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4333U -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4333U
CN218224333U CN202222700992.1U CN202222700992U CN218224333U CN 218224333 U CN218224333 U CN 218224333U CN 202222700992 U CN202222700992 U CN 202222700992U CN 218224333 U CN218224333 U CN 218224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oss
back plate
inclined surface
plate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09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斌
刘磊
梁裕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Fuzhen Automotive Stamping Part Co ltd
Liuzhou Asset Bodywor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Fuzhen Automotive Stamping Part Co ltd
Liuzhou Asset Bodywor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Fuzhen Automotive Stamping Part Co ltd, Liuzhou Asset Bodywor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Fuzhen Automotive Stamping Pa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09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4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4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4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所述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包括安装座、驱动块、滑座、滑车、一级行程驱动组件和二级行程驱动组件;所述滑座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驱动块竖向动作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滑座和驱动块之间设置能将所述驱动块的竖向动作转化为滑座的水平位移的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所述滑座和滑车之间设有能将所述滑座的水平位移转化成滑车倾斜上下位移的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所述滑车的顶部设有活动凸模。本实用新型能避免板件的卡滞,利于板件的卸料。

Description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应用于折弯设备中。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外板板件的折边一般在折弯模具中进行。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上设有凸模,通过上模的上下运动,通过上模和下模的相互贴合作用力使板件沿凸模的外形形成折边。因有些板件需要折成三面围合的折边,又因凸模为整体式结构,此时折弯成型后使板件与模具卡滞,较难将板件直接从凸模上取出,给板件的下料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折弯板件取出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包括安装座、驱动块、滑座、滑车、一级行程驱动组件和二级行程驱动组件;
所述滑座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驱动块竖向动作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滑座和驱动块之间设置能将所述驱动块的竖向动作转化为滑座的水平位移的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所述滑座和滑车之间设有能将所述滑座的水平位移转化成滑车倾斜上下位移的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所述滑车的顶部设有活动凸模。
优选的,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凸台、第一背板、第二安装凸台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固设于所述滑座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凸台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第一安装凸台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凸台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背板,所述第二安装凸台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上下滑动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背板上依次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一平台,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一平台使所述第一背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二背板上依次设有第二斜面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二平台使所述第二背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在竖向上相互远离设置;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贴合时形成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贴合时形成驱动位置。
优选的,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安装凸台、第三背板、第四安装凸台和第四背板;所述第三安装凸台设置在所述滑车上,所述第四安装凸台设置在所述滑座上;所述第三安装凸台朝向所述第四背板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三背板,所述第四背板朝向所述第三安装凸台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四背板;所述第三背板和第四背板水平滑动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背板上依次设有第三斜面和第三平台,所述第三斜面和第三平台使所述第三背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四背板上依次设置有第四斜面和第四平台,所述第四斜面和第四平台使所述第四背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设置;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贴合时形成初始位置,所述第三平台和第四平台贴合时形成驱动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座上设有第三倾斜面,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四倾斜面,所述滑车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倾斜面适配的第一倾斜面,所述滑车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倾斜面适配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三倾斜面和第一倾斜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互动斜楔组合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四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的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五安装凸台、第一导板和第六安装凸台;所述第五安装凸台凸伸在所述第四倾斜面上,所述第六安装凸台凸伸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所述第五安装凸台上固设所述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导板与所述第六安装凸台面滑动贴合。
优选的,所述互动斜楔组合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四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的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七安装凸台、第八安装凸台、第二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七安装凸台凸伸在所述第四倾斜面上,所述第八安装凸台凸伸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所述第八安装凸台上设有所述第二导板,所述第七安装凸台上设有所述第三导板,所述第二导板和第三导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互动斜楔组合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滑车施加向下推力的第一回程氮气弹簧、及用于对滑座施加水平推力的第二回程氮气弹簧;所述第一回程氮气弹簧的前端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回程氮气弹簧的末端设置在滑车的第二倾斜面上;所述第二回程氮气弹簧设置在滑座远离驱动块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回程氮气弹簧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第二回程氮气弹簧的末端安装在滑座上。
优选的,所述互动斜楔组合组件还包括在所述滑车的两端设置的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三导向组件包括侧导板安装凸台、压板安装凸台、第一压板和侧导板;所述侧导板安装凸台的一侧与滑车固定,另一侧设置所述侧导板;所述压板安装凸台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座固定,另一侧与所述侧导板滑动配合;所述压板安装凸台上固定有用于限定侧导板安装凸台和侧导板滑动方向的所述第一压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在折弯模具中增设本实用新型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将凸模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部分,在上模下降开始折弯的动作过程中,活动凸模上移并固定凸模平齐,保证有效折弯;折弯完成后,上模上升退出折弯动作的过程中,驱动活动凸模下移,脱离折弯成型的板件,避免板件的卡滞,利于板件的卸料;
二、在新模具设计时,可一次将其组件实体添加到新模具设计图中,根据新板件数模替换更新活动凸模的型面,可快速、便捷调整组合组件、各部件组件的尺寸,无需重新设计,能大幅缩短设计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去掉安装座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去掉安装座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级行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二级行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座、第一滑块及部分安装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三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限位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在折弯模具的上模、下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活动凸模上升后开始折弯的示意图;
图14为折弯完成后活动凸模下降的示意图。
附图中:1、安装座;101、第四倾斜面;2、驱动块;3、滑座;31、第三倾斜面;4、滑车;41、活动凸模;42、第一倾斜面;43、第二倾斜面;5、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1、第一安装凸台;52、第一背板;521、第一斜面;522、第一平台;53、第二安装凸台;54、第二背板;541、第二斜面;542、第二平台;
6、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1、第三安装凸台;62、第三背板;621、第三斜面;622、第三平台;63、第四安装凸台;64、第四背板;641、第四斜面;642、第四平台;
7、第一导向组件;71、第五安装凸台;72、第一导板;73、第六安装凸台;74、下限位块;8、第二导向组件;81、第七安装凸台;82、第八安装凸台;83、第二导板;84、第三导板;
9、第一回程氮气弹簧;10、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1、限位板组件;111、第九安装凸台;112、限位盖板;113、第十安装凸台;12、第三导向组件;121、侧导板安装凸台;122、压板安装凸台;123、第一压板;124、侧导板;125、挡座;
13、第一滑块;14、第二滑块;15、挡块组件;151、安装凸块;152、挡块;153、过渡凸块;100、上模;200、下模;300、固定凸模;400、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包括安装座1、驱动块2、滑座3、滑车4、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第一导向组件7、第二导向组件8、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限位板组件11、第三导向组件12、第一滑块13、第二滑块14和挡块组件15。
如图6所示,所述安装座1中部下沉形成腔体,该腔体用于安装滑座3和容置滑车4。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设有第四倾斜面101。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块2竖向动作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滑座3和驱动块2之间设置能将所述驱动块2的竖向动作转化为滑座3的水平位移的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所述滑座3和滑车4之间设有能将所述滑座3的水平位移转化成滑车4倾斜上下位移的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
如图2、图4所示,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安装凸台51、第一背板52、第二安装凸台53和第二背板54。所述第一安装凸台51固设于所述滑座3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凸台53设置在所述驱动块2上;所述第一安装凸台51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凸台53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背板52,所述第二安装凸台53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凸台51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二背板54;所述第一背板52和第二背板54上下滑动贴合。
所述第一背板52上依次设有第一斜面521和第一平台522,所述第一斜面521和第一平台522使所述第一背板5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背板54上依次设有第二斜面541和第二平台542,所述第二斜面541和第二平台542使所述第二背板54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一斜面521和第二斜面541在竖向上相互远离设置;所述第一斜面521和第二斜面541贴合时形成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平台522和第二平台542贴合时形成驱动位置。
如图3、图5所示,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包括第三安装凸台61、第三背板62、第四安装凸台63、第四背板64和限位凸台65。所述第三安装凸台61设置在所述滑车4上,所述第四安装凸台63设置在所述滑座3上;所述第三安装凸台61朝向所述第四背板64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三背板62,所述第四背板64朝向所述第三安装凸台61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四背板64;所述第三背板62和第四背板64水平滑动贴合。
所述第三背板62上依次设有第三斜面621和第三平台622,所述第三斜面621和第三平台622使所述第三背板6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四背板64上依次设置有第四斜面641和第四平台642,所述第四斜面641和第四平台642使所述第四背板64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三斜面621和第四斜面641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设置;所述第三斜面621和第四斜面641贴合,且所述第三平台622与限位凸台65贴合时形成初始位置,所述第三平台622和第四平台642贴合时形成驱动位置。
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和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的初始位置均为驱动块2不动作时的位置,驱动位置则为驱动块2动作后,活动凸模41上升后的位置。
如图1、图6所示,所述滑座3上设有第三倾斜面31,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第四倾斜面101,所述滑车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倾斜面31适配的第一倾斜面42,所述滑车4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倾斜面101适配的第二倾斜面43。所述滑车4的顶部设有活动凸模41。
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安装在第三倾斜面31和第一倾斜面42之间,并间隔设置有多个。
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和第二倾斜面43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组件7和第二导向组件8。多个第一导向组件7设置在中间,多个所述第二导向组件8和多个第一导向组件7可交错布设。
如图1、图7所示,所述第一导向组件7包括第五安装凸台71、第一导板72、第六安装凸台73和下限位块74。所述第五安装凸台71凸伸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上,所述第六安装凸台73凸伸在所述第二倾斜面43上,所述第五安装凸台71上固定所述第一导板72,所述第五安装凸台71的底部设有下限位块74,所述下限位块74与所述第一导板72的下端面抵接。所述下限位块74的高度小于第一导板72的厚度,不与第六安装凸台73的滑动产生干涉。所述第一导板72与所述第六安装凸台73面滑动贴合,使在滑车4倾斜向上移动时,所述第六安装凸台73在第一导板72的端面上滑动。
如图1、图8所示,所述第二导向组件8包括第七安装凸台81、第八安装凸台82、第二导板83和第三导板84。所述第七安装凸台81凸伸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上,所述第八安装凸台82凸伸在所述第二倾斜面43上,所述第八安装凸台82上设有所述第二导板83,所述第七安装凸台81上设有所述第三导板84,所述第二导板83和第三导板8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板83远离第八安装凸台82的一侧设有V形槽,所述第三导板84远离第七安装凸台81的一侧设有V形块,所述V形槽与V形块适配,使在滑车4倾斜向上移动时,第二导板83相对于第三导板84滑动。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用于对滑车4施加向下的推力,所述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的前端设置在安装座1上,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的末端设置在滑车4的第二倾斜面43上。所述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用于对滑座3施加水平的推力。所述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的末端连接在滑座3远离驱动块2的端部。所述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和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均选用模具专用氮气弹簧,其为外购件。
如图2、图3、图9所示,所述第三导向组件12包括侧导板安装凸台121、压板安装凸台122、第一压板123、侧导板124和挡座125。所述侧导板安装凸台121的一侧与滑车4固定,另一侧设置所述侧导板124。所述压板安装凸台12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另一侧与所述侧导板124滑动配合;所述压板安装凸台122上固定有第一压板123,所述第一压板123悬伸至侧导板安装凸台121上方。通过所述第一压板123限定侧导板安装凸台121和侧导板124的滑动方向。
如图2、图9所示,所述侧导板安装凸台121上设有用于限定滑车4水平移动的挡座125,滑车4两端的挡座125靠近设置。通过挡座125与第一压板123的配合,使滑车4只沿第一压板123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倾斜上下移动),不随滑座3水平移动。
如图2、图3、图10所示,所述限位板组件11在所述滑车4两端设置。所述限位板组件11包括第九安装凸台111、限位盖板112和第十安装凸台113,所述第九安装凸台111固设于压板安装凸台122的末端,所述第十安装凸台113固设于侧导板安装凸台121的末端,所述限位盖板112的一端与所述第九安装凸台111固连,另一端悬伸至所述第十安装凸台113上方。所述第一压板123给倾斜向上移动的滑车4给予在最大行程上的限位。
如图6所示,所述安装座1的腔体内底面和腔体的两个侧面均设有与所述滑座3适配的第一滑块13,提供滑座3水平滑动的导向力。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块2远离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块14,所述第二滑块14与所述安装座1适配,以提供驱动块2上下运动的导向力。
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座1的腔体底部设有挡块组件15,所述挡块组件15位于驱动块2的下方。如图2、图11所示,所述挡块组件15包括安装凸块151、挡块152和过渡凸块153。所述安装凸块151固设于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滑座3的端侧固设所述过渡凸块153,所述安装凸块151朝向滑座3的端侧上设置所述挡块152。
使用前,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驱动块2安装在上模100上,安装座1安装在下模200上。在下模200上还设有位于互动斜楔组合组件中的活动凸模41旁侧的固定凸模300。此时,各结构位于初始位置。
使用时,将板件400置于所述固定凸模300,启动上模100向下,此时带动所述驱动块2向下。由此触发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使第二安装凸台53的第二斜面541下移,直至第二平台542与第一平台522贴合,与此同时,第二背板54推动第一背板52向如图1所示的右移,从而使滑座3右移,压缩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滑车4因在第一压板123和挡座125的限位作用下,不随滑座3一同右移。此时,所述第四背板64右移,第三安装凸台61在第三斜面621的作用下与第四斜面641滑动,直至在第三平台622与第四平台642贴合时,第四背板64推动第三背板62上移,此时,滑车4的两端通过第一压板123实现导向,滑车4还通过多个第一导向组件7和第二导向组件8导向,使所述滑车4上移,压缩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
当滑车4的两端与限位盖板112抵接时,滑车4顶部的活动凸模41与固定凸模300平齐(如图13所示)。即,在上模100向下运动过程中,该运动同时驱动活动凸模41上移并与固定凸模300平齐,使上模100将板件400折弯成型。
上升上模100,此时带动驱动块2一同上升,使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回到初始位置。驱动块2的力释放时,使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复位对滑座3产生如图1所示的向左的推力。与此同时,使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复位,向下施加推力使滑车4下移(如图14所示),使活动凸模41脱离板件400,取下板件400,完成一次作业。由上重复,直至所有需要加工的板件400均折弯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驱动块(2)、滑座(3)、滑车(4)、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和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
所述滑座(3)设于所述安装座(1)内,所述驱动块(2)竖向动作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滑座(3)和驱动块(2)之间设置能将所述驱动块(2)的竖向动作转化为滑座(3)的水平位移的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所述滑座(3)和滑车(4)之间设有能将所述滑座(3)的水平位移转化成滑车(4)倾斜上下位移的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所述滑车(4)的顶部设有活动凸模(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程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安装凸台(51)、第一背板(52)、第二安装凸台(53)和第二背板(54);所述第一安装凸台(51)固设于所述滑座(3)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凸台(53)设置在所述驱动块(2)上;所述第一安装凸台(51)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凸台(53)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背板(52),所述第二安装凸台(53)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凸台(51)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二背板(54);所述第一背板(52)和第二背板(54)上下滑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52)上依次设有第一斜面(521)和第一平台(522),所述第一斜面(521)和第一平台(522)使所述第一背板(5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二背板(54)上依次设有第二斜面(541)和第二平台(542),所述第二斜面(541)和第二平台(542)使所述第二背板(54)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一斜面(521)和第二斜面(541)在竖向上相互远离设置;所述第一斜面(521)和第二斜面(541)贴合时形成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平台(522)和第二平台(542)贴合时形成驱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包括第三安装凸台(61)、第三背板(62)、第四安装凸台(63)和第四背板(64);所述第三安装凸台(61)设置在所述滑车(4)上,所述第四安装凸台(63)设置在所述滑座(3)上;所述第三安装凸台(61)朝向所述第四背板(64)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三背板(62),所述第四背板(64)朝向所述第三安装凸台(61)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四背板(64);所述第三背板(62)和第四背板(64)水平滑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背板(62)上依次设有第三斜面(621)和第三平台(622),所述第三斜面(621)和第三平台(622)使所述第三背板(6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四背板(64)上依次设置有第四斜面(641)和第四平台(642),所述第四斜面(641)和第四平台(642)使所述第四背板(64)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第三斜面(621)和第四斜面(641)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设置;所述第三斜面(621)和第四斜面(641)贴合时形成初始位置,所述第三平台(622)和第四平台(642)贴合时形成驱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上设有第三倾斜面(31),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第四倾斜面(101),所述滑车(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倾斜面(31)适配的第一倾斜面(42),所述滑车(4)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倾斜面(101)适配的第二倾斜面(43);
所述二级行程驱动组件(6)安装在第三倾斜面(31)和第一倾斜面(4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和第二倾斜面(43)之间的第一导向组件(7),所述第一导向组件(7)包括第五安装凸台(71)、第一导板(72)和第六安装凸台(73);所述第五安装凸台(71)凸伸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上,所述第六安装凸台(73)凸伸在所述第二倾斜面(43)上,所述第五安装凸台(71)上固设所述第一导板(72),所述第一导板(72)与所述第六安装凸台(73)面滑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和第二倾斜面(43)之间的第二导向组件(8),所述第二导向组件(8)包括第七安装凸台(81)、第八安装凸台(82)、第二导板(83)和第三导板(84);所述第七安装凸台(81)凸伸在所述第四倾斜面(101)上,所述第八安装凸台(82)凸伸在所述第二倾斜面(43)上,所述第八安装凸台(82)上设有所述第二导板(83),所述第七安装凸台(81)上设有所述第三导板(84),所述第二导板(83)和第三导板(84)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滑车(4)施加向下推力的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及用于对滑座(3)施加水平推力的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所述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的前端设置在安装座(1)上,第一回程氮气弹簧(9)的末端设置在滑车(4)的第二倾斜面(43)上;所述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设置在滑座(3)远离驱动块(2)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第二回程氮气弹簧(10)的末端安装在滑座(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斜楔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滑车(4)的两端设置的第三导向组件(12),所述第三导向组件(12)包括侧导板安装凸台(121)、压板安装凸台(122)、第一压板(123)和侧导板(124);所述侧导板安装凸台(121)的一侧与滑车(4)固定,另一侧设置所述侧导板(124);所述压板安装凸台(12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另一侧与所述侧导板(124)滑动配合;所述压板安装凸台(122)上固定有用于限定侧导板安装凸台(121)和侧导板(124)滑动方向的所述第一压板(123)。
CN202222700992.1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Active CN218224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0992.1U CN21822433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0992.1U CN21822433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4333U true CN218224333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0992.1U Active CN21822433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4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7497U (zh) 一种内扣零件折弯卸料模具机构
CN102513444A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复合翻边机构
CN109967604B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成型的冲压复合模及成型方法
CN101811158A (zh) 一种汽车油底壳的整边模具
CN218224333U (zh) 一种互动斜楔组合组件
CN110038947B (zh) 弯曲加工方法和弯曲加工装置
CN211052299U (zh) 一种一次成型的负角折弯结构
JP4015398B2 (ja) 金属板の曲げ成形方法
CN210648102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KR101647211B1 (ko) 가변금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방법
CN220479857U (zh) 一种复合互动斜楔及侧翻边整形模具
CN113198914A (zh) 带负角零件冲压方法及翻边负角一体成型模具
CN113770251A (zh) 一种槽型铝合金框类零件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N110026488B (zh) 压料翻边模具和压力机
CN217412061U (zh) 一种冲压钢制文件柜层板的双滑块折弯模具
CN217941580U (zh) 一种一次成型侧抽芯束线管弯钩成型模
CN209255604U (zh) 一体式成型侧冲模具
CN216175904U (zh) 一种子母互动斜楔
CN218015302U (zh) 汽车电机包覆件金属圈压铆设备
CN220739221U (zh) 翻边整形冲孔复合结构
CN215544254U (zh) 一种汽车顶盖零件侧冲压成型模具
CN213671463U (zh) 一种用于板材的精准型冲压模具
CN211591032U (zh) 一种方便快速下料的汽车内饰模具
CN111822593A (zh) 复合斜楔结构
CN221064051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外板尾部侧整形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