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7547U -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7547U
CN218237547U CN202222307467.3U CN202222307467U CN218237547U CN 218237547 U CN218237547 U CN 218237547U CN 202222307467 U CN202222307467 U CN 202222307467U CN 218237547 U CN218237547 U CN 218237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driving piece
air intake
baffle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74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正东
黄安勇
黄安奎
李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74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7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7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7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进风口处的联动结构占用空间小,运动同步性好,制作成本较低且实用性较好。上述进风口结构包括壳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驱动件、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驱动件、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均安装在壳体上,驱动件均与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连接,驱动件带动移动机构移动以实现第一进风口开合的同时驱动件还能够带动翻转机构翻转以实现第二进风口的开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风口处的联动结构占用空间大,单独驱动控制成本较高,并且运动同步性较差,降低用户体验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一般的集成灶吸油率达到95%,油烟吸净率越高,质量越好,有些品牌集成灶油烟吸净率达到了99.95%的极限指标。
集成灶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外形的变化,消费者对集成灶的第一印象往往以机头为主,机头的造型是集成灶最大的变化点,所以机头的造型各异。纤细、超薄、圆弧等造型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增加一些翻转、滑动等运动开闭吸油烟装置更凸显科技感,并且不工作时吸油烟装置的闭合状态能有效防止机器内部油烟反味。
但是这类造型对结构设计以及工艺制造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结构空间较小限制了一些具有运动机构的吸油烟装置应用在此类集成灶上,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的装置就更加难以应用,每个运动装置采用独立的驱动则成本较高,并且运动的同步性较差,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进风口处的联动结构占用空间小,运动同步性好,制作成本较低且实用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风口结构,包括壳体、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还包括驱动件、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驱动件、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均安装在壳体上,驱动件均与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连接,驱动件带动移动机构移动以实现第一进风口开合的同时驱动件还能够带动翻转机构翻转以实现第二进风口的开合。
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始动杆、移动支架、导轨组件和移动挡板,移动支架通过第一始动杆与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移动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移动挡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导轨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始动杆带动移动挡板沿着导轨组件的滑动方向移动以实现第一进风口的开合。通过设置的导轨组件,能够增强移动挡板的滑动流畅性,使移动挡板运动更加顺畅,并且导轨组件还起到导向的作用。
优选地,第一进风口处固设有第一滤板,第一滤板具有与第一连接部适配的滑槽,第一连接部能够在滑槽中滑动。通过第一滤板上与第一连接部适配的滑槽,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移动挡板的运动脱离导轨组件。
优选地,翻转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杆组件、第二始动杆、翻转支架、翻转挡板和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与壳体铰接,第二始动杆与驱动件的驱动端和翻转支架均为转动连接,连杆组件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连杆组件与翻转支架转动连接,翻转挡板固设在翻转支架上,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始动杆带动翻转挡板沿着第一转轴转动以实现第二进风口的开合。通过驱动件的驱动,能够在带动移动机构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翻转机构翻转,增强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的运动同步性。
优选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翻转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将翻转支架与壳体连接起来,能够使翻转支架能够顺畅的做翻转运动。
优选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壳体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并列设置,且第二连杆一端与翻转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杆,能够增强翻转挡板的翻动稳定性,使翻转挡板更加稳定的运动。
优选地,翻转机构包括两组连杆组件,且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壳体两侧,两组连杆组件通过连接轴连接。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杆组件,能够增强移动机构和翻转机构的运动流畅性和运动稳定性,从而增强移动挡板和翻转挡板的运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固定块与壳体铰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块能够增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安装稳固性,避免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直接安装在壳体,减小壳体承受的压力,提高稳定性。
一种集成灶,包括上述的进风口结构。
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进风口结构,包括壳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驱动件、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通过驱动件的驱动,能够带动移动机构移动以实现第一进风口开合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翻转机构翻转以实现第二进风口的开合,增强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的运动同步性,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增强其实用性,并且降低该联动结构的结构占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进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进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进风口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进风口结构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驱动件;101、驱动端;2、第一始动杆;3、移动支架; 301、第一连接部;302、第二连接部;4、移动挡板;5、第二始动杆;6、第二连杆;7、第一连杆;8、翻转支架;9、翻转挡板;10、滑轨;11、滑块;12、固定块;13、第一转轴;14、第一滤板;15、第二滤板;16、壳体;17、第二转轴;1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方位词,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数字量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等限位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是本申请进风口结构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结构包括壳体16、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驱动件1、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驱动件1、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均安装在壳体16上,驱动件1同时与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一滤板14,第二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二滤板15,并且第一滤板14和第二滤板15均具有若干个长条形通孔,用于过滤阻挡油烟中的较大颗粒,防止较大颗粒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到壳体16内部。驱动件1能够带动移动机构的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进风口处的第一滤板14的开启与闭合;此时,驱动件1在带动移动机构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翻转机构翻转,从而实现第二进风口处的第二滤板15 的开启与闭合。此种联动结构能够增强移动机构和翻转机构的运动同步性,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能增强其实用性,并且该联动结构减小占用的空间,外观更美观。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始动杆2、移动支架3、导轨组件和移动挡板4,第一始动杆2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架3,第一始动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件1的驱动端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始动杆2固定连接在驱动端101的远离壳体16的一侧。移动支架3 包括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移动挡板4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2固定连接在导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导轨组件包括滑轨10和滑块11,第二连接部302固定连接在导轨组件的滑块11,滑块11能够在滑轨10中自由滑动。驱动件1能够驱动第一始动杆2带动移动挡板4沿着导轨组件的滑动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进风口处第一滤板14的开启与闭合。通过设置的导轨组件,能够增强移动挡板4的滑动流畅性,使移动挡板4的运动更加顺畅,并且导轨组件还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滤板14还具有与第一连接部301 适配的滑槽,第一连接部301能够在滑槽中自由滑动。通过第一滤板14 上与第一连接部301适配的滑槽,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移动挡板4 的运动脱离导轨组件。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包括两组连杆组件、第二始动杆5、翻转支架8、翻转挡板9以及第一转轴13,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壳体16的两侧,并且两组连杆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18连接。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杆组件,能够增强移动机构和翻转机构的运动流畅性和运动稳定性,从而增强移动挡板4和翻转挡板9的运动流畅性和稳定性。第一转轴13通过固定块12与壳体16铰接连接,固定块12固定安装在壳体16上,第一转轴13能够在固定块12上自由转动,通过设置的固定块 12能够增强第一转轴13安装稳固性,避免第一转轴13直接安装在壳体16,减小壳体16承受的压力,提高稳定性。第二始动杆5的两端分别能够在驱动端101和翻转支架8上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始动杆5转动连接在驱动端101的靠近壳体16的一侧。连杆组件与第一转轴13固定连接,并且连杆组件与翻转支架8转动连接,翻转挡板9固定安装在翻转支架8 上;第二始动杆5在驱动件1的驱动下能够带动连杆组件在第一转轴13 的作用下在壳体16上转动,从而带动翻转挡板9沿着第一转轴13做翻转运动,最终实现翻转挡板9控制第二进风口处的第二滤板15的开启与闭合。通过驱动件1的驱动,能够在带动移动机构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翻转机构翻转,增强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的运动同步性。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翻转支架8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3 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将翻转支架与壳体连接起来,能够使翻转支架能够顺畅的做翻转运动。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6,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同样通过固定块12与壳体16铰接;第二转轴17与固定块12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块12能够增强第二转轴17的安装稳固性,避免第二转轴17直接安装在壳体16,减小壳体 16承受的压力,提高稳定性。第二连杆6与第一连杆7并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6与第一连杆7并排设置,且第二连杆6的远离壳体16。第二连杆6的一端与翻转支架8转动连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1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杆6,能够增强翻转挡板9的翻动稳定性,使翻转挡板9更加稳定的运动。
下面对移动机构和翻转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叙述:
驱动件1开始工作,驱动端101在驱动件1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通过连接在驱动端101上的第一始动杆2带动移动支架3在第一滤板14的滑槽中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挡板4做直线运动,将第一滤板14打开,从而将第一进风口打开;第一始动杆2运动的同时,连接在驱动端101上的第二始动杆5带动翻转支架8做翻转运动,从而带动翻转挡板9做翻转运动,将第二滤板15打开,从而将第二进风口打开。实现在同一个驱动件 1的驱动下移动挡板4做直线运动,同时翻转挡板9做翻转运动,增强移动挡板4和翻转挡板9的运动同步性,降低联动结构的占用空间,实用性更强。
当不需要开启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时,驱动件1的驱动端101反向运动,同时带动移动挡板4和翻转挡板9反向运动,从而将第一滤板14 和第二滤板15关闭,从而将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关闭。
一种集成灶,包括上述的进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打开或关闭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并且增强移动挡板和翻转挡板的运动同步性,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增强其实用性,并且降低该联动结构的结构占用空间,外观更美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进风口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保证翻转挡板9能够正常顺利的翻转情况下,可以适当取消第二连杆6和第二转轴17,也能够实现移动挡板4移动的同时翻转挡板9翻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进风口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使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只设置一组连杆组件,并且取消连接轴18,也能够实现移动挡板4移动的同时翻转挡板9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进风口结构,包括壳体(16)、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1)、翻转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件(1)、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移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6)上,所述驱动件(1)均与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件(1)带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进风口开合的同时所述驱动件(1)还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翻转以实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始动杆(2)、移动支架(3)、导轨组件和移动挡板(4),所述移动支架(3)通过所述第一始动杆(2)与所述驱动件(1)的驱动端(101)连接,所述移动支架(3)包括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所述第一连接部(301)与所述移动挡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与所述导轨组件的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1)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始动杆(2)带动所述移动挡板(4)沿着所述导轨组件的滑动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固设有第一滤板(14),所述第一滤板(14)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01)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一连接部(301)能够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杆组件、第二始动杆(5)、翻转支架(8)、翻转挡板(9)和第一转轴(13);
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壳体(16)铰接,所述第二始动杆(5)与所述驱动件(1)的驱动端(101)和所述翻转支架(8)均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13)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翻转支架(8)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挡板(9)固设在所述翻转支架(8)上,所述驱动件(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始动杆(5)带动所述翻转挡板(9)沿着所述第一转轴(13)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开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一端与所述翻转支架(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6),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与所述壳体(16)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与所述第一连杆(7)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杆(6)一端与所述翻转支架(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两组所述连杆组件,且两组所述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6)两侧,两组所述连杆组件通过连接轴(1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7)通过固定块(12)与所述壳体(16)铰接。
9.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进风口结构。
CN202222307467.3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Active CN218237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7467.3U CN218237547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7467.3U CN218237547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7547U true CN218237547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6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7467.3U Active CN218237547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7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45762A1 (zh) 面板驱动机构、前面板运动机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9611920B (zh) 一种开合式拢烟装置及油烟机
CN201281439Y (zh)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组件
CN218237547U (zh) 一种进风口结构及集成灶
CN201059660Y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04345754U (zh) 侧吸式吸油烟机
CN211408692U (zh) 一种烹饪设备用翻转面板机构
CN209605233U (zh) 一种开合式拢烟装置及油烟机
CN208296261U (zh) 空调器
CN113997759B (zh) 一种出风口传动结构
CN209295252U (zh) 侧吸式抽油烟机
CN210532485U (zh)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面板开合结构
CN114576667A (zh) 吸油烟机
CN208891946U (zh) 一种带开门限位机构的酒柜
CN113054554A (zh) 一种三面可开式智能配电柜
CN210688370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挡板结构及吸油烟机
CN110107945A (zh) 一种停留位置可任意调节的挡烟板结构及具有该挡烟板结构的集成灶
CN219222591U (zh) 厨房电器
CN205299673U (zh) 带收纳功能的智能启闭抽油烟机
CN111102648A (zh) 一种面板可自动开闭且油烟可过滤的厨房空调
CN213577663U (zh) 油烟机翻板机构及油烟机
CN214700884U (zh) 吸油烟机
CN213777857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翻板旋转的驱动机构
CN214536395U (zh) 一种油烟机用下玻璃面板支架
CN209470271U (zh) 内藏式半开翻盖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