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3254U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3254U
CN218243254U CN202221911147.2U CN202221911147U CN218243254U CN 218243254 U CN218243254 U CN 218243254U CN 202221911147 U CN202221911147 U CN 202221911147U CN 218243254 U CN218243254 U CN 218243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tator
rotor
axia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11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张扣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11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3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3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3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动机组件及由电动机组件驱动的输出头,电动机组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转子、套设于转子外周的定子及连接于转子的轴向后端的风扇,定子固定于壳体内,转子带动风扇相对于定子旋转;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转子外周的电路板,电路板固定于定子的轴向前端且设有面向定子的发热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将电路板的发热元件面向定子设置,转子带动风扇旋转产生的气流直接对发热元件和定子进行冷却,散热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工具中,其具有位于内部的电动机及电性连接电动机的电路板,电路板设有为电动机供电的场效应晶体管,当场效应晶体管为电动机供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该热量可能增加电路板或其他部件的温度。目前电路板多安装在电动工具的把手处,其距离电动机的风扇较远,风扇直接冷却带走的场效应晶体管的热量有限,其无法满足功率增大时,场效应晶体管所产生的大量热量的问题。
请参阅于2018年12月18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9608489U号,其揭示了一种电动工具,电路板邻近定子芯的端部,且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背向定子芯,电路板与定子端盖热接触;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风扇旋转引起的气流离开电动机组件,另一方面通过从定子端盖外表面延伸的散热翅片进行对流来消散,这种安装方式能够实现对电路板的散热,但需要在定子端盖额外安装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成本较高。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电动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动机组件及由所述电动机组件驱动的输出头,所述电动机组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转子、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及连接于所述转子的轴向后端的风扇,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带动所述风扇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所述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前端且设有面向所述定子的发热元件。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转子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出轴、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后端,所述电路板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前端的外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贴合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前端表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路板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气流孔,所述散热板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散热板的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与所述第一气流孔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转子包括数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且连接至所述定子的轴向前端,以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至所述定子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前端,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后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后端且设有圆形背板及自所述圆形背板沿轴向向后延伸的数个散热叶片,数个所述散热叶片围绕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壳体设有位于轴向前端的进风口及位于轴向后端的出风口,所述转子带动所述风扇旋转以产生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再流经所述电动机组件后自所述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电路板设置,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再依次流经所述电路板、所述定子后自所述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出风口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的外周上,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电路板设置或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动机组件包括套设于转子的外周的电路板,电路板固定于定子的轴向前端且设有面向定子的发热元件。所述转子带动风扇旋转以产生气流时,气流依次流经电路板、定子及风扇,直接对发热元件和定子进行冷却,散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整机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中电动机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组件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电动工具 100 壳体 1
电动机组件 2 脚板部 3
触发开关 4 输出头 5
转子 21 定子 22
电路板 23 输出轴 211
第一轴承 212 第二轴承 213
散热板 24 风扇 25
发热元件 231 第一气流孔 232
固定件 26 散热叶片 251
进风口 11 出风口 12
第二气流孔 241 中心腔 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处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动工具100,用于插接一工作头(图未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工具100为电动扳手,其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动机组件2及由所述电动机组件2驱动的输出头5,所述输出头5部分露出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且连接上述工作头。
所述壳体1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主体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下方的握持部及位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的脚板部3。所述电动机组件2与所述输出头5均容纳于所述主体部内,且所述输出头5部分露出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所述握持部用于使用者操作时的握持且设有触发开关4,所述触发开关4可为扳机、按钮等且供使用者操作以控制所述电动工具100的工作启停。所述脚板部3用于供电池包的插接,所述电池包用于对所述电动工具100进行电力供应。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电动机组件2包括转子21、套设于所述转子21的外周的定子22及连接于所述转子21的轴向后端的风扇25。所述转子21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出轴211、固定到所述输出轴211上的磁体(未标号)、安装于所述输出轴211的轴向两端的第一轴承212和第二轴承213,所述输出轴211的前部由所述第一轴承212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出轴211的后部由所述第二轴承213可旋转的支撑。
所述定子22套设于所述转子21的所述磁体的外周且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扇25位于所述定子22的轴向后端,所述风扇25包括圆形背板(未标号)及自所述圆形背板沿轴向向后延伸的散热叶片251,数个散热叶片251围绕于所述第二轴承213的外周。所述壳体1设有环绕所述壳体1轴向前端一周的数个进风口11及环绕所述壳体1轴向后端一周的数个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出风口12都均匀排布在所述壳体1的外周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21旋转带动所述风扇25旋转以产生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壳体1内,再流经所述电动机组件2,最后自所述出风口12流出。
所述电动机组件2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子21的外周的电路板23与散热板24。所述电路板23固定于所述定子22的轴向前端且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11的轴向前端的外周,所述散热板24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11的外周且贴合于所述电路板23的轴向前端表面,以作为散热器从所述电路板23移除热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23与所述进风口11位于同一侧平面且所述进风口11朝向所述电路板23设置,所述转子21旋转带动所述风扇25旋转产生的气流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壳体1内,直接对所述电路板23及所述散热板24进行冷却;所述出风口12也朝向所述电路板23设置且位于所述风扇25的轴向前端,所述气流流经所述定子22,对所述定子22进行冷却,自所述出风口12流出。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转子21还包括数个固定件26,所述固定件26依次穿过所述散热板24与所述电路板23且连接至所述定子22的轴向前端,以使所述散热板24与所述电路板23固定至所述定子22上。所述电路板23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电路板23的第一气流孔232,所述散热板24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散热板24的第二气流孔241,所述第一气流孔232与所述第二气流孔241相连通,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壳体1内后,流经所述第一气流孔232与所述第二气流孔241以带走所述发热元件231产生的热量,自所述出风口12流出。
所述定子22和所述转子21之间形成有中心腔27,所述转子21带动所述风扇25旋转以产生气流时,所述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壳体1内,向前行进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流孔232、所述第二气流孔241和所述中心腔27,自所述出风口12流出。随着所述气流移动,所述气流冷却所述散热板24、所述电路板23及所述定子22,以将热能从所述壳体1内消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动机组件2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子21的外周的电路板23,所述电路板23固定于所述定子22的轴向前端且设有面向所述定子22的发热元件231。所述转子21带动所述风扇25旋转以产生气流时,所述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电路板23、所述定子22及所述风扇25,以直接对所述发热元件231和所述定子22进行冷却,散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还有其他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动机组件及由所述电动机组件驱动的输出头,所述电动机组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转子、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及连接于所述转子的轴向后端的风扇,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带动所述风扇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前端且设有面向所述定子的发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出轴、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后端,所述电路板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前端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贴合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前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气流孔,所述散热板设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散热板的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与所述第一气流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数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且连接至所述定子的轴向前端,以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至所述定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前端,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后端且设有圆形背板及自所述圆形背板沿轴向向后延伸的数个散热叶片,数个所述散热叶片围绕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位于轴向前端的进风口及位于轴向后端的出风口,所述转子带动所述风扇旋转以产生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再流经所述电动机组件后自所述出风口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电路板设置,所述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再依次流经所述电路板、所述定子后自所述出风口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的外周上,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电路板设置或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前端。
CN202221911147.2U 2022-07-23 2022-07-23 电动工具 Active CN218243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1147.2U CN218243254U (zh) 2022-07-23 2022-07-23 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1147.2U CN218243254U (zh) 2022-07-23 2022-07-23 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3254U true CN218243254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1147.2U Active CN218243254U (zh) 2022-07-23 2022-07-23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3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58063B1 (en) Power tool
EP1715565B1 (en) Power tool
JP5426978B2 (ja) 電動工具
EP1621293B1 (en) Power tool
US8508084B2 (en) Power tool including hybrid electric motor design
CN209608489U (zh) 电动工具以及电动机组件
JP6011801B2 (ja) 電動工具
CN218243254U (zh) 电动工具
CN212649300U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电机
CN219642698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集成开关散热结构
CN213213272U (zh) 电动工具
JP2004519195A (ja) 電気機械
CN214014062U (zh) 一种适用于车用大功率一体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9380584U (zh) 电动工具
CN215646526U (zh) 新型大功率无刷电机
CN215009950U (zh) 自散热电机以及电动剪刀
CN214480022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
KR101462436B1 (ko) 팬모터 어셈블리
CN216564766U (zh) 一种风扇的驱动结构
CN213496923U (zh) 电动工具
CN213029073U (zh) 一种便于拆装保养的散热器
CN213817504U (zh) 一种放置ptc元件的电机端盖和风扇冷却结构
CN111697766A (zh) 电动工具及其电机
CN117817044A (zh) 切割工具
CN116365787A (zh) 电动作业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