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2295U -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2295U
CN218202295U CN202222587794.9U CN202222587794U CN218202295U CN 218202295 U CN218202295 U CN 218202295U CN 202222587794 U CN202222587794 U CN 202222587794U CN 218202295 U CN218202295 U CN 218202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ain
wall
rotary driving
main par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77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林骏
黎国志
韦运辽
盘荣安
谭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5877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2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2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2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转杆、生物膜治理板、调节机构和紫外线灭菌灯管,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生物膜治理板皆固定在转杆的外壁上,生物膜治理板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条形槽,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管安装在条形槽的内部,转杆一侧的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调节机构皆设置在设备主体的外壁上,所述设备主体的外壁上皆固定条形罩,且所述条形罩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上套装有滑块,所述条形罩的一侧设置有浮板,且所述浮板的底端固定有浮块。本实用新型调节设备入水深度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的河道,改善了治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中,污染非常严重,经常会有黑臭水体出现,黑臭水体是因排放到自然水体中的污染物过多超出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而生成的,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水景观,给人带来不愉悦的观感,丧失水体功能性,抑制了人们的亲水和取水需求,因此需要在河道内设置相应的治理设备,对黑臭水进行有效治理;申请人发现一般的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采用浮块悬浮的方式设在河道内,由于不同河道内的黑臭水污染程度不一致,不便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设备入水的深度,导致治理效果不好,因此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治理设备不便调节入水深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转杆、生物膜治理板、调节机构和紫外线灭菌灯管,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生物膜治理板皆固定在转杆的外壁上;
所述生物膜治理板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条形槽,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管安装在条形槽的内部;
所述转杆一侧的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且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上方的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箱;
所述转杆下方的设备主体底部设置有集污腔,且所述集污腔位置处的设备主体底端设置有排污口,并且所述排污口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
所述设备主体底部的两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进水孔;
所述调节机构皆设置在设备主体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条形罩、丝杆、滑块、第一旋转驱动件、浮板、浮块,所述设备主体的外壁上皆固定条形罩,且所述条形罩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上套装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条形罩的一侧设置有浮板,浮板的一端延伸至条形罩的内部并与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浮板的底端固定有浮块,所述条形罩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且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延伸至条形罩的内部并与丝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支座,且所述支座的顶端安装有光伏板,为设备提供电源。
优选的,所述生物膜治理板之间的转杆外壁上皆固定有清污板,且所述清污板的内部镶嵌有六角网,便于对黑臭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下方的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吸污泵,且所述吸污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吸污管,吸污管与排污口连通,并且所述吸污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的顶端延伸至设备主体的上方,便于将集污腔吸出至外部。
优选的,所述集污腔呈上宽下窄的斗状结构,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以便杂质的沉淀。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位置处的生物膜治理板外壁上罩设有透明密封罩,且所述透明密封罩与生物膜治理板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胶,便于对紫外线灭菌灯管进行防水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通过设置有条形罩、丝杆、滑块、第一旋转驱动件、浮板、浮块,根据河道内黑臭水的程度,启动第一旋转驱动件使其正转或反转驱动丝杆旋转,使得滑块通过浮板带动浮块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调节浮块的位置,达到调节设备入水深度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的河道,从而改善了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治理板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进水孔;3、转杆;4、生物膜治理板;5、清污板;6、六角网;7、光伏板;8、支座;9、控制箱;10、调节机构;1001、条形罩;1002、丝杆;1003、滑块;1004、第一旋转驱动件;1005、浮板;1006、浮块;11、第二旋转驱动件;12、排污管;13、吸污泵;14、吸污管;15、集污腔;16、排污口;17、电磁阀;18、条形槽;19、紫外线灭菌灯管;20、透明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转杆3、生物膜治理板4、调节机构10和紫外线灭菌灯管19,转杆3转动安装在设备主体1的内部,生物膜治理板4皆固定在转杆3的外壁上;
生物膜治理板4之间的转杆3外壁上皆固定有清污板5,且清污板5的内部镶嵌有六角网6,便于对黑臭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
在转杆3的转动过程中,清污板5不断地与黑臭水接触,黑臭水接内部的淤泥类杂质吸附在六角网6的表面,当六角网6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杂质在其重力作用下掉进集污腔15内;
生物膜治理板4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条形槽18,紫外线灭菌灯管19安装在条形槽18的内部;
条形槽18位置处的生物膜治理板4外壁上罩设有透明密封罩20,且透明密封罩20与生物膜治理板4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胶,便于对紫外线灭菌灯管19进行防水保护;
条形槽18内部的紫外线灭菌灯管19照射水体可对水体进行消毒,进一步改善了处理效果;
转杆3一侧的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11,且第二旋转驱动件11的输出端与转杆3固定连接,第二旋转驱动件11上方的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箱9;
转杆3下方的设备主体1底部设置有集污腔15,且集污腔15位置处的设备主体1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6,并且排污口16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17;
集污腔15呈上宽下窄的斗状结构,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以便杂质的沉淀;
第二旋转驱动件11下方的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吸污泵13,且吸污泵13的输入端安装有吸污管14,吸污管14与排污口16连通,并且吸污泵13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的顶端延伸至设备主体1的上方,便于将集污腔15吸出至外部;
集污腔15的斗状结构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杂质在集污腔15的内部发生沉淀,将电磁阀17打开,使得杂质通过排污口16排出,启动吸污泵13使其通过吸污管14将杂质抽出并通过排污管12输送至外部,从而实现了自动清污功能;
设备主体1底部的两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进水孔2;
调节机构10皆设置在设备主体1的外壁上;
调节机构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条形罩1001、丝杆1002、滑块1003、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浮板1005、浮块1006;
设备主体1的外壁上皆固定条形罩1001,且条形罩10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1002;
丝杆1002的外壁上套装有滑块1003,且滑块1003与丝杆1002螺纹连接;
条形罩1001的一侧设置有浮板1005,浮板1005的一端延伸至条形罩1001的内部并与滑块1003固定连接,且浮板1005的底端固定有浮块1006;
条形罩10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且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的输出端延伸至条形罩1001的内部并与丝杆1002固定连接;
设备主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支座8,且支座8的顶端安装有光伏板7,为设备提供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设备主体1放入水中,污水通过进水孔2涌进设备主体1内,光伏板7为设备提供电源,控制箱9为设备提供控制,此时,可根据河道内黑臭水的程度,使用外部控制设备并通过控制箱9控制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工作,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正转或反转驱动丝杆1002旋转,使得滑块1003通过浮板1005带动浮块1006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调节浮块1006的位置,达到调节设备入水深度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的河道,从而改善了治理效果,然后,控制箱9控制第二旋转驱动件11工作,第二旋转驱动件11驱动转杆3并带动生物膜治理板4旋转,由于生物膜治理板4部分位于水面上,生物膜治理板4远离转杆3的一端会反复地露出水面并接触到空气,使得黑臭水体中好氧的细菌可以大量繁殖,而生物膜治理板4远离转杆3的一端一直浸在水中,使得厌氧的反硝化细菌可以大量繁殖,生物膜治理板4表面好氧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形成的生物膜可以有效地去除黑臭水体中氮、磷等富余的营养,达到治理效果,与此同时,另一方面,条形槽18内部的紫外线灭菌灯管19照射水体可对水体进行消毒,进一步改善了处理效果,并且,在转杆3的转动过程中,清污板5不断地与黑臭水接触,黑臭水接内部的淤泥类杂质吸附在六角网6的表面,当六角网6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杂质在其重力作用下掉进集污腔15内,集污腔15的斗状结构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杂质在集污腔15的内部发生沉淀,将电磁阀17打开,使得杂质通过排污口16排出,启动吸污泵13使其通过吸污管14将杂质抽出并通过排污管12输送至外部,从而实现了自动清污功能,完成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工作。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转杆(3)、生物膜治理板(4)、调节机构(10)和紫外线灭菌灯管(19),所述转杆(3)转动安装在设备主体(1)的内部,所述生物膜治理板(4)皆固定在转杆(3)的外壁上;
所述生物膜治理板(4)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条形槽(18),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管(19)安装在条形槽(18)的内部;
所述转杆(3)一侧的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11),且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11)的输出端与转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11)上方的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箱(9);
所述转杆(3)下方的设备主体(1)底部设置有集污腔(15),且所述集污腔(15)位置处的设备主体(1)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6),并且所述排污口(16)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17);
所述设备主体(1)底部的两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进水孔(2);
所述调节机构(10)皆设置在设备主体(1)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机构(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条形罩(1001)、丝杆(1002)、滑块(1003)、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浮板(1005)、浮块(1006),所述设备主体(1)的外壁上皆固定条形罩(1001),且所述条形罩(10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1002),所述丝杆(1002)的外壁上套装有滑块(1003),且所述滑块(1003)与丝杆(1002)螺纹连接,所述条形罩(1001)的一侧设置有浮板(1005),浮板(1005)的一端延伸至条形罩(1001)的内部并与滑块(1003)固定连接,且所述浮板(1005)的底端固定有浮块(1006),所述条形罩(10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且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1004)的输出端延伸至条形罩(1001)的内部并与丝杆(100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支座(8),且所述支座(8)的顶端安装有光伏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治理板(4)之间的转杆(3)外壁上皆固定有清污板(5),且所述清污板(5)的内部镶嵌有六角网(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11)下方的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吸污泵(13),且所述吸污泵(13)的输入端安装有吸污管(14),吸污管(14)与排污口(16)连通,并且所述吸污泵(13)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的顶端延伸至设备主体(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腔(15)呈上宽下窄的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8)位置处的生物膜治理板(4)外壁上罩设有透明密封罩(20),且所述透明密封罩(20)与生物膜治理板(4)之间填充有防水密封胶。
CN202222587794.9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Active CN218202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7794.9U CN21820229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7794.9U CN21820229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2295U true CN218202295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3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7794.9U Active CN21820229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2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8084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3045155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淤泥自动清理烘干装置
CN209411824U (zh) 一种医院污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8202295U (zh) 一种悬浮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CN212222615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的吸附装置
CN210313893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111718036A (zh) 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净化预处理池
CN20675146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设备
CN113860649A (zh) 一种生活污水用处理设备以及处理工艺
CN211985226U (zh) 一种免水冲生态马桶
CN212315860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0845532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用反应池清理设备
CN211394224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装置
CN211257257U (zh) 一种节水环保型建筑给排水系统
CN209778597U (zh) 一种基于生物法的深度脱除废水总氮装置
CN112537881A (zh) 一种高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再生系统
CN218961917U (zh) 一体化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设备
CN215209013U (zh) 一种生猪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16445134U (zh) 一种分级式污水净化反应装置
CN219771911U (zh) 景观水体用水处理模块
CN220812089U (zh) 一种光伏能源的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6337175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20034077U (zh) 一种用于清理鹅粪的清水循环装置
CN220877969U (zh) 一种生猪养殖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6018577U (zh)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