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5240U -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5240U
CN218235240U CN202222915859.8U CN202222915859U CN218235240U CN 218235240 U CN218235240 U CN 218235240U CN 202222915859 U CN202222915859 U CN 202222915859U CN 218235240 U CN218235240 U CN 218235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heat dissipation
water
circulating pump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58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杰
程龙
张宏杰
沈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y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y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y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y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58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5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5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5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涉及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因为其在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不同,造成散热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动机、循环泵、节温阀、散热管网,循环泵设置在发动机的前端,循环泵的上方设置有节温阀,散热管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水器、第二集水器,循环泵的后端设置有回水管,循环泵的上端设置有小循环管,本实用新型利用除霜盒为散热管网进行加热除霜操作,极大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发动机散热性能,并利用节温阀来调节散热循环的方式来达到充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发动机散热器水循环装置中,如申请号:202022860729.X;名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水循环结构。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节温器。该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水循环结构,将温度检测器的临界值设定在六十度,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冷却水箱内部的水温超过六十度后,节温器开闸,并同时启动驱动电机,六十度的冷却水进入上储水箱,然后通过上储水箱底部的薄壁散热管分流,通过散热风扇进行降温散热工作,薄壁散热管的数量不低于三十个,使得每个薄壁散热管内部的水流更细,能够更有利于热量散发,从而提升散热效果,从六十度降温相比与传统冷循环的从七八十度再降温,降温难度更小,降温效果更好。
但是,该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因为其在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不同,造成散热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因为其在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不同,造成散热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循环泵、节温阀、散热管网,所述循环泵设置在发动机的前端,所述循环泵的上方设置有节温阀,且节温阀的输入端与发动机内部的汽缸排热端管道连接,所述散热管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水器、第二集水器,且第一集水器、第二集水器与散热管网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的后端设置有回水管,且回水管与循环泵的输出端管道连接,并且发动机内部的汽缸回水端与回水管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上端设置有小循环管,且小循环管与循环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并且小循环管与节温阀下方的低温回水端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节温阀的高温输出端与第一集水器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下端设置有大循环管,且大循环管与循环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并且大循环管与第二集水器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散热管网由冷凝散热细管网状排列组成,冷凝散热细管的散热面积极大提高,使得散热管网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进一步,所述散热管网的后端设置有除霜盒,所述除霜盒的后端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除霜盒的内部设置有风扇,且风扇与散热风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风扇的前端设置有电热网,所述除霜盒的上端设置有电热网控制器,且电热网控制器与电热网电性控制连接,在低温环境下冷凝散热细管外表面易出现结霜的问题,除霜盒中的电热网加热空气后由旋转的风扇将热量导入冷凝散热细管,从而去除了冷凝散热细管外壁的冰霜,从而在发动机启动阶段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效防止散热管网在低温环境下散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冷凝散热细管的外部设置有多孔吸水包裹层,且多孔吸水包裹层与冷凝散热细管的外部包裹设置,多孔吸水包裹层有效吸收水分,防止冷凝水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节温阀、散热管网的设置,发动机内部汽缸高温冷却液进入节温阀,若环境温度较低使得发动机内部汽缸高温冷却液没有达到节温阀设定阈值,则冷却液从节温阀的下方进入小循环管,在经过循环泵的回水管进入发动机的散热回水端,极大提高了发动机内部温度的保温性能,防止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热散失严重的问题,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节温阀进入的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节温阀关闭小循环管管路并开启节温阀一侧大循环管路,使得高温冷却液从节温阀排入第一集水器,之后冷却液从第一集水器进入散热管网中的冷凝散热细管后,散热风机驱动风扇将散热管网中高温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凝,由于冷凝散热细管的散热面积极大提高,使得散热管网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冷却后的冷却液从第二集水器回流入大循环管,之后进入循环泵后从回水管泵入发动机的散热回水端完成循环冷却步骤,节温阀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率,防止低温环境下发动机热效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因为其在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不同,造成散热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
2、通过除霜盒、电热网的设置,在低温环境下冷凝散热细管外表面易出现结霜的问题,除霜盒中的电热网加热空气后由旋转的风扇将热量导入冷凝散热细管,从而去除了冷凝散热细管外壁的冰霜,从而在发动机启动阶段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效防止散热管网在低温环境下散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网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霜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散热细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2、循环泵;3、节温阀;4、散热管网;5、除霜盒;6、散热风机;7、回水管;8、小循环管;9、大循环管;10、第一集水器;11、第二集水器;12、冷凝散热细管;13、风扇;14、电热网;15、电热网控制器;16、多孔吸水包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1、循环泵2、节温阀3、散热管网4,所述循环泵2设置在发动机1的前端,所述循环泵2的上方设置有节温阀3,且节温阀3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内部的汽缸排热端管道连接,所述散热管网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水器10、第二集水器11,且第一集水器10、第二集水器11与散热管网4管道连接。
发动机1内部汽缸高温冷却液进入节温阀3,若环境温度较低使得发动机1内部汽缸高温冷却液没有达到节温阀3设定阈值,则冷却液从节温阀3的下方进入小循环管8,在经过循环泵2的回水管7进入发动机1的散热回水端,极大提高了发动机1内部温度的保温性能,防止发动机1在低温环境下热散失严重的问题,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节温阀3进入的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节温阀3关闭小循环管8管路并开启节温阀3一侧大循环管路,使得高温冷却液从节温阀3排入第一集水器10,之后冷却液从第一集水器10进入散热管网4中的冷凝散热细管12后,散热风机6驱动风扇13将散热管网4中高温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凝,由于冷凝散热细管12的散热面积极大提高,使得散热管网4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冷却后的冷却液从第二集水器11回流入大循环管9,之后进入循环泵2后从回水管7泵入发动机1的散热回水端完成循环冷却步骤,节温阀3有效提高了发动机1的热效率利用率,防止低温环境下发动机1热效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因为其在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不同,造成散热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
其中,所述循环泵2的后端设置有回水管7,且回水管7与循环泵2的输出端管道连接,并且发动机1内部的汽缸回水端与回水管7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2的上端设置有小循环管8,且小循环管8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并且小循环管8与节温阀3下方的低温回水端管道连接。
此外,所述节温阀3的高温输出端与第一集水器10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2的下端设置有大循环管9,且大循环管9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并且大循环管9与第二集水器11管道连接。
所述散热管网4由冷凝散热细管12网状排列组成,所述冷凝散热细管12的外部设置有多孔吸水包裹层16,且多孔吸水包裹层16与冷凝散热细管12的外部包裹设置,冷凝散热细管12的散热面积极大提高,使得散热管网4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多孔吸水包裹层16有效吸收水分,防止冷凝水形成。
所述散热管网4的后端设置有除霜盒5,所述除霜盒5的后端设置有散热风机6,所述除霜盒5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3,且风扇13与散热风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低温环境下冷凝散热细管12外表面易出现结霜的问题,除霜盒5中的电热网14加热空气后由旋转的风扇13将热量导入冷凝散热细管12,从而去除了冷凝散热细管12外壁的冰霜,从而在发动机1启动阶段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效防止散热管网4在低温环境下散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所述风扇13的前端设置有电热网14,所述除霜盒5的上端设置有电热网控制器15,且电热网控制器15与电热网14电性控制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发动机1内部汽缸高温冷却液进入节温阀3,若环境温度较低使得发动机1内部汽缸高温冷却液没有达到节温阀3设定阈值,则冷却液从节温阀3的下方进入小循环管8,在经过循环泵2的回水管7进入发动机1的散热回水端,极大提高了发动机1内部温度的保温性能,防止发动机1在低温环境下热散失严重的问题,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节温阀3进入的冷却液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节温阀3关闭小循环管8管路并开启节温阀3一侧大循环管路,使得高温冷却液从节温阀3排入第一集水器10,之后冷却液从第一集水器10进入散热管网4中的冷凝散热细管12后,散热风机6驱动风扇13将散热管网4中高温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凝,由于冷凝散热细管12的散热面积极大提高,使得散热管网4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冷却后的冷却液从第二集水器11回流入大循环管9,之后进入循环泵2后从回水管7泵入发动机1的散热回水端完成循环冷却步骤,节温阀3有效提高了发动机1的热效率利用率,防止低温环境下发动机1热效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因为其在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不同,造成散热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问题,在低温环境下冷凝散热细管12外表面易出现结霜的问题,除霜盒5中的电热网14加热空气后由旋转的风扇13将热量导入冷凝散热细管12,从而去除了冷凝散热细管12外壁的冰霜,从而在发动机1启动阶段的散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效防止散热管网4在低温环境下散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1)、循环泵(2)、节温阀(3)、散热管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设置在发动机(1)的前端,所述循环泵(2)的上方设置有节温阀(3),且节温阀(3)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内部的汽缸排热端管道连接,所述散热管网(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水器(10)、第二集水器(11),且第一集水器(10)、第二集水器(11)与散热管网(4)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的后端设置有回水管(7),且回水管(7)与循环泵(2)的输出端管道连接,并且发动机(1)内部的汽缸回水端与回水管(7)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2)的上端设置有小循环管(8),且小循环管(8)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并且小循环管(8)与节温阀(3)下方的低温回水端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阀(3)的高温输出端与第一集水器(10)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2)的下端设置有大循环管(9),且大循环管(9)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管道连接,并且大循环管(9)与第二集水器(11)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网(4)由冷凝散热细管(12)网状排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网(4)的后端设置有除霜盒(5),所述除霜盒(5)的后端设置有散热风机(6),所述除霜盒(5)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3),且风扇(13)与散热风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3)的前端设置有电热网(14),所述除霜盒(5)的上端设置有电热网控制器(15),且电热网控制器(15)与电热网(14)电性控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散热细管(12)的外部设置有多孔吸水包裹层(16),且多孔吸水包裹层(16)与冷凝散热细管(12)的外部包裹设置。
CN202222915859.8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Active CN218235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5859.8U CN218235240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5859.8U CN218235240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5240U true CN218235240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5859.8U Active CN218235240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5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760A (zh) 一种回收机房液冷散热量的供暖系统
CN2064714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6507647A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液冷结合的散热系统
CN110068038B (zh) 一种太阳能或空气能热电联供系统及其方法
CN211782035U (zh) 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
CN209870025U (zh) 一种光伏多功能热泵系统
CN111306814A (zh) 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及方法
CN201288351Y (zh) 挖掘机液压油自动高效散热系统
CN208272071U (zh) 电池包内开放式液冷系统
CN206905581U (zh) 数据中心多功能节能型冷却塔
CN207098015U (zh) 一种电池恒温系统
CN218235240U (zh)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散热装置
CN217354525U (zh) 一种自散热的汽车冷却水泵
CN112539558A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水系统和热水器
CN206251568U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液冷结合的散热系统
CN2129909Y (zh) 热管式半导体热电制冷装置
CN214581537U (zh) 一种用水作导热介质运行的空调热泵一体机控制系统
CN10981811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01615653U (zh) 太阳能风冷热泵“三效”空调装置
CN211345910U (zh) 一种制冷空调及热水耦合系统
CN212961846U (zh) 热管式光伏光热模块-热泵-相变材料耦合系统
JPH0566065A (ja) ソーラーヒートポンプ暖冷房給湯機
CN208566971U (zh) 一种超节能冷热空调机
CN111578359A (zh) 一种内置水气换热仓的储能水箱
JP2011080724A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利用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02, 5th Floor, Office Building B1, Phase I, Business Project (Changjiang Digital Culture Center), No. 792 Gaoxi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74

Patentee after: Beiyu Technology (Wu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No. 52 Liufang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No. 02, 4th Floor, Unit 2, Building D-05, China Optics Valle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D #), Wuh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Beiyu Technology (Wu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