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5439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5439U
CN218215439U CN202221125755.0U CN202221125755U CN218215439U CN 218215439 U CN218215439 U CN 218215439U CN 202221125755 U CN202221125755 U CN 202221125755U CN 218215439 U CN218215439 U CN 218215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oling plate
flow channel
cooling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57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雅茹
柳名智
周明扬
麻延帅
贾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57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5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5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5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包括: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对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距;流道,所述流道数量为二十二个;所述流道包括十六个竖向流道和六个横向流道,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位于第一冷却板内,六个所述横向流道位于第二冷却板内,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从右至左编号依次为1到16,六个所述横向流道从下至上编号依次为17到22,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冷却板内;所述流道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导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冷却水道的走向单一,冷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态环境被汽车尾气污染的越来越严重,人民将更多目光放在了新能源汽车研发上面,由于电力的普及,电动汽车备受人们的瞩目。但将电池作为电动车能源存在一定弊端,即电池在为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电力时,势必会散发出很大的热量,如果热量没有及时散开,会引起汽车电池包温度增大,甚至引发火灾。
目前较成熟的电池包冷却方案中,电池冷板作为电池包的散热模块应用比较多,其原理为将电池安装与冷板上面与其接触,电池的热量不断传入冷板中,而冷板内部有多条冷却液流道,冷却液又将电池传递过来的热量带走,从而起到给电池包散热的作用。
在冷板的设计中,每条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量关系着冷板局部的散热效果,其流量呈均匀分布为最理想的效果;同时由于是水泵提供进水管的压力,如果整个冷却系统的系统阻力比较大,势必会影响水泵的效果,进而影响流道内的流量。因此流量和压降作为冷却管路的关键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申请号为201710494125.8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水冷散热装置,包括让冷却水进入的进水管、让冷却水流出的出水管以及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且用于与电池包的电芯接触的水冷板,进水管内部具有进水道,出水管内部具有排水道,水冷板内部具有与进水道和排水道连通且使进水道中的冷却水进入排水道中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为S形。上述方案中,冷却水道的走向单一,冷却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冷却水道的走向单一,冷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包括:
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对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距;
流道,所述流道数量为二十二个;
所述流道包括十六个竖向流道和六个横向流道,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位于第一冷却板内,六个所述横向流道位于第二冷却板内,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从右至左编号依次为1到16,六个所述横向流道从下至上编号依次为17到22,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冷却板内;
所述流道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导通。
优选的,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两组导流部件、水管部件和多个连接管头,所述导流部件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第五导管、第六导管和第七导管,所述水管部件包括第一上水管、第二上水管、第三上水管、第四上水管、第一下水管、第二下水管、第三下水管和第四下水管。
优选的,两组所述导流部件左右对称安装在第一冷却板上,所述编号为6、7、8的竖向流道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与第一导管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与第二导管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底端通过连接管头与第三导管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底端通过连接管头与第四导管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6、7、8的竖向流道顶端均通过连接管头与第五导管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顶端均通过连接管头与第六导管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五导管与第六导管之间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七导管的一端与三通接头固定连接导通,两组所述导流部件中的第七导管通过软管固定连接导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17 的横向流道右端和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顶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二上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右端和编号为19的横向流道右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三上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右端和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右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四上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2 的竖向流道顶端和编号为22的横向流道右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一下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17的横向流道左端和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左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二下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16的竖向流道顶端和编号为19的横向流道左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三下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 15的竖向流道顶端和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左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四下水管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分别与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左端和编号为22的横向流道左端固定连接导通。
优选的,两组所述导流部件中的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均通过五通接头固定连接导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板右侧为进水端,所述第一冷却板左侧为出水端,两个所述五通接头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管路材质均为耐水解的尼龙管材。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板或第二冷却板外侧固定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用于将第一冷却板或第二冷却板外侧的冷气导向电池包。
优选的,所述冷却部件包括框体、多个撑架、和多个排气扇,所述框体固定安装在第一冷却板或第二冷却板的外侧,多个所述撑架两端分别与框体内侧壁和第一冷却板或第二冷却板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排气扇分别固定套接在多个撑架内。
优选的,多个所述排气扇左右对称设置在框体内两侧,所述框体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导流筒,两个所述导流筒的输出端均指向电池包。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向流道内的水体竖向流动,横向流道内的横向流动,可使得水体的冷气分布的更加均匀,冷却效果更好,同时对称式的流道的分布,在保证冷板内每条流道有比较均匀的流量的同时,还保证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存在较小的压力降;
(2)本实用新型通过框体对侧面的冷气进行拦截汇集,并通过多个排气扇导出,使其流入导流筒,最终经过导流筒流向电池包,实现冷气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进一步改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安装导向部件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图3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冷却板;2、第二冷却板;3、流道;31、竖向流道;32、横向流道;4、第一导管;5、第二导管;6、第三导管;7、第四导管; 8、第五导管;9、第六导管;10、第七导管;11、第一上水管;12、第二上水管;13、第三上水管;14、第四上水管;15、第一下水管; 16、第二下水管;17、第三下水管;18、第四下水管;19、连接管头; 20、三通接头;21、软管;22、五通接头;23、进水管;24、出水管;25、框体;26、撑架;27、排气扇;28、导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包括:
第一冷却板1和第二冷却板2,第一冷却板1和第二冷却板2对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距;
流道3,流道3数量为二十二个;
流道3包括十六个竖向流道31和六个横向流道32,十六个竖向流道31位于第一冷却板1内,六个横向流道32位于第二冷却板2内,十六个竖向流道31从右至左编号依次为1到16,六个横向流道32 从下至上编号依次为17到22,十六个竖向流道31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冷却板1内;
流道3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导通。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管道组件包括两组导流部件、水管部件和多个连接管头19,导流部件包括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第四导管7、第五导管8、第六导管9和第七导管10,水管部件包括第一上水管11、第二上水管12、第三上水管13、第四上水管14、第一下水管15、第二下水管16、第三下水管17和第四下水管18。
两组导流部件左右对称安装在第一冷却板1上,编号为6、7、8 的竖向流道31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一导管4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31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二导管5 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31底端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三导管6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31底端通过连接管头19 与第四导管7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6、7、8的竖向流道31顶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五导管8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31顶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六导管9固定连接导通,第五导管8与第六导管9之间通过三通接头20固定连接导通,第七导管 10的一端与三通接头20固定连接导通,两组导流部件中的第七导管 10通过软管21固定连接导通。
第一上水管11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7的横向流道32右端和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31顶端固定连接导通,第二上水管12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32右端和编号为19的横向流道32右端固定连接导通,第三上水管13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32右端和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32右端固定连接导通,第四上水管14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 19分别与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31顶端和编号为22的横向流道32右端固定连接导通,第一下水管15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7的横向流道32左端和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第二下水管16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6的竖向流道31顶端和编号为19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第三下水管17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5的竖向流道31顶端和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第四下水管18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32左端和编号为22 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
两组导流部件中的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和第四导管7均通过五通接头22固定连接导通。
第一冷却板1右侧为进水端,第一冷却板1左侧为出水端,两个五通接头22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3和出水管24。
管路材质均为耐水解的尼龙管材。
在使用此装置设备对电池包进行冷却降温时,将电池包固定安装在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的一侧,并使之与第一冷却板1和第二冷却板2接触,将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23连接导通,在电池包工作运转时,水泵将冷水从进水管注入右端的五通接头22,在五通接头22内,水流被分为四路,分别流入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和第四导管7,由于编号为6、7、8的竖向流道31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一导管4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31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二导管5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31底端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三导管6固定连接导通,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31底端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四导管7固定连接导通,从而水流沿着编号为1至8的竖向流道31向上流动,编号为 1的竖向流道31内的水体通过第一上水管11流入编号为17的横向流道32内,再通过第一下水管15流入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32内,然后通过第二上水管12流入编号为19横向流道32内,紧接着通过第二下水管16流入编号为16的竖向流道31内,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31内的水体通过第四上水管14流入编号为22的横向流道32,再通过第四下水管18流入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32内,然后通过第三上水管13流入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32内,最终通过第三下水管17流入编号为15的竖向流道31内,编号为3至8的竖向流道31内的水体分别通过顶端的连接管头19流入第五导管8和第六导管9,最终经过三通接头20流入第七导管10内,然后经过软管21流入左端的第七导管10,最终经过左侧的第五导管8和第六导管9流入编号为9至14的竖向流道31内。
编号为9至16的水体均向下流动,最终流入左侧的五通接头22 内,并经过出水管24排入,实现水体的循环,通过此种方式,可使得编号为1至16的竖向流道31内的水体竖向流动,编号为17至22 的横向流道32内的水体横向流动,与单一流向的水体相比,可使得水体的冷气分布的更加均匀,冷却效果更好,同时对称式的流道3的分布,在保证冷板内每条流道3有比较均匀的流量的同时,还保证的进水管23和出水管24之间存在较小的压力降。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4,基于实施例2有所不同的是;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外侧固定设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用于将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外侧的冷气导向电池包。
冷却部件包括框体25、多个撑架26、和多个排气扇27,框体25 固定安装在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的外侧,多个撑架26两端分别与框体25内侧壁和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排气扇27分别固定套接在多个撑架26内。
多个排气扇27左右对称设置在框体25内两侧,框体25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导流筒28,两个导流筒28的输出端均指向电池包。
在对电池包进行安装时,第一冷却板1和第二冷却板2的外侧无法与电池包接触,从而使得此面的冷气流失浪费,通过框体25对侧面的冷气进行拦截汇集,并通过多个排气扇27导出,使其流入导流筒28,最终经过导流筒28流向电池包,实现冷气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进一步改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包括:
第一冷却板(1)和第二冷却板(2),所述第一冷却板(1)和第二冷却板(2)对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间距;
流道(3),所述流道(3)数量为二十二个;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3)包括十六个竖向流道(31)和六个横向流道(32),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31)位于第一冷却板(1)内,六个所述横向流道(32)位于第二冷却板(2)内,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31)从右至左编号依次为1到16,六个所述横向流道(32)从下至上编号依次为17到22,十六个所述竖向流道(31)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一冷却板(1)内;
所述流道(3)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两组导流部件、水管部件和多个连接管头(19),所述导流部件包括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第四导管(7)、第五导管(8)、第六导管(9)和第七导管(10),所述水管部件包括第一上水管(11)、第二上水管(12)、第三上水管(13)、第四上水管(14)、第一下水管(15)、第二下水管(16)、第三下水管(17)和第四下水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流部件左右对称安装在第一冷却板(1)上,所述编号为6、7、8的竖向流道(31)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 与第一导管(4)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31)底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二导管(5)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31)底端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三导管(6)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31)底端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四导管(7)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6、7、8的竖向流道(31)顶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五导管(8)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编号为3、4、5的竖向流道(31)顶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与第六导管(9)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五导管(8)与第六导管(9)之间通过三通接头(20)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七导管(10)的一端与三通接头(20)固定连接导通,两组所述导流部件中的第七导管(10)通过软管(21)固定连接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水管(11)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7的横向流道(32)右端和编号为1的竖向流道(31)顶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二上水管(12)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32)右端和编号为19的横向流道(32)右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三上水管(13)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32)右端和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32)右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四上水管(14)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2的竖向流道(31)顶端和编号为22的横向流道(32)右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一下水管(15)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7的横向流道(32)左端和编号为18的横向流道(32) 左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二下水管(16)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6的竖向流道(31)顶端和编号为19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三下水管(17)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15的竖向流道(31)顶端和编号为20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所述第四下水管(18)两端均通过连接管头(19)分别与编号为21的横向流道(32)左端和编号为22的横向流道(32)左端固定连接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流部件中的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和第四导管(7)均通过五通接头(22)固定连接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1)右侧为进水端,所述第一冷却板(1)左侧为出水端,两个所述五通接头(22)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3)和出水管(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材质均为耐水解的尼龙管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外侧固定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用于将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外侧的冷气导向电池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框体(25)、多个撑架(26)、和多个排气扇(27),所述框体(25)固定安装在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的外侧,多个所述撑架(26)两端分别与框体(25)内侧壁和第一冷却板(1)或第二冷却板(2)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排气扇(27)分别固定套接在多个撑架(2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气扇(27)左右对称设置在框体(25)内两侧,所述框体(25)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导流筒(28),两个所述导流筒(28)的输出端均指向电池包。
CN202221125755.0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Active CN218215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5755.0U CN21821543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5755.0U CN21821543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5439U true CN21821543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5755.0U Active CN21821543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5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6058U (zh) 液冷与风冷相结合的电动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
CN207910029U (zh) 电池包的液冷装置、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1929664U (zh)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CN1091490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液冷板
CN209744708U (zh) 一种ptc水加热器多路流道层结构
CN2098806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封装
CN21821543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尼龙管路
CN109326847A (zh)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管道
CN211907627U (zh) 一种电池包水冷散热结构及汽车
CN219892253U (zh) 电池包
CN217903221U (zh) 一种集成液冷板及一种电池包
CN208608328U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及散热模组
CN217740647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1409969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用加热冷却装置
CN213905456U (zh) 一种电池冷却用液冷板流道结构
CN208873849U (zh) 电池模组液冷管道
CN211182444U (zh) 电池模组传热结构及电池箱
CN207611797U (zh)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CN209087990U (zh) 一种汽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膜加湿器
CN209305322U (zh) 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及冷却系统
CN207993689U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水冷循环系统
CN112902304A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1628864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系统
CN20883522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结构
CN216545716U (zh) 一种运用于燃料电池车前端冷却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