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2534U -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2534U
CN218232534U CN202222212113.0U CN202222212113U CN218232534U CN 218232534 U CN218232534 U CN 218232534U CN 202222212113 U CN202222212113 U CN 202222212113U CN 218232534 U CN218232534 U CN 218232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moke
pipe
flue gas
ai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21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阳
李纪雷
王卓正
邵三勇
周姣阳
孙文峰
赵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Mi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Mi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Mi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Mingt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21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2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2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2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制品退火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包括辐射管、主燃气管道、主空气管道、主烟气管道和风机,在辐射管上布设有燃烧器,燃烧器的外端布设有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和烟气出气管;在烟气出气管和/或所述主烟气管道上布设有安全阀;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油烟补风管,油烟补风管与空气进气管连通,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油烟抽风管,退火炉上布设有多个与油烟抽风管连通的油烟抽风口。还公开了一种退火炉。本申请能够实现对退火炉中初期阶段产生的轧制油油气的利用,解决了轧制油的原有的处理工艺,本申请还针对燃烧系统的布置形式和安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使得整个热辐射加热系统更为实用。

Description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制品退火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制品加工制作过程中,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退火处理,大多数退火炉采用燃气辐射管加热,循环风机确保炉内温度均匀。退火开始时,采用低温烘干,使产品表面的轧制油挥发,同时鼓风机往炉内吹入空气,加速产品表面的轧制油挥发,引风机将含轧制油废气排出炉外,待产品表面轧制油挥发完全后,关闭鼓风机、引风机,炉内充入氮气,氧含量降低到一定数值后,开始升温,退火。
在进行轧制油的挥发外排处理过程中,不能进行直接排放,需要进行轧制油的处理,处理工序繁琐,且处理成本高,工作环境差,如何实现退火过程中的轧制油的处理一直是整个工艺研究的课题。此外,在退火炉的燃烧系统中,会存在爆燃的问题,爆燃情况的发生很容易对整个燃气系统造成较大的能量冲击,甚至导致局部的管道破裂或者密封结构损坏,危害较大。
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针对燃烧系统进行了综合的改进,以便于有效的解决轧制油和爆燃问题的发生,优化热辐射加热系统,提高退火炉的加热系统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退火炉中初期阶段产生的轧制油油气的利用,解决了轧制油的原有的处理工艺,本申请还针对燃烧系统的布置形式和安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使得整个热辐射加热系统更为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包括:
布设于退火炉内的多组辐射管,在所述辐射管上布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外端布设有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和烟气出气管;
主燃气管道,各所述燃气进气管均与所述主燃气管道连通;
主空气管道,各所述空气进气管均与所述主空气管道连通;
主烟气管道,各所述烟气出气管均与所述主烟气管道连通,在所述烟气出气管和/或所述主烟气管道上布设有安全阀;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油烟补风管,所述油烟补风管与所述空气进气管连通,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油烟抽风管,所述退火炉上布设有多个与所述油烟抽风管连通的油烟抽风口;
所述油烟补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风机联动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优选地,多组所述辐射管布设在所述退火炉的顶部和/或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包括:
端头,所述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和烟气出气管均布设在所述端头上;
燃烧喷嘴,其连接设置在所述端头上,所述燃气进气管和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燃烧喷嘴的进气端连接;以及
火焰内管,其布设在所述辐射管内,所述火焰内管为两端敞口结构,且所述火焰内管与所述燃烧喷嘴的喷火口同轴布置,所述燃烧喷嘴与所述辐射管内壁之间、火焰内管与所述辐射管内壁之间形成烟气排出通道,所述烟气出气管与所述烟气排出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优选地,所述燃烧喷嘴与所述火焰内管之间设置有分离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优选地,所述燃气进气管和所述空气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流量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各控制阀的开合度,并获取各管道的气体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优选地,还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与所述主烟气管道的出风端连接。
一种退火炉,包括炉体和布设于炉体上的如上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对各个主管道的设置,方便呈矩阵布置的辐射管的供气和排气,使得整个供气和排气管道布置更为规整合理,避免退火炉周边的管线布置杂乱,方便进行整个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本申请的油烟补风管、油烟抽风管的布置,可以实现对退火炉内的轧制油油烟的收集和辅助燃烧,能够作为配风的一部分进行辅助燃烧,大大降低了处理的成本,也便于后期进行烟气的统一处理,实用性更好。
本申请通过在烟气出气管或主烟气管道上设置安全阀,以便于在发生爆燃时能够快速实现泄压,避免爆燃产生的能量波动对整个燃烧系统造成冲击。
本申请实现了对退火炉中初期阶段产生的轧制油油气的利用,解决了轧制油的原有的处理工艺,本申请还针对燃烧系统的布置形式和安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使得整个热辐射加热系统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00为退火炉;
201为辐射管、202为主燃气管道、203为主空气管道、204为主烟气管道、205为风机、206为燃气进气管、207为空气进气管、208为烟气出气管、209为油烟补风管、210为油烟抽风管、211为油烟抽风口、212为主补风管道;
301为控制阀、302为安全阀;
400为燃烧器、401为端头、402为燃烧喷嘴、403为火焰内管、404为烟气排出通道、405为分离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1-图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包括布设于退火炉100内的多组辐射管201、主燃气管道202、主空气管道203、主烟气管道204和风机205,在所述辐射管201上布设有燃烧器400,本申请在燃烧器400的外端布设有燃气进气管206、空气进气管207和烟气出气管208;燃烧器包括端头401、燃烧喷嘴402和火焰内管403,燃气进气管206、空气进气管207和烟气出气管208均布设在所述端头401上,燃烧喷嘴402连接设置在所述端头401上,燃气进气管206和所述空气进气管207与所述燃烧喷嘴402的进气端连接;火焰内管403布设在辐射管201内,火焰内管403为两端敞口结构,且火焰内管403与所述燃烧喷嘴402的喷火口同轴布置,所述燃烧喷嘴402与所述辐射管201内壁之间、火焰内管403与所述辐射管201内壁之间形成烟气排出通道404,所述烟气出气管208与所述烟气排出通道404连通,进一步地,燃烧喷嘴与所述火焰内管之间设置有分离间隙405,辐射管内的气流流向如图中所示,可以提高热辐射管内的气体燃烧效率和热利用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各燃气进气管206均与主燃气管道202连通;各空气进气管207均与主空气管道203连通;各烟气出气管208均与主烟气管道204连通,在烟气出气管208和/或主烟气管道204上布设有安全阀302,以便于在爆燃时进行排压,避免能量冲击造成设备结构的损坏;风机205的出风端连接有油烟补风管209,油烟补风管209与所述空气进气管207连通,为了使得油烟补风管更便于布置,本申请还设置有主补风管道212,主补风管道212与风机的出风端连接,各个油烟补风管209均与主补风管道212连通,风机205的进风端连接有油烟抽风管210,所述退火炉100上布设有多个与所述油烟抽风管210连通的油烟抽风口211;所述油烟补风管209上设置有控制阀301,所述控制阀301与所述风机205联动动作。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油烟抽风口可以针对内部的气体流动进行布置,根据退火炉的工艺处理的阶段进行油烟抽取,当轧制油烘干结束后,关闭风机和对应的控制阀。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辐射管201布设在所述退火炉100的顶部和/或侧部,优选在退火炉的顶部布置辐射管,辐射管呈矩阵布置,以便于进行结构排布和管线布置。
为了提高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和控制,本申请在燃气进气管和所述空气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301和流量表。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对调节各控制阀301的开合度进行控制,并获取各管道的气体流量,实现有效的数据监控和控制。
为了避免燃烧后的尾气对环境造成影响,可以对气体进行整体尾气处理,尾气处理设备可以采用原有的处理设备,尾气处理单元与主烟气管道的出风端连接,将主烟气管道连接至相应的处理设备中。
本申请通过对各个主管道的设置,方便呈矩阵布置的辐射管的供气和排气,使得整个供气和排气管道布置更为规整合理,避免退火炉周边的管线布置杂乱,方便进行整个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本申请的油烟补风管、油烟抽风管的布置,可以实现对退火炉内的轧制油油烟的收集和辅助燃烧,能够作为配风的一部分进行辅助燃烧,大大降低了处理的成本,也便于后期进行烟气的统一处理,实用性更好。
本申请通过在烟气出气管或主烟气管道上设置安全阀,以便于在发生爆燃时能够快速实现泄压,避免爆燃产生的能量波动对整个燃烧系统造成冲击。
本申请实现了对退火炉中初期阶段产生的轧制油油气的利用,解决了轧制油的原有的处理工艺,本申请还针对燃烧系统的布置形式和安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使得整个热辐射加热系统更为实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包括炉体和布设于炉体上的如上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
工作原理是:
燃烧器启动,控制燃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管的导通,向各个燃烧器供气并燃烧,热辐射管对退火炉进行辐射加热,在退火的初期阶段,随着炉内温度的升高,轧制油挥发,风机启动并将炉内的气体抽送至油烟补风管,进而进入燃烧器燃烧,在此过程中可以控制空气进气管的开合度,进而通过油烟补风管进行补风,保障燃烧充分。燃烧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爆现象,则安全阀自动打开,泄压完成后,安全阀关闭,整个过程中避免了能量波动过大,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当轧制油挥发完成后,风机关闭,油烟补风管断开,空气进气管恢复正常的供气,退火炉进行进行退火工艺。
本文中术语“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用于退火炉的辐射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设于退火炉内的多组辐射管,在所述辐射管上布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外端布设有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和烟气出气管;
主燃气管道,各所述燃气进气管均与所述主燃气管道连通;
主空气管道,各所述空气进气管均与所述主空气管道连通;
主烟气管道,各所述烟气出气管均与所述主烟气管道连通,在所述烟气出气管和/或所述主烟气管道上布设有安全阀;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油烟补风管,所述油烟补风管与所述空气进气管连通,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油烟抽风管,所述退火炉上布设有多个与所述油烟抽风管连通的油烟抽风口;
所述油烟补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风机联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辐射管布设在所述退火炉的顶部和/或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
端头,所述燃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和烟气出气管均布设在所述端头上;
燃烧喷嘴,其连接设置在所述端头上,所述燃气进气管和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燃烧喷嘴的进气端连接;以及
火焰内管,其布设在所述辐射管内,所述火焰内管为两端敞口结构,且所述火焰内管与所述燃烧喷嘴的喷火口同轴布置,所述燃烧喷嘴与所述辐射管内壁之间、火焰内管与所述辐射管内壁之间形成烟气排出通道,所述烟气出气管与所述烟气排出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喷嘴与所述火焰内管之间设置有分离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气管和所述空气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流量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各控制阀的开合度,并获取各管道的气体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与所述主烟气管道的出风端连接。
8.一种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布设于炉体上的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
CN202222212113.0U 2022-08-23 2022-08-23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Active CN218232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2113.0U CN218232534U (zh) 2022-08-23 2022-08-23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2113.0U CN218232534U (zh) 2022-08-23 2022-08-23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2534U true CN218232534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2113.0U Active CN218232534U (zh) 2022-08-23 2022-08-23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2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52380U (zh) 纺织布料定型机天然气间接加热装置
CN106918227A (zh) 采用蓄热式烧嘴的端部加热炉
CN205878589U (zh) 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壁挂炉
CN101649378B (zh) 利用钢板连续热处理炉进行低温回火热处理的方法
CN218232534U (zh) 防爆燃炉内油烟补偿燃烧系统及退火炉
CN106439926A (zh) 一种取暖炉的二次送风助燃装置
CN201495263U (zh) 钢板连续热处理炉
CN207214475U (zh) 一种锅炉燃烧加热系统
CN115406100A (zh) 一种间接换热式热风炉
CN106048183B (zh) 一种生物质电双能源热处理炉
CN104110970B (zh) 基于大型化炉窑的余热回收方法
CN108006962A (zh) 一种燃气暖风机
CN209295431U (zh) 高温等离子热风炉
CN105767061A (zh) 多段隧道式食品加工烘烤设备及方法
CN219735357U (zh) 一种锅炉检修烟道隔离系统
CN110145748A (zh) 一种气态性废气燃烧催化装置
CN216027046U (zh) 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
CN206153094U (zh) 高效节能式喷涂烘干系统
CN210425054U (zh) 一种rto燃烧炉的保温装置
CN214094941U (zh) 一种热交换器以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生物质燃料壁炉
CN220981987U (zh) 一种用于脱脂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6204310U (zh) 一种新型燃烧室
CN218864735U (zh) 一种废弃油樟叶烘干制炭的温度调节系统
CN212431033U (zh) 一种燃气热能装置
CN2171813Y (zh) 高效节能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