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7539U -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7539U
CN218177539U CN202222759119.XU CN202222759119U CN218177539U CN 218177539 U CN218177539 U CN 218177539U CN 202222759119 U CN202222759119 U CN 202222759119U CN 218177539 U CN218177539 U CN 218177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ection
shaft
rotor
thru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91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
李玲玉
张玉松
关占帅
牛树潭
杜天意
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91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7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7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7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包括径向轴、推力轴、护套和转子磁钢,转子磁钢设于护套的内部,径向轴和推力轴相对设置;径向轴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的外径依次递减;推力轴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五轴段、第六轴段、第七轴段和第八轴段,第五轴段、第六轴段、第七轴段和第八轴段的外径依次递减;第一轴段和第五轴段分别穿入护套的两端口固定设置,且分别压紧在转子磁钢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具备更为合理的结构,能够保证转子磁钢的稳定安装,确保空压机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空压机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对清洁空气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清洁空气提供至燃料电池组,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操作效率。
转子为空压机的核心部件,转子位于压缩机和涡轮机中间的位置,通过在转子上安装带磁体以配合定子实现自转。在现有技术中,转子自身结构及其安装带磁体的结构往往不尽合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空压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轴系结构,提高了转子自身结构及其安装带磁体的结构的合理性,保证了空压机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子轴系结构,包括径向轴、推力轴、护套和转子磁钢,所述转子磁钢设于所述护套的内部,所述径向轴和所述推力轴相对设置;
所述径向轴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轴段、所述第三轴段和所述第四轴段的外径依次递减;
所述推力轴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五轴段、第六轴段、第七轴段和第八轴段,所述第五轴段、所述第六轴段、所述第七轴段和所述第八轴段的外径依次递减;
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五轴段分别穿入所述护套的两端口固定设置,且分别压紧在所述转子磁钢的两端,所述第四轴段和所述第八轴段均为螺纹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径向轴的内部设有第一减重腔室,所述第一减重腔室沿所述径向轴的轴向设置,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轴段的端面上;所述推力轴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重腔室,所述第二减重腔室沿所述推力轴的轴向设置,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五轴段的端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形成第一阶梯台,所述第五轴段和所述第六轴段之间形成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一阶梯台和所述第二阶梯台与所述护套的两个端口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轴段和所述第四轴段之间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七轴段和所述第八轴段之间设有第二倾斜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径向轴、所述推力轴以及所述护套的材质均为镍基高温合金,所述转子磁钢的材质为稀土钴永磁合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径向轴包括外径依次递减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推力轴包括外径依次递减的第五轴段、第六轴段、第七轴段和第八轴段。其中,转子磁钢安装护套的内部,径向轴的第一轴段和推力轴的第五轴段相对设置,且分别自护套的两个端口穿入其内部,分别压紧在转子磁钢的两端,第一轴段和第五轴段分别固定在护套的两个端口,从而使转子磁钢在护套内安装稳定。径向轴的第二轴段、第三轴段和第四轴段,推力轴的第六轴段、第七轴段和第八轴段,以及相邻轴段之间形成的阶梯台面,能够为配合结构件提供安装面和定位面。此外,远离护套的第七轴段和第八轴段分别为螺纹段,用于安装定位动力结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具备更为合理的结构,能够保证转子磁钢的稳定安装,确保空压机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包括上述的转子轴系结构,所述第三轴段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压端密封件和压端叶轮,所述第七轴段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涡端密封件和涡端叶轮,所述第三轴段或第七轴段上套设有止推盘,所述止推盘压装于所述压端密封件或所述涡端密封件的内侧,所述第四轴段和所述第八轴段的外端均设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压端密封件和压端叶轮自内向外依次安装在第三轴段上,涡端密封件和涡端叶轮自内向外依次安装在第七轴段上,第四轴段和第八轴段的外端均设有锁紧螺母,从而分别将压端叶轮和压端密封件依次压紧,以及将涡端叶轮和涡端密封件依次压紧。其中,转子轴系结构上还安装有止推盘,止推盘可安装在第三轴段或第七轴段,并压装于压端密封件或涡端密封件的内侧。
当止推盘安装在第三轴段上时,由于转子的轴向力方向为从涡端叶轮指向压端叶轮处,所以正常运转时,止推轴承贴紧止推轴承座,且轴向伸长量自止推盘处开始计算,由于此结构压端叶轮距离止推盘较近,所以自止推盘到压端叶轮处的轴段热伸长量较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压端叶轮与蜗壳设计间隙约等于主机正常运转时间隙,这样可保证压端叶轮与压端蜗壳间隙,可保证空压机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当止推盘安装在第七轴段上时,由于压端叶轮质量大于涡端叶轮质量,止推轴承及止推盘放于涡端叶轮处,平衡了叶轮重量使整机振动减小,且涡端侧温度相对较低,利于止推轴承散热,增加了止推轴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压机,包括所述的转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主要包含压缩机端、涡轮机端及上述的转子组件,压缩机及涡轮机同轴。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料电池尾气进入涡轮机端推动涡轮转动,带动空压机轴转动,进而带动压端叶轮转动压缩空气。充分利用了燃料电池系统尾气能量,提高了系统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还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与压缩机及涡轮机同轴,电机转动带动压缩机叶轮旋转进而压缩空气,涡轮机进气口与燃料电池尾气相连,燃料电池尾气推动涡轮机叶轮转动,辅助推动电机轴旋转,降低电机能耗,进而提升空压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盘安装在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盘安装在涡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转子磁钢;110、定位块;200、护套;300、径向轴;310、第一轴段;320、第二轴段;330、第三轴段;340、第四轴段;350、第一减重腔室;360、第一阶梯台;370、第三阶梯台;380、第一倾斜面;400、推力轴;410、第五轴段;420、第六轴段;430、第七轴段;440、第八轴段;450、第二减重腔室;460、第二阶梯台;470、第四阶梯台;480、第二倾斜面;500、压端密封件;600、压端叶轮;700、涡端密封件;800、涡端叶轮;900、止推盘;1000、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进行说明。转子轴系结构,包括径向轴300、推力轴400、护套200和转子磁钢100,转子磁钢100设于护套200的内部,径向轴300和推力轴400相对设置;径向轴300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段310、第二轴段320、第三轴段330和第四轴段340,第一轴段310、第二轴段320、第三轴段330和第四轴段340的外径依次递减;推力轴400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五轴段410、第六轴段420、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第五轴段410、第六轴段420、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的外径依次递减;第一轴段310和第五轴段410分别穿入护套200的两端口固定设置,且分别压紧在转子磁钢100的两端,第四轴段340和第八轴段440均为螺纹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径向轴300包括外径依次递减的第一轴段310、第二轴段320、第三轴段330和第四轴段340。推力轴400包括外径依次递减的第五轴段410、第六轴段420、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其中,转子磁钢100安装护套200的内部,径向轴300的第一轴段310和推力轴400的第五轴段410相对设置,且分别自护套200的两个端口穿入其内部,分别压紧在转子磁钢100的两端,第一轴段310和第五轴段410分别固定在护套200的两个端口,从而使转子磁钢100在护套200内安装稳定。径向轴300的第二轴段320、第三轴段330和第四轴段340,推力轴400的第六轴段420、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以及相邻轴段之间形成的阶梯台面,能够为配合结构件提供安装面和定位面。此外,远离护套200的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分别为螺纹段,用于安装定位动力结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具备更为合理的结构,能够保证转子磁钢100的稳定安装,确保空压机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径向轴300、推力轴400以及护套200的材质均为镍基高温合金,转子磁钢100的材质为稀土钴永磁合金。护套200将径向轴300推力轴400及转子磁钢100连接为一个整体。
推力轴400、径向轴300以及护套200材质为GH4169,转子磁钢100材质为SM-30U稀土钴永磁材料。由于转子磁钢100无法焊接,所以护套200、推力轴400以及径向轴300选用相同材质,在焊接的同时,将转子磁钢100固定在护套200的内腔,使其保持稳定。
GH4169材质是一种沉淀强化镍基高温合金,在-253~65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650℃以下的屈服强度居变形高温合金的首位,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抗辐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良好。
利用GH4169材质自身良好的焊接性能,能够确保推力轴400、径向轴300以及护套200的良好施焊。在焊接推力轴400、径向轴300以及护套200时,径向轴300的第一轴段310插入护套200的一个端口,第一轴段310和第二轴段320形成的第一阶梯台360与护套200的端口平齐,便于在环形焊缝处开设坡口,进行施焊。同样的,推力轴400的第五轴段410插入护套200的另一个端口,第五轴段410和第六轴段420形成的第二阶梯台460与护套200的端口平齐,便于在环形焊缝处开设坡口,进行施焊。推力轴400、径向轴300以及护套200焊接完成后,对第一阶梯台360和第二阶梯台460进行修磨抛光处理。
此外,转子在工作时,其周向具备较大的扭转力,尤其是突然加速、突然减速或是改变转向时,为了进一步确保,推力轴400、径向轴300以及护套200的稳定性,避免三者的连接结构因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结构不稳定而发生周向相对位移的情况,在护套200的内壁靠近端口的位置设置定位块110,同样的,在第一轴段310和第五轴段410开设相应的卡槽,以实现径向轴300和推力轴400与护套200形成卡接结合焊接的双重连接关系。
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三轴段330和第四轴段340之间设置第一倾斜面380,在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之间设置第二倾斜面480,第一倾斜面380和第二倾斜面480为周向设置的过渡面,进而形成锥形台,能够配合动力结构件,如与叶轮的中心孔相互配合安装。优选的,第一倾斜面380和第二倾斜面480的倾斜角度均为45°,锥形台截面的两个斜边形成的夹角a和b均为90°。
参照图2,第一减重腔室350沿径向轴300的轴向开设在其内部,第一减重腔室35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轴段310的端面上,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轴段320靠近第三轴段330的位置,为了提高径向轴300的自重,第一减重腔室350的宽度最大可设置与第三轴段330外径相同的尺寸。同理,第二减重腔室450沿推力轴400的周向开设在其内部,其结构和布设方式与第一减重腔室35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第一减重腔室350为棱柱形腔室,在转子磁钢100的端部设有凸起块,该凸起块与棱柱形腔室的内腔相适配,径向轴300借助第一减重腔室350和凸起块的插接配合,实现径向轴300和转子磁钢100的同轴设置,能够确保转子磁钢100与护套200的同轴度。为了确保第一减重腔室350能够顺利的套设在凸起块上,在第一减重腔室350的端部设置导向斜面,同时在凸起块上设置与其配合的配合斜面。同理,第二减重腔室450也为棱柱形腔室,其与第一减重腔室350的结构和装配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包括上述的转子轴系结构,第三轴段330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压端密封件500和压端叶轮600,第七轴段430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涡端密封件700和涡端叶轮800,第三轴段330或第七轴段430上套设有止推盘900,止推盘900压装于压端密封件500或涡端密封件700的内侧,第四轴段340和第八轴段440的外端均设有锁紧螺母10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轴系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压端密封件500和压端叶轮600自内向外依次安装在第三轴段330上,涡端密封件700和涡端叶轮800自内向外依次安装在第七轴段430上,第四轴段340和第八轴段440的外端均设有锁紧螺母1000,从而分别将压端叶轮600和压端密封件500依次压紧,以及将涡端叶轮800和涡端密封件700依次压紧。其中,转子轴系结构上还安装有止推盘900,止推盘900可安装在第三轴段330或第七轴段430,并压装于压端密封件500内侧的第三阶梯台370上或压装于涡端密封件700内侧的第四阶梯台470上。
当止推盘900安装在第三轴段330上时,由于转子的轴向力方向为从涡端叶轮800指向压端叶轮600处,所以正常运转时,止推轴承贴紧止推轴承座,且轴向伸长量自止推盘900处开始计算,由于此结构压端叶轮600距离止推盘900较近,所以自止推盘900到压端叶轮600处的轴段热伸长量较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压端叶轮600与蜗壳设计间隙约等于主机正常运转时间隙,这样可保证压端叶轮600与压端蜗壳间隙,可保证空压机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当止推盘900安装在第七轴段430上时,由于压端叶轮600质量大于涡端叶轮800质量,止推轴承及止推盘900放于涡端叶轮800处,平衡了叶轮重量使整机振动减小,且涡端侧温度相对较低,利于止推轴承散热,增加了止推轴承使用寿命。
压端叶轮600的材质为铝,涡端叶轮800的材质为不锈钢,由于压端叶轮600的直径大于涡端叶轮800的直径。压端叶轮600采用铝叶轮,涡端叶轮800采用不锈钢叶轮,可平衡转子两端的重量。另外,由于涡轮机端直接与氢燃料反应堆尾气相连,反应尾气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对涡端叶轮800有一定的水蚀作用,且反应堆尾气呈弱酸性,对涡端叶轮800有一定腐蚀作用,为避免涡端叶轮800腐蚀,而将涡端叶轮800采用不锈钢叶轮。
其中,涡端叶轮800可采用17-4PH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优于铝叶轮。同时,在涡端叶轮800的表面依次附着镀层和耐腐蚀镀层。附着镀层可增加涡端叶轮800外表面附着力,便于耐腐蚀镀层的涂覆。附着镀层采用CrAl材质,耐腐蚀镀层采用TiAlN或CRSiN的氮化物涂层,可增加表面硬度,可使涡端叶轮800的外表面硬度达到2000Hv降低叶轮表面摩擦系数,增大叶轮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压端叶轮600的叶片包括两种,一种为短叶片,一种为长叶片,长叶片和短叶片间隔交替排布,实现均衡引流,提高引流的效果。同样的,可在保证气体流量的前提下,增加气体引导叶片数量,增大压比。
压端密封件500和涡端密封件700采用密封环密封或者迷宫密封的形式,压端密封件500和涡端密封件700均采用17-4PH不锈钢,提高耐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压机,使用了上述的转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主要包含压缩机端、涡轮机端及上述的转子组件,压缩机及涡轮机同轴。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料电池尾气进入涡轮机端推动涡轮转动,带动空压机轴转动,进而带动压端叶轮600转动压缩空气。充分利用了燃料电池系统尾气能量,提高了系统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还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与压缩机及涡轮机同轴,电机转动带动压缩机叶轮旋转进而压缩空气,涡轮机进气口与燃料电池尾气相连,燃料电池尾气推动涡轮机叶轮转动,辅助推动电机轴旋转,降低电机能耗,进而提升空压机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转子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轴(300)、推力轴(400)、护套(200)和转子磁钢(100),所述转子磁钢(100)设于所述护套(200)的内部,所述径向轴(300)和所述推力轴(400)相对设置;
所述径向轴(300)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段(310)、第二轴段(320)、第三轴段(330)和第四轴段(340),所述第一轴段(310)、所述第二轴段(320)、所述第三轴段(330)和所述第四轴段(340)的外径依次递减;
所述推力轴(400)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五轴段(410)、第六轴段(420)、第七轴段(430)和第八轴段(440),所述第五轴段(410)、所述第六轴段(420)、所述第七轴段(430)和所述第八轴段(440)的外径依次递减;
所述第一轴段(310)和所述第五轴段(410)分别穿入所述护套(200)的两端口固定设置,且分别压紧在所述转子磁钢(100)的两端,所述第四轴段(340)和所述第八轴段(440)均为螺纹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300)的内部设有第一减重腔室(350),所述第一减重腔室(350)沿所述径向轴(300)的轴向设置,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轴段(310)的端面上;所述推力轴(400)的内部设有第二减重腔室(450),所述第二减重腔室(450)沿所述推力轴(400)的轴向设置,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五轴段(410)的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310)和所述第二轴段(320)之间形成第一阶梯台(360),所述第五轴段(410)和所述第六轴段(420)之间形成第二阶梯台(460),所述第一阶梯台(360)和所述第二阶梯台(460)与所述护套(200)的两个端口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段(330)和所述第四轴段(340)之间设有第一倾斜面(380),所述第七轴段(430)和所述第八轴段(440)之间设有第二倾斜面(480)。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300)、所述推力轴(400)以及所述护套(200)的材质均为镍基高温合金,所述转子磁钢(100)的材质为稀土钴永磁合金。
6.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轴系结构,所述第三轴段(330)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压端密封件(500)和压端叶轮(600),所述第七轴段(430)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涡端密封件(700)和涡端叶轮(800),所述第三轴段(330)或第七轴段(430)上套设有止推盘(900),所述止推盘(900)压装于所述压端密封件(500)或所述涡端密封件(700)的内侧,所述第四轴段(340)和所述第八轴段(440)的外端均设有锁紧螺母(10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端叶轮(600)的材质为铝,所述涡端叶轮(800)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压端叶轮(600)的直径大于所述涡端叶轮(800)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端叶轮(800)的表面依次设有附着镀层和耐腐蚀镀层。
9.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CN202222759119.XU 2022-10-19 2022-10-19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Active CN218177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9119.XU CN218177539U (zh) 2022-10-19 2022-10-19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9119.XU CN218177539U (zh) 2022-10-19 2022-10-19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7539U true CN218177539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0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9119.XU Active CN218177539U (zh) 2022-10-19 2022-10-19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7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8361B (zh)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
CN110439847B (zh) 离心式压缩机轴系结构和离心式压缩机
CN201763613U (zh) 高压自平衡卧式多级离心泵
CN218177539U (zh)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CN209781245U (zh) 一种两级气悬浮离心式电动直驱空压机的壳体总成
CN111794983A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
CN218882580U (zh) 无轴磁力泵
CN115467852A (zh) 转子轴系结构、转子组件及空压机
CN216044042U (zh) 一种采用气浮轴承的燃气轮机
CN213981244U (zh)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
CN202091464U (zh) 单级两相向心涡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CN110821570B (zh) 一种无主轴的燃气涡轮
CN209743041U (zh) 一种新型燃机转子
CN2198420Y (zh) 一种双壳体离心泵
CN112628146A (zh) 一种立式结构的多级双吸泵
CN218454828U (zh) 一种轴向平衡高速旋转转子总成
CN218817067U (zh) 一种透平式空压机结构及空压机
CN217842106U (zh) 一种带有背叶片式叶轮的磁力泵
CN217107464U (zh) 一种稳定型电子水泵
CN218479933U (zh) 空压机壳体结构及空压机
CN115434928B (zh) 一种高速离心空压机与膨胀机集成装置
CN212376980U (zh) 立式离心泵抗汽蚀结构
CN103953431A (zh) 小型汽油机涡轮增压器
CN212429216U (zh) 一种多级油泵
CN218844614U (zh) 一种稳定型电子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