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4243U -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4243U
CN218264243U CN202222293964.2U CN202222293964U CN218264243U CN 218264243 U CN218264243 U CN 218264243U CN 202222293964 U CN202222293964 U CN 202222293964U CN 218264243 U CN218264243 U CN 218264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handle
drain
lap joint
drai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39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致明
何宇强
薛振华
董延东
闫胜春
李强
王烨堃
张玉龙
于丽丽
马红超
谢杰
刘�文
李乐
马睿杰
石江
曹钢
王琨
闫啸坤
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39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4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4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4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涉及铁路盖板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排水沟盖板存在的现场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沟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其上设置有排水孔和与排水孔间隔设置的提手槽;提手,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内;限位件,设置在提手穿设出盖板主体的一端上,限位件用于防止提手从提手槽脱出;其中,当提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提手槽的槽底,提手的顶端容置在提手槽内。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设置提手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现场安装排水沟盖板,方便现场的安装和维护,从而提高了排水沟盖板的现场安装效率。而且设置有排水孔,这样便于观察水沟内部情况。

Description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盖板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沿线排水沟大多采用混凝土盖板,由于排水沟盖板的自身重量大、抗冲击性能弱、不便观察水沟淤积情况,在施工倒运和水沟清淤过程中,需用专门的安装工具多次对其进行搬运、安装,不仅人工作业强度高、安装维护效率低,而且极易导致盖板冲击破损、堵塞沟槽、造成安全隐患。
故急需开发一种既便于观察水沟内部情况,又方便安装和维护的排水沟盖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该排水沟盖板既便于观察水沟内部情况,又方便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沟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其上设置有排水孔和与排水孔间隔设置的提手槽;以及提手,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内;以及限位件,设置在提手穿设出盖板主体的一端上,限位件用于防止提手从提手槽脱出;其中,当提手滑动至提手槽的槽底,提手的顶端容置在提手槽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盖板主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搭接头,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搭接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搭接配合,第一搭接头能够搭接在第二搭接头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搭接头的长度为D1,第二搭接头的长度为D2,D1大于D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件采用固定螺母,提手穿设出盖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固定螺母的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手采用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端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强筋结构,加强筋结构设置在盖板主体的下端,加强筋结构用于增强排水沟盖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盖板主体采用不饱和树脂高分子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水孔采用长条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水沟盖板组合件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包括多块上的排水沟盖板,排水沟盖板组合件由多块排水沟盖板相互搭接组合而成,在相邻的两块排水沟盖板中,其中一块排水沟盖板的第一搭接头能够搭接另一块排水沟盖板的第二搭接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提手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现场安装排水沟盖板,方便现场的安装和维护,从而提高了排水沟盖板的现场安装效率。而且,设置有排水孔,这样便于观察水沟内部情况。
另外,提手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内,这样使得提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提手槽的槽底,从而确保提手的顶端容置在提手槽内。以避免行人在排水沟盖板上行走时,被提手牵绊摔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排水沟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图1中排水沟盖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显示提手);
图3显示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排水沟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显示提手);
图4显示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排水沟盖板组合件的示意图(提手未使用);
图5显示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排水沟盖板组合件的示意图(提手使用)。
附图标记:
10、盖板主体;11、排水孔;12、提手槽;20、提手;31、第一搭接头;32、第二搭接头;40、加强筋结构;41、第一加强筋;42、第二加强筋;43、第三加强筋;50、限位件;100、排水沟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排水沟盖板100可应用于有砟轨道路基、隧道等场景,当排水沟盖板100应用于隧道时,其上不设置排水孔11。当然本申请中的排水沟盖板100也可应用于其他场景,不局限于上述应用场景。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沟盖板100,其包括盖板主体10、提手20和限位件50。盖板主体10上设置有排水孔11和与排水孔11间隔设置的提手槽12,提手20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12内,限位件50设置在提手20穿设出盖板主体10的一端上,限位件50用于防止提手20从提手槽12脱出;其中,当提手2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提手槽12的槽底,提手20的顶端容置在提手槽12内。
上述设置中,设置提手20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现场安装排水沟盖板100,方便现场的安装和维护,从而提高了排水沟盖板100的现场安装效率。而且,设置有排水孔11,这样便于观察水沟内部情况。另外,提手20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12内,这样使得提手2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提手槽12的槽底,从而确保提手20的顶端容置在提手槽12内。以避免行人在排水沟盖板100上行走时,被提手20牵绊摔倒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当提手20不使用时,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提手槽12的底部滑动,提手20的顶部完全放置在提手槽12。从而实现了对提手20的保护。当使用提手20时,现场人员将其向上提起,限位件50与盖板主体10的下端抵触接触。从而防止提手20从提手槽12脱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手20可拆卸地设置在盖板主体10上;盖板主体1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搭接头,搭接头用于将盖板主体10搭接到相邻的排水沟盖板100或排水沟的边沿处。
上述设置中,由于盖板主体1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搭接头,这样多块排水沟盖板100能够搭接成面积不相同的排水沟盖板组合件,以盖设封堵不同开口大小的排水沟。从而增强了排水沟盖板100使用的兼容性和便利性,扩大了排水沟盖板100的适用范围。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排水沟盖板只能适用于固定开口大小的排水沟,导致排水沟盖板兼容性较差的问题。另外,排水沟盖板100可以设置成合适的大小,多块排水沟盖板100能够重叠在一起进行运输,从而提高了排水沟盖板100搬运的便利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主体1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搭接头31,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搭接头32。
上述设置中,当多块排水沟盖板100进行搭接组合时,在相邻的两块排水沟盖板100中,其中一块的第一搭接头31与另一块的第二搭接头32搭接。在多块排水沟盖板100进行搭接组合结构的外侧边沿,即排水沟盖板组合件的外侧边沿,排水沟盖板100的第一搭接头31搭接在排水沟的边沿处。从而实现了排水沟盖板组合件对相应排水沟开口的盖设封堵。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搭接头31与第二搭接头32搭接配合,第一搭接头31能够搭接在第二搭接头32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搭接头31的长度为D1,第二搭接头32的长度为D2,D1大于D2。
上述设置中,在排水沟盖板100上部搭接处形成密封面,提高排水沟盖板100连接的稳定性与密封性,从而防止出现因排水沟盖板100接缝过大进入砂石异物,导致排水沟盖板100不平改变其受力状态的现象,进而使其避免因应力集中而破损。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50采用固定螺母,提手20穿设出提手槽1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固定螺母的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手20采用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端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提手槽12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螺母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U型结构的开口端处。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水沟盖板100还包括加强筋结构40,加强筋结构40设置在盖板主体10的下端,加强筋结构40用于增强排水沟盖板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结构40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加强筋41和至少一根第二加强筋42。至少一根第一加强筋41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至少一根第二加强筋42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至少一根第一加强筋41与至少一根第二加强筋42交叉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结构40包括多根第一加强筋41和多根第二加强筋42。多根第一加强筋41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多根第二加强筋42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多根第一加强筋41与多根第二加强筋42交叉连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具有如下区别点: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结构40还包括第三加强筋43,第三加强筋43分别设置在排水孔11的两侧,且与第二加强筋42连接。
实施例二的实施例一的其他结构相同,不再此处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水沟盖板组合件,其包括多块上述的排水沟盖板100,排水沟盖板100组合件由多块排水沟盖板100相互搭接组合而成,在相邻的两块排水沟盖板100中,其中一块排水沟盖板100的第一搭接头31能够搭接另一块排水沟盖板100的第二搭接头32上。
下面结合图1至图5,阐述一下本申请中排水沟盖板100的一个完整的实施例:
针对现有混凝土盖板渗重量大、不便倒运、不便观察水沟淤积情况、不便施工、抗冲击性能差、盖板安装施工及水沟清淤时容易造成盖板损坏,且原有盖板渗排水量不够、不易排泄泥沙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符合材料制成的排水沟盖板100,其承载力好、耐老化、抗冲击性能好、质量轻,且可根据线路道砟尺寸信息,设置排水孔宽度略小于线路道砟直径,实现顺畅排沙的同时,防止道砟流失;另外,根据线路最大排水量需求,设置排水孔长度及数量,保证排水量的同时,不影响盖板强度。
为了解决混凝土盖板受冲击易破损、易风化开裂、缺损等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以橡胶、塑料等为主要原料,其内设钢筋骨架的沟盖板,虽然其抗冲击性较好、不易破损,但由于橡胶材质特性,其耐候性、容易开裂、刚度弱、综合造价高,渗水后内部钢筋容易锈蚀,导致橡胶盖板鼓包变形,且橡胶阻燃性能较差,尤其是在隧道等通风不畅环境下,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使火势更大,还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员安全。
针对混凝土盖板重量大、不易安装、抗冲击及渗排水能力差、不便观察水沟淤积情况等问题,部分产品盲目减轻盖板重量,导致在列车高速通过时,风压较大,盖板被掀飞,造成严重的行车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中涉及的新型盖板采用相邻盖板互压搭接方式,将盖板连接形成整体,有助于抵抗风压、减少振动。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从结构设计及合理材料选型着手,其中提及的排水沟盖板100采用不饱和树脂高分子材料,经高温模压成型,强度高,抗冲击性强,耐候耐腐蚀性好,阻燃等级高,不易破损,使用寿命长,且重量仅为现有同规格混凝土盖板的15%左右,实现了轻质高强的目的,便于运输、安装、抢修,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排除了安全风险。
排水沟盖板100主要包括盖板主体10、排水孔11、U型提手、第一搭接头31、第二搭接头32、纵横加劲(加强筋结构40)等部分组成。排水沟盖板100采用不饱和树脂高分子材料,经高温模压成型,强度高,抗冲击性强,耐候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且重量仅为现有同规格混凝土盖板的15%左右,便于运输、安装、抢修,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具体地,盖板主体10为主要承载部分,其外形尺寸根据排水沟尺寸确定设计(依据排水沟的开口大小尺寸)。
具体地,排水孔11为长条孔,根据线路道砟粒径范围、排泥量大小合理设置排水孔11宽度。排水孔11宽度过大,道砟容易掉入沟槽内造成堵塞,宽度过小,不满足线路排泥量要求,故排水孔宽度要求略小于道砟粒径,一般可设为10~25mm,如在优选实例中宽度设为20mm;根据线路最大排水量、排泥量需求、沟槽尺寸等因素,设置排水孔长度、数量,防止排水不及时引起线路长时间积水,造成道床安全隐患;排水孔长度一般可设为100~250mm,排水孔数量可设为6~10个,如在优选实例中排水孔长设为150mm,排水孔数量为8个,排水孔11也可兼顾水沟淤积情况的检查孔;
另外,由于隧道内不受雨水影响,且有砟铁路隧道内常有道砟堆砌,故当排水沟盖板100在隧道内使用时可不设排水孔11,从而实现排水沟的全面封闭,延长清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具体地,U型提手通过背面螺母(固定螺母)固定安装于提手槽12内,提手槽12为圆柱凹槽。在使用时可将U型提手提起,方便安装、搬运;不使用时提手沉入盖板主体10的表面以下,不影响行走。
具体地,第一搭接头和第二搭接头的设计,使得盖板在安装过程中可直接适配安装,无需反复定位,简化了安装流程,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盖板的搭接安装使其互相连成整体,可有效抵抗列车高速通行引起的风压,减小盖板振动,防止盖板被掀飞造成安全事故;
另外,第一搭接头31纵向宽度设置得略大于第二搭接头32,从而在盖板上部搭接处形成密封面,提高盖板连接的稳定性与密封性,防止出现因盖板接缝过大进入砂石异物,导致盖板不平改变盖板受力状态,使其因应力集中而破损的问题。
具体地,排水沟盖板100之间的搭接方式及提手方案均不限于文中的这一种方式,凡属于实现连接相邻盖板为一整体的连接方式及提手设计理念功能一致的方式都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加劲包括设于盖板背面的横向加劲(第一加强筋41)和纵向加劲(第二加强筋42)。根据排水沟盖板100的跨度及承载要求,设计横向加劲宽度及数量,横向加劲宽度一般在15~50mm范围内;根据排水沟盖板100宽度及承载要求,设计纵向加劲宽度及数量,纵向加劲宽度一般在10~25mm范围内;加劲的合理布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盖板支撑强度,增加盖板的承载力,增强了盖板的刚度,降低盖板破损风险。
盖板承载力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要,可根据具体承载力要求设计最经济合理的方案,该实例中新型盖板承载力完全满足铁路步道板承载力的要求,即1.5KN集中力和5KN/m2的均布荷载,另外通过更改盖板结构设计等方式可以实现更高的承载力要求。加劲布置方式不限于文中的这一种,凡属于实现承载力及刚度目标的加劲方式都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另外,排水沟盖板100采用不饱和树脂高分子材料,其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生成的含有双键的高分子化合物。该材料自身分子量大、分子键连接紧密,化学稳定性强,在加入玻璃纤维、填料、抗老化剂等各类辅助剂后,经高温模压固化为一种不溶、不融的高分子网状聚合物。因而其具有轻质高强、耐候耐老化性好、抗冲击性能优异等特点:
材料密度为1.4~2.2g/cm3,是同体积混凝土质量轻,但其强度远高于混凝土,镂空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用量,实现轻质高强;
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光、紫外线等老化能力,且对大部分有机溶剂、酸、碱、盐类腐蚀材料及微生物抵抗力也很强;
材料分子量大、分子键连接紧密,且加入玻璃纤维增强后,其冲击强度远高于混凝土。
本申请中的排水沟盖板100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不饱和树脂高分子材料,经高温模压成型,强度高,抗冲击性强,耐候耐腐蚀性好、阻燃性能优异,不易破损,使用寿命长。
2、结构设计优异:根据道砟粒径及排水排泥量确定排水孔尺寸,解决了排水排泥不畅、道砟流失、水沟淤积不便检查等问题;相邻盖板通过互压搭接方式形成整体,可以抵抗列车高速通行时产生的风压,防止盖板被掀飞引起行车事故;
3、具有轻质高强特性,其有效承载力满足铁路步道板承载力的要求,即1.5KN集中力和5KN/m2的均布荷载,且重量仅为现有同规格混凝土盖板的15%左右,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安装、检修、维护工作量,方便水沟清淤作业、能够有效保证水沟排水畅通。
4、大大降低了有砟线路沟盖板全寿命周期成本:重量远低于混凝土盖板,不仅降低了运输费用,还大大减小了安装成本、后期检修维护成本;同时,新型盖板耐久性高,使用寿命长,免维护,大大降低了盖板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主体,其上设置有排水孔和与所述排水孔间隔设置的提手槽;以及
提手,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提手槽内;以及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提手穿设出所述盖板主体的一端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防止所述提手从所述提手槽脱出;
其中,当所述提手滑动至所述提手槽的槽底时,所述提手的顶端容置在所述提手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搭接头,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搭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头与所述第二搭接头搭接配合,所述第一搭接头能够搭接在所述第二搭接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头的长度为D1,所述第二搭接头的长度为D2,所述D1大于所述D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采用固定螺母,所述提手穿设出所述盖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采用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沿第一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提手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的下端,所述加强筋结构用于增强所述排水沟盖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采用不饱和树脂高分子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采用长条孔。
10.一种排水沟盖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沟盖板,所述排水沟盖板组合件由多块所述排水沟盖板相互搭接组合而成,在相邻的两块所述排水沟盖板中,其中一块所述排水沟盖板的第一搭接头能够搭接另一块所述排水沟盖板的第二搭接头上。
CN202222293964.2U 2022-08-30 2022-08-30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Active CN218264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964.2U CN218264243U (zh) 2022-08-30 2022-08-30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964.2U CN218264243U (zh) 2022-08-30 2022-08-30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4243U true CN21826424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3964.2U Active CN218264243U (zh) 2022-08-30 2022-08-30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4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3289B (zh) 可更换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及其安装和检修更换方法
CN202705895U (zh) 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
CN110029576B (zh) 一种无钢无缝桥梁伸缩缝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US20060115330A1 (en) Open bottom box culvert
CN218264243U (zh) 排水沟盖板和排水沟盖板组合件
CN105648889B (zh) 钢筋混凝土t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5088583U (zh) 一种盖梁桁架式加固构造
CN110106772B (zh) 一种公路冷弯u形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9397518U (zh) 一种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摩擦板加固结构
CN217923053U (zh) 一种便于安装、更换的弹性体预制型填充式伸缩装置
CN214573253U (zh) 一种uhpc与不锈钢梁的组合结构
CN108342972A (zh) 全钢结构组合桥板城市高架桥及其施工工艺
CN211522716U (zh) 一种沥青路面
CN106381927A (zh) 一种震损可替换钢梁结构
CN212128843U (zh) 一种带有截水槽的桥梁伸缩缝
CN108166373B (zh) 一种改善钢箱梁疲劳性能的可替换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89594U (zh) 一种震损可替换钢梁结构
CN116145531B (zh) 一种集簇式连接的装配式frp-uhpc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857842U (zh) 一种钢结构停车棚
CN213653073U (zh) 一种路基结构
CN107858890A (zh) 一种排水用便携过桥装置
CN214883014U (zh) 一种用于桥面排水设施的安装装置
CN218881287U (zh) 一种新型防开裂屋面
CN216338810U (zh) 一种沥青道路的防裂结构
CN220789295U (zh) 一种具有疏水防覆冰性能的混凝土路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