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2664U -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 Google Patents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2664U
CN218242664U CN202222889951.1U CN202222889951U CN218242664U CN 218242664 U CN218242664 U CN 218242664U CN 202222889951 U CN202222889951 U CN 202222889951U CN 218242664 U CN218242664 U CN 218242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area
area
distribution cabinet
optional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99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成山
高祥
王晓虎
张献伟
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99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2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2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2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配电柜和光伏电站,应用于光伏技术领域。其中,配电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划分有多个功能安装区,多个功能安装区包括第一基础安装区、第二基础安装区及多个选装安装区;第一基础安装区靠近柜体的底部并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第二基础安装区与第一基础安装区相邻设置,用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柜体划分有第一基础安装区、第二基础安装区以及多个选装安装区,则第一基础安装区和第二基础安装区分别能够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以及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以保证配电柜具有基础的通用模块;选装模块设有多个,以便于根据客户需求将任意选装模块与基础模块组合并进行安装,继而使得配电柜更具有通用性。

Description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柜和应用该配电柜的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配电柜广泛运用于光伏电站,为电站内电器设备、网络通讯、监控装置等提供配电和安装空间。但是,对于不同国家地区,光伏电站对配电柜配置需求差别较大。比如对变压器的容量不同,对其散热时的导风板设置位置也不同;或者,不同国家地区或客户对选装模块的安装选择不同,例如国内的客户有些需要选装通讯终端模块,而国外的客户可能不需要选装通讯终端模块。
传统的配电柜通常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导致设有不同的模块时可能会具有不同结构的配电柜,使得配电柜无法对不同的选装需求进行兼容,这样会造成配电柜种类和型号复杂,不利于后期产品维护和标准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电柜,旨在解决传统的配电柜无法兼容不同选装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划分有多个功能安装区,多个功能安装区包括第一基础安装区、第二基础安装区及多个选装安装区;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靠近所述柜体的底部并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相邻设置,用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所述选装安装区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选装安装区中的至少四个分别用以安装通讯终端、可视化终端、不间断电源以及附属器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前方,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前方安装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开设有第一显示孔,用以显示所述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断路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孔包括:
对应部,所述对应部用以与所述断路器前后对应;和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对应部相邻,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补位片,所述补位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显示孔的延伸部。
可选地,所述补位片与所述延伸部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补位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补位片分体并列排布或一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封板还开设有第二显示孔,用以显示所述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开关件。
可选地,所述选装安装区包括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三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的上方,用以安装不间断电源;在所述柜体的侧板或背板上的投影,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覆盖所述第三安装区和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
可选地,所述选装安装区包括第四安装区,所述第四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的上方,用以安装可视化终端;所述第四安装区的前方还设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开设有窗口,用以显示可视化终端的屏幕。
可选地,所述选装安装区还包括用以安装通讯终端的第五安装区,所述第五安装区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区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选装安装区还包括用以安装附属器件的第六安装区,所述第六安装区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区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和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左侧或右侧。
可选地,所述柜体内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及所述选装安装区均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至少两个铰接于所述柜体的导风板,至少两个导风板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至少两个导风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柜体的侧部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选装安装区,用以安装进风扇;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出风孔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进风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风孔分别设于所述柜体相对的两个侧部;
和/或,所述柜体还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走线孔分别设于所述柜体相对的两个侧部,所述走线孔靠近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柜体的底部,并具有与所述出风孔连通的出风腔体,所述出风腔体用以连通所述柜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电站,包括上述的配电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柜体划分有第一基础安装区、第二基础安装区以及多个选装安装区,第一基础安装区和第二基础安装区均用以安装基础通用电器件。在光伏技术领域中,配电柜中的变压器模块是基础通用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基础安装区,则可以安装变压器模块。另外,配电柜中的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也是基础通用模块,通过设置第二基础安装区,则可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通过在柜体内还划分有多个选装安装区,则可根据客户需求将对应的选装模块安装于选装安装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选装模块设有多个,多个选装安装区可用以安装通讯终端、可视化终端、不间断电源以及附属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则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中能够将客户的所有设置需求能够兼顾到,从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任意将基础通用模块与选装模块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模块对应安装于相对应的安装区,继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更具有通用性,便于批量化生产采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柜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柜体内部的划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柜体安装有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及第三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第一封板的局部与补位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中补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内部散热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柜体 101 第一基础安装区
102 第二基础安装区 103 选装安装区
1031 第三安装区 1032 第四安装区
1033 第五安装区 1034 第六安装区
110 前框 120 柜门
130 左侧板 140 右侧板
150 顶盖 160 底板
170 背板 180 底座
104 进风孔 105 出风孔
106 走线孔 200 导风板
300 第一封板 310 第一显示孔
311 对应部 312 延伸部
320 第二显示孔 400 补位片
410 片本体 420 卡接部
500 第二封板 510 窗口
600 第三封板 700 风扇
800 断路器 900 开关件
1001 变压器模块 1002 不间断电源
1003 可视化终端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电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该配电柜包括柜体100,柜体100内划分有多个功能安装区,多个功能安装区包括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及多个选装安装区103;第一基础安装区101靠近柜体100的底部并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1001;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相邻设置,用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选装安装区103设有多个。
在光伏电站的配电柜中,配电柜内通常设有变压器模块1001以及开关和电路板模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功能安装区包括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和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且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和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分别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1001以及开关和电路板模块,则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满足安装通用模块的需求。另外,不同的用户可能对配电柜具有不同的安装需求,例如,有些用户可能会需求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通讯终端,具体地,通讯终端可以包括交换机、终端盒、加密终端等,以便于与通讯设备连接;有些用户可能会需求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视化终端1003,具体地,可视化终端1003可以包括箱变测控器、全景监控源控终端、电能表等;有些用户还可能会需求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不间断电源1002;或者有些用户还可能会需求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增加附属器件,例如防雷组件、电流传感器以及继电器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的柜体100内还划分有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可分别用以安装通讯终端、可视化终端1003、不间断电源1002以及附属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则该配电柜可以兼容不同用户的需求,当用户需求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的选装模块时,只需将添加的选装模块安装于配电柜对应的选装安装区103内即可。例如,当用户需求在安装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只再增加通讯终端和可视化终端1003,则只需使用该配电柜的柜体100,并在对应安装通讯终端的选装安装区103内安装通讯终端,且在对应安装可视化终端1003的选装安装区103安装可视化终端1003即可,而在对应不间断电源1002以及附属器件的选装安装区103不安装任何模块。若当用户需求在安装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只再增加不间断电源1002,则仍然只需要在使用该配电柜的柜体100基础上,将不间断电源1002安装在对应不间断电源1002的选装安装区103内,而在对应用以安装通讯终端的选装安装区103、对应用以安装可视化终端1003的选装安装区103以及对应用以安装附属器件的选装安装区103内不安装其他模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几乎提供了用户需求安装的所有选装模块对应的安装区域,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的柜体100能够兼容不同用户所需求的安装模块,因此无需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配电柜,而是更具有兼容通用性,以便于能够对该配电柜进行标准化生产和采购。当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的选装安装区103可以包括三个、四个,也可以包括五个、六个或者更多个,以便能够安装通讯终端、可视化终端1003、不间断电源1002以及附属器件的其他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通讯终端、可视化终端1003、不间断电源1002、附属器件、变压器模块1001以及开关和电路板模块的组成及连接关系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变压器的重量在整个配电柜内部的电器件之中较重,通过将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1001的第一基础安装区101靠近柜体100的底部设置,则使得变压器模块1001安装在配电柜内时靠近底部,从而使得配电柜的重心接近底部,以便于配电柜的放置状态更加稳定。通过将用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的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相邻设置,则使得变压器模块1001便于与开关和电路板模块连接。具体地,第二基础安装区102设于便于用户操作的位置,例如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可以设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的前方,以便于用户从前方打开柜门120时,可以首先看到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以便于用户进行开关的开闭动作等。或者,第二基础安装区102还可以设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的左侧、右侧或者上方等,只要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相邻设置,且便于用户操作均可。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可以在上下方向相邻设置;或者,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可以在左右方向相邻设置;亦或者,多个选装安装区103中既具有在上下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选装安装区103,又具有在左右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选装安装区103。至少一个选装安装区103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或第二基础安装区102相邻设置,以便使得用以安装通用模块的基础安装区与用以安装选装模块的选装安装区103的排布更加紧凑,进而有利于减少配电柜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柜体100划分有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以及多个选装安装区103,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和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均用以安装基础通用电器件。在光伏技术领域中,配电柜中的变压器模块1001是基础通用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则可以安装变压器模块1001。另外,配电柜中的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也是基础通用模块,通过设置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则可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通过在柜体100内还划分有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则可根据用户需求将对应的选装模块安装于选装安装区10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选装模块设有多个,多个选装安装区103可用以安装通讯终端、可视化终端1003、不间断电源1002以及附属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则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中能够将用户的所有设置需求能够兼顾到,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将基础通用模块与选装模块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模块对应安装于相对应的安装区,继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更具有通用性,便于批量化生产采购。
作为一种示例,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位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前方,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前方安装有第一封板300,第一封板300开设有第一显示孔310,用以显示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断路器800。
通过将第二基础安装区102设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的前方,则便于用户对开关和电路板模块进行操作。通过在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前方安装有第一封板300,则一方面可以对开关及电路板模块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使得用户打开柜门120后看到的配电柜内部较为整洁美观。可以理解的是,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通常会具有断路器800,该断路器800可以设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通过在第一封板300上开设有第一显示孔310,第一显示孔310用以显示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断路器800,则便于用户查看或者操作维修断路器80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显示孔310能够将全部断路器800显示出来。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用户或者不同的地区对断路器800的数量要求不同,为了能够使得该配电柜兼容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一显示孔310的长度尺寸可不小于市场上对断路器800数量需求最多时所有断路器800的整体排布后的长度尺寸。
请具体参照图3所示,第一封板300还开设有第二显示孔320,用以显示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开关件900。
通过在第一封板300上还开设有用以显示开关件900的第二显示孔320,则可实现用户通过第二显示孔320操控开关件900的效果,便于用户实现开关件900闭合或者断电的操作。
当对于断路器800数量要求较少的用户的需求时,若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总的配电柜,则该配电柜的第一封板300上的第一显示孔310的长度尺寸大于所有断路器800的整体排布长度尺寸,此时第一显示孔310包括对应部311和延伸部312,对应部311用以与断路器800前后对应;延伸部312与对应部311相邻。基于此情况,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配电柜还包括补位片400,补位片40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显示孔310的延伸部312。
有些用户不希望将第一显示孔310的显示区域的长度尺寸大于断路器800的整体排布长度尺寸,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补位片400,当将补位片400安装于延伸部312时,补位片400可以全部遮盖延伸部312,从而使得用户只能透过第一显示孔310看到断路器800,而不会透过第一显示孔310看到其他部件。另外,补位片40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显示孔310的延伸部312,则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用户可根据需求安装或者不安装补位片400。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补位片400与延伸部312卡扣连接。
通过将补位片400与延伸部312卡扣连接,则便于补位片400进行拆装操作,有利于提高补位片400的拆装效率。具体地,补位片400包括片本体410和设于片本体410的端部设有卡接部420,片本体410封堵延伸部312的开口,卡接部420卡入第一显示孔310的延伸部312的开口内以与第一封板300卡扣连接,从而实现补位片400卡扣连接于延伸部312的效果。
进一步地,补位片400包括多个,多个补位片400分体并列排布或一体连接。
当多个补位片400为一体连接的结构时,可减少补位片400安装于第一显示孔310的操作步骤,提高安装效率。此时,补位片400的宽度尺寸可以设置为单个断路器800的宽度尺寸的整数倍,例如一倍、两倍、三倍或者更多倍,以便于补位片400安装于第一显示孔310的延伸部312后,能够正好遮盖延伸部312。
当多个补位片400呈分体设置且并列排布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安装补位片400的数量。补位片400的宽度尺寸可以设置为与断路器800的宽度尺寸相同,以便于更加灵活地调整补位片400的数量,实现灵活调整遮盖断路器800空位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选装安装区103包括第三安装区1031,第三安装区1031位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的上方,用以安装不间断电源1002;在柜体100的侧板或背板170上的投影,第二基础安装区102覆盖第三安装区1031和第一基础安装区101。
可以理解的是,配电柜通常具有柜门120,柜门120朝向用户设置,因此定义配电柜设有柜门120的一侧为前侧,配电柜具有前框110,前门活动连接于前框110,具体可以铰接于前框110或者滑动连接于前框110。配电柜还具有与柜门120相对的一侧的板体为背板170,以及配电柜还包括连接于前框110和背板170之间的侧板。通过将用以安装不间断电源1002的第三安装区1031设置在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的上方,且在柜体100的侧板或背板170上的投影,第二基础安装区102覆盖第三安装区1031和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在使得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安装的变压器模块1001以及第三安装区1031安装的不间断电源1002均与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内的开关和电路板模块接近,从而便于变压器模块1001和不间断电源1002连接至开关和电路板模块。当然,为了实现较好的密封性,柜体100还包括顶盖150和底板160,顶盖150和底板160分别连接前框110的顶端和底端。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选装安装区103包括第四安装区1032,第四安装区1032位于第三安装区1031的上方,用以安装可视化终端1003;第四安装区1032的前方还设有第二封板500,第二封板500开设有窗口510,用以显示可视化终端1003的屏幕。
通过将用以安装可视化终端1003的第四安装区1032安装于第三安装区1031的上方,则使得配电柜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通过在第四安装区1032的前方还设有第二封板500,则便于第二封板500将可视化终端1003进行封盖保护。可以理解的是,可视化终端1003通常具有屏幕,屏幕上具有一些显示信息或者具有操作键,通过在第二封板500开设有显示可视化终端1003屏幕的窗口510,则便于用户通过该窗口510对可视化终端1003的信息进行读取和对可视化终端1003设备通过屏幕进行操作。
其中第二封板500可以向下延伸至柜体100的底部,或者第二封板500下方还设有第三封板600,第二封板500和第三封板600分别封盖第二基础安装区102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选装安装区103还包括用以安装通讯终端的第五安装区1033,第五安装区1033可以设于第四安装区1032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安装区1032的设置高度与用户的眼睛高度较一致,便于用户直视时即可看到可视化终端1003,而用户通常不会对通讯终端进行操作,因此将用以安装通讯终端的第五安装区1033设于顶端,则不会影响对其他模块的操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选装安装区103还包括用以安装附属器件的第六安装区1034,第六安装区1034设于第四安装区1032的下方,并位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和第三安装区1031的左侧或右侧。如此设置,则便于拆装附属器件,且便于附属器件与变压器模块1001或者不间断电源1002模块进行连线操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柜体100内形成有散热风道,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第二基础安装区102及选装安装区103均位于散热风道内。通过设置散热通道,且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以及选装安装区103均位于散热风道内,则可对第一基础安装区101、第二基础安装区102以及选装安装区103安装的部件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配电柜内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散热风道的可以为上下方向延伸,也可以为左右方向,还可以为斜向或者散热风道内气流的方向为L型方向等,只要能够实现对配电柜内各部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配电柜还包括至少两个铰接于柜体100的导风板200,至少两个导风板200设于散热风道内并位于第一基础安装区101,至少两个导风板200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变压器模块1001的容量通常在2k至40k之间,不同用户对变压器模块1001的容量的需求可能不同。容量越大,变压器模块1001的体积越大,因此在高度方向上变压器模块1001的尺寸也越大。通过在第一安装区内铰接安装有至少两个导风板200,且至少两个导风板200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则使得不同高度的导风板200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变压器模块1001,即较大尺寸的变压器模块1001可通过较高的导风板200对散热气流进行导向,以便实现对较大尺寸的变压器模块1001进行散热的效果。而尺寸较小的变压器模块1001,其高度较矮,如果仅通过较高位置的导风板200对散热气流进行导向,则散热气流可能难以被正确引导至尺寸较小的变压器模块1001处,因此可能使得散热效果不佳。通过导风板200在上下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则可至少通过较低的导风板200对尺寸较小的变压器模块1001进行导风,从而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导风板200,同样可以提高配电柜的兼容性,使其能够兼容对不同尺寸或不同容量的变压器模块1001均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至少还有两个导风板200在水平方向上也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柜体100的侧部开设有进风孔104,进风孔104连通选装安装区103,用以安装进风扇700;柜体100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孔105,进风孔104与出风孔105之间形成散热风道。
通过在柜体100的侧部开设有进风孔104,进风孔104连通第四安装区1032,且柜体100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孔105,则使得用以对配电柜内进行散热的气流首先经过选装安装区103,然后向下依次经过用以安装不间断电源1002的第三安装区1031、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1001的第一基础安装区101,最终从底部的出风孔105吹出,以实现对柜体100内各部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耐热性最好的模块为变压器模块1001,其次是不间断电源1002,最后是其他选装模块,例如可视化终端1003、通讯终端和附属器件。进一步地,基于选装安装区103包括上述第四安装区1032的方案,进风孔104可具体连通第四安装区1032,通过将进风孔104连通第四安装区1032,即进风孔104靠近柜体100的顶端设置,则使得气流首先经过耐热性较差的模块,以便对这些模块具有更佳的散热效果。通过进风孔104处用以安装进风扇700,则可以更好地将外部气流引进柜体100内,以对柜体100内部进行散热。具体地,进风孔104可设有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当进风孔104设有两个时,这两个进风孔104可设于柜体100不同的两侧壁,也可设于柜体100相同的两侧壁。两个进风孔104内可均安装有进风扇700,或者两个进风孔104的其中之一内安装有进风扇70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风道的气流流向也可由底部向顶部方向流动。进风孔104也可不对应第四安装区1032设置,例如进风孔104可以开设于柜体100的任何位置,只要能够与柜体100内部连通并能对柜体100内部的各电路模块进行散热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柜体100的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均开设有进风孔104。
通过在柜体100相对的两个侧部均设有进风孔104,则使得柜体100相对的两侧部均可实现进风的效果,从而一方面可以增大进风量,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进风方向以及进风量的不同需求。例如有些用户,根据安装位置和安装习惯,可能需求从柜体100的左侧进风,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该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时,可以将右侧的进风孔104用盖子进行封盖,或者直接使得柜体100的右侧靠近墙面设置。或者,有些用户根据安装位置和安装习惯,可能需求从柜体100的右侧进风,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同样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该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时,可以将左侧的进风孔104用盖子进行封盖,或者直接使得柜体100的左侧靠近墙面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柜体100相对的两个侧部均设置进风孔104,进一步提高了该配电柜的兼容性,以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配电柜的不同的进风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柜体100的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均开设有走线孔106。
如此设置,也可以提高该配电柜的兼容性,以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配电柜的不同方向的走线需求。例如有些用户,根据安装位置和安装习惯,可能需求从柜体100的左侧走线,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该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时,可以将右侧的走线孔106用盖子进行封盖,或者直接敞开,亦或者使得柜体100的右侧靠近墙面设置。有些用户根据安装位置和安装习惯,可能需求从柜体100的右侧走线,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同样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该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配电柜时,可以将左侧的走线孔106用盖子进行封盖,或者直接敞开,亦或者直接使得柜体100的左侧靠近墙面设置。在一实施例中,走线孔106靠近柜体100的底部设置。如此设置,则便于用户进行连线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走线孔106也可设于左侧板130和/或右侧板140的中部或者靠近顶端的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所示,配电柜还包括底座180,底座180设于柜体100的底部,并具有与出风孔105连通的出风腔体,出风腔体用以连通柜体100的外部。
通过在柜体100的底部设置底座180,则该底座180能将柜体100的底部抬高,使得底座180内可形成一个与出风孔105连通的腔体,即上述的出风腔体,该出风腔体还连通柜体100的外部,从而使得柜体100底部的出风孔105吹出的风经过出风腔体后吹出,避免地面直接遮挡出风孔10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包括配电柜,该配电柜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光伏电站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划分有多个功能安装区,多个所述功能安装区包括:
第一基础安装区,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靠近所述柜体的底部并用以安装变压器模块;
第二基础安装区,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相邻设置,用以安装开关和电路板模块;及
选装安装区,所述选装安装区设有多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前方,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前方安装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开设有第一显示孔,用以显示所述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断路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孔包括:
对应部,所述对应部用以与所述断路器前后对应;和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对应部相邻,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补位片,所述补位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显示孔的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片与所述延伸部卡扣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补位片分体并列排布或一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板还开设有第二显示孔,用以显示所述开关和电路板模块中的开关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装安装区包括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三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的上方,用以安装不间断电源;在所述柜体的侧板或背板上的投影,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覆盖所述第三安装区和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装安装区包括第四安装区,所述第四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的上方,用以安装可视化终端;所述第四安装区的前方还设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开设有窗口,用以显示可视化终端的屏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装安装区还包括用以安装通讯终端的第五安装区,所述第五安装区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区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装安装区还包括用以安装附属器件的第六安装区,所述第六安装区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区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和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左侧或右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形成有散热风道,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所述第二基础安装区及所述选装安装区均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至少两个铰接于所述柜体的导风板,至少两个导风板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设于所述第一基础安装区,至少两个导风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部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选装安装区,用以安装进风扇;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出风孔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设有所述进风孔;
和/或,所述柜体的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设有走线孔。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柜体的底部,并具有与所述出风孔连通的出风腔体,所述出风腔体用以连通所述柜体的外部。
16.一种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柜。
CN202222889951.1U 2022-11-01 2022-11-01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Active CN218242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9951.1U CN218242664U (zh) 2022-11-01 2022-11-01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9951.1U CN218242664U (zh) 2022-11-01 2022-11-01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2664U true CN218242664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9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9951.1U Active CN218242664U (zh) 2022-11-01 2022-11-01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2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8573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242664U (zh) 配电柜和光伏电站
CN208272838U (zh) 一种成套的变频设备
CN210327044U (zh) 一种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结构
CN211765022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0608899U (zh) 变流器功率单元
CN210693523U (zh) 一种组件化的充电设备
CN206759835U (zh) 注塑机控制电柜
CN215772122U (zh) 电容补偿装置
CN209881180U (zh) 一种高压户内开关柜
CN219180967U (zh) 一种应用于5g基站的室外一体化电源装置
CN215269138U (zh) 一种安装在19英寸机柜中的电源接口箱
CN219779492U (zh) 具有可隐藏线路的分隔板的开关柜
CN219811445U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直流接触器的制冷装置
CN216215399U (zh)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交流低压开关柜
CN210016319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
CN220585827U (zh) 一种新型单相配电箱
CN219329944U (zh) 冷媒冷却ip54防护等级变频柜壳体及变频柜
CN219544509U (zh) 用于充电柜的制冷系统
CN213781956U (zh) 便于安装的微型断路器
CN218851147U (zh) 电器盒结构、电器盒及空调
CN220017817U (zh) 冰箱
CN112172565B (zh) 一种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214124609U (zh) 一种新型欧式箱变
CN211017966U (zh) 一种散热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