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5676U -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5676U
CN218265676U CN202222328369.8U CN202222328369U CN218265676U CN 218265676 U CN218265676 U CN 218265676U CN 202222328369 U CN202222328369 U CN 202222328369U CN 218265676 U CN218265676 U CN 218265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roove
door leaf
strip
d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83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枭峰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osheng Do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osheng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osheng Do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osheng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83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5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5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5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包括门框和门扇,门扇设置在门框的内部,门框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左侧的升降口,升降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呈倾斜设置,门扇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条,压条呈三角型设置,升降板的顶部与压条的底部抵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限位工作盒储气囊配合挤压板与防风条对门扇与门框之间进行密封防风工作,解决了门扇的底部与门框内侧的底部存在缝隙,在门框配合门扇工作过程中,由于门扇的底部与门框之间存在空隙,容易出现外部冷空气、热空气经过缝隙穿过门扇进入室内,降低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的问题,具备了防风保温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构件,具体为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背景技术
门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公开号为CN2057138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钢木质隔热防火装甲门,包括门框及门扇,所述门扇包括门扇内骨架、木质装饰面板、钢制面板及隔热保温板,所述钢制面板固定在门扇内骨架上,所述隔热保温板填充在钢制面板内,所述木质装饰面板覆盖在钢制面板外。该钢木质隔热防火装甲门通过木质装饰面板、隔热保温板及钢制面板的结合,具有隔热防火性能、高强的防盗性能和保温隔声性能,方便五金配件的安装和调整。
但是,其门扇的底部与门框内侧的底部存在缝隙,容易出现外部冷空气、热空气经过缝隙穿过门扇进入室内,影响保温效果的情况,不能较好的对门扇与门框之间进行防风工作,降低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具备了防风保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门扇的底部与门框内侧的底部存在缝隙,在门框配合门扇工作过程中,由于门扇的底部与门框之间存在空隙,容易出现外部冷空气、热空气经过缝隙穿过门扇进入室内,影响保温效果的情况,不能较好的对门扇与门框之间进行防风工作,降低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设置在门框的内部,所述门框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左侧的升降口,所述升降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呈倾斜设置,所述门扇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条,所述压条呈三角型设置,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与压条的底部抵紧,所述门框底部的内部开设有与升降口相连通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气囊,所述储气囊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框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右侧的防风槽,所述防风槽内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风条,所述防风条呈梯型设置,所述防风条的左侧与门扇的右侧接触,所述防风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限位机构包括升降条,所述防风槽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与升降条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风槽内壁的左侧开设有顶升槽,所述顶升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升囊,所述顶升囊的顶部与升降条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扇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条,所述接触条呈梯型设置,所述接触条的右侧与防风条的左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顶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拉槽,所述拉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拉槽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拉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部与挤压板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与顶升槽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储气囊和顶升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防风槽内壁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所述复位簧的顶部与升降条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限位工作盒储气囊配合挤压板与防风条对门扇与门框之间进行密封防风工作,解决了门扇的底部与门框内侧的底部存在缝隙,在门框配合门扇工作过程中,由于门扇的底部与门框之间存在空隙,容易出现外部冷空气、热空气经过缝隙穿过门扇进入室内,影响保温效果的情况,不能较好的对门扇与门框之间进行防风工作,降低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的问题,具备了防风保温效果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升槽和顶升囊,顶升槽为顶升囊提供活动空间,顶升囊配合顶升槽通过连通管配合储气囊与升降条对防风条进行顶升工作,避免防风条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顶升的情况,提高了防风条的升降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触条,能够有效的在防风条配合门扇工作工作过程中,保证防风条与门扇之间的接触效果,避免防风条工作过程中出现与门扇之间存在空隙的情况,提高了防风条与门扇的接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 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门扇;3、升降口;4、升降板;5、压条;6、活动腔;7、储气囊;8、挤压板;9、防风槽;10、防风条;11、升降限位机构;111、升降条;112、限位槽;113、限位块;12、顶升槽;13、顶升囊;14、接触条;15、拉槽;16、拉簧;17、连通孔;18、连通管;19、复位槽;20、复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包括门框1和门扇2,门扇2设置在门框1的内部,门框1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2左侧的升降口3,升降口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板4,升降板4的顶部呈倾斜设置,门扇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条5,压条5呈三角型设置,升降板4的顶部与压条5的底部抵紧,门框1底部的内部开设有与升降口3相连通的活动腔6,活动腔6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气囊7,储气囊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8,挤压板8的顶部与升降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门框1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2右侧的防风槽9,防风槽9内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风条10,防风条10呈梯型设置,防风条10的左侧与门扇2的右侧接触,防风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限位机构11。
参考图2、图3和图4,升降限位机构11包括升降条111,防风槽9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12,限位槽1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13,限位块113的内侧与升降条111的外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升降限位机构11,能够有效的在防风条10配合接触条14工作过程中出现对防风条10进行升降限位工作,避免防风条10工作过程中出现脱离防风槽9或倾斜的情况,提高了防风条10的限位效果。
参考图2、图3和图4,防风槽9内壁的左侧开设有顶升槽12,顶升槽12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升囊13,顶升囊13的顶部与升降条111的左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顶升槽12和顶升囊13,顶升槽12为顶升囊13提供活动空间,顶升囊13配合顶升槽12通过连通管18配合储气囊7与升降条111对防风条10进行顶升工作,避免防风条10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顶升的情况,提高了防风条10的升降效果。
参考图2、图3和图4,门扇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条14,接触条14呈梯型设置,接触条14的右侧与防风条10的左侧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接触条14,能够有效的在防风条10配合门扇2工作工作过程中,保证防风条10与门扇2之间的接触效果,避免防风条10工作过程中出现与门扇2之间存在空隙的情况,提高了防风条10与门扇2的接触效果。
参考图2、图3和图4,活动腔6顶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拉槽15,拉槽15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拉槽15呈等距离分布,拉槽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16,拉簧16的底部与挤压板8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拉槽15和拉簧16,拉槽15为拉环提供固定点和活动空间,拉簧16配合拉槽15通过挤压板8施加拉力,避免升降板4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上升复位的情况,提高了升降板4的上升效果。
参考图2、图3和图4,活动腔6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与顶升槽12相连通的连通孔17,连通孔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通管18,连通管18与储气囊7和顶升囊13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连通孔17和连通管18,连通孔17为连通管18提供穿插空间,连通管18配合连通孔17对储气囊7与顶升囊13之间进行连通工作,避免储气囊7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配合顶升囊13使用的情况,提高了储气囊7与顶升囊13之间的连通效果。
参考图2、图3和图4,防风槽9内壁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复位槽19,复位槽1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20,复位簧20的顶部与升降条111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复位槽19和复位簧20,复位槽19为复位簧20提供固定点和活动空间,复位簧20配合复位槽19通过升降条111对防风条10施加向下的拉力,避免防风条10工作过程中难以下降复位的情况,提高了防风条10的复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关闭门扇2与门框1闭合,压条5与升降板4接触对升降板4施加向下的推力,使升降板4通过挤压板8对储气囊7施加向下的挤压力,储气囊7受力后内部气体通过连通管18进入顶升囊13内部,对顶升囊13进行充气工作,顶升囊13充气后通过升降条111顶升防风条10上升与接触条14接触,对门扇2与门框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工作,此时限位块113配合限位槽112通过升降条111对防风条10进行升降限位工作,在门框1打开时,接触条14与压条5跟随门扇2缓慢移动此时拉簧16配合拉槽15通过挤压板8对升降板4支架拉力,使升降板4复位,同时复位簧20配合复位槽19拉动防风条10下降复位,在防风条10复位过程中升降板4挤压顶升囊13时气体通过连通管18回到储气囊7内部,以此实现防风保温效果好的功能,提高了门扇2与门框1之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该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通过设置升降限位工作盒储气囊7配合挤压板8与防风条10对门扇2与门框1之间进行密封防风工作,解决了门扇的底部与门框内侧的底部存在缝隙,在门框配合门扇工作过程中,由于门扇的底部与门框之间存在空隙,容易出现外部冷空气、热空气经过缝隙穿过门扇进入室内,影响保温效果的情况,不能较好的对门扇与门框之间进行防风工作,降低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包括门框(1)和门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2)设置在门框(1)的内部,所述门框(1)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2)左侧的升降口(3),所述升降口(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顶部呈倾斜设置,所述门扇(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条(5),所述压条(5)呈三角型设置,所述升降板(4)的顶部与压条(5)的底部抵紧,所述门框(1)底部的内部开设有与升降口(3)相连通的活动腔(6),所述活动腔(6)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气囊(7),所述储气囊(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8),所述挤压板(8)的顶部与升降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门框(1)的底部开设有位于门扇(2)右侧的防风槽(9),所述防风槽(9)内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风条(10),所述防风条(10)呈梯型设置,所述防风条(10)的左侧与门扇(2)的右侧接触,所述防风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限位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限位机构(11)包括升降条(111),所述防风槽(9)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13),所述限位块(113)的内侧与升降条(111)的外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槽(9)内壁的左侧开设有顶升槽(12),所述顶升槽(12)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升囊(13),所述顶升囊(13)的顶部与升降条(111)的左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条(14),所述接触条(14)呈梯型设置,所述接触条(14)的右侧与防风条(10)的左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6)顶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拉槽(15),所述拉槽(15)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拉槽(15)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拉槽(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16),所述拉簧(16)的底部与挤压板(8)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6)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与顶升槽(12)相连通的连通孔(17),所述连通孔(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通管(18),所述连通管(18)与储气囊(7)和顶升囊(13)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槽(9)内壁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复位槽(19),所述复位槽(1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20),所述复位簧(20)的顶部与升降条(111)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222328369.8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Active CN218265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8369.8U CN218265676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8369.8U CN218265676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5676U true CN218265676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8369.8U Active CN218265676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5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5728B2 (ja) 防火サッシ
CN218265676U (zh) 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甲门
CN207260917U (zh) 一种满足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的铝合金防火门
CN207260916U (zh) 一种满足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的断桥铝防火窗
CN207004365U (zh) 一种非隔热铝合金耐火窗
CN205277224U (zh) 一种钢质隔热防火门
CN112761492A (zh) 内开式钢型材耐火窗
CN212428501U (zh) 一种钢铝复合非隔热防火窗
CN105401837B (zh) 一种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型材
CN205477230U (zh) 一种节能铝合金门窗
CN212249738U (zh) 一种高性能塑钢耐火窗
CN208416377U (zh) 金属制品防火门
CN210685759U (zh) 一种专用于铝模洞口的门窗
CN208686289U (zh) 一种钢制隔热防火窗
CN210439916U (zh) 一种钢质防火窗玻璃框体封胶结构
CN210264416U (zh) 一种新型隔热节能型铝合金耐火窗
CN206487357U (zh) 一种耐火隔音窗
CN207245557U (zh) 一种拼接式防盗门
CN215565428U (zh) 内开式钢型材耐火窗
CN219365874U (zh) 一种带有防火结构的钢制玻璃门系统
CN215565345U (zh) 通过转向中梃外开式钢型材钢型材耐火窗
CN213234826U (zh) 一种新型内开门扇型材
CN110295826A (zh) 组合隔热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5259872U (zh) 一种密闭式防水防火门
CN215169468U (zh) 保温密闭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