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0616U -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0616U
CN218260616U CN202222342795.7U CN202222342795U CN218260616U CN 218260616 U CN218260616 U CN 218260616U CN 202222342795 U CN202222342795 U CN 202222342795U CN 218260616 U CN218260616 U CN 21826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base
driving
mov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27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颖波
周宇超
毛俊波
黄莹力
彭志晓
陈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27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工作台,安装于基座的一端;第二工作台,安装于基座的另一端,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均用于输送工件;驱动组件,安装于基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或驱动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共同运动,以交替输送工件至基座的中部区域。在基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带动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或联动平移,以将工件交替输送至基座的中部区域,有效提高输送节拍,对工件的处理更为迅速,当在基座中部区域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处理,有效提高效率和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装置是自动化生产线或半自动化生产线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之一。相关技术中,输送装置通过送料板水平输送或水平旋转的方式输送工件,应用中,人工或机器逐个往送料板上放置工件,然后,送料板将工件送至下一个工位,如通过送料板将工件从上料工位输送至加工工位。一些相关技术中,输送装置通过送料板水平输送工件,输送装置仅设置有单个送料板,考虑到上料至送料板所要消耗的时间,导致只能间隔输送工件至加工工位,存在加工工位处理工件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相关技术中,输送装置通过送料板水平旋转输送工件,同样存在只能间隔输送工件至加工工位的情况。特别地,针对应用于类似焊接加工的高温场景中,高速运动容易导致升温形变,进而影响送料板的精度,从而直接影响工件自动化焊接加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替送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和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包括:
基座;
第一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一端;
第二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均用于输送工件;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或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共同运动,以交替输送所述工件至所述基座的中部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基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带动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或联动平移,以将工件交替输送至基座的中部区域,有效提高输送节拍,对工件的处理更为迅速,当在基座中部区域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处理,有效提高效率和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台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驱动第二工作台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配合,以驱使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至所述基座的中部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件连接并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以驱使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同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两组第一滑块和两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工作台固定,且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工作台固定,且两组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工作台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工装板,所述第一工装板用于固定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工作台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工装板,所述第二工装板用于固定所述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工装板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工装板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均通过真空吸附固定所述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工装板和所述第一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多个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沿所述第一工装板的周向布置并配合作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工装板的水平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台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工装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工装板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一侧还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照射侧朝向所述第一工装板,所述第一工装板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的第一通光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替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替送料装置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一工装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一工装板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交替送料装置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一工装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示出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一工装板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基座100;第一拖链110;第二拖链120;直线模组130;第一导轨140;
第一工作台200;第一工装板210;第一吸附孔211;第一通光槽212;光源安装板220;第一真空发生器230;第一气接头240;第二气接头250;
第二工作台300;第二工装板310;第二吸附孔311;
第一高度调节组件410;第一调节柱411;第一固定块412;第一螺母413;第一支撑板420;第二支撑板430;固定螺钉440;
第二高度调节组件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包括基座100、第一工作台200、第二工作台300和驱动组件,其中,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分别安装于基座100的两端,并且,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均用于输送工件。具体地,驱动组件安装于基座100,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交替运动,或驱动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共同运动,以交替输送工件至基座100的中部区域。例如,驱动组件采用双动力源交替驱动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或驱动组件采用单动力源驱动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共同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座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带动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交替运动或联动平移,以将工件交替输送至基座100的中部区域,有效提高输送节拍,对工件的处理更为迅速,当在基座100中部区域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处理,如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焊接,交替往焊接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内输送待焊接的工件,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和产能,焊接机器人能够连续进行焊接加工,缩短等待时间。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5,基座100设置有直线模组130,直线模组130采用双动力源驱使第一工作台200运动和第二工作台300运动。具体地,驱动组件为直线模组130的动力源,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工作台200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驱动第二工作台300移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配合,以驱使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交替运动至基座100的中部区域。通过双动力源分别控制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的运动更为灵活。另外,基座10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拖链110和第二拖链120,其中,第一驱动件的电缆安装于第一拖链110,第一拖链110能够牵引和保护内置于第一拖链110内的电缆,并与第一工作台200共同运动,适配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工作台200的往复运动,且当第一工作台200采用气动元件定位工件时,第一拖链110对与第一工作台200处的气动元件连通的气管进行牵引和保护,该气管同样安装于第一拖链110内;第二驱动件的电缆安装于第二拖链120,第二拖链120能够牵引和保护内置于第二拖链120内的电缆,并与第二工作台300共同运动,适配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工作台300的往复运动,且当第二工作台300采用气动元件定位工件,第二拖链120对与第二工作台300处的气功元件连通的气管进行牵引和保护,该气管同样安装于第二拖链120内。容易理解的是,第一拖链110和第二拖链120可以设置在基座100的同一侧,或者,再参考图5,第一拖链110和第二拖链120分别布置于基座100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5,直线模组130采用单动力控制,具体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传动连接,动力件连接并驱动传动件运动,以驱使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同向运动,结构更为简单,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的同步性能更好。例如,动力件为驱动电机,传动件为螺杆,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螺杆转动,螺杆的一端与第一工作台200螺纹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工作台300螺纹传动连接,且第一工作台200与第二工作台300的螺纹传动方向一致。安装时,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中的一个位于螺杆的一端,另一个位于螺杆的中部。当驱动电机转动,第一工作台200在螺杆的一端和螺杆的中部往复运动,与之对应地,第二工作台300在螺杆的中部和另一端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00的中部区域”并不特指处于基座100长度的一半处,而是第一工作台200朝基座100中心运动到位以及第二工作台300朝基座100中心运动到位后,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两者之间的最远范围对应的区域。类似地,“螺杆的中部”与“基座100的中部区域”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5,基座100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用于对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导向,以保证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运动的精度。具体地,驱动组件驱使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线性运动,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140、第二导轨、两组第一滑块和两组第二滑块。其中,第一导轨140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均与基座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导轨140和第二导轨沿基座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滑块与第一工作台200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导轨140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工作台300固定,且两组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导轨140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从而保证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运动的直线运动精度,且共用第一导轨140和第二导轨,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二工作台300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更好。可选地,第一导轨140、第二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侧均设有护罩,有效阻挡焊接应用场景中焊渣的掉入而影响导向组件的导向精度,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护罩遮挡而未能显示第二导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再参照图1和图5,第一工作台200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工装板210,第一工装板210用于固定工件,第二工作台300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工装板310,第二工装板310也用于固定工件。在工作台上增设工装板,当输送不同工件时,采用更换工装板的方法而不直接更换工作台,减少因工作台重新装配而需要重新调试运动精度的时间。可选地,第一工装板210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工装板210间沿水平方向间隔安装于第一工作台200;第二工装板310也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工装板310沿水平方向间隔安装于第二工作台300。
一些实施例中,工装板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工件,参照图2至图4,具体地,第一工装板210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孔211,第二工装板310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吸附孔311,第一吸附孔211和第二吸附孔311均通过真空吸附固定工件。通过工件与工装板的接触面对工件进行固定,结构更为简单,减少压紧和定位工件的结构。例如,当采用机器人自动上料,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较好,每次上料至工装板的位置较为恒定。当对输送的工件进行焊接加工,由于工位的周围没有压紧和定位结构,极大减少焊接的盲区,焊接机器人控制焊枪对工件焊接的焊道更为连续,工件的焊接质量更好。
例如,参考图3,第一工作台200和第一工装板21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20,第一真空发生器230安装于第一支撑板420,第一气接头240安装于第一工装板210的侧部,第一气接头240用于与第一吸附孔211连通,进一步参照图1,第二气接头250安装于第一拖链110的固定板上。第一真空发生器2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接头240和第二气接头250连通。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当第一工装板210有两个时,第二气接头250有两个,第二气接头250与所述第一工装板210分别一一对应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工装板310固定工件的结构可参考第一工装板210固定工件的结构,此时不再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再参照图2和图3,第一工装板210和第一工作台20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高度调节组件410,多个第一高度调节组件410沿第一工装板210的周向布置并配合作用,以调节第一工装板210的水平度,进而,工件相对第一工装板210的位置精度更高。具体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410包括第一调节柱411,第一调节柱411的一端与第一工作台200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柱411的另一端与第一工装板210连接,结构简单,人工转动第一调节柱411即可便捷地调整第一调节柱411的高度,进而调整第一工装板210的高度。例如,第一高度调节组件410还包括第一固定块412和第一螺母413,第一固定块412通过第一支撑板420与第一工作台20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调节柱411的上端与第一工装板210固定,如第一调节柱411的上端与第一工装板210轴孔配合,此时,第一工装板210与第一调节柱411插接配合,第一工装板210能够便捷地取出。第一调节柱411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调节柱411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块412螺纹连接,以调整第一调节柱411的高度,并且,第一调节柱411调节完成后,第一螺母413与第一调节柱411螺接,以将第一调节柱411固定于第一固定块412。进一步地,再参照图4,采用端面设置有减重槽的第二支撑板430代替第一支撑板420,并且,第一调节柱411调整后采用固定螺钉440固定第一调节柱411和第一工装板210,此时,第一工装板210与第一工作台200牢固安装。容易理解的是,当采用固定螺钉440固定第一工装板210,第一调节柱411的中部设置有供固定螺钉440的螺柱通过的通孔,第一工装板210设置有与固定螺钉440的螺柱螺纹配合的螺孔,因此,第一调节柱411调整时,不影响固定螺钉440与第一工装板210的螺接,如向下调整第一调节柱411后,转动固定螺钉440下拉第一工装板210抵压第一调节柱411的端面以实现第一工装板210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高度调节组件420组成和连接结构可参考第一高度调节组件410的组成和连接结构,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工装板210朝向第一工作台200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光源的照射侧朝向第一工装板210,第一工装板210的端面开设有供光源的光线通过的第一通光槽212,能够提高工件周围的光照环境,更好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当产线采用视觉识别检测,光源能够提高视觉识别的准确度。当第一工装板210应用于自动化焊接加工,光源能够提高焊缝跟踪识别的准确度。例如,光源为pcb发光板,可选地,第一工作台200安装有光源安装板220,pcb发光板安装于光源安装板22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工装板310的照明设置可参考第一工装板210的照明设置,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一端;
第二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均用于输送工件;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或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共同运动,以交替输送所述工件至所述基座的中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台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驱动第二工作台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配合,以驱使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交替运动至所述基座的中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件连接并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以驱使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同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两组第一滑块和两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工作台固定,且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工作台固定,且两组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工装板,所述第一工装板用于固定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工作台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工装板,所述第二工装板用于固定所述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工装板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均通过真空吸附固定所述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和所述第一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多个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沿所述第一工装板的周向布置并配合作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工装板的水平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台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工装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一侧还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照射侧朝向所述第一工装板,所述第一工装板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的第一通光槽。
CN202222342795.7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Active CN21826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2795.7U CN21826061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2795.7U CN21826061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0616U true CN218260616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2795.7U Active CN21826061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0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574A (zh) * 2023-09-07 2023-10-20 山西北菱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特种设备制造的冷焊焊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574A (zh) * 2023-09-07 2023-10-20 山西北菱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特种设备制造的冷焊焊接装置
CN116900574B (zh) * 2023-09-07 2023-12-01 山西北菱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特种设备制造的冷焊焊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60616U (zh)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CN111787781B (zh) 一种贴片led灯珠基板自动焊接装置
CN109940326B (zh) 一种激光焊接夹具和激光焊接工作站
CN108581205B (zh) Led灯管自动焊接线
CN107824928B (zh) 四轴自动锡焊机
CN210878102U (zh) 一种反向定位异型产品自动化激光打标机
CN111889287B (zh) 一种计算机生产用壳体喷涂生产线设备
CN106112237A (zh) 一种型材数控多轴等离子切割装置及方法
CN211680650U (zh) 一种焊接机
CN109128521A (zh) 一种用于自动生产线的激光打标机
CN113441939A (zh) 一种用于led和散热器的锁付设备
CN210232161U (zh) 一种三轴龙门拧紧装置
CN214444013U (zh) 双导轨激光传感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
CN114850825A (zh) 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3437905U (zh) 一种焊接系统
CN211991744U (zh) 一种用于led和散热器的锁付设备
CN210306348U (zh) 一种可调节双工位焊接台
CN210148567U (zh) 螺丝刀帽排布定位装置及螺丝刀帽输送定位设备
CN112676820A (zh) 一种双枪螺钉拧紧装置
CN218655106U (zh) 用于散热片的喷涂码垛装置
CN218314105U (zh) 一种木窗双端复合精铣可变间距的木窗定位夹紧装置
CN106041180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动车灯led光源定位方法
CN117381421B (zh) 一种房车锁自动装配设备
CN217675205U (zh) 一种全自动电路板压灯机
CN213857686U (zh) 一种焊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301, Building B, Kemulong Science Park, Guansheng 5th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aimuxing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01, Building B, Kemulong Science Park, Guansheng 5th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YMSO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