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9797U - 一种手提捆绑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提捆绑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9797U
CN218259797U CN202221512105.1U CN202221512105U CN218259797U CN 218259797 U CN218259797 U CN 218259797U CN 202221512105 U CN202221512105 U CN 202221512105U CN 218259797 U CN218259797 U CN 21825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handle portion
strap
area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21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华森
阮云波
朱正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21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9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提捆绑带,属于捆绑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手提捆绑带使用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本手提捆绑带包括提手部和呈条形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可相互连接形成闭环,所述带体上穿设有可沿带体长度方向滑动的环形连接件,所述提手部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相连接。本手提捆绑带使用时货物不会因为带体捆绑的位置偏差而产生过大的偏斜,使用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手提捆绑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捆绑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提捆绑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方便携带物品,一般都在物品上设带子。其可当提手使用,如现今市场上的背包、购物袋和塑料袋等物品。而对于一些特殊货物,如箱体等,其表面往往没有供提拉的部件,需要通过搬运移动,操作不便捷。
授权公告号为CN2020542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物绑带,兜绑在物体上,包括长条形的支撑带、设置在支撑带上的防滑条、设置在支撑带两端的连接件,在该支撑带中部设有防倾斜的固定带,该支撑带两端由该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兜绑在物体上。
上述捆绑带用于运输锅、罐等物体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捆绑时需要精确控制提手部的位置恰好处于货物的中心上方,操作使用仍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提捆绑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手提捆绑带使用不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提捆绑带,包括提手部和呈条形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可相互连接形成闭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穿设有可沿带体长度方向滑动的环形连接件,所述提手部与所述环形连接件相连接。
带体可纵向环绕待提取的箱体或货物,通过带体两端闭环连接将箱体或货物困紧锁定,提手部与带体相连接,用户通过提手部提起箱体或货物时有更大的手部空间,更加便捷舒适,同时保证带体与箱体或货物表面更稳定的贴合定位效果。通过在带体上穿设环形连接件,使提手部与环形连接件,这样用户在捆绑货物或箱体后可根据提起时箱体货物的重心和形态再一定范围内调整环形连接件的位置,使用户通过提手部提起箱体货物的初始形态不会因为带体捆绑的位置偏差而产生过大的偏斜,而需再重新调整带体的捆绑位置导致使用不便捷。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环形连接件有两个,所述提手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环形连接件相连接。这样两环形连接件与带体接触,利于增加摩擦接触面进而提高其与带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性,保证便捷性的同时使提起货物时状态稳定,且两环形连接件之间保证提手部有跟舒适的手部空间,提取时更便捷舒适。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环形连接件为日字环,所述带体依次穿过所述环形连接件的两个内孔。日字环的中部具有隔条,将其内腔分为两个内孔,这样带体张紧时会有三处向环形连接件压紧,大大提高带体与环形连接件的相对位置稳定效果,同时仍能保证环形连接件与带体之间的滑动调节,保证便捷性。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提手部与所述环形连接件中部的隔条相连接。这样在提起时提手部作用于日字环的中部,可保证环形连接件两侧受力稳定,而不会导致带体与环形连接件分离的现象,提高提起时的状态稳定性。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提手部呈条形,该提手部内嵌设有沿提手部长度方向布置的尼龙管件。这样提手部的形态受到硬质尼龙管件的限定,降低提手部的变形幅度,同时提高手部的握持面积减少手部压强,提升实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提手部的外围套设有软质护套件,所述软质护套件的位置与所述尼龙管件的位置相对。这样用户手部直接与软质护套件接触,进一步提升握持面积,降低手部受到的压强,改善舒适性。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上连接有可沿该带体宽度方向展开的束带,所述束带的两端可相互连接呈闭环。这样当将带体和提手部沿带体长度方向折叠收纳后,可操作束带将收纳的带体捆绑起来,保证收纳状态稳定,提升使用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捆绑带还包括可分别连接于所述带体两端部的两卡接件,两所述卡接件可形成卡接配合。这样带体两端通过连接的卡接件实现卡接配合,相比系带操作更加便捷。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为织带件,该带体的一端穿设有用于实现带体两端连接的卡接件,该带体的穿出端设有能与带体侧面相粘连的魔术贴。这样卡接件可根据货物或箱体的尺寸相对带体滑动调节,使捆绑稳定,而带体为织带件可与带体穿出端的魔术贴配合,使带体的穿出端得到限位,利于提升捆绑稳定性。
在上述的手提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上设有若干可相对该带体运动的卡位尾夹。卡位尾夹为现有部件,这样在捆绑时可调整卡位尾夹相对带体的位置在货物的棱边处,保证货物相对带体的位置稳定,保证运送时货物不会自行滑动脱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手提捆绑带用户在捆绑货物或箱体后可根据提起时箱体货物的重心和形态再一定范围内调整环形连接件的位置,使用户通过提手部提起箱体货物的初始形态不会因为带体捆绑的位置偏差而产生过大的偏斜,而需再重新调整带体的捆绑位置导致使用不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C部放大图。
图中,1、带体;2、提手部;3、环形连接件;4、尼龙管件;5、软质护套件;6、束带;7、卡接件;8、魔术贴;9、卡位尾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4-6所示,本手提捆绑带包括提手部2和呈条形的带体1,带体1的两端可相互连接形成闭环,带体1上穿设有可沿带体1长度方向滑动的环形连接件3,提手部2与环形连接件3相连接。带体1可纵向环绕待提取的箱体或货物,通过带体1两端闭环连接将箱体或货物困紧锁定,提手部2与带体1相连接,用户通过提手部2提起箱体或货物时有更大的手部空间,更加便捷舒适,同时保证带体1与箱体或货物表面更稳定的贴合定位效果。通过在带体1上穿设环形连接件3,环形连接件3可为金属件或塑料件,使提手部2与环形连接件3,这样用户在捆绑货物或箱体后可根据提起时箱体货物的重心和形态再一定范围内调整环形连接件3的位置,使用户通过提手部2提起箱体货物的初始形态不会因为带体1捆绑的位置偏差而产生过大的偏斜,而需再重新调整带体1的捆绑位置导致使用不便捷。环形连接件3有两个,提手部2的两端分别与两环形连接件3相连接。这样两环形连接件3与带体1接触,利于增加摩擦接触面进而提高其与带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性,保证便捷性的同时使提起货物时状态稳定,且两环形连接件3之间保证提手部2有跟舒适的手部空间,提取时更便捷舒适。作为优选,环形连接件3为日字环,带体1依次穿过环形连接件3的两个内孔。日字环的中部具有隔条,将其内腔分为两个内孔,这样带体1张紧时会有三处向环形连接件3压紧,大大提高带体1与环形连接件3的相对位置稳定效果,同时仍能保证环形连接件3与带体1之间的滑动调节,保证便捷性。提手部2的两端分别与两环形连接件3中部的隔条连接。这样在提起时提手部2作用于日字环的中部,可保证环形连接件3两侧受力稳定,而不会导致带体1与环形连接件3分离的现象,提高提起时的状态稳定性。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提手部2呈条形,该提手部2内嵌设有沿提手部2长度方向布置的尼龙管件4。提手部2为织带件,可沿宽度方向折叠将尼龙管件4缝在内部,这样提手部2的形态受到硬质尼龙管件4的限定,降低提手部2的变形幅度,同时提高手部的握持面积减少手部压强,提升实用舒适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来讲,提手部2的外周面套设有软质护套件5,软质护套件5为硅胶件。这样用户手部直接与软质护套件5接触,进一步提升握持面积,降低手部受到的压强,改善舒适性。
如图1、图3、图5所示,带体1上连接有可沿该带体1宽度方向展开的束带6,束带6为双面魔术贴8件,束带6的两端可在任意位置相互连接呈闭环。这样当将带体1和提手部2沿带体1长度方向折叠收纳后,可操作束带6将收纳的带体1捆绑起来,保证收纳状态稳定,提升使用的舒适性。手提捆绑带还包括可分别连接于带体1两端部的两卡接件7,卡接件7为现有部件,两卡接件7可形成卡接配合。这样带体1两端通过连接的卡接件7实现卡接配合,相比系带操作更加便捷。带体1为织带件,该带体1的一端穿设连接有卡接件7,卡接件7的上具有呈日字环的结构,该带体1的穿出端设有能与带体1侧面相粘连的魔术贴8。这样卡接件7可根据货物或箱体的尺寸相对带体1滑动调节,使捆绑稳定,而带体1为织带件可与带体1穿出端的魔术贴8配合,使带体1的穿出端得到限位,利于提升捆绑稳定性。带体1上设有两个可相对该带体1运动的卡位尾夹9。卡位尾夹9为现有部件,可在带体1任意位置夹持定位,这样在捆绑时可调整卡位尾夹9相对带体1的位置在货物的底部前后棱边处,保证货物相对带体1的位置稳定,保证运送时货物不会自行滑动脱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提捆绑带,包括提手部(2)和呈条形的带体(1),所述带体(1)的两端可相互连接形成闭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上穿设有可沿带体(1)长度方向滑动的环形连接件(3),所述提手部(2)与所述环形连接件(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3)有两个,所述提手部(2)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环形连接件(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3)为日字环,所述带体(1)依次穿过所述环形连接件(3)的两个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2)与所述环形连接件(3)中部的隔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2)呈条形,该提手部(2)内嵌设有沿提手部(2)长度方向布置的尼龙管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2)的外围套设有软质护套件(5),所述软质护套件(5)的位置与所述尼龙管件(4)的位置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上连接有可沿该带体(1)宽度方向展开的束带(6),所述束带(6)的两端可相互连接呈闭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捆绑带还包括可分别连接于所述带体(1)两端部的两卡接件(7),两所述卡接件(7)可形成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为织带件,该带体(1)的一端穿设连接有用于实现带体(1)两端连接的卡接件(7),该带体(1)的穿出端设有能与带体(1)侧面相粘连的魔术贴(8)。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手提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上设有若干可相对该带体(1)运动的卡位尾夹(9)。
CN202221512105.1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手提捆绑带 Active CN21825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2105.1U CN21825979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手提捆绑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2105.1U CN21825979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手提捆绑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9797U true CN218259797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2105.1U Active CN21825979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手提捆绑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9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19346U (zh) 背包组件
US9303353B2 (en) Basket
KR101264984B1 (ko) 분리형 배낭
US200600648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andle
EP3157380B1 (en) Flexible folding sling
US20130126686A1 (en) Luggage cup holder
CN218259797U (zh) 一种手提捆绑带
US11330871B2 (en) Clip for attachment accessories of backpack
CN21163206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箱包
CN213263694U (zh) 一种医用扎带
CN207613380U (zh) 一种多功能背包
CN205795175U (zh) 一种背包
CN21126894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束口袋
CN201384280Y (zh) 婴儿背袋
CN205456719U (zh) 一种多用式背包
CN220529482U (zh) 一种用于临时挂勾物品的双肩背带
CN21415154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pda手持装置
JP2019063058A (ja) キャリーバッグ用牽引具
KR20130001471U (ko) 가방용 인형 부착장치
CN203762484U (zh) 一种套拉杆固定背包结构
CN217771675U (zh) 一种可折叠的拉杆箱
CN203814774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两用包
CN210581509U (zh) 一种带侧挂包的双肩包
GB2492449A (en) Self Adjustable Strap Assembly
KR200237465Y1 (ko) 배낭용 손잡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