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的弧度大于或等于1弧度且小于或等于2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包括本体和转筒,所述转筒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筒开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转筒能够相对所述本体转动,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当所述出风口与挡风件重叠时,所述挡风件能够遮挡所述容置腔的空气经过所述出风口吹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着所述转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或者沿着所述转筒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沿着所述转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或者沿着所述转筒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且皆呈长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壳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吹风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支架、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支架的两端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一吹风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套可拆卸插接所述第二吹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风结构开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皆连通于所述容置腔和外部空气,所述容置腔设置有所述挡风件和所述扇轮,所述挡风件位于所述扇轮背向所述第一吹风结构的一侧。
CN202222372023.8U 2022-09-06 2022-09-06 挂脖风扇 Active CN21826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2023.8U CN218266492U (zh) 2022-09-06 2022-09-06 挂脖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2023.8U CN218266492U (zh) 2022-09-06 2022-09-06 挂脖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6492U true CN21826649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2023.8U Active CN218266492U (zh) 2022-09-06 2022-09-06 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6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6731U (zh) 挂脖风扇
JP7305225B2 (ja) 首掛けファン
CN108755531B (zh) 吹风机
CN207968158U (zh)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结构的电机
CN211474489U (zh) 挂脖风扇
US20040213687A1 (en) Heat dissipating fan assembly
CN211048631U (zh) 一种可对手柄内置电池散热的吹风机
CN218266492U (zh) 挂脖风扇
CN213450915U (zh) 挂脖式风扇
CN213928809U (zh) 挂脖风扇
CN217906409U (zh) 一种便于拆装清洁的风扇衣
CN217152379U (zh) 出风装置
CN206269452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医疗设备
CN218913219U (zh) 风扇组件及挂脖风扇
CN218780533U (zh) 风扇外壳及挂脖风扇
CN216111353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111387659A (zh) 自带电源的多功能吹风伞及其使用方法
CN220248400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18780534U (zh) 风扇外壳及挂脖风扇
CN205956073U (zh) 一种混合式散热风叶及应用其的鼓风机
CN215979787U (zh)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CN205688167U (zh) 一种工业缝纫机的电控散热结构
CN219271110U (zh) 一种脱毛仪主机及脱毛仪
CN214404035U (zh) 挂脖风扇
CN215835263U (zh) 一种永磁无刷清洗机及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