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3976U -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3976U
CN218213976U CN202223153218.XU CN202223153218U CN218213976U CN 218213976 U CN218213976 U CN 218213976U CN 202223153218 U CN202223153218 U CN 202223153218U CN 218213976 U CN218213976 U CN 218213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creen
main screen
dual
scree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32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三辉
徐立颖
李剑平
程宏博
李风新
李航
梁俊
穆晓旭
刘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15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31532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3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3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3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至少包括:框架件,其底部至少具有一穿线部,用以将外部的缆线穿设于框架件内;双屏组件,能够沿框架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且双屏组件与所述缆线相连接;其中,所述框架件中还设置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用于将框架件内的所述缆线进行约束及支撑,其框架与笔记本箱体间采用组件转轴固定、主屏与副屏间采用折叠扭矩铰链固定,在满足相对旋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满足结构固定可靠的要求;主屏与框架采用线性滑轨相连,在保证其相对滑动的前提下,能够满足结构固定可靠性;主屏与框架之间的电缆通过拖链固定,保证其在拖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背景技术
当前加固笔记本在特种环境加固计算机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其在移动工作的便捷性尤为突出,但由于一般加固笔记本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导致一般显示屏尺寸偏小,与外部显示器互连又违背了其便携操作的初衷,因此自身扩展显示屏成为了目前加固笔记本亟待提高的参数配置指标。
目前一般加固笔记本结构技术相对成熟,能够在满足抗恶劣环境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体积小、重量轻等便携属性,但当引入双屏技术时,需要解决其双屏展开机构、开合过程中电缆的固定等问题。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61698B”公开了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屏显示器包括前屏幕、后屏幕和壳体;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壳体的上、下缘向前伸出有导轨,至少在上导轨上或下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前、后屏左右展开的导向槽-前屏导向槽和后屏导向槽,沿所述表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设置在所述表面的后侧,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二段与所述前屏导向槽并列设置在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的前侧且分别与所述后屏导向槽第一段平行。
其说明书具体记载:走线方式可以为无线方式;也可以采用走线跟随屏幕移动的方式,诸如,手机上经常使用的簧片,或当屏幕到位后,会从导轨内弹出连接器与屏幕连接导通等;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稳定较差,而现有定点导电的方式,由于簧片外漏不仅安全性较低,其次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屏显示器,至少包括:
框架件,其底部至少具有一穿线部,用以将外部的缆线穿设于框架件内;
双屏组件,能够沿框架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且双屏组件与所述缆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件中还设置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用于将框架件内的所述缆线进行约束及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件包括框架及安装于框架底部两侧的两组转轴座,所述穿线部设置与转轴座上,其中,所述框架的中部具有用于容纳双屏组件的开槽,所述框架位于转轴座的上方还开设有与开槽相连通的过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双屏组件包括通过铰接件相连接主屏及副屏,所述主屏的背端至少设置有一组滑座,所述框架的开槽中设置与滑座相适配的导轨,其中,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座脱离的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下层叠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座沿主屏的背端矩阵分布有四组。
进一步的,所述主屏及副屏的铰接端上均设置有穿线轴,两组穿线轴相层叠,以通过穿线轴将主屏中的缆线穿引至副屏中。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组件为一拖链,所述拖链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及主屏相连接,所述缆线穿设于拖链中,其中,所述主屏进线口处还设置有压线块,压线块通过紧固件与主屏相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件还包括;
至少一组弹簧顶丝组件,所述弹簧顶丝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延伸与所述开槽中,所述主屏或副屏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组定位孔,以通过定位孔与弹簧顶丝组件对主屏或副屏的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件还包括;
至少一组转锁组件,所述转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前端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位于框架的内端固定安装有锁止片,所述框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锁止片的通槽,所述主屏的底端至少具有两组锁止孔,所述锁止片能够转动至锁止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沿框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转动件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一字凸起。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出了一种加固笔记本,具有如上述的双屏显示器;
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上端转动连接于框架及转轴座之间,所述箱体的上方具有与穿线部相对的出线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其框架与笔记本箱体间采用组件转轴固定、主屏与副屏间采用折叠扭矩铰链固定,在满足相对旋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满足结构固定可靠的要求;主屏与框架采用线性滑轨相连,在保证其相对滑动的前提下,能够满足结构固定可靠性;主屏与框架之间的电缆通过拖链固定,保证其在拖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收纳时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展开时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滑动至居中时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屏背部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弯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件;11、框架;12、转轴座;13、导轨;14、弹簧顶丝组件;15、转动件;16、锁止片;17、过线孔;2、双屏组件;21、主屏;22、副屏;23、滑座;24、穿线轴;25、压线块;3、弯折组件;4、箱体;5、转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6,一种双屏显示器,至少包括:
框架件1,其底部至少具有一穿线部,用以将外部的缆线穿设于框架件1内;
双屏组件2,能够沿框架件1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且双屏组件2与缆线相连接;
其中,框架件1中还设置有弯折组件3,弯折组件3用于将框架件1内的缆线进行约束及支撑。
进一步来说,在本实用新型中框架件1包括框架11及安装于框架11底部两侧的两组转轴座12,穿线部设置与转轴座12上,其中,框架11的中部具有用于容纳双屏组件2的开槽,框架11位于转轴座12的上方还开设有与开槽相连通的过线孔17,通过设置的穿线孔17以将穿线部中的缆线穿设于框架11的开槽中。
再进一步来说,双屏组件2包括通过铰接件相连接主屏21及副屏22,本实施例中铰接件可采用折叠扭矩铰链,以能实现将主屏21及副屏22进行180度折叠转动,主屏21的背端至少设置有一组滑座23,当需要打开加固双屏笔记本操作时,先将框架11向上翻转至一定角度,再将双屏向一侧滑动到极限位置,最后将副屏22向外翻转180°,此时双屏中心与箱体4中心对称,整体操作简便,工作状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宗旨;
框架11的开槽中设置与滑座23相适配的导轨13,导轨13采用线性滑轨,其中,导轨13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座23脱离的限位件,本实施例中限位件可采用限位块,且限位块通过螺栓紧固与框架11上,以通过限位块与滑座23相抵触避免滑座23滑出。
更详细来说,为了提升主屏21移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导轨13上下层叠设置有两组,滑座23沿主屏21的背端矩阵分布有四组。
还有就是说,为了实现主屏21及副屏22之间的隐蔽式走线,在本实施例中主屏21及副屏22的铰接端上均设置有穿线轴24,两组穿线轴24相层叠,以通过穿线轴24将主屏21中的缆线穿引至副屏22中,同时穿线轴24内部填充导电材料,实现双屏间电缆的屏蔽。
其中,弯折组件3为一拖链,拖链为小型拖链,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框架11尺寸选用,拖链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1及主屏21相连接,缆线穿设于拖链中,其中,主屏21进线口处还设置有压线块25,压线块25通过紧固件与主屏21相锁止,压线块25通过螺栓与主屏21相紧固。
为了实现对主屏21的移动位置进行柔性定位,框架件1还包括;
至少一组弹簧顶丝组件14,弹簧顶丝组件14的至少部分能够延伸与开槽中,弹簧顶丝组件14的顶端为球头结构,以使主屏21能够与其卡接及分离,而主屏21或副屏22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组定位孔,以通过定位孔与弹簧顶丝组件14对主屏21或副屏22的位置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中,主屏21及副屏22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孔,以便于对主屏21及副屏22沿框架11对称位及收纳位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件1还包括;
至少一组转锁组件,转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11前端的转动件15,转动件15位于框架11的内端固定安装有锁止片16,框架1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锁止片16的通槽,主屏21的底端至少具有两组锁止孔,锁止片16能够转动至锁止孔内,通过设置的锁止片16用于对主屏21进行硬性固定,以使其在工作或收纳携带时的稳定可靠性,具体的,转动件15沿框架1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动件15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一字凸起,设置的一字凸起便于驱动转动件15轴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出了一种加固笔记本,具有如上述的双屏显示器;
还包括箱体4,箱体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转轴组件5,转轴组件5上端转动连接于框架11及转轴座12之间,箱体4的上方具有与穿线部相对的出线部,穿线部及出线部内还可以填充导电材料,如导电塑料,以保证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箱体、主屏21级副屏22的外侧均采用金属密闭结构,而主屏21与框架11间固定于拖链内部的外露连接电缆采用屏蔽电缆,保证了整机的电磁兼容性。
其具体的走线步骤为:
a)、将箱体4内的信号线及电源线从出线部内引出并穿设至转轴座12的进线部中;
b)、将转轴座12中的缆线从过线孔17中穿出,并延伸至框架11的开槽中,并从拖链内穿设而出;
c)、缆线从拖链末端引出后,通过主屏21进线口进入主屏内部,并通过其进线口出的压线块对其进行固定屏蔽;
e)进入主屏21后,主屏21的电缆直接与主屏液晶屏连接;
f)副屏22的缆线穿过主屏21及穿线轴24进入副屏22中,再与副屏液晶屏连接,完成走线安装。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框架件,其底部至少具有一穿线部,用以将外部的缆线穿设于框架件内;
双屏组件,能够沿框架件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且双屏组件与所述缆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件中还设置有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用于将框架件内的所述缆线进行约束及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包括框架及安装于框架底部两侧的两组转轴座,所述穿线部设置与转轴座上,其中,所述框架的中部具有用于容纳双屏组件的开槽,所述框架位于转轴座的上方还开设有与开槽相连通的过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屏组件包括通过铰接件相连接主屏及副屏,所述主屏的背端至少设置有一组滑座,所述框架的开槽中设置与滑座相适配的导轨,其中,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座脱离的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下层叠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座沿主屏的背端矩阵分布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及副屏的铰接端上均设置有穿线轴,两组穿线轴相层叠,以通过穿线轴将主屏中的缆线穿引至副屏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组件为一拖链,所述拖链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及主屏相连接,所述缆线穿设于拖链中,其中,所述主屏进线口处还设置有压线块,压线块通过紧固件与主屏相锁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件还包括;
至少一组弹簧顶丝组件,所述弹簧顶丝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延伸与所述开槽中,所述主屏或副屏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组定位孔,以通过定位孔与弹簧顶丝组件对主屏或副屏的位置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件还包括;
至少一组转锁组件,所述转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框架前端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位于框架的内端固定安装有锁止片,所述框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锁止片的通槽,所述主屏的底端至少具有两组锁止孔,所述锁止片能够转动至锁止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沿框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转动件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一字凸起。
10.一种加固笔记本,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屏显示器;
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上端转动连接于框架及转轴座之间,所述箱体的上方具有与穿线部相对的出线部。
CN202223153218.X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Active CN218213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3218.XU CN218213976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3218.XU CN218213976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3976U true CN218213976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3218.XU Active CN218213976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3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7923B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8064404A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7980157A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7277197A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4338864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7776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摄像模组
CN218213976U (zh) 一种双屏显示器及加固笔记本
US202100557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67362A (zh) 上下翻屏的双屏可折叠一体机
CN209487700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16894B (zh) 电子设备
CN107980154A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6623626U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102248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809052U (zh) 一种软件开发用多屏显示器
CN212161168U (zh) 一种显示屏的安装结构
CN211719921U (zh) 一种多功能扩展坞
WO1998029795A1 (de) Tragbare datenverarbeitungseinrichtung
CN108089639A (zh) 一种紧凑型加固kvm切换器安装结构
CN207939852U (zh)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US6175504B1 (en) Multi-member axial flexible circuit
CN113990202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07935674U (zh) 折叠式支架装置
CN218213975U (zh) 一种双屏笔记本
CN109144171B (zh) 一种三屏笔记本的收线装置和三屏笔记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